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史上“性情”与“情伪”的多义化诠释

来源 :周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we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易道渊深,包罗万象.诸家解《易》.各有所通.自汉以来。对《周易》这部古老的典籍进行笺注、解说、阐释的著作可谓数不胜数。本文拟通过例举和分析汉、唐、元、明、清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易学著作对《周易》中“性情”与“情伪”两个范畴的多义化诠解,充分展示《周易》文本中所蕴含的广阔诠解空间以及易学发展长河里所涌现出的多维诠释视角。
其他文献
“‘理论不清,实务难明。”基于此,本文列举出会计理论与实务中比较常见的认识误区,并对其进行剖析,与各位同仁“辨是非,明事理”。
“《周易》与出土经学文献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0月17—18日在武汉召开,会议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丁四新教授负责组织)。出席此次研讨会的学者共计40余位,提交论文29篇。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