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的深水装备趋势

来源 :广东造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上,不少业内专家就南海油气开发话题为海洋装备产业提出建议。
  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的海域。目前国内较为乐观的评估数据是,整个南海的油气地质储量约为230亿~300亿吨。南海海域深水区总面积为75万平方公里,占南海全部盆地面积的75%左右,南海70%的油气资源就蕴藏在深水区域。深水油气田开发的主要特点是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在南海开发深水油气资源,还面临着与其他海域不同的特殊挑战。此外,南海油气藏特性复杂,具有高粘、高凝、高含二氧化碳等特点,使深水低温高压环境下的远距离油气输送面临巨大挑战。
  我国在深水油气开发的自营作业方面起步较晚,与世界先进水平以及我国海洋能源开发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十三五”期间,南海油气开发将以“做强浅水,发展深水,突破南海中南部”为指导思想,加强自营开发。对于深水装备的研发、设计、建造,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基础设计水平仍然有待提升。我国在安全监测与处理、水下设施安装调试维护、深水生产系统的运行管理与远程控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技术短板有待突破。在海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领域,还需要加强对重大事故装备和处理技术的研究,包括防污染特殊技术、应急救援装备等。
  要实现“十三五”南海油气开发目标,推进南海油气资源开采,就需要尽快掌握核心技术。未来南海的深水油气开发需要攻关的技术包括高温高压油气地质勘探技术、深水区油气地质勘探技术、低孔低渗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南海中南部远海深水油气地质勘探技术、深层油气勘探技术、海上复杂潜山油藏勘探技术等。
  专家建议装备制造行业应从三方面发力:首先,在产品技术性能、可靠性等方面应作出改进,以促进国产化设备的市场化,提高海工装备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生存能力。 其次,国产海工装备需要向成套装备、数字油田、智能化等方向发展。第三,海工装备及海工装备安装工艺应跟上轻量化发展的趋势。
  有关专家指出,有志在海洋工程领域加强发展的造船企业可跟国内陆用石油设备制造商加强沟通交流。船企与石油设备企业可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和特长,使“陆上石油开采技术向海洋移植”早日变为现实。与此同时,要迈过海洋石油工业的门槛,装备制造企业要注重业绩的积累。此外,装备制造企业要从完善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做起。
其他文献
日前,由湘船重工建造的南海岛际交通艇“晋卿”号已安全抵达三沙市并完成交接。这是湖南首次建造南海海域船舶。“晋卿”号总长46.2米,满载排水量228.7吨,抗风等级达9级,续航力600
蔬菜防冻剂,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每袋100克,为淡黄色粉状物。属无毒植物源生长调节剂,能抑制作物自身热量的散失,降低植物的结冰点,提高细胞原生质的浓度,增强抗寒、抗逆能力。
期刊
简介:珠海太平洋粤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大马首富郭鹤年旗下的“郭氏集团”同广东粤新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公司,原名为珠海佳粤造船有限公司,20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紧张、污染严重、生态恶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人民生活生存质量的不良影响在不断加剧,由此"低碳生
<词典论>(修订版,2001)是一部指导词典编纂的理论专著,修订版很多章节都增补了新的内容,更换并补充了几篇附录性文章,令人耳目一新.修订版的主要特色是:重视理论,不忘实践;材
2019年1月21日,由广东凯力船艇股份有限公司为广东省航运公司下属公司——蓝海豚游船公司建造的国内首艘军事主题游船“蓝海豚16”在广州大沙头码头举行隆重交船仪式。出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