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实验操作训练提升学生的基本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科学教学的重要共识。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意精选实验内容,优化实验操作引导方法,拓展实验训练范围,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激活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积极性,提高实验学习效率,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综合素质。
一、精选实验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进行科学课堂实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进行调查,并根据教情学情调查结果选择科学实验内容。这样才能提升实验针对性,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热情。小学科学学习内容大多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联系,教师在进行实验内容选择时,要重点考虑学生生活经验基础,学生对实验内容熟悉,其参与主动性会大幅度提升,并在具体实验操作中形成更为广泛的学习认知。
《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教师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看大屏幕上的大树,你有什么发现呢?学生开始议论,并说出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从照片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东西,但并不能看得特别细致,不如直接去实地观察大树,那样会有更多的发现。在观察之前需要思考几个问题:为什么要亲自观察大树?观察要从哪些方面展开呢?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内容?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大树。最后,让学生展示观察实验结果。由于教师实验选择、引导都比较恰当,实验效果非常显著。教师选择在校园之内展开观察实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事先带领学生展开集体讨论,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信息,都为下面的观察实验作了坚实铺垫,确保学生观察更加有效。
二、优化實验引导,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在引导实验时,教师要有优化意识,针对不同实验采取不同引导方法。科学实验主体是学生,教师可以作一些示范引导,但不可忽视学生的参与互动,真正将实验交给学生独立操作。为提升实验引导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操作展示,讲清实验操作要领,帮助学生明确实验学习目标,掌握实验操作步骤,了解实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操作顺利进行。
在进行《观察水生植物》学习时,教师将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的塑料袋分发给各个小组,要求学生将其放入水槽中。为确保金鱼藻沉到水底,可以在水槽中放入一些橡皮泥。引导学生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画出来。然后将橡皮泥除去,再观察有什么变化。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展开实验操作,很快就给出观察结果:水葫芦和金鱼藻都能够浮在水面上。教师让学生剖开水葫芦的叶柄,看有什么新发现。学生操作之后给出结果:叶柄中有一些海绵状气囊结构。教师设问:是不是所有水生植物都会有这样的结构呢?学生陷入思考之中。教师实验引导步骤清晰,学生跟进操作,顺利完成实验目标,逐渐构建学习认知,这说明教师实验引导是成功的。
三、拓展实验训练,塑造综合科学能力
科学实验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教师要注意对实验训练进行延伸。特别是一些观察性实验,具有多次性、长期性等特点,教师要发动学生延伸实验空间,利用多种学习机会展开课外实验操作,以拓展实验学习认知范围。
如《蜗牛》一节,教师设计实验:观察蜗牛身体、运动和反应等情况,并饲养蜗牛。学生顺利完成前面的实验操作,对蜗牛的身体特点、运动形式、反应灵敏度都有一定认知,但饲养蜗牛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教师发动学生讨论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讨论很热烈。教师提醒:在具体饲养过程中,要作好相关记录。记录蜗牛吃食情况、运动情况,特别要关注蜗牛生长情况,总结蜗牛的生活习性特点。教师让学生课外饲养蜗牛,这是课堂实验的延伸。因为操作比较简单,这样的实验活动非常适合小学生进行,并在继续实验中获得更多学习认知,以提升学生科学实验综合能力。
小学生大多喜欢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并从具体实践活动中构建学习认知,教师要注意优化实验操作程序,给学生以个性引导,帮助学生尽快从实验中提升科学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东燕小学
编辑 聂蕾
一、精选实验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进行科学课堂实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进行调查,并根据教情学情调查结果选择科学实验内容。这样才能提升实验针对性,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热情。小学科学学习内容大多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联系,教师在进行实验内容选择时,要重点考虑学生生活经验基础,学生对实验内容熟悉,其参与主动性会大幅度提升,并在具体实验操作中形成更为广泛的学习认知。
《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教师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看大屏幕上的大树,你有什么发现呢?学生开始议论,并说出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从照片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东西,但并不能看得特别细致,不如直接去实地观察大树,那样会有更多的发现。在观察之前需要思考几个问题:为什么要亲自观察大树?观察要从哪些方面展开呢?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内容?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大树。最后,让学生展示观察实验结果。由于教师实验选择、引导都比较恰当,实验效果非常显著。教师选择在校园之内展开观察实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事先带领学生展开集体讨论,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信息,都为下面的观察实验作了坚实铺垫,确保学生观察更加有效。
二、优化實验引导,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在引导实验时,教师要有优化意识,针对不同实验采取不同引导方法。科学实验主体是学生,教师可以作一些示范引导,但不可忽视学生的参与互动,真正将实验交给学生独立操作。为提升实验引导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操作展示,讲清实验操作要领,帮助学生明确实验学习目标,掌握实验操作步骤,了解实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操作顺利进行。
在进行《观察水生植物》学习时,教师将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的塑料袋分发给各个小组,要求学生将其放入水槽中。为确保金鱼藻沉到水底,可以在水槽中放入一些橡皮泥。引导学生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画出来。然后将橡皮泥除去,再观察有什么变化。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展开实验操作,很快就给出观察结果:水葫芦和金鱼藻都能够浮在水面上。教师让学生剖开水葫芦的叶柄,看有什么新发现。学生操作之后给出结果:叶柄中有一些海绵状气囊结构。教师设问:是不是所有水生植物都会有这样的结构呢?学生陷入思考之中。教师实验引导步骤清晰,学生跟进操作,顺利完成实验目标,逐渐构建学习认知,这说明教师实验引导是成功的。
三、拓展实验训练,塑造综合科学能力
科学实验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教师要注意对实验训练进行延伸。特别是一些观察性实验,具有多次性、长期性等特点,教师要发动学生延伸实验空间,利用多种学习机会展开课外实验操作,以拓展实验学习认知范围。
如《蜗牛》一节,教师设计实验:观察蜗牛身体、运动和反应等情况,并饲养蜗牛。学生顺利完成前面的实验操作,对蜗牛的身体特点、运动形式、反应灵敏度都有一定认知,但饲养蜗牛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教师发动学生讨论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讨论很热烈。教师提醒:在具体饲养过程中,要作好相关记录。记录蜗牛吃食情况、运动情况,特别要关注蜗牛生长情况,总结蜗牛的生活习性特点。教师让学生课外饲养蜗牛,这是课堂实验的延伸。因为操作比较简单,这样的实验活动非常适合小学生进行,并在继续实验中获得更多学习认知,以提升学生科学实验综合能力。
小学生大多喜欢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并从具体实践活动中构建学习认知,教师要注意优化实验操作程序,给学生以个性引导,帮助学生尽快从实验中提升科学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东燕小学
编辑 聂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