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nectin-4、25-(OH)D、E-cadherin评估乳腺癌FAC方案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y0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血清结合素4(nectin-4)、25羟基维生素D[25-(OH)D]、E-钙黏蛋白(E-cadherin)评估乳腺癌FAC方案新辅助化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接受FAC方案新辅助化疗后根据疗效评估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分别为57例、43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nectin-4、25-(OH)D、E-cadherin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表达水平与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化疗前,两组nectin-4、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有效组nectin-4、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为33.33%、49.12%,均低于无效组(62.79%、74.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25-(OH)D水平显著上升,且有效组25-(OH)D水平为(56.45±9.72)nmol/L,高于无效组[(39.18±7.8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nectin-4、E-cadherin表达与疗效成正相关(P<0.05),25-(OH)D水平与疗效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nectin-4、25-(OH)D、E-cadherin检测对乳腺癌FAC新辅助化疗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乳腺癌诊疗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乳腺癌化疗后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医院接受型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100例,按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的为rhG-CSF组(n=48),采用PEG-rhG-CSF预防的为PEG-rhG-CSF组(n=52).分析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的动态变化,中性粒细胞症发生情况,患者生活质量差异和不良反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