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这句格言一样的歌词,来自李健的偶像、加拿大传奇音乐人莱昂纳德·科恩。李健只是将他的诗集带上《我是歌手》节目的舞台,“科恩”这个长期以来只在小圈子里流传的名字,竟也成了百度搜索上的热词。原因无他,李健实在太火了。
过去数周,每逢周五,朋友圈无一例外会被李健刷屏:音乐诗人、段子手、天籁之音……各种溢美之词被毫不吝啬地用在了他的身上;秋裤男神、清华哥哥、少女心收割机……各种撒娇称谓也毫无违和地集于他一身。一时间,李健似乎跳脱出小众音乐人的范畴,成为当下公共审美的最大公约数。甚至有人评价说:“他用空灵、洁净的声音,在这个喧闹的世界砸出一道裂缝,让光芒照进人心。”
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李健并未夺冠,但在不少人心中,他就是“无冕之王”。
4月3日,记者全程观摩了《我是歌手》“2015巅峰会”的录制。轮到李健上场时,他还远远地站在舞台最深处,一团黄色的灯光还只是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现场500名观众评审以及边边角角挤满的各路嘉宾,竟毫无迟疑地全部起身。不仅是年轻女孩雀跃着,人群里还传出男性观众的叫好声。一声声浑厚的“李健,我爱你”让人啼笑皆非,却又不得不对这位新晋男神心生佩服。
这样安静的一个人,是如何将各年龄段、各层面的人心都收拾得服服帖帖?在和李健面对面交谈之后,记者似乎找到了答案。
3月底的一个傍晚,在北京东南四环一个不起眼的录音棚里,我们的话题从音乐聊到人生,又从人生聊到读书。“我很清楚什么是自己不擅长的”“人要学会拒绝”“要给自己一些强制和约束”……面对记者的疑问,李健不紧不慢地给出一个又一个答案,大多数是相当坚定的祈使句,态度平和、语气诚恳,自信却毫不锋利。这些表述完全可以集纳成市面上流行的心灵鸡汤,从他口中说出来,却很让人信服,不矫情也不肉麻。那些答案仿佛就生长在他的心里,从一颗种子到破土萌芽,从花蕾绽放到结出一个个果实,就这样静静地等待着好奇者走上前去。
采访的大多数时间里,李健都把自己埋在单人沙发里,双眉微颦,表情严肃。这种状态让记者禁不住发问:“你与电视里的形象好不相符。”他却轻描淡写地说:“你们是严肃媒体,当然要严肃对待。”没有这个圈子里习以为常的圆滑和辞令,那种表情和眼神,就像他面对摄影镜头坦陈自己穿秋裤一样,家常、自在。
有人说,李健的这种真、这种纯粹正是他收服人心之所在。就像音乐制作人宋柯评述他的歌声:“李健特别知道怎么把一首歌唱得打动人。华丽的技巧和绚烂的编曲对他已经没有什么用了。”
不得不说的,还有那些流传颇广的关于李健的段子。一次,李健坐车抵达《我是歌手》录制现场时,听着车外少女们爆炸般的尖叫声,感慨地自言自语:“我也有今天啊!”随后又满是怀疑地问工作人员:“这不会是你们买的(粉)吧?”他坚持用一款“老掉牙”的诺基亚手机,当然也不用微信。有人笑他是“老干部”,问他干吗不换智能手机,他答:“人智能就足够了。”
李健红了,可他还是那個李健。节目结束了,名与利纷至沓来,许多人选择趁热打铁,开始做宣传、接商演、当代言。李健却偏偏“躲”到国外度假去了。面对记者进一步沟通的需求,他的经纪人也很无奈:“你知道,他不在乎所谓的曝光度,也不习惯太紧凑的工作节奏。他一向如此。”
事实上,在2015年春天的这场火爆选秀之前,李健更多是作为流行乐坛的一个“异数”存在的。这其中,大半原因在于他清华大学的教育背景,当然也与他本人及音乐里浓浓的知识分子气息有关。
1974年,李健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的一个文艺之家。因为父亲是黑龙江京剧院的武生演员,他自小就学过戏曲、练过武术。而学习音乐的想法,萌发自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下午,看了一部名为《路边吉他队》的电影之后。少年李健坐在硕大的银幕前,吉他、人群、欢呼带来的诱惑和快感充满了他的头脑。他就此决定把青春交付给音乐。父母花了相当于两个月工资的90块钱为他买了一把“红棉”吉他,又帮他报名参加了一个学费为4块钱的吉他班。
如今回忆这段时光,李健说:“我其实没太想过到底什么是理想,只觉得在我的少年时光里找到了音乐,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情,从此之后有了丰富的精神世界。”
在很多人看来,李健的确幸运。1993年,正读高三的他参加了清华大学面向全国文艺爱好者举办的冬令营,以一首《说句心里话》获得第一名,之后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音乐看似离他越来越远,但生命中的某些必然却暗暗勾连在一起。在清华园里,李健跟着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开设的声乐作曲课程认真学了两年,第一次受到系统专业的训练。课堂之外,他是不少乐队青睐的合作伙伴,也是清华合唱团的一员,常以独唱演员的身份登台表演。
毕业后,生活的“骨感”摆在眼前。在当时,用音乐的理想来养活人生,是大胆甚至奢侈的。他很现实地选择进入广电总局,成为一名网络工程师,月薪3000多元,工作内容除了在办公室拎暖水壶、接送人,就是去野外爬电线杆、架电视线。
2001年,校友卢庚戌的一通电话,轻而易举地将李健从体制内“勾引”出来。电话里,卢庚戌说:“咱俩组个组合,参加一个田震也参加的演唱会。”看似遥远的目标,迅速实现。当年4月,“水木年华”组建,5个月后,首张专辑《一生有你》的同名主打歌一炮而红。
歌迷等待着“水木年华”继续复制传奇,公司也希望趁热打铁,在新作品中延续这个风格。李健却惶恐地发现,自己再也找不回最初的快乐了:“有好几次,我坐在条件一流的排练厅里,抱着一流的吉他,却压根不想弹琴,弹来弹去都是千篇一律的旋律,我真的都快吐了。”2002年,李健选择跟随自己的内心,再次“出走”。
李健就是这样。他身上集合了太多的戏剧性和冲突性,也投射了许多人欲求之而不得的理想状态:坚持自我、淡泊名利。单飞后,李健过了十余年“歌红人不红”的生活。尽管发行了5张原创专辑、作品三上春晚,尽管王菲曾以他创作的《传奇》重返歌坛,尽管他曾牵着孙俪在春晚合唱他创作的《风吹麦浪》,但他的名字始终与“小众”画着等号。他沉浸在生活里,安静地写歌、唱歌,用音乐描摹自己的感受。 有人问李健:“等待和耕耘哪个更辛苦?”他的回答是:“等待。”
在这样一个“偶像”辈出的时代,一个又一个的选秀节目,一轮又一轮的“造星”运动,让人们很容易记住一个偶像的名字和模样,却容易忘了属于他的特色和作品。李健等待了十几年,终于等到连作品都被大家记住的这一天。
就是这样一个李健,红了之后还出了个新词——“李健现象”。
在将李健的歌翻来覆去听了一遍又一遍后,中央美院教授云浩给记者发来这样一段感慨:“李健的声音并不明显优于常人,却能给人一种轻轻倾诉的感觉。他的歌里流淌着质朴的关怀,听着他的歌,就好像在听一个熟悉的朋友、一个邻家大男孩诉说心底的话。这个话不长,不太絮叨,更没有撕心裂肺,而这正是李健迷人的地方。”
声音之外,更多人从李健身上寻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缺失的那一块拼图——有人喜欢他,因为他外表的干净、儒雅;有人迷上他,因为他内在的文艺、坚持;有人倾听他,因为他词曲里的温度、感悟……
李健曾坦承,自己想成为知识分子型的歌手。巧合的是,在看过《我是歌手》之后,文化批评学者朱大可在微博上称赞:“李健是罕见的知识分子型歌手。多少年来,中国大众文化圈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奇迹。”有人觉得“奇迹”二字未免将李健抬得太高,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他的此番走红,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中国大众文化圈的一个新现象——人们吟唱着他的《貝加尔湖畔》,读着他推荐的《哈扎尔辞典》,听着他钟爱的莱昂纳德·科恩……喜欢李健,并和他拥有一点交集似乎成为一种时尚,而这种时尚,与此前喧嚣多年的快餐文化、功利创作背道而驰。这,就是李健带来的改变。
“中国的音乐系统特别有意思,最初从宗教仪式进入皇家系统,又从文人系统到职业乐师系统。进入现当代以后,经历了玩闹式的叛逆、对港台及欧美的长期模拟,还有一大批口水歌之后,人们开始对质朴的人性、真实的文化产生强烈需求。李健正是被这种需求托起来的。”云浩说,这是个好现象,“最起码,像他这样儒雅、恬静的人慢慢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了,说明这个社会开始试图接续之前被砍断的文化根系了。一直以来,在审美这个问题上,大众是最逐浪的,但我们惊喜地看到,他们的眼睛开始放亮了。”
至于究竟什么是“李健现象”,一位专业人士提出,它的释义并不局限于李健个人的成功,而是指向一股正在形成的新的音乐文化需求:“至少证明了,这个时代不是只喜欢听《小苹果》,也需要李健的《抚仙湖》。”这个乐坛的异类,以自己的存在,使“今天这个盛产定制商品的乐坛多了不一样的出品”。
还记得吗,小时候,我们总喜欢在睡前缠着妈妈讲故事,有些故事哪怕听了100遍,也从不厌倦。有人说,李健的音乐、歌声和他的成功,就像成人世界里的睡前故事——内容不新鲜,却带给我们安慰和温暖,长久不散。
(摘自《环球人物》)
这句格言一样的歌词,来自李健的偶像、加拿大传奇音乐人莱昂纳德·科恩。李健只是将他的诗集带上《我是歌手》节目的舞台,“科恩”这个长期以来只在小圈子里流传的名字,竟也成了百度搜索上的热词。原因无他,李健实在太火了。
过去数周,每逢周五,朋友圈无一例外会被李健刷屏:音乐诗人、段子手、天籁之音……各种溢美之词被毫不吝啬地用在了他的身上;秋裤男神、清华哥哥、少女心收割机……各种撒娇称谓也毫无违和地集于他一身。一时间,李健似乎跳脱出小众音乐人的范畴,成为当下公共审美的最大公约数。甚至有人评价说:“他用空灵、洁净的声音,在这个喧闹的世界砸出一道裂缝,让光芒照进人心。”
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李健并未夺冠,但在不少人心中,他就是“无冕之王”。
4月3日,记者全程观摩了《我是歌手》“2015巅峰会”的录制。轮到李健上场时,他还远远地站在舞台最深处,一团黄色的灯光还只是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现场500名观众评审以及边边角角挤满的各路嘉宾,竟毫无迟疑地全部起身。不仅是年轻女孩雀跃着,人群里还传出男性观众的叫好声。一声声浑厚的“李健,我爱你”让人啼笑皆非,却又不得不对这位新晋男神心生佩服。
这样安静的一个人,是如何将各年龄段、各层面的人心都收拾得服服帖帖?在和李健面对面交谈之后,记者似乎找到了答案。
3月底的一个傍晚,在北京东南四环一个不起眼的录音棚里,我们的话题从音乐聊到人生,又从人生聊到读书。“我很清楚什么是自己不擅长的”“人要学会拒绝”“要给自己一些强制和约束”……面对记者的疑问,李健不紧不慢地给出一个又一个答案,大多数是相当坚定的祈使句,态度平和、语气诚恳,自信却毫不锋利。这些表述完全可以集纳成市面上流行的心灵鸡汤,从他口中说出来,却很让人信服,不矫情也不肉麻。那些答案仿佛就生长在他的心里,从一颗种子到破土萌芽,从花蕾绽放到结出一个个果实,就这样静静地等待着好奇者走上前去。
采访的大多数时间里,李健都把自己埋在单人沙发里,双眉微颦,表情严肃。这种状态让记者禁不住发问:“你与电视里的形象好不相符。”他却轻描淡写地说:“你们是严肃媒体,当然要严肃对待。”没有这个圈子里习以为常的圆滑和辞令,那种表情和眼神,就像他面对摄影镜头坦陈自己穿秋裤一样,家常、自在。
有人说,李健的这种真、这种纯粹正是他收服人心之所在。就像音乐制作人宋柯评述他的歌声:“李健特别知道怎么把一首歌唱得打动人。华丽的技巧和绚烂的编曲对他已经没有什么用了。”
不得不说的,还有那些流传颇广的关于李健的段子。一次,李健坐车抵达《我是歌手》录制现场时,听着车外少女们爆炸般的尖叫声,感慨地自言自语:“我也有今天啊!”随后又满是怀疑地问工作人员:“这不会是你们买的(粉)吧?”他坚持用一款“老掉牙”的诺基亚手机,当然也不用微信。有人笑他是“老干部”,问他干吗不换智能手机,他答:“人智能就足够了。”
李健红了,可他还是那個李健。节目结束了,名与利纷至沓来,许多人选择趁热打铁,开始做宣传、接商演、当代言。李健却偏偏“躲”到国外度假去了。面对记者进一步沟通的需求,他的经纪人也很无奈:“你知道,他不在乎所谓的曝光度,也不习惯太紧凑的工作节奏。他一向如此。”
事实上,在2015年春天的这场火爆选秀之前,李健更多是作为流行乐坛的一个“异数”存在的。这其中,大半原因在于他清华大学的教育背景,当然也与他本人及音乐里浓浓的知识分子气息有关。
1974年,李健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的一个文艺之家。因为父亲是黑龙江京剧院的武生演员,他自小就学过戏曲、练过武术。而学习音乐的想法,萌发自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下午,看了一部名为《路边吉他队》的电影之后。少年李健坐在硕大的银幕前,吉他、人群、欢呼带来的诱惑和快感充满了他的头脑。他就此决定把青春交付给音乐。父母花了相当于两个月工资的90块钱为他买了一把“红棉”吉他,又帮他报名参加了一个学费为4块钱的吉他班。
如今回忆这段时光,李健说:“我其实没太想过到底什么是理想,只觉得在我的少年时光里找到了音乐,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情,从此之后有了丰富的精神世界。”
在很多人看来,李健的确幸运。1993年,正读高三的他参加了清华大学面向全国文艺爱好者举办的冬令营,以一首《说句心里话》获得第一名,之后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音乐看似离他越来越远,但生命中的某些必然却暗暗勾连在一起。在清华园里,李健跟着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开设的声乐作曲课程认真学了两年,第一次受到系统专业的训练。课堂之外,他是不少乐队青睐的合作伙伴,也是清华合唱团的一员,常以独唱演员的身份登台表演。
毕业后,生活的“骨感”摆在眼前。在当时,用音乐的理想来养活人生,是大胆甚至奢侈的。他很现实地选择进入广电总局,成为一名网络工程师,月薪3000多元,工作内容除了在办公室拎暖水壶、接送人,就是去野外爬电线杆、架电视线。
2001年,校友卢庚戌的一通电话,轻而易举地将李健从体制内“勾引”出来。电话里,卢庚戌说:“咱俩组个组合,参加一个田震也参加的演唱会。”看似遥远的目标,迅速实现。当年4月,“水木年华”组建,5个月后,首张专辑《一生有你》的同名主打歌一炮而红。
歌迷等待着“水木年华”继续复制传奇,公司也希望趁热打铁,在新作品中延续这个风格。李健却惶恐地发现,自己再也找不回最初的快乐了:“有好几次,我坐在条件一流的排练厅里,抱着一流的吉他,却压根不想弹琴,弹来弹去都是千篇一律的旋律,我真的都快吐了。”2002年,李健选择跟随自己的内心,再次“出走”。
李健就是这样。他身上集合了太多的戏剧性和冲突性,也投射了许多人欲求之而不得的理想状态:坚持自我、淡泊名利。单飞后,李健过了十余年“歌红人不红”的生活。尽管发行了5张原创专辑、作品三上春晚,尽管王菲曾以他创作的《传奇》重返歌坛,尽管他曾牵着孙俪在春晚合唱他创作的《风吹麦浪》,但他的名字始终与“小众”画着等号。他沉浸在生活里,安静地写歌、唱歌,用音乐描摹自己的感受。 有人问李健:“等待和耕耘哪个更辛苦?”他的回答是:“等待。”
在这样一个“偶像”辈出的时代,一个又一个的选秀节目,一轮又一轮的“造星”运动,让人们很容易记住一个偶像的名字和模样,却容易忘了属于他的特色和作品。李健等待了十几年,终于等到连作品都被大家记住的这一天。
就是这样一个李健,红了之后还出了个新词——“李健现象”。
在将李健的歌翻来覆去听了一遍又一遍后,中央美院教授云浩给记者发来这样一段感慨:“李健的声音并不明显优于常人,却能给人一种轻轻倾诉的感觉。他的歌里流淌着质朴的关怀,听着他的歌,就好像在听一个熟悉的朋友、一个邻家大男孩诉说心底的话。这个话不长,不太絮叨,更没有撕心裂肺,而这正是李健迷人的地方。”
声音之外,更多人从李健身上寻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缺失的那一块拼图——有人喜欢他,因为他外表的干净、儒雅;有人迷上他,因为他内在的文艺、坚持;有人倾听他,因为他词曲里的温度、感悟……
李健曾坦承,自己想成为知识分子型的歌手。巧合的是,在看过《我是歌手》之后,文化批评学者朱大可在微博上称赞:“李健是罕见的知识分子型歌手。多少年来,中国大众文化圈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奇迹。”有人觉得“奇迹”二字未免将李健抬得太高,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他的此番走红,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中国大众文化圈的一个新现象——人们吟唱着他的《貝加尔湖畔》,读着他推荐的《哈扎尔辞典》,听着他钟爱的莱昂纳德·科恩……喜欢李健,并和他拥有一点交集似乎成为一种时尚,而这种时尚,与此前喧嚣多年的快餐文化、功利创作背道而驰。这,就是李健带来的改变。
“中国的音乐系统特别有意思,最初从宗教仪式进入皇家系统,又从文人系统到职业乐师系统。进入现当代以后,经历了玩闹式的叛逆、对港台及欧美的长期模拟,还有一大批口水歌之后,人们开始对质朴的人性、真实的文化产生强烈需求。李健正是被这种需求托起来的。”云浩说,这是个好现象,“最起码,像他这样儒雅、恬静的人慢慢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了,说明这个社会开始试图接续之前被砍断的文化根系了。一直以来,在审美这个问题上,大众是最逐浪的,但我们惊喜地看到,他们的眼睛开始放亮了。”
至于究竟什么是“李健现象”,一位专业人士提出,它的释义并不局限于李健个人的成功,而是指向一股正在形成的新的音乐文化需求:“至少证明了,这个时代不是只喜欢听《小苹果》,也需要李健的《抚仙湖》。”这个乐坛的异类,以自己的存在,使“今天这个盛产定制商品的乐坛多了不一样的出品”。
还记得吗,小时候,我们总喜欢在睡前缠着妈妈讲故事,有些故事哪怕听了100遍,也从不厌倦。有人说,李健的音乐、歌声和他的成功,就像成人世界里的睡前故事——内容不新鲜,却带给我们安慰和温暖,长久不散。
(摘自《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