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锐女艺术家系列专访”:所谓新锐——她们的艺术创作中呈现出某种新鲜的语汇,是对这个时代的独特解读;她们的思考里有一道锐利的刀痕,是与生活的血刃交手;而她们的性别,看上去是种局限,其实正成全了某种特质。又或者,性别只是为了便于区别,与艺术无关。欢迎任何形式的推荐与自我推荐:[email protected]。
那是正值雨季的广州,地面积水随处可见。一个刚端起相机寻找拍摄物的女子忽然被一滩积水深深地吸引住了,那倒影里有一个平时她没有见过的城市与自己:有点儿柔软、有几分虚幻,似乎暗合了她内心的某种企及。她下意识地拿起LOMO拍下了那如同秘密一样的场景,从此拍摄水面的倒影成为了她的习惯……
她叫雷本本,那些倒影后来成了名为《水影》的处女作,并获得了摄影界的注目。当时还是个舞蹈老师的雷本本平生第一次获得了舞蹈之外的肯定与赞赏,于是,《水影》悄然结束了一个职业舞者的生涯——她就此开始了有关影像艺术的探索之旅。
那是2005年,这种嬗变必然发生,因为, 她需要一种更为直接与开阔的表达方式,肢体语言总是受限于一个躯体甚至一群躯体,而镜头,那之后不就是整个世界吗?
现在,录像是她的另一种语言:“只要你留心去观察,每一段时间内都可能存有隐秘的、不可言说的律动。”而发现那律动的人,要有一颗何等澄明的心,就如同,从被瞩目的舞者转为记录者,由喧嚣都市移居于临水小镇,从自我的狭窄疆域跳离,来到整个自然……
S=surface
L=雷本本
S:为什么坚持多年的手机摄影?
L: 2006年,我在北电摄影系求学期间,有朋友送了我一部手机带有拍照功能,发现跟LOMO很像,用起来方便随性。从那时起,手机摄影就再没间断过,每天都在拍,直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它更像一个马拉松式的“行为”艺术,也是佛家所说的那种 “观照”,对存在于当下每一刻的观照,是一种生活态度,积极地欣赏生活并参与其中的态度。
S:那么你的摄影还在“私摄影”的范畴内吗?
L:刚开始,拍摄的感觉比较情绪化,主题偏向诸如孤独与疏离感等等个体生命的自我认识和内心描述。而当各种肯定的声音不断涌现,却意识到以自我表达与自我实现为目的创作是远远不够的。好的艺术家必须有一种使命感,便是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人生需要有建设性的发现与创造。于是有了另一条线索,最集中体现的是近几年的录像作品。这些作品几乎都从“小我”跳出来,开放地去看待人与世界,尤其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S:怎么从摄影转向视频录像创作的?
L:跟我最早的专业有关系。视频录像里面颜色的变化、空间的延伸以及时间的变幻,与舞蹈有一脉相承的特点,这些迷人的魅力用图片摄影来体现不如录像充分。在录像创作过程中,我还发现在真实的生活中,只要你留心去观察,每一段时间内都可能存有隐秘、不可言说的律动。比如参加今年“超有机”双年展的 《新鲜空气》,它是偷拍的,看上去却好像是精心编排过的一出戏剧,其中有主角也有配角,他们之间似乎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并且会形成一个无形的场,那个场的气氛就体现在画面的节奏和律动中,这有些神秘主义的意味。
S:《苯莱湎苜》 被批评家誉为找到了独属于你的创作符号,你自己怎么看?
L:《苯莱湎苜》其实是一个梦境的呈现。还没来北京之前,我经常梦见一些很美很绚烂的自然场景,并且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喜悦感。这种感受是生活中从没有过的,就像原本的自我整个消融在大自然中,那是一种类似进入极乐世界的满足感。梦醒后会有一种想要去传达的愿望,希望将梦境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与人分享。于是有了后来的《苯莱湎苜》,当时这个作品被2010年大声展的策展人付晓东看到,她特别喜欢。并且认为我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作为艺术家,有人认为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和符号,有利于传播更便于成功。可我最终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符号性的东西,它对我而言是一个限制而非个性,是生命力弱化的表现,如果一旦被符号束缚,作品很难再有那种鲜活的生命力。
S:现在,根据你对自己作品的认识,它们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L:我想我的创作更像一种修行方式。手机摄影就是日常生活的“观照”,尽可能透过拍摄这个动作发掘更多隐藏在生活中的美好却容易令人忽视的细节。早期的观念摄影,主要体现对人与环境中不和谐因素的思考。当时读到《金刚经》,看到里面说到的“众生平等”,但反观现实中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似乎都不是平等的。就像 《动植物研究所》 里的动物,它们在动物园是一种人为的被囚禁。《完全感》是对人性脆弱的一面所作出的关怀性思考,人一出生都在寻找这个“安全感”,可是是否真正找到,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到了2008年,作品创作思路依然从个体生命观照出发,试着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可能。就有了 《绿》这组作品,把人和动物放在自然环境里,用一条红线把它们连在一起。这根红线意味着一种联系,一种内在和谐的关联。2009年创作的思路依然延续建设性路线,并且把视频录像作为了主要创作手段。
就像禅宗关于 “看山看水”的不同阶段。我会在不同的阶段领会每一种变化与不同的美感。我更愿意把这个创作过程当成一个自我消解的过程。
S:你的创作跟情感阶段之间是否有亲密的关联?你更倾向于哪种艺术创作方向?
L:爱情与艺术,对我来说是并行不驳的。它们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但并不会互相影响。2010年是我最痛苦的一年,经历了一段很糟糕的恋情,几乎一年都沉溺在各种纠结里无法自拔。可那一年的艺术创作一点也没有减少,而且在作品里似乎看不出任何情感上的挣扎,它没有反应到我的作品里。我想我更倾向于把艺术当成一种治疗,或者说是对残破现实的弥补从而建立内心的新秩序。
S:新作品的确沉静了许多,可表现出来的影像似乎很盛大。
L:这个应该是和内心的状态有直接关系,生活在一个靠水的小镇,这里的时光缓慢悠闲,令人很容易沉静下来。12月9日Boers_Li画廊新展出的作品,《海岸线》、《出口》和《天黑前的48分58秒》,几乎都是在那里完成的。这些录像用非叙事、客观与极简的语言传达出一种与水和时间有关的信息。若说它是盛大的,那是大自然本身所蕴含的能量折射,它们一直存在那里,不过是我们行走得太过匆忙尚未注意而已。
S:舞蹈、摄影和录像三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它们在你这里的关系是怎样的?
L:舞蹈像血液一样,是骨子里的东西,无论摄影或录像,都隐含了舞蹈性。录像表达更极致和全面些。舞蹈最能体现生命力,讲究和强调身体的协调性。对“协调”的把握十分有利于我的摄影和录像作品,作品经常被肯定诸多的“视觉美感”便来源于此。另外,我有好几部录像作品,在完成最后创作时发现,配乐和画面完完全全契合。两个不同元素都是从头开始平行播放没有剪辑,天衣无缝地,非常神奇。我越来越相信万事万物和艺术之间,都有一种叫做 “自然频律” 的东西在起作用。
那是正值雨季的广州,地面积水随处可见。一个刚端起相机寻找拍摄物的女子忽然被一滩积水深深地吸引住了,那倒影里有一个平时她没有见过的城市与自己:有点儿柔软、有几分虚幻,似乎暗合了她内心的某种企及。她下意识地拿起LOMO拍下了那如同秘密一样的场景,从此拍摄水面的倒影成为了她的习惯……
她叫雷本本,那些倒影后来成了名为《水影》的处女作,并获得了摄影界的注目。当时还是个舞蹈老师的雷本本平生第一次获得了舞蹈之外的肯定与赞赏,于是,《水影》悄然结束了一个职业舞者的生涯——她就此开始了有关影像艺术的探索之旅。
那是2005年,这种嬗变必然发生,因为, 她需要一种更为直接与开阔的表达方式,肢体语言总是受限于一个躯体甚至一群躯体,而镜头,那之后不就是整个世界吗?
现在,录像是她的另一种语言:“只要你留心去观察,每一段时间内都可能存有隐秘的、不可言说的律动。”而发现那律动的人,要有一颗何等澄明的心,就如同,从被瞩目的舞者转为记录者,由喧嚣都市移居于临水小镇,从自我的狭窄疆域跳离,来到整个自然……
S=surface
L=雷本本
S:为什么坚持多年的手机摄影?
L: 2006年,我在北电摄影系求学期间,有朋友送了我一部手机带有拍照功能,发现跟LOMO很像,用起来方便随性。从那时起,手机摄影就再没间断过,每天都在拍,直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它更像一个马拉松式的“行为”艺术,也是佛家所说的那种 “观照”,对存在于当下每一刻的观照,是一种生活态度,积极地欣赏生活并参与其中的态度。
S:那么你的摄影还在“私摄影”的范畴内吗?
L:刚开始,拍摄的感觉比较情绪化,主题偏向诸如孤独与疏离感等等个体生命的自我认识和内心描述。而当各种肯定的声音不断涌现,却意识到以自我表达与自我实现为目的创作是远远不够的。好的艺术家必须有一种使命感,便是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人生需要有建设性的发现与创造。于是有了另一条线索,最集中体现的是近几年的录像作品。这些作品几乎都从“小我”跳出来,开放地去看待人与世界,尤其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S:怎么从摄影转向视频录像创作的?
L:跟我最早的专业有关系。视频录像里面颜色的变化、空间的延伸以及时间的变幻,与舞蹈有一脉相承的特点,这些迷人的魅力用图片摄影来体现不如录像充分。在录像创作过程中,我还发现在真实的生活中,只要你留心去观察,每一段时间内都可能存有隐秘、不可言说的律动。比如参加今年“超有机”双年展的 《新鲜空气》,它是偷拍的,看上去却好像是精心编排过的一出戏剧,其中有主角也有配角,他们之间似乎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并且会形成一个无形的场,那个场的气氛就体现在画面的节奏和律动中,这有些神秘主义的意味。
S:《苯莱湎苜》 被批评家誉为找到了独属于你的创作符号,你自己怎么看?
L:《苯莱湎苜》其实是一个梦境的呈现。还没来北京之前,我经常梦见一些很美很绚烂的自然场景,并且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喜悦感。这种感受是生活中从没有过的,就像原本的自我整个消融在大自然中,那是一种类似进入极乐世界的满足感。梦醒后会有一种想要去传达的愿望,希望将梦境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与人分享。于是有了后来的《苯莱湎苜》,当时这个作品被2010年大声展的策展人付晓东看到,她特别喜欢。并且认为我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作为艺术家,有人认为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和符号,有利于传播更便于成功。可我最终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符号性的东西,它对我而言是一个限制而非个性,是生命力弱化的表现,如果一旦被符号束缚,作品很难再有那种鲜活的生命力。
S:现在,根据你对自己作品的认识,它们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L:我想我的创作更像一种修行方式。手机摄影就是日常生活的“观照”,尽可能透过拍摄这个动作发掘更多隐藏在生活中的美好却容易令人忽视的细节。早期的观念摄影,主要体现对人与环境中不和谐因素的思考。当时读到《金刚经》,看到里面说到的“众生平等”,但反观现实中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似乎都不是平等的。就像 《动植物研究所》 里的动物,它们在动物园是一种人为的被囚禁。《完全感》是对人性脆弱的一面所作出的关怀性思考,人一出生都在寻找这个“安全感”,可是是否真正找到,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到了2008年,作品创作思路依然从个体生命观照出发,试着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可能。就有了 《绿》这组作品,把人和动物放在自然环境里,用一条红线把它们连在一起。这根红线意味着一种联系,一种内在和谐的关联。2009年创作的思路依然延续建设性路线,并且把视频录像作为了主要创作手段。
就像禅宗关于 “看山看水”的不同阶段。我会在不同的阶段领会每一种变化与不同的美感。我更愿意把这个创作过程当成一个自我消解的过程。
S:你的创作跟情感阶段之间是否有亲密的关联?你更倾向于哪种艺术创作方向?
L:爱情与艺术,对我来说是并行不驳的。它们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但并不会互相影响。2010年是我最痛苦的一年,经历了一段很糟糕的恋情,几乎一年都沉溺在各种纠结里无法自拔。可那一年的艺术创作一点也没有减少,而且在作品里似乎看不出任何情感上的挣扎,它没有反应到我的作品里。我想我更倾向于把艺术当成一种治疗,或者说是对残破现实的弥补从而建立内心的新秩序。
S:新作品的确沉静了许多,可表现出来的影像似乎很盛大。
L:这个应该是和内心的状态有直接关系,生活在一个靠水的小镇,这里的时光缓慢悠闲,令人很容易沉静下来。12月9日Boers_Li画廊新展出的作品,《海岸线》、《出口》和《天黑前的48分58秒》,几乎都是在那里完成的。这些录像用非叙事、客观与极简的语言传达出一种与水和时间有关的信息。若说它是盛大的,那是大自然本身所蕴含的能量折射,它们一直存在那里,不过是我们行走得太过匆忙尚未注意而已。
S:舞蹈、摄影和录像三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它们在你这里的关系是怎样的?
L:舞蹈像血液一样,是骨子里的东西,无论摄影或录像,都隐含了舞蹈性。录像表达更极致和全面些。舞蹈最能体现生命力,讲究和强调身体的协调性。对“协调”的把握十分有利于我的摄影和录像作品,作品经常被肯定诸多的“视觉美感”便来源于此。另外,我有好几部录像作品,在完成最后创作时发现,配乐和画面完完全全契合。两个不同元素都是从头开始平行播放没有剪辑,天衣无缝地,非常神奇。我越来越相信万事万物和艺术之间,都有一种叫做 “自然频律” 的东西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