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新的一份数据科学地披露,在导致PM2.5升高的原因中,汽车尾气大约占4%。
在目前各式各样的报道中,我最相信这个版本。不好意思,我不是方舟子,我不负责科学的统计,我是个做汽车的,我只知道这PM2.5已经闹腾到各位开车人惶惶不可终日,一遇到雾霾天开车出门就好像自己瞒着老婆干了件见不得人的事一样。回头一想,发达国家咱也去多了,到处都跟洗肺一样呼吸舒畅,我还在传说中被煤烟笼罩的利物浦晨跑过呢。人家汽车这么多,咋就不见PM2.5呢?
好在,李书福说沃尔沃的空气净化系统能够有效降低PM2.5,好歹坐在车里也不用细想一颗颗看不见的微粒是躲过鼻毛、躲过鼻腔黏液然后吸入肺中再被吞噬细胞一个个吃下去再如何消化的。可躲得过初一你能躲过十五吗?你总该出门的吧?
不好意思的是,在2012年之前这个问题只属于北京,在2013年11月之前这个问题都只属于华北,但不幸的是,一场灾难让上海人也第一次尝到了PM2.5的威力。捧着杂志的你别偷笑,你的城市可能只是没有监测站而已(也可能是缺一个使领馆),否则你极可能发现自己所处的三线、四线小城市也在爆表的范畴内。
如果要把口罩也定出个三六九等的B格来,就得仔细研究一番口罩的执行标准。一般来说,口罩的分类都是根据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通过棉纱、碳吸附等方式来滤除,和汽车的空气滤清器道理相同。所执行的标准中,美国人的NIOSH标准最为严格,将其分为95、99和100三个等级,分别滤除95%、99%和99.97%的颗粒,并分为非油性过滤N型和油性+非油性过滤P型以及长期使用的R型,相当于隐形眼镜的“月抛”;中国的GB2626-2006标准基本沿用美国分类,NN和KP分别对应美国的N和P,但对使用期限没有规定;而欧洲人的EN标准则是对过滤标准有自己的分类,欧洲人对过滤物是油性和非油性通吃的,用FFPI、FFP2和FFP3三个标准来对应80%、94%和99%的颗粒。
据说中国的PM2.5味道比较重,油性物质偏多,所以有B格的口罩一定要是国标KP、美标P、R级别的。国产口罩基本不敢相信,淘宝店卖的那些花里胡哨的口罩多半是黑心棉制造,所以选择3M等大牌是毋庸置疑的,9002V这类国产3M似乎不够B格,上进口货是不二之选,最好的办法是在美国GNC、CVS这种大药房带回来,B格才足够。
多年试车的经验,我一口气买了七、八个口罩轮流对比测试,得出的结论是最好不要过于追求N99、KN100以及FFP3这等高标口罩,这玩意儿就像法拉利,没有高水平是驾驭不了的,如果肺活量不够强大,这类口罩几乎能够把人窒息,例如9332就是一款“窒息性”口罩。但是3M的8233款除外,这款口罩执行美国NIOSH N100标准,最厉害的是号称可以防辐射污染物的吸入,在这款口罩的内部还有+塑料壳,将空气有所储存,类似于高性能汽车的储风箱,甚至还设计了气道冷却,让气体低温存储在此。
我最推荐的是N95、KN95、FFP2三个级别的口罩,例如美国原产的3M 8577就是个不错的口罩,它执行P95标准,理论上可以用一个月;执行FFP2的9322则是从上面提到的那个9332降低标准而来,可以做到基本的呼吸了,不过这款口罩转由新加坡生产之后据说不如从前,最最受不了的是它有着卫生巾一样的狭长造型,大有大老爷们贴个苏菲在嘴上的感觉。
至于N95标准的8511和8210V都是不错的美国货,而且关键是不贵,20元人民币就可“享用”,这类半球形的口罩有个不太好的地方:人机工程做得一般,我这种脸型都不太适合。最近H7N9倒是捧红了一款低配、高效的8210,这款印着中文、执行美国N95标准的口罩却是韩国产的,中国大夫戴着它给H7N9病人看病,一时成为淘宝热卖。尚没试过,七、八块钱的价格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像那么回事。
如果真的要对抗一下雾霾天,买个国标的9100V或者9200V就足够了,前提是你耳朵根。子不会被橡皮筋扯疼,如果嫌3M不够好看,也可以试试德国UVEx,这相当于车子里的丰田,够用。
其实,戴口罩的终极目标并非雾霾,而是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形而上地表达一种“惜命”的人生态度。所以,以上的口罩其实都是现实主义题材的范畴,而接下来要说的这款则是我的变态玩具——3M6800,这已经不是口罩了,而是一个防毒面具,执行的是KN100和N100标准,它如同单反相机一样好玩,可以更换滤毒盒和滤棉分层次地清除污染物。对于它来说,PM2.5已经是小case了,通过更换六款滤毒盒,可以像单反相机那样变幻无穷。
不过,这玩意儿的确有点考验化学知识,我这种有机化学学得一团糟的人至今无法分辨苯、胺、醛之类的用法,但似乎最大的障碍不在这里,如果你戴着这个东西去银行取一趟钱,极有可能被突突了……
好吧,编辑推荐写了这么多跟车没关系的,不知道读者们嫌不嫌我烦……
有速度才够爽,4G怎么选?
移动 TD-LTE
移动网络从过去的2G、3G发展到今天4G,最大差别是什么?恐怕用“速度”二字来回答,最合适不过。没错,现在“天翼”、“沃”、“G3”等3G品牌依然强势,但随着4G牌照的正式发放,“速度”大战再度升级。
说到这里,你或许会认为笔者挑起纷争事端,不过就是网络速度差异而已,有必要上升到如此重要层面吗?其实一点也不简单!2G时代移动是首选,3G时代电信、联通很不错,4G时代三分天下之势崭露头角,“速度”仍是用户选择的直接动力。
中国移动TD-LTE是最近见过、最让人惊呆的4G网络。高达100Mbps理论下载速度堪称一绝,直接秒掉联通7.2Mbps的WCDMA、电信31MbpsCDMA EVDO也不成问题。此外,中国移动吸取3G时代建网缓慢的教训,率先实现4G网络试商用,拥有“快人一步”的优势。当然,拥有150Mbps理论下载速度的FDD-LTE并非善男信女,也更受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青睐,目前已在招标建网阶段,只碍于牌照发放时间。说不定能来个“后发制人”的反扑。
在线高清视频、秒下高清图片、音乐无间道都是“高速公路”带来的非凡享受,不过无情偷跑的流量却是永远的痛,选择时请三思。从现阶段来说,“马上能用”的中国移动TD-LTE或许是首选。
在目前各式各样的报道中,我最相信这个版本。不好意思,我不是方舟子,我不负责科学的统计,我是个做汽车的,我只知道这PM2.5已经闹腾到各位开车人惶惶不可终日,一遇到雾霾天开车出门就好像自己瞒着老婆干了件见不得人的事一样。回头一想,发达国家咱也去多了,到处都跟洗肺一样呼吸舒畅,我还在传说中被煤烟笼罩的利物浦晨跑过呢。人家汽车这么多,咋就不见PM2.5呢?
好在,李书福说沃尔沃的空气净化系统能够有效降低PM2.5,好歹坐在车里也不用细想一颗颗看不见的微粒是躲过鼻毛、躲过鼻腔黏液然后吸入肺中再被吞噬细胞一个个吃下去再如何消化的。可躲得过初一你能躲过十五吗?你总该出门的吧?
不好意思的是,在2012年之前这个问题只属于北京,在2013年11月之前这个问题都只属于华北,但不幸的是,一场灾难让上海人也第一次尝到了PM2.5的威力。捧着杂志的你别偷笑,你的城市可能只是没有监测站而已(也可能是缺一个使领馆),否则你极可能发现自己所处的三线、四线小城市也在爆表的范畴内。
如果要把口罩也定出个三六九等的B格来,就得仔细研究一番口罩的执行标准。一般来说,口罩的分类都是根据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通过棉纱、碳吸附等方式来滤除,和汽车的空气滤清器道理相同。所执行的标准中,美国人的NIOSH标准最为严格,将其分为95、99和100三个等级,分别滤除95%、99%和99.97%的颗粒,并分为非油性过滤N型和油性+非油性过滤P型以及长期使用的R型,相当于隐形眼镜的“月抛”;中国的GB2626-2006标准基本沿用美国分类,NN和KP分别对应美国的N和P,但对使用期限没有规定;而欧洲人的EN标准则是对过滤标准有自己的分类,欧洲人对过滤物是油性和非油性通吃的,用FFPI、FFP2和FFP3三个标准来对应80%、94%和99%的颗粒。
据说中国的PM2.5味道比较重,油性物质偏多,所以有B格的口罩一定要是国标KP、美标P、R级别的。国产口罩基本不敢相信,淘宝店卖的那些花里胡哨的口罩多半是黑心棉制造,所以选择3M等大牌是毋庸置疑的,9002V这类国产3M似乎不够B格,上进口货是不二之选,最好的办法是在美国GNC、CVS这种大药房带回来,B格才足够。
多年试车的经验,我一口气买了七、八个口罩轮流对比测试,得出的结论是最好不要过于追求N99、KN100以及FFP3这等高标口罩,这玩意儿就像法拉利,没有高水平是驾驭不了的,如果肺活量不够强大,这类口罩几乎能够把人窒息,例如9332就是一款“窒息性”口罩。但是3M的8233款除外,这款口罩执行美国NIOSH N100标准,最厉害的是号称可以防辐射污染物的吸入,在这款口罩的内部还有+塑料壳,将空气有所储存,类似于高性能汽车的储风箱,甚至还设计了气道冷却,让气体低温存储在此。
我最推荐的是N95、KN95、FFP2三个级别的口罩,例如美国原产的3M 8577就是个不错的口罩,它执行P95标准,理论上可以用一个月;执行FFP2的9322则是从上面提到的那个9332降低标准而来,可以做到基本的呼吸了,不过这款口罩转由新加坡生产之后据说不如从前,最最受不了的是它有着卫生巾一样的狭长造型,大有大老爷们贴个苏菲在嘴上的感觉。
至于N95标准的8511和8210V都是不错的美国货,而且关键是不贵,20元人民币就可“享用”,这类半球形的口罩有个不太好的地方:人机工程做得一般,我这种脸型都不太适合。最近H7N9倒是捧红了一款低配、高效的8210,这款印着中文、执行美国N95标准的口罩却是韩国产的,中国大夫戴着它给H7N9病人看病,一时成为淘宝热卖。尚没试过,七、八块钱的价格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像那么回事。
如果真的要对抗一下雾霾天,买个国标的9100V或者9200V就足够了,前提是你耳朵根。子不会被橡皮筋扯疼,如果嫌3M不够好看,也可以试试德国UVEx,这相当于车子里的丰田,够用。
其实,戴口罩的终极目标并非雾霾,而是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形而上地表达一种“惜命”的人生态度。所以,以上的口罩其实都是现实主义题材的范畴,而接下来要说的这款则是我的变态玩具——3M6800,这已经不是口罩了,而是一个防毒面具,执行的是KN100和N100标准,它如同单反相机一样好玩,可以更换滤毒盒和滤棉分层次地清除污染物。对于它来说,PM2.5已经是小case了,通过更换六款滤毒盒,可以像单反相机那样变幻无穷。
不过,这玩意儿的确有点考验化学知识,我这种有机化学学得一团糟的人至今无法分辨苯、胺、醛之类的用法,但似乎最大的障碍不在这里,如果你戴着这个东西去银行取一趟钱,极有可能被突突了……
好吧,编辑推荐写了这么多跟车没关系的,不知道读者们嫌不嫌我烦……
有速度才够爽,4G怎么选?
移动 TD-LTE
移动网络从过去的2G、3G发展到今天4G,最大差别是什么?恐怕用“速度”二字来回答,最合适不过。没错,现在“天翼”、“沃”、“G3”等3G品牌依然强势,但随着4G牌照的正式发放,“速度”大战再度升级。
说到这里,你或许会认为笔者挑起纷争事端,不过就是网络速度差异而已,有必要上升到如此重要层面吗?其实一点也不简单!2G时代移动是首选,3G时代电信、联通很不错,4G时代三分天下之势崭露头角,“速度”仍是用户选择的直接动力。
中国移动TD-LTE是最近见过、最让人惊呆的4G网络。高达100Mbps理论下载速度堪称一绝,直接秒掉联通7.2Mbps的WCDMA、电信31MbpsCDMA EVDO也不成问题。此外,中国移动吸取3G时代建网缓慢的教训,率先实现4G网络试商用,拥有“快人一步”的优势。当然,拥有150Mbps理论下载速度的FDD-LTE并非善男信女,也更受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青睐,目前已在招标建网阶段,只碍于牌照发放时间。说不定能来个“后发制人”的反扑。
在线高清视频、秒下高清图片、音乐无间道都是“高速公路”带来的非凡享受,不过无情偷跑的流量却是永远的痛,选择时请三思。从现阶段来说,“马上能用”的中国移动TD-LTE或许是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