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 况 位于四川省东南川渝黔滇结合部。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59.7亿元,城镇常住人口190.57万人,城镇化率44.84%。
入选理由 把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办好职业教育的突破口,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中高职衔接,打造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泸州路径”。
亮 点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衔接的治理结构。2011年,在泸州市教育局直接领导下,组建了由区域内3 所高职、20 所中职组成的泸州市职教联盟,搭建了区域职业院校校际合作平台。2012年,泸州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泸州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组;泸州教育局成立了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领导组,组长由教育局分管职教的副局长担任,成员由泸州中高职院校长组成。在泸州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组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领导组的整体规划及推动下,泸州市中高职衔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14 年4 月,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泸州市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改革列入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组建中高职联合教研室,深化衔接内容。2013年3月,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主导成立12个泸州市中高职联合教研室。教研室针对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开展工作。2013年10月,由泸州市教育局牵头,以联合教研室为平台,开展“以泸州市教科城建设为契机,构建中高职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调研工作。2014年,中高职院校共同遴选确定了学前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建筑工程技术6个专业为改革试点专业,校际、校企合作完成了6个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核心课程标准开发。
强调高职引领,提高衔接的科学性。2012年,泸州市成立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涉及12大类37个专业。依托泸州市职教学会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泸洲有建树地开展活动,高职院校参与中职学校专业建设、评估等,市县(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以此为推手,发挥引导作用,优化了全市中职学校专业布局,目前,基本做到每校都有精品专业,学校与行业企业都有深度合作。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还成立了“名师工作室”、“高工工作室”、“教授工作室”。各工作室成员由一定比例的高职、中职教师以及行业技术骨干组成。高职院校专家主动参与涉及中职学校教育理念、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帮助中职学校提升办学水平。
入选理由 把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办好职业教育的突破口,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中高职衔接,打造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泸州路径”。
亮 点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衔接的治理结构。2011年,在泸州市教育局直接领导下,组建了由区域内3 所高职、20 所中职组成的泸州市职教联盟,搭建了区域职业院校校际合作平台。2012年,泸州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泸州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组;泸州教育局成立了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领导组,组长由教育局分管职教的副局长担任,成员由泸州中高职院校长组成。在泸州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组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领导组的整体规划及推动下,泸州市中高职衔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14 年4 月,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泸州市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改革列入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组建中高职联合教研室,深化衔接内容。2013年3月,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主导成立12个泸州市中高职联合教研室。教研室针对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开展工作。2013年10月,由泸州市教育局牵头,以联合教研室为平台,开展“以泸州市教科城建设为契机,构建中高职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调研工作。2014年,中高职院校共同遴选确定了学前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建筑工程技术6个专业为改革试点专业,校际、校企合作完成了6个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核心课程标准开发。
强调高职引领,提高衔接的科学性。2012年,泸州市成立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涉及12大类37个专业。依托泸州市职教学会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泸洲有建树地开展活动,高职院校参与中职学校专业建设、评估等,市县(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以此为推手,发挥引导作用,优化了全市中职学校专业布局,目前,基本做到每校都有精品专业,学校与行业企业都有深度合作。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还成立了“名师工作室”、“高工工作室”、“教授工作室”。各工作室成员由一定比例的高职、中职教师以及行业技术骨干组成。高职院校专家主动参与涉及中职学校教育理念、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帮助中职学校提升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