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本本:抓住生命中那隐秘的律动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b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锐女艺术家系列专访”:所谓新锐——她们的艺术创作中呈现出某种新鲜的语汇,是对这个时代的独特解读;她们的思考里有一道锐利的刀痕,是与生活的血刃交手;而她们的性别,看上去是种局限,其实正成全了某种特质。又或者,性别只是为了便于区别,与艺术无关。欢迎任何形式的推荐与自我推荐:[email protected]
  那是正值雨季的广州,地面积水随处可见。一个刚端起相机寻找拍摄物的女子忽然被一滩积水深深地吸引住了,那倒影里有一个平时她没有见过的城市与自己:有点儿柔软、有几分虚幻,似乎暗合了她内心的某种企及。她下意识地拿起LOMO拍下了那如同秘密一样的场景,从此拍摄水面的倒影成为了她的习惯……
  她叫雷本本,那些倒影后来成了名为《水影》的处女作,并获得了摄影界的注目。当时还是个舞蹈老师的雷本本平生第一次获得了舞蹈之外的肯定与赞赏,于是,《水影》悄然结束了一个职业舞者的生涯——她就此开始了有关影像艺术的探索之旅。
  那是2005年,这种嬗变必然发生,因为, 她需要一种更为直接与开阔的表达方式,肢体语言总是受限于一个躯体甚至一群躯体,而镜头,那之后不就是整个世界吗?
  现在,录像是她的另一种语言:“只要你留心去观察,每一段时间内都可能存有隐秘的、不可言说的律动。”而发现那律动的人,要有一颗何等澄明的心,就如同,从被瞩目的舞者转为记录者,由喧嚣都市移居于临水小镇,从自我的狭窄疆域跳离,来到整个自然……
  S=surface
  L=雷本本
  S:为什么坚持多年的手机摄影?
  L: 2006年,我在北电摄影系求学期间,有朋友送了我一部手机带有拍照功能,发现跟LOMO很像,用起来方便随性。从那时起,手机摄影就再没间断过,每天都在拍,直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它更像一个马拉松式的“行为”艺术,也是佛家所说的那种 “观照”,对存在于当下每一刻的观照,是一种生活态度,积极地欣赏生活并参与其中的态度。
  S:那么你的摄影还在“私摄影”的范畴内吗?
  L:刚开始,拍摄的感觉比较情绪化,主题偏向诸如孤独与疏离感等等个体生命的自我认识和内心描述。而当各种肯定的声音不断涌现,却意识到以自我表达与自我实现为目的创作是远远不够的。好的艺术家必须有一种使命感,便是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人生需要有建设性的发现与创造。于是有了另一条线索,最集中体现的是近几年的录像作品。这些作品几乎都从“小我”跳出来,开放地去看待人与世界,尤其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S:怎么从摄影转向视频录像创作的?
  L:跟我最早的专业有关系。视频录像里面颜色的变化、空间的延伸以及时间的变幻,与舞蹈有一脉相承的特点,这些迷人的魅力用图片摄影来体现不如录像充分。在录像创作过程中,我还发现在真实的生活中,只要你留心去观察,每一段时间内都可能存有隐秘、不可言说的律动。比如参加今年“超有机”双年展的 《新鲜空气》,它是偷拍的,看上去却好像是精心编排过的一出戏剧,其中有主角也有配角,他们之间似乎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并且会形成一个无形的场,那个场的气氛就体现在画面的节奏和律动中,这有些神秘主义的意味。
  S:《苯莱湎苜》 被批评家誉为找到了独属于你的创作符号,你自己怎么看?
  L:《苯莱湎苜》其实是一个梦境的呈现。还没来北京之前,我经常梦见一些很美很绚烂的自然场景,并且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喜悦感。这种感受是生活中从没有过的,就像原本的自我整个消融在大自然中,那是一种类似进入极乐世界的满足感。梦醒后会有一种想要去传达的愿望,希望将梦境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与人分享。于是有了后来的《苯莱湎苜》,当时这个作品被2010年大声展的策展人付晓东看到,她特别喜欢。并且认为我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作为艺术家,有人认为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和符号,有利于传播更便于成功。可我最终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符号性的东西,它对我而言是一个限制而非个性,是生命力弱化的表现,如果一旦被符号束缚,作品很难再有那种鲜活的生命力。
  S:现在,根据你对自己作品的认识,它们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L:我想我的创作更像一种修行方式。手机摄影就是日常生活的“观照”,尽可能透过拍摄这个动作发掘更多隐藏在生活中的美好却容易令人忽视的细节。早期的观念摄影,主要体现对人与环境中不和谐因素的思考。当时读到《金刚经》,看到里面说到的“众生平等”,但反观现实中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似乎都不是平等的。就像 《动植物研究所》 里的动物,它们在动物园是一种人为的被囚禁。《完全感》是对人性脆弱的一面所作出的关怀性思考,人一出生都在寻找这个“安全感”,可是是否真正找到,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到了2008年,作品创作思路依然从个体生命观照出发,试着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可能。就有了 《绿》这组作品,把人和动物放在自然环境里,用一条红线把它们连在一起。这根红线意味着一种联系,一种内在和谐的关联。2009年创作的思路依然延续建设性路线,并且把视频录像作为了主要创作手段。
  就像禅宗关于 “看山看水”的不同阶段。我会在不同的阶段领会每一种变化与不同的美感。我更愿意把这个创作过程当成一个自我消解的过程。
  S:你的创作跟情感阶段之间是否有亲密的关联?你更倾向于哪种艺术创作方向?
  L:爱情与艺术,对我来说是并行不驳的。它们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但并不会互相影响。2010年是我最痛苦的一年,经历了一段很糟糕的恋情,几乎一年都沉溺在各种纠结里无法自拔。可那一年的艺术创作一点也没有减少,而且在作品里似乎看不出任何情感上的挣扎,它没有反应到我的作品里。我想我更倾向于把艺术当成一种治疗,或者说是对残破现实的弥补从而建立内心的新秩序。
  S:新作品的确沉静了许多,可表现出来的影像似乎很盛大。
  L:这个应该是和内心的状态有直接关系,生活在一个靠水的小镇,这里的时光缓慢悠闲,令人很容易沉静下来。12月9日Boers_Li画廊新展出的作品,《海岸线》、《出口》和《天黑前的48分58秒》,几乎都是在那里完成的。这些录像用非叙事、客观与极简的语言传达出一种与水和时间有关的信息。若说它是盛大的,那是大自然本身所蕴含的能量折射,它们一直存在那里,不过是我们行走得太过匆忙尚未注意而已。
  S:舞蹈、摄影和录像三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它们在你这里的关系是怎样的?
  L:舞蹈像血液一样,是骨子里的东西,无论摄影或录像,都隐含了舞蹈性。录像表达更极致和全面些。舞蹈最能体现生命力,讲究和强调身体的协调性。对“协调”的把握十分有利于我的摄影和录像作品,作品经常被肯定诸多的“视觉美感”便来源于此。另外,我有好几部录像作品,在完成最后创作时发现,配乐和画面完完全全契合。两个不同元素都是从头开始平行播放没有剪辑,天衣无缝地,非常神奇。我越来越相信万事万物和艺术之间,都有一种叫做 “自然频律” 的东西在起作用。
其他文献
朱炜是一名艺术家,这也决定了他的旅行和常人不一样。每到一个地方,他最关注的是那的博物馆有什么,最在乎的是站在艺术大家作品前和他们进行的时空交流。甚至在离开时,会习惯性的购买博物馆里那一本本沉甸甸的图录。他最新出的《细节》一书里,是他拍摄美国博物馆里部分画作的局部特写。所以关于他的旅行,都毫无例外的,与笔触相关、和细节相关。  谁的旅行箱:朱炜,画家、艺术家。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旅行?  我十几岁
期刊
7月21日下午,BNC薄荷糯米葱设计师集合店携手上架黑马服装品牌Awaylee发布了一场趣味盎然的派对活动。Awaylee强调“简约、浪漫、强势”,其穿着者被定义为人群中的少部分,上架以来颇受瞩目。
期刊
通身雪白的独角兽,悲哀地转过头去,欲行又止。背景仿佛是从洛可可花园截取的一段篱笆栏,缠绵盘曲,缀以黑色玫瑰和钻石。整个画面笼罩着一种黑暗的浪漫,奇异的神秘,甚至是一种接近死亡的颓废——这是新锐插画师程君的一幅近作。程君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随后在巴黎夏庞第埃视觉艺术学院(Academie Charpentier)学习。目前,他生活和工作在北京。  程君的作品多以黑色为主调,用微弱的黑白灰色差来完成层
期刊
我一直记得很多年前的某个夜晚,在美院读书的时候,在图书馆里翻看高更的一本画册,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一张画,有一个让我吃了一惊的很长的名字,用我当时粗陋的英语居然也能看得明白,这画的标题是:“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去哪儿?”那时少不更事,只把它理解成了一个有趣的噱头。年纪大一些读了些书,才知道这句话来自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也知道了那张画竟是高更的绝笔之作,在他生命最后的贫病交加中,向人生提出的绝望的追
期刊
运动表现绝对与视力息息相关,要有良好的视力,才可以发挥最佳状态。在运动视光学专家 Nick Dash (曾担任多支英超足球队和2012伦敦奥运会的视光学顾问)在他看来,视觉和成功率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视觉辅助能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adidas眼镜系列拥有独有的LST?光稳定技术(Light Stabilizing Technology),能控制不同颜色光频进入眼睛的百分比,为不同运动环境塑造出
期刊
罗伯特·特瑞恩(Robert Therrien)的作品充满了童真的幻想,甚至连那种焦虑都是孩童式的。这位在芝加哥出生、目前居住在洛杉矶的艺术家自七十年代投身创作开始,便以扭曲比例、使背景失真的方式,为寻常物品赋予了一种超常以及怪异的艺术感。  2011年秋冬,他连续举办两场展览——一场是在比佛利山高古轩画廊(Gagosian Gallery),另一场在柏林马吉尔斯画廊(Sprueth Magers
期刊
如果把牛胃做成材料,它会像牛皮那样耐用吗?有没有一种材质,既耐极致高温,又可承受最低温度?如何才能知道紫外线已经开始侵害你的肌肤?本期《surface》邀请MC新材料博物馆北京部的科学家张伟博士介绍四种新材料,使上述幻想成为可能。  01 人类使用牛皮制作皮革制品的历史久远,但用牛胃来做皮革的想法是否为异想天开呢?荷兰设计师曼迪·邓艾尔泽(Mandy den Elzen)实现了这个天马行空的设想。
期刊
“一战”过后,许多美国人如此开启他们的露营岁月——把帐篷,床,炊具“打成包裹”后塞进汽车,然后踏上旅程。当时,美国众多跨州公路还未铺设,这些房车先驱们就已开始穿越美国大陆的旅行。直到今天,房车已自成一个独立的汽车体系,它标志着一种现代与未来化的游牧方式。本文介绍的三款最新房车,充满科幻色彩,可谓有房有车,有未来。  移动宫殿  奥地利房车品牌Marchi Mobile不久前推出的豪华房车eleMM
期刊
两个年轻人背着厚重的行囊,穿过迈阿密市中心延绵不断的美式公寓,在某处停下脚步。几个月前,一位意大利女人找到他们,当她礼貌地进行自我介绍时,他们早已认出了她。那是Silvia Venturini Fendi,Fendi的第三代掌门人。而这两位年轻人,是来自柏林的设计师伊莉莎·施特罗兹克 (Elisa Strozyk) 和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尼布 (Sebastian Neeb),这一回Fendi邀请他
期刊
今年北京车展上New Lavida全新朗逸的闪耀亮相赢得了消费者的关注与热议,其硬朗大气的造型背后,彰显了中西设计文化的完美融合,以及家族设计语言中的品牌力量。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一款车的造型给予客观评价并非易事。透过对产品背后文化与理念的解读,能让我们更深入、全面地还原全新朗逸这款产品。  扎根于德国文化的大众汽车秉承严谨的理念,产品设计风格纯粹、简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鲜明的家族特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