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ga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新闻报道,要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就应该在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即贯穿人文关怀的报道理念,对人文关怀作出新的追求:经济新闻报道要凸显公众利益,经济新闻报道要关注人的精神伦理道德,在传播经济信息过程中把经济活动向人性化的层面升华。
  关键词:经济新闻;人文关怀
  对于直面经济生活的经济新闻,要能够记录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对经济发展起指导作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为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发动者、推动者、受益者,是社会活动的核心所在,人也是新闻产生和存在的理由。社会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和人之间的活动,所以经济新闻报道应坚持以人文关怀关注经济生活,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去报道经济新闻。
  一、经济新闻报道要凸显公众利益
  在人与自然交往以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中,人始终处于经济活动的主体地位,任何科学发明、经济进步都是在人的主持下完成的。国别与民族间的经济差异归根到底是由于人们在各自的经济活动中采用了差异很大的制度形式与管理方式造成的。有学者甚至说:“我们可以认为,人的无限的欲望与实现欲望的手段这一对供求矛盾,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社会辩证地向前发展的最根本的矛盾。”宇宙间的物质与能量是一种恒定,而人的欲求却是无穷地不定,在由人的无限欲望与有限供给构成的“稀缺性”矛盾中,人处在“稀缺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引起稀缺性的主要原因在人,解决稀缺性的手段也在人,人是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根本推动者,减少稀缺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人类自身的能力。正是人类的有限能力与无限欲求构成了这对稀缺性矛盾的真正本质,展开了人类无穷的改造自我与发展经济的活动。人,必然地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所以也成为经济新闻关注经济发展的一个全能视角。
  经济新闻报道要实现站在人的视角关注经济活动,就必须在报道中凸显公众利益,即在提供真实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贴近公众议程,传递公众声音,维护公众利益以推进社会发展。2006年末,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中国名牌产品战略推进委员会对91类产品进行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及表彰会上,湖北楚源精细化工集团公司“楚源牌”活性染料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新华社记者以《中国名牌“楚源”烫金奖匾后是沉重的环保代价》(新华网2006年12月13日)为题报道了在这块华丽的“烫金奖匾”背后沉重的环保代价:这家公司长期向长江及周边排放废水、废气,当地群众苦不堪言,水稻减产,疾病频发。报道没有站在企业的角度传达这一喜讯,而是从公众利益出发,在披露个别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博取名利的同时,也向一些地方政府及评优单位提出了警示,不能因讲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当地政府和部门应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
  要凸显公众利益,还要通过报道解释和讨论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议题,以影响政策的制定和经济行为的发生,要站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高度做文章,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关怀上下工夫。凭借垄断地位赚取高额利润的垄断利益集团,已成为社会舆论的众矢之的,2006年以反垄断为核心的公共利益事件接连上演。6月末,随着列入立法规划12年之久的“反垄断法”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人们日益认识到,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将反垄断进行到底。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百姓向垄断利益集团讨公平》(新华视点2006年12月17日)报道,从声讨“福利腐败”、博弈价格听证会、质疑竞争怪圈、起诉违法行政、呼唤民主决策等等方面,对承袭计划经济时代而来的国家垄断行业及企业的种种表现做了分析,对由此产生的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弊端进行了揭示,为《反垄断法》的出台和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做了舆论上的准备。关心民生,以悲悯的情怀对待民生疾苦,是民众对政府最殷切的期待,也是经济新闻报道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人文关怀实现的必经路径。
  有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提到,新闻媒体的存在目的和价值,在于使人民群众知晓与他们的最大利益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真实情况。要关注公众利益,就要摒弃旧的办报模式和报道模式,坚持报道的主流选题,多刊登公共事务新闻,通过发挥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逐步影响、引导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关心那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在采编过程中,要注意站在公众利益的角度进行报道。
  二、经济新闻报道要关注人的精神伦理道德
  经济的增长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支持。对经济活动而言,人文关怀关注的是经济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开放、有序的经济,作为经济主体的人必须相应地具备适应市场变化的各种谋生能力,具有开拓进取的创造性个性心理素质,能够在市场要素的流动性、竞争的残酷性和环境的变迁性中拓展个人在经济活动领域,把握更多的发展机会。为此,经济新闻报道应有意识地注意劳动者这种心理素质培养,促进劳动者从体力型向高智力型,从能力单一型向复合型,从半封闭型的半自然经济状态向开放的经济状态转变。20世纪90年代在众多记者大谈温州经济模式是,《经济日报》记者詹国枢等却挖掘到温州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是深层的人文精神:善创新、敢冒险、能自立,这也是温州特殊的移民传统、地域文化、生存环境造就的秉性。他大力肯定了这些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格精神,同时也指出,温州要保持长期的活力还必须克服过于自负、难以容人、重利轻义、锱铢必较的负面因子。这种在经济活动中关注人的精神伦理道德的写作视角,使报道《神秘温州人》多了一份文化的厚重和深邃,给受众更多的感悟。
  有学者指出,道德不过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态度或选择,它需要自己的制度基础,只有人们讲道德比不讲道德收益更大时,道德才是人们追慕的对象。显然,在经济新闻中,我们首先要通过经济生活中的经济事件,抛弃狭隘、封闭、守旧的自然主义价值取向,弘扬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和坦然宽容、仁爱达兼的人本思想;其次要挖掘经济转型时期经济主体昂扬奋发的精神,自觉摒弃物欲至上、极端个人的价值取向,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谐社会提供事实上的说服力。   三、在传播经济信息过程中把经济活动向人性化的层面升华
  人是经济活动的归宿,是经济学的目的。正如有学者所说:“经济活动同人的其他活动方式一样,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保持和优化人的生命存在,表现出人的文化存在。”因此,经济新闻报道中坚持人文关怀就应在传播经济信息过程中,把经济活动向人性化的层面升华。
  首先,要以人为视点和中心,建立以人为主体的思维方式,学会跳出经济写经济的模式,从人的心理观念、生产技能、生活需求等方面去观察、分析、拓展经济新闻报道的空间,通过经济活动反映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以真正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自身的理性发展。
  其次,作为经济报道的记者,对人民群众充满人文关怀的同时,要养成理性、客观、冷静报道经济活动的职业习惯,而不是充当个别企业的代言人。《上海奔驰出租车从“奔”不下去到退市谁之过?》(《解放日报》2006年8月11日刊发)就是记者在获悉继2006年8月初大众出租汽车公司宣布45辆“奔的”退出营运、剩下55辆奔驰出租车也将于国庆前夕全线“下岗”的事实后,未停留在单纯的经济信息的传输,而是从出租车行业主管部门以要维护上海出租车市场运价的统一为理由,两次驳回了大众出租车公司的调价申请的事实中,将经济信息向人化的层面延伸,提出启发性的思考:主管部门这种违背价值规律的中国古代家长式的管理方法,短期内虽有利于规范市场、管理方便,但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和阻碍市场的发展。
  再次,要跳出经济事实本身来报道经济事件,学会正确估量经济形势,缜密分析经济政策,有意识地去贴近大众心理,探索经济行为、现象与社会时尚、风气之间的内在关系。因为经济新闻对于公众的引导不仅仅是灌输简单的政治意识,而往往直接引发公众的经济行为,同时为和谐社会建没提供先进的文化生活理念。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中国第一个“休闲小康指数”昭示生活方式的变迁》(新华网2006年5月2日刊发)报道,从深层次上提出,休闲不仅是经济现象,更重要的是人文要求,是中国人开始享受的一种社会权利。旅游休闲不仅是国民的一种正当权利,也是人类自身全面发展无法替代的渠道。我国实行黄金周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国人在崇尚劳动光荣的同时,认识到劳动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解放。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发展要围绕着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经济新闻人文关怀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唐迎春:《经济新闻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载《新疆新闻界》1997年第4期.
  [2]陈惠雄:《人的研究:经济学研究的新层次》,载《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7年第6期.
  [3]宋承先:《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秦国防:《关注公众利益巩固主流媒体——访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教授》,载《河南日报》2004年8月6日.
其他文献
摘 要:人们在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实用性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可承载的情感内容。即希望通过产品获得某种情感的共鸣,而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载体,不仅能够体现一个地方的地域和产品特色,同时还能够传播一定的文化。从而能够促进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本土化包装则更能够体现这一点,在大同的世界里,如何保持本土化特点又不失现代气息成为包装设计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包装;本土化;传承;消费者  哲学中我们学习过“透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灿若星河,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滋养着一代代人的心灵。民族文化的浸润传承,重心落在“文”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记诵中汲取精神营养,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积累为今后大发展备足人文营养。重视诵读,其实强调的就是语言积累问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多年的
期刊
摘 要:水利工程在施工中要注意的问题非常的多,为了更好的确保水利工程施工可以顺利的进行,一定要做好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设计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前提,是工程准备阶段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证工程可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对设计工作进行非常好的管理,使得设计工作
期刊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入,企业党委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当前形势复杂的局面中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可走的捷径,这就需要我们大胆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如何提高企业党委会的工作质量,已经成为摆在企业领导班子面前的重要课题。企业党组织要尽快适应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讨提高党委会工作质量的新思路、开拓新途径、健全新机制、实现新突破,使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得到不断的发挥,使企
期刊
摘 要:证据是刑事诉讼中核心和灵魂,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有利于查明案情、核实证据以及正确的定罪量刑,但司法实践中证鉴定人出庭率极低,严重影响审判的公正性。近年来,刑事诉讼中诸多冤假错案暴露出有瑕疵的鉴定意见造成法官对案件事实认定错误的问题,使鉴定人不出庭现象备受指摘,各方要求鉴定人出庭的呼声不绝于耳。新《刑事诉讼法》针对上述问题对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进行了一系列规定,明确了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但由于
期刊
摘 要:建设工程合同属于最重要的合同之一,而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与效力,是建设工程合同的重要内容。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一般要通过招标、投标的形式来实现。而建设工程合同的效力,则根据具体的敬爱内设工程合同的种类,确定发包人、承包人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人;承包人;合同效力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由于工程建设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施工等过程,
期刊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一理论体系具有放眼世界的全球视野,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和社会建设理论为指导,又借鉴了世界其他各国发展成败经验,审时度势,确立了当今中国的发展战略和中国参与和谐世界建设的科学理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
期刊
摘 要:厉行节约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执政党的政治风范。各级理财部门应把厉行节约作为转变财务保障方式、调整军费结构的重要推力,牢固树立长期勤俭理财方针,以管理技术促进节约型后勤建设,严格按照战斗力标准花钱办事,为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厉行节约;勤俭理财;战斗力标准  厉行节约充分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体现了节约型社会的时代旋律。在新形势下,党中央、
期刊
摘 要:当今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基于构建素质模型的绩效管理体系来激励员工。  关键词: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  新经济时代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已经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战略人才资源管理职能。  一、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战略性资
期刊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human life faces many challenges. Design should also have a new mission. There is a more comprehensive view is that we can put the sustainable design as a k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