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渐成熟,教育机制日渐完善,我国教育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质量逐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是重要的教学阶段,小学生的语文知识训练与学习是重要的积累过程,是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作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对象,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一、强化形式多样的听说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所以这阶段要加强听说方面的训练,小学生较顽皮,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所以在课堂上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说训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听说训练。
第一,在进行陌生字学习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用更加有趣的形式,例如将陌生字制成卡片,两人组成一组,一个同学随便念一个字,另一个同学就在卡片中找这个字,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加强听说训练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采取听故事然后向同学复述的学习方式,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听故事,让他们进行故事内容的复述,对复述内容最完整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增加这一活动的吸引力,从而不断增强听说训练效果。
第三,对课本上的插图进行有效利用,进行看图说话的训练,主要内容就是利用小学语文课本中那些形象生动的插画,来发展学生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说出自己所看到的画面内容,其他同学在听了之后也可以作适当的补充。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同学们的听说能力,还能训练他们的想象力与观察力。
第四,开展听说接力形式的游戏,让同学们按照座位分组进行传话,从第一个同学开始说一段话,然后一个个地往下传,看哪一组的同学传得最准确,这就在游戏中锻炼了同学们的听说能力。
二、语文知识教学的生活化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等情况进行生活化创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际应用活动,来加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创新,主要内容就是以生活需要为基本原则,在课堂中体会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以课堂为中心,将语文知识的学习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课堂语文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乏味,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会昏昏入睡,一般只能通过教师的严格管理来制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可是这样不仅无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反而会让他们对语文课堂产生排斥心理。所以,我们要努力调动他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感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将课本内容改编为话剧,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亲身演绎来体会学习内容;开展写字比赛,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举办演讲比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活动的举办,让他们切身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地去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1.精选教学内容
提升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就是对教学内容要严格把关,进行精挑细选,避免教学内容混乱、重点不明确等现象的出现。目前,小学教材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课堂时间不足,而且小学生的理解与学习能力有限,如果教师没能做好相关的教学内容筛选,在课堂上将课本中的所有内容都照本宣科,那样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而且使得学生思维混乱,抓不住学习的要领。所以,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进行重点内容的讲解,排除那些片面的、无用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路清晰、有所侧重,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紧凑教学环节
一般的课堂教学至少有这样几个环节,如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形成技能等,但这些教学程序不是千篇一律的,存在优化组合、及时调整、详略取舍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教师有拖堂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组织教学时没能衔接好每个环节,浪费教学时间造成的。如提问时,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太难,学生一时无法答出,教师又缺乏点拨的技巧,往往一喊一大片,到头来仍是教师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白白浪费教学时间。因此,从备课入手使教学环节精简,从上课着手使教学环节严密紧凑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推敲每个教学步骤,认真计算每个步骤所需的教学时间,做到突出重点,环环相扣,步步紧随,在授课时做到能“一针见血”,绝不“绕圈子”,这样才能防止节外生枝,偏离中心,才能克服重复单调、拖泥带水的弊病。总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想课内省时,教师就必须在课外费时,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查阅资料、制定教案、课前准备、组织教学等环节上花力气,在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口语表达等方面下工夫,在优化教学目标、结构、手段上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缓解课时不足与教材容量大的矛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特别注意能力的培养,奠定具有创造性人才的基础
我们今天实施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将来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应该从哪些方面抓起呢?我们应该抓好以下三方面:
(1)培养学生会学习的能力。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又具有工具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这“工具”教给学生,并永远适用才行,如:识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知道笔画笔顺,还要掌握音、形、意。真正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是记住所有的字是不可能的,教会学生查字典就教会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
(2)加强创造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创造力的培养要从智力因素培养抓起。因为记忆、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
在记忆能力方面,要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不能死记硬背。虽然死记硬背也能获得知识,但费时费力。如:让一年级学生记住拼音字母,可以将其编成儿歌,很快就能背下来,并且学生都兴致盎然。编成顺口溜,使学生很容易区分“P”和“q”,这样做既能做到省力省时,达到了记忆的目的,又为以后打下了记忆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祥.小学语文素质教学发展[J].江苏教学管理,2011(09):100-103.
[2]张亮海.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育研究,2011(10):33-35.
[3]庄海强.语文教学从什么角度入手[J].教学与管理,2010(12):55-5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一、强化形式多样的听说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所以这阶段要加强听说方面的训练,小学生较顽皮,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所以在课堂上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说训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听说训练。
第一,在进行陌生字学习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用更加有趣的形式,例如将陌生字制成卡片,两人组成一组,一个同学随便念一个字,另一个同学就在卡片中找这个字,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加强听说训练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采取听故事然后向同学复述的学习方式,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听故事,让他们进行故事内容的复述,对复述内容最完整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增加这一活动的吸引力,从而不断增强听说训练效果。
第三,对课本上的插图进行有效利用,进行看图说话的训练,主要内容就是利用小学语文课本中那些形象生动的插画,来发展学生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说出自己所看到的画面内容,其他同学在听了之后也可以作适当的补充。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同学们的听说能力,还能训练他们的想象力与观察力。
第四,开展听说接力形式的游戏,让同学们按照座位分组进行传话,从第一个同学开始说一段话,然后一个个地往下传,看哪一组的同学传得最准确,这就在游戏中锻炼了同学们的听说能力。
二、语文知识教学的生活化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等情况进行生活化创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际应用活动,来加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创新,主要内容就是以生活需要为基本原则,在课堂中体会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以课堂为中心,将语文知识的学习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课堂语文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乏味,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会昏昏入睡,一般只能通过教师的严格管理来制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可是这样不仅无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反而会让他们对语文课堂产生排斥心理。所以,我们要努力调动他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感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将课本内容改编为话剧,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亲身演绎来体会学习内容;开展写字比赛,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举办演讲比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活动的举办,让他们切身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地去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1.精选教学内容
提升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就是对教学内容要严格把关,进行精挑细选,避免教学内容混乱、重点不明确等现象的出现。目前,小学教材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课堂时间不足,而且小学生的理解与学习能力有限,如果教师没能做好相关的教学内容筛选,在课堂上将课本中的所有内容都照本宣科,那样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而且使得学生思维混乱,抓不住学习的要领。所以,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进行重点内容的讲解,排除那些片面的、无用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路清晰、有所侧重,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紧凑教学环节
一般的课堂教学至少有这样几个环节,如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形成技能等,但这些教学程序不是千篇一律的,存在优化组合、及时调整、详略取舍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教师有拖堂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组织教学时没能衔接好每个环节,浪费教学时间造成的。如提问时,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太难,学生一时无法答出,教师又缺乏点拨的技巧,往往一喊一大片,到头来仍是教师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白白浪费教学时间。因此,从备课入手使教学环节精简,从上课着手使教学环节严密紧凑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推敲每个教学步骤,认真计算每个步骤所需的教学时间,做到突出重点,环环相扣,步步紧随,在授课时做到能“一针见血”,绝不“绕圈子”,这样才能防止节外生枝,偏离中心,才能克服重复单调、拖泥带水的弊病。总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想课内省时,教师就必须在课外费时,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查阅资料、制定教案、课前准备、组织教学等环节上花力气,在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口语表达等方面下工夫,在优化教学目标、结构、手段上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缓解课时不足与教材容量大的矛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特别注意能力的培养,奠定具有创造性人才的基础
我们今天实施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将来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应该从哪些方面抓起呢?我们应该抓好以下三方面:
(1)培养学生会学习的能力。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又具有工具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这“工具”教给学生,并永远适用才行,如:识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知道笔画笔顺,还要掌握音、形、意。真正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是记住所有的字是不可能的,教会学生查字典就教会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
(2)加强创造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创造力的培养要从智力因素培养抓起。因为记忆、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
在记忆能力方面,要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不能死记硬背。虽然死记硬背也能获得知识,但费时费力。如:让一年级学生记住拼音字母,可以将其编成儿歌,很快就能背下来,并且学生都兴致盎然。编成顺口溜,使学生很容易区分“P”和“q”,这样做既能做到省力省时,达到了记忆的目的,又为以后打下了记忆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祥.小学语文素质教学发展[J].江苏教学管理,2011(09):100-103.
[2]张亮海.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育研究,2011(10):33-35.
[3]庄海强.语文教学从什么角度入手[J].教学与管理,2010(12):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