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无信仰则亡,民族无信仰则衰,社会无信仰则乱,大学无信仰则烂,教授无信仰则堕,人无信仰则躁,家庭无信仰则变……”这样的言论看似危言耸听,但事实上,信仰问题已经引起中国人的广泛思考。
葛剑雄:中国人信仰什么
传统中国人的最高理想,就是治国平天下,对得起先人、祖宗,他没有对现世的超越性,也没有一个无形无像的神,因为人们生活在家族、宗法的链条之中,没有独立的个人,也产生不了个人精神的超越。
近年来,儒家学说得到主流肯定,翻开历史,特别是宋元以降,上至君相鸿儒,下至吏员生童,甚至贩夫走卒,无不崇奉孔孟,讲究三纲五常、仁义道德。实际上,真正的纯儒少而又少,绝大多数人只是打着孔孟的旗号,内心什么都信,佛道鬼神,打卦算命,因果报应,只要于自己有利,或者有一个能自欺欺人的解释,都可以接受,都不妨一试。
在民间,尤其是在汉族地区,家门口有门神,灶头有灶神,理财有财神,科第有魁星,婚姻有月老……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吉凶祸福,无不有相应的神或鬼督察照料。尽管表现形式不同,具体内容各异,这些崇拜的核心就是对因果报应的信仰,即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由于报应可以追溯到前世,延续到来世,这种信仰也淡化了社会不公,缓解了贫富对立,调和了官民冲突。
有人说,今天的中国,最普遍的信仰是权力和财富。现代奢侈泛滥的物质生活,掩盖不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信仰危机。
三十多年前的精神社会中,人们的物质欲望一直处于压抑时期,物资匮乏和“贫穷光荣”的思想指导着中国人的价值观。人们所想的都是平均主义,要穷大家穷,要死大家死。这倒符合中国传统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哲学理论。当物质逐渐满足时,人们开始寻找精神支柱,但怎么找也找不到,当整个民族成为了没有精神支柱的躯壳,于是,便随意找来自己认为可以慰藉心灵的东西,于是,大师便成了一部分人的偶像。
余胜海:富得像个人样
世界的游戏规则是由富人制定的,也将由富人打破。
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写过一本书——《金钱不能买什么?》,讲述了“市场是如何排挤道德规范的”,以及金钱不能买到公平、正义和公共的善。财富不仅是金钱,它代表着一种信仰和品质。财富失去了信仰和品质,“富豪”必然会缩水。
这一代中国人有幸看到飞速积累的财富、层出不穷的“富豪榜”,而频频落马的富豪则让国人看清了一些富豪在财富积累过程中的“原罪”和“现罪”现象。目前,中国不少富豪缺少“慈善观”,社会责任感和信仰缺失,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企业家在慈善榜上的排名却很靠后,有的甚至榜上无名。
当然,我们讲“原罪”,讲“赎罪”,并不是要均贫富,并不是要大锅饭,也不是要企业家个个都成为慈善家而把财产都捐给社会;只是期望在社会主义法制日益完善的今天,新创业的人们不再有“原罪”,已经富有的人们不再犯“本罪”,使富豪群体真正能受到社会的尊重,真正能成为社会的中坚,而不是财产的巨人、道德的侏儒。合法的劳动收入和资产都应该受到保护,光明正大地创造财富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
王石选择去哈佛学习,接受“再教育”。马云和史玉柱选择“退休”,重新回到让心灵安顿的生活方式中来。任志强选择开“国金书院”,他要求自己每堂课都来听。罗红选择环保摄影。张宝全选择艺术家的生活。信仰,这是摆在富人面前的一道门槛,需要靠的是其人格的确立与智慧的觉醒。
杨恒均:信仰不是用来救国,而是用来救人的
人无信仰不行,一个国家的国民大多都没有什么信仰(除了钱),那就很危险了。不过,今天当大家都在高谈阔论“信仰”的时候,我却想从另外一个方面敲打一下。我想大家也注意到了,当我们(尤其是作为精英的我们)在谈论信仰的时候,绝大多数都会立即把“信仰”与国家联系起来,和国家的发展前途,与“救国”联系起来。
这就让我有些警觉了。因为“信仰”这个东西在本质上是非常个人化的。如果真要很“功利”地拿信仰来“拯救”什么,排在前面的首先应该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灵魂,而不是某个“国家”。
当初我们在吸收西方先进经验的时候,就曾经铸下大错,把我们向西方学习“长技”与制度的目的定为“救国”,而忽视了人,人救不过来,国家就算救活了,又靠什么支撑?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走了一百年,几乎还在原地踏步。同西方的“长技”与制度相比,信仰这东西是更加私人化的,与我们每一个个体密不可分。
我们需要信仰,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拯救我们的灵魂,而不是为了这个国家。国家倒应该为每一个公民的信仰自由创造条件与“保驾护航”。虽然我竭力推崇自由、民主、法治与人权的价值观,并期盼这些普适价值能够成为国人的核心价值的一部分,但这些和我们今天说的国人的“信仰”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国家应该有得到大家认可的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但却绝对不能要求国人都要有共同的“信仰”。
葛剑雄:中国人信仰什么
传统中国人的最高理想,就是治国平天下,对得起先人、祖宗,他没有对现世的超越性,也没有一个无形无像的神,因为人们生活在家族、宗法的链条之中,没有独立的个人,也产生不了个人精神的超越。
近年来,儒家学说得到主流肯定,翻开历史,特别是宋元以降,上至君相鸿儒,下至吏员生童,甚至贩夫走卒,无不崇奉孔孟,讲究三纲五常、仁义道德。实际上,真正的纯儒少而又少,绝大多数人只是打着孔孟的旗号,内心什么都信,佛道鬼神,打卦算命,因果报应,只要于自己有利,或者有一个能自欺欺人的解释,都可以接受,都不妨一试。
在民间,尤其是在汉族地区,家门口有门神,灶头有灶神,理财有财神,科第有魁星,婚姻有月老……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吉凶祸福,无不有相应的神或鬼督察照料。尽管表现形式不同,具体内容各异,这些崇拜的核心就是对因果报应的信仰,即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由于报应可以追溯到前世,延续到来世,这种信仰也淡化了社会不公,缓解了贫富对立,调和了官民冲突。
有人说,今天的中国,最普遍的信仰是权力和财富。现代奢侈泛滥的物质生活,掩盖不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信仰危机。
三十多年前的精神社会中,人们的物质欲望一直处于压抑时期,物资匮乏和“贫穷光荣”的思想指导着中国人的价值观。人们所想的都是平均主义,要穷大家穷,要死大家死。这倒符合中国传统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哲学理论。当物质逐渐满足时,人们开始寻找精神支柱,但怎么找也找不到,当整个民族成为了没有精神支柱的躯壳,于是,便随意找来自己认为可以慰藉心灵的东西,于是,大师便成了一部分人的偶像。
余胜海:富得像个人样
世界的游戏规则是由富人制定的,也将由富人打破。
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写过一本书——《金钱不能买什么?》,讲述了“市场是如何排挤道德规范的”,以及金钱不能买到公平、正义和公共的善。财富不仅是金钱,它代表着一种信仰和品质。财富失去了信仰和品质,“富豪”必然会缩水。
这一代中国人有幸看到飞速积累的财富、层出不穷的“富豪榜”,而频频落马的富豪则让国人看清了一些富豪在财富积累过程中的“原罪”和“现罪”现象。目前,中国不少富豪缺少“慈善观”,社会责任感和信仰缺失,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企业家在慈善榜上的排名却很靠后,有的甚至榜上无名。
当然,我们讲“原罪”,讲“赎罪”,并不是要均贫富,并不是要大锅饭,也不是要企业家个个都成为慈善家而把财产都捐给社会;只是期望在社会主义法制日益完善的今天,新创业的人们不再有“原罪”,已经富有的人们不再犯“本罪”,使富豪群体真正能受到社会的尊重,真正能成为社会的中坚,而不是财产的巨人、道德的侏儒。合法的劳动收入和资产都应该受到保护,光明正大地创造财富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
王石选择去哈佛学习,接受“再教育”。马云和史玉柱选择“退休”,重新回到让心灵安顿的生活方式中来。任志强选择开“国金书院”,他要求自己每堂课都来听。罗红选择环保摄影。张宝全选择艺术家的生活。信仰,这是摆在富人面前的一道门槛,需要靠的是其人格的确立与智慧的觉醒。
杨恒均:信仰不是用来救国,而是用来救人的
人无信仰不行,一个国家的国民大多都没有什么信仰(除了钱),那就很危险了。不过,今天当大家都在高谈阔论“信仰”的时候,我却想从另外一个方面敲打一下。我想大家也注意到了,当我们(尤其是作为精英的我们)在谈论信仰的时候,绝大多数都会立即把“信仰”与国家联系起来,和国家的发展前途,与“救国”联系起来。
这就让我有些警觉了。因为“信仰”这个东西在本质上是非常个人化的。如果真要很“功利”地拿信仰来“拯救”什么,排在前面的首先应该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灵魂,而不是某个“国家”。
当初我们在吸收西方先进经验的时候,就曾经铸下大错,把我们向西方学习“长技”与制度的目的定为“救国”,而忽视了人,人救不过来,国家就算救活了,又靠什么支撑?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走了一百年,几乎还在原地踏步。同西方的“长技”与制度相比,信仰这东西是更加私人化的,与我们每一个个体密不可分。
我们需要信仰,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拯救我们的灵魂,而不是为了这个国家。国家倒应该为每一个公民的信仰自由创造条件与“保驾护航”。虽然我竭力推崇自由、民主、法治与人权的价值观,并期盼这些普适价值能够成为国人的核心价值的一部分,但这些和我们今天说的国人的“信仰”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国家应该有得到大家认可的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但却绝对不能要求国人都要有共同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