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如果小学科学课堂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教学是以完成课堂任务为己任,对学生一些观察现象中发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就会使科学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化和公式化,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应该“提倡生成”“期待问题”,同时应能够“关注问题”“驾驭问题”,让问题带动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
一、善于提问,树立学习自信
很多时候学生的提问会打断你的课堂,影响你的思路,甚至影响课堂的教学进度。但我们要明白学生问题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他们对一些科学现象的观察结果。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经做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10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何以造成这种差距?杨振宁认为:主要是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而中国学生在这方面则稍逊一筹;其根源就在于中国的学校教育注重解答问题,而不重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
那怎样才能更好的生成出问题,和谐课堂呢?如在教学《蚂蚁》一课时,我和学生一起寻找,一起捕捉,一起观察,结果学生提出了许多我没有想到的而且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蚂蚁相互之间是如何找招呼的?为什么蚂蚁碰到食物一般都要拖回去吃?蚂蚁有没有长牙齿?蚂蚁有几只脚?有一个学生的蚂蚁只有五只脚,他就提出了蚂蚁的脚断掉之后能不能重新长出来这样的一个问题,蚂蚁的家一般在哪里?它是怎样去认回家的路的?我作为其中一组的成员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探究。课堂上经常出现一个学生提完问题后引起哄堂大笑,这时老师应该注意保护好该生的自尊心,而通过对该学生的问题加以肯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对课堂加以引导。学生更应该不怕的是他自己,只有学生不怕了,学生才会站起来提出他们脑中一直盘旋着的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活跃,学生有了自信,问题才会接踵而至。
二、关注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一位老师在教《植物的果实》一课之前叫学生准备一些“果实”,其中一学生带来了胡萝卜。于是“胡萝卜是不是果实”成为了学生学习矛盾的中心,这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最高的状态,急切地想证明自己心中的猜测。但是这位老师似乎没有思想准备,只好先“下令”先不讨论这个问题。这可想而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重挫。
现在《科学》是站在《自然》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但这胡萝卜的问题并没有弃我们而去。如果今天的我们来上《植物的果实》这一课应该怎样进行课堂教学呢?用活问题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思路!学生这时候的认知矛盾通过这个问题展现在我们面前,那我们应该把“胡萝卜是果实吗?”作为他们认识深化的“概念箭”的起点,引导学生研讨收集事实,通过整理收集到的实事和互相讨论,得到新的认知,只有这样才是按照孩子们的思路进行教学,才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探究中进行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训练。
三、开放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在教学《研究指纹》一课,刚刚归纳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指纹是相同的”的结论,学生问题就来了。“双胞胎的指纹会是一样的吗?”“我和爸妈的指纹会不会也是一样的啊?别人都说我跟我爸长得很像。”两生的提问是这堂课的闪光点,学生对书本上的话、老师的话提出了质疑,有一种求实的科学态度。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怎么办?“这两位同学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非常不错,课后老师建议找一对双胞胎来进行研究,并且你跟你爸妈的指纹进行对比看看是不是相同”,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指纹能帮助我们做什么?这样做,教师可以摆脱尴尬的困境,教学也可以顺利进行。可我们不能忽视,两生不仅仅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也提出了全班同学的问题。我们要开展的工作不仅是叫提问者去探究,更重要的是在共鳴的基础上,发动全班学生进行探究。
有些老师经常提起学生的课堂纪律不好,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像旁观者等等。这并不是没有道理可循的,首先很可能是教师没有以学生的思路作为教学的思路,再就是学生缺乏兴趣,但还有一点就是老师忽视了学生。这种现象是最常见的,比如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而这个学生的问题有时并不代表大家的问题。这时学生的反映可想而知,毫无兴致,要改善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问题抛还给学生,把它作为开放性全员问题进行解决,不仅仅是教师和一个学生的“抛接球”。同时教师还要尽量的做好学生的共鸣工作,只要学生认定了我也有类似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会大幅度的提高。
四、解决问题,激励学生思考
问题提出后,就需要我们组织学生动手去解决。动手动脑,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指导策略。动手动脑的活动特别强调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用脑子去领悟科学。
我们在教学过程会有这样的疑问: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这并不是杞人忧天的问题,而是真实的存在的。很多学生玩的很开心,但问他这堂课你到底学到了哪些知识的时候,他们的答案往往会让你泄气。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是动手了,但他们动脑了吗?以一问题的探究过程为例:当一个问题提出的时候,作为科学老师我们首先要对这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它的探究的可行性,再发动学生一起设计探究方案,在根据方案进行探究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动手,同时教师要进一步指导学生通过动脑来对一些现象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记录,再通过整理把结论告诉大家,同时提出自己在观察中的一些新的发现和新的问题。只有这样头脑并用才会形成一种探究的良性循环,不断的激励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去建构自己原有的知识,形成新的认知。
“机遇总是降临给有准备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我们应该注重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让我们的科学课更多的呈现出一种开放与生成。教师应该能及时“抓彩”,随机应变,在课堂中我们应该“提倡生成”“期待问题”,同时应能够“关注问题”“驾驭问题”,让问题带动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7
2.《“问题解决”让科学思维照亮校园》.《中国教育报》.2016年2月20日第6版
3.《小学各科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7.1
一、善于提问,树立学习自信
很多时候学生的提问会打断你的课堂,影响你的思路,甚至影响课堂的教学进度。但我们要明白学生问题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他们对一些科学现象的观察结果。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经做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10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何以造成这种差距?杨振宁认为:主要是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而中国学生在这方面则稍逊一筹;其根源就在于中国的学校教育注重解答问题,而不重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
那怎样才能更好的生成出问题,和谐课堂呢?如在教学《蚂蚁》一课时,我和学生一起寻找,一起捕捉,一起观察,结果学生提出了许多我没有想到的而且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蚂蚁相互之间是如何找招呼的?为什么蚂蚁碰到食物一般都要拖回去吃?蚂蚁有没有长牙齿?蚂蚁有几只脚?有一个学生的蚂蚁只有五只脚,他就提出了蚂蚁的脚断掉之后能不能重新长出来这样的一个问题,蚂蚁的家一般在哪里?它是怎样去认回家的路的?我作为其中一组的成员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探究。课堂上经常出现一个学生提完问题后引起哄堂大笑,这时老师应该注意保护好该生的自尊心,而通过对该学生的问题加以肯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对课堂加以引导。学生更应该不怕的是他自己,只有学生不怕了,学生才会站起来提出他们脑中一直盘旋着的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活跃,学生有了自信,问题才会接踵而至。
二、关注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一位老师在教《植物的果实》一课之前叫学生准备一些“果实”,其中一学生带来了胡萝卜。于是“胡萝卜是不是果实”成为了学生学习矛盾的中心,这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最高的状态,急切地想证明自己心中的猜测。但是这位老师似乎没有思想准备,只好先“下令”先不讨论这个问题。这可想而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重挫。
现在《科学》是站在《自然》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但这胡萝卜的问题并没有弃我们而去。如果今天的我们来上《植物的果实》这一课应该怎样进行课堂教学呢?用活问题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思路!学生这时候的认知矛盾通过这个问题展现在我们面前,那我们应该把“胡萝卜是果实吗?”作为他们认识深化的“概念箭”的起点,引导学生研讨收集事实,通过整理收集到的实事和互相讨论,得到新的认知,只有这样才是按照孩子们的思路进行教学,才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探究中进行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训练。
三、开放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在教学《研究指纹》一课,刚刚归纳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指纹是相同的”的结论,学生问题就来了。“双胞胎的指纹会是一样的吗?”“我和爸妈的指纹会不会也是一样的啊?别人都说我跟我爸长得很像。”两生的提问是这堂课的闪光点,学生对书本上的话、老师的话提出了质疑,有一种求实的科学态度。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怎么办?“这两位同学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非常不错,课后老师建议找一对双胞胎来进行研究,并且你跟你爸妈的指纹进行对比看看是不是相同”,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指纹能帮助我们做什么?这样做,教师可以摆脱尴尬的困境,教学也可以顺利进行。可我们不能忽视,两生不仅仅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也提出了全班同学的问题。我们要开展的工作不仅是叫提问者去探究,更重要的是在共鳴的基础上,发动全班学生进行探究。
有些老师经常提起学生的课堂纪律不好,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像旁观者等等。这并不是没有道理可循的,首先很可能是教师没有以学生的思路作为教学的思路,再就是学生缺乏兴趣,但还有一点就是老师忽视了学生。这种现象是最常见的,比如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而这个学生的问题有时并不代表大家的问题。这时学生的反映可想而知,毫无兴致,要改善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问题抛还给学生,把它作为开放性全员问题进行解决,不仅仅是教师和一个学生的“抛接球”。同时教师还要尽量的做好学生的共鸣工作,只要学生认定了我也有类似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会大幅度的提高。
四、解决问题,激励学生思考
问题提出后,就需要我们组织学生动手去解决。动手动脑,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指导策略。动手动脑的活动特别强调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用脑子去领悟科学。
我们在教学过程会有这样的疑问: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这并不是杞人忧天的问题,而是真实的存在的。很多学生玩的很开心,但问他这堂课你到底学到了哪些知识的时候,他们的答案往往会让你泄气。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是动手了,但他们动脑了吗?以一问题的探究过程为例:当一个问题提出的时候,作为科学老师我们首先要对这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它的探究的可行性,再发动学生一起设计探究方案,在根据方案进行探究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动手,同时教师要进一步指导学生通过动脑来对一些现象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记录,再通过整理把结论告诉大家,同时提出自己在观察中的一些新的发现和新的问题。只有这样头脑并用才会形成一种探究的良性循环,不断的激励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去建构自己原有的知识,形成新的认知。
“机遇总是降临给有准备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我们应该注重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让我们的科学课更多的呈现出一种开放与生成。教师应该能及时“抓彩”,随机应变,在课堂中我们应该“提倡生成”“期待问题”,同时应能够“关注问题”“驾驭问题”,让问题带动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7
2.《“问题解决”让科学思维照亮校园》.《中国教育报》.2016年2月20日第6版
3.《小学各科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