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博学率真求实勇于担当的光辉典范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quanw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月25日,是我们十分崇敬、亲切的老首长周克玉上将辞世一周年。这位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以他光辉的一生和优秀品质,留给我们无限思念和缅怀。
  我和周克玉上将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他在总政任常务副主任,我在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工作。他曾先后两次率工作组来南京军区部队和军事院校调研和检查指导工作,军区政治部首长指定让我陪同。陪同的日子虽然不是很长,但首长亲切和蔼,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上世纪90年代,我被调到总后政治部工作,他在总后当政委,使我有更多的机会聆听到他的讲话,接受他给予的指示、任务。他离休后任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六年间,我一直陪伴着他。他的音容笑貌时刻留在我的心中。他的勤奋博学、率真求实、敬业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勤奋博学志弥坚
  周克玉上将很小就参加革命。几十年间,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和改革开放时期,不论是在基层工作,还是在军、军区、军委总部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他都要挤出时间看书学习。每天坚持看报纸、看新闻、读书、写日记。持之以恒,几十年如一日。他曾对我们说,过去年轻时晚上吹了熄灯号后,常常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走上领导岗位后,每晚都要看书学习到十一点后才会休息。他把看书学习作为一种快乐和享受,作为励志奋进的第一要素。他在“八十初度”曾这样写道:“志源于穷穷弥坚,学出于勤勤持恒,行成于思思求精,诚贯于信信笃真”。他博览群书,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到四大名著,从中外著名小说、散文、诗歌到戏剧曲艺、诗词书画,他都喜欢学习和借鉴。他坚持天天写日记。他把日记作为人生路上的忠实伴侣。他说,天天写日记,这是一件乐事,也是一件苦事。白天总是很忙,时时都有干不完的工作,往往要到深夜才能休息。临睡之前,在灯下回忆这一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看哪些做得好,为什么做得好;哪些还需改进,如何改进,并用笔把它记录下来,无形中起到了“吾日三省吾身”的作用。他重视从书本中学习,更重视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实践中不断地加深领悟、总结和升华。从而使他厚积薄发,在工作中应用自如,得心应手。他之所以能成为我军高级将领中一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这与他的勤奋博学是分不开的。
  几十年来,周克玉首长好诗、美词、妙联、警句迭出,先后出版过好多种书籍。这都是他刻苦学习和研究的成果,是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如诗集《京淮梦痕》《足茧千山》《心羽飞絮》《沧桑云影》等,记述了他几十年军旅生涯的足迹和心痕,既充分展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也深深表达了他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缅怀,表达了他对领导、对同志、对战友的真挚情感和关爱。著名学者文懷沙评论其诗作是“百炼干将成此笔,一泓秋水净无尘”。文集《京淮求真》,是他对军队政治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学习研究成果。《军政委的日记》,记录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中许多现实和重大问题,是领导艺术的最好教程。《战地雪泥》(日记)记录了抗美援朝战火硝烟中志愿军的战斗生活情景,是一份十分难得的宝贵的军史资料。《天方行草》(出访日记)全程记录了六次出访活动,记录了领导人的会见、会谈、迎送等外交活动场景,记下了与所访国家政府、议会、军队、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与互助合作,记下了参观工厂、学校、农村、军营以及人文古迹,风景名胜等的所见所思。它不同于游记,也不同于散文,颇富有文学情味。《为民立法》(人大工作日记)记录和反映了他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五年期间,参与立法调研和法律制定的全部过程,从中可以看到他同各级领导和多方人士交往的点点滴滴,看到他关心群众、关爱下一代的方方面面,看到他的亲情、友情,认识他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和严于律己的思想品格。《情系新四军》,反映了他任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期间,为研究会的建设和发展,为铁军精神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倾注的满腔热情,洒下的辛勤汗水。
  从周克玉上将的诗文和日记中,你就可以深深了解到,他的理想之坚定,思想之敏锐,情感之真挚,人品之高尚。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有句名言:“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周克玉上将以钉子精神和永恒毅力坚持学习,不仅造就了自己,而且影响和培育了很多人,使之成为军队的栋梁之材!
  率真求实笃忠贞
  周克玉上将一生中追求真理,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坦坦荡荡,始终保持忠诚、朴实和厚善。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踏踏实实。我到总后工作后,他曾对我说,总后单位不同于军区部队,军师团营建制统一,总后除机关外,还有后勤各类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系统、后勤部队,点多线长,遍及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小、远、散”单位多,管钱管物的多,知识分子多。因此,必须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在工作指导上,把共性与个性很好的结合起来。防止“上下一般粗”、“一刀切”。他多次深入高寒地带和偏远地区调查研究,考察实情,了解和关心基层的疾苦,帮助他们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同时针对各类不同单位的特点,认真总结经验,发现和宣扬典型。那时,先后宣扬了“三个特别精神”的青藏兵站部,高原汽车兵的优秀干部张鼎全,教书育人、医德高尚的吴孟超教授等等,对加强部队建设和人格修养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十分重视同高级知识分子交朋友,对他们尊重爱护,以诚相待。
  周克玉首长对抓部队建设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到部队调研、考察时,总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查找部队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探讨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对有些领导报喜不报忧,只讲成绩,不讲问题,甚至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等深为厌恶和忧虑。记得有次在南京军区某部队调研时,他一开始就反复说明来意,主要是了解部队当前的形势,看看还存在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不是来给单位打分,也不是给你们颁奖。可当汇报时,有关领导依然是讲成绩,讲经验,对问题一字不谈。他当时就很不高兴。其实,后来工作组的同志深入了解,部队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还不少,有干部队伍中的问题,也有行政管理上的问题等等,后来工作组离开前与部队党委领导交换意见时,首长特别严肃地指出,作为领导,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成绩,更要重视研究解决部队建设中潜在的矛盾和问题,成绩不讲跑不掉,问题不抓不得了!我们的责任就是为着解决问题去工作去战斗的。他要求机关和身边的同志要敢讲真话,报实情,要关心基层的疾苦,多为他们排忧解难。他自己写文章、做报告,十分认真,从不敷衍了事。总是要反复思考,反复修改,力戒套话空话,力求真实完美。   老骥丹心耀夕阳
  周克玉上将离休后,2004年,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第二任会长彭冲年事已高,国家教育部批复同意他辞去会长职务。他和傅奎清、韩培信、张铚秀、万海峰、梁灵光等老领导,一致推荐周克玉为第三任会长。彭冲说:“周克玉是一位新四军老同志,他的家乡是新四军的根据地,他走上革命道路也是受新四军的影响,并且他在军队、在社会上都有很好的影响,由他出任会长最合适。相信在他和新的领导机构领导下,研究会的各项工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周克玉受命时,正是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最为艰难和困惑时期。为扭转局势,他以高度的热情,深入调查研究,同新四军老战士广泛交换意见,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一是理顺上下左右关系。对有关党政军领导机关及时请示报告,并亲自登门拜访,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同时,积极协调与各省市自治区新四军研究会的关系,聘请各省市区新四军研究会老会长为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顾问,增补各省市区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和秘书长为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常务理事,各省市区新四军研究会学术骨干为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学术委员,每年定期召开例会,形成制度化、常态化,使之相互之间密切沟通,明确目标,团结协作,集体攻关。
  二是在广泛协商的基础上,通过换届选举,遴选了一批有能力、有威望、热爱新四军研究的领导和专家加入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领导班子,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实力和工作活力,改善内部团结,树立领导班子和领导机构的良好形象。他说,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是个学术性社会团体,参加研究会的同志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弘扬铁军精神,大家走到一起。研究会是块净土,既不是来做官,也无钱可挣,无权无名无利,我们是发扬红军好作风,自带干粮来办公。我们研究和宣传铁军精神,就应当带头学习和实践铁军精神。
  三是从制订学术研究五年规划入手,积极拓展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贴近历史,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使研究和宣传更好地为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服务。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走上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他积极倡导以纪念叶挺、刘少奇、陈毅、袁国平、粟裕、李先念等新四军领导人为契机,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他积极倡议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并亲自撰写了《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他不顾年高体弱,长途跋涉,先后跑遍了安徽、湖北、河南、江西、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红军和新四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祭拜先烈,寻根溯源,并组织开展“铁军精神”源头、内涵、实质及其现实意义的挖掘研究,亲自撰写了《铁军精神永放光芒》一文,指导编写出版了《铁军精神研究》一书。他十分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文化艺术力量,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更形象、更具影响力、感染力的文化艺术作品。《铁的新四军大型图片展》,铁军组歌《华中人民的长城》以及电视连续剧《沙家浜》《新四军》《新四軍女兵》等,都是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的精品之作。他对作为新四军研究会对外窗口的《铁军》杂志,更是倍加关注,亲自为铁军杂志的改版、编辑、出版、发行,进行规划设计,并邀请在京专家、学者帮助献计献策,使《铁军》杂志如今变成了宣传新四军的权威期刊,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媒体。周克玉上将担任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近七年,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研究会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打下了坚实的思想、组织和工作基础。
  周克玉上将是我十分敬重的首长、老师。他的勤奋、他的才学、他的人品使我深受教育、感染和熏陶。他那平易近人、亲切和蔼、真诚朴实、厚道善良的崇高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周克玉上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责任编辑 李赞庭)
其他文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1月,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奉命北撤至江苏东台县,改編为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老虎团”改为华中野战军第六纵十六旅四十八团。  1946年七八月间,四十八团随师、旅参加苏中战役。首战泰兴,四十八团主攻南门,一连在20分钟内强渡护城河,攀登城垣,突破敌城防,为后续部队入城参战打开了突破口。战后,上级授予该连“泰兴登城英雄连”的光荣称号。第一营机枪连副排长胡忠林,在距敌50米
期刊
1955年10月,这支部队从抗美援朝战场获胜后返回祖国,驻防京郊,60年来,在师编成内一直担负保卫首都的重任。今天,这支敢打敢拼的英雄团队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叫做“老虎团”。66322部队的前身,是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湘赣边、赣粤边、皖浙赣边,坚持游击战争的几支红军游击队,在抗日战争初期集中编成的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该团现在仍有10个红军连队。  抗日战争爆发,游击健儿下山抗日,新四军老二团成立  1
期刊
这是一支在新四军36名伤病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部队。  这是一支屡建奇勋的部队:他们参与了大鱼山岛战斗、朱家岗伏击战、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抗美援朝……  这是一支英雄辈出的部队:他们之中有抗美援朝时期的一级战斗英雄毛杏表、毛张苗,解放一江山战斗中的吕有库,新时期“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70多年里,部队听党指挥,忠于革命,用实践传承着沙家浜精神和一江山精神,他们是济南军区71897
期刊
三月春分,石城鼓楼,春意盎然。  3月25日,南京市鼓楼区举行区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特邀南京军区原司令员朱文泉上将作题为《〈岛屿战争论〉与建设海洋强国》的主题报告。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全区副处以上干部共600余人聆听了报告。  朱司令员着重围绕岛屿战争时代意义、《岛屿战争论》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打赢现代岛屿战争三个问题进行辅导授课。老将军结合多年潜心研究成果作的这场精彩、深刻
期刊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由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委周克玉上将题写馆名的“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在江苏高邮正式开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是盘踞在高邮城内的日军第九十旅团六二六大队1000余人和伪四十二师等5000多人,负隅顽抗,拒绝向新四军投降。12月19日晚7时,在粟裕指挥下,华东野战军第七、第八纵队及苏中军区地方部队在南北40公里、东西20公里的戰线上同时发起攻势
期刊
张劲夫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科技和财经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务委员,新四军老战士,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高级顾问。他因病于2015年7月31日逝世的噩耗传来,我们无限悲痛。他的音容笑貌,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优良作风和丰功伟绩,将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追随陶行知先生 投入中国共产党  张劲夫从童年起就
期刊
1937年冬,无锡城沦陷。街头店铺的老板,都四处逃命奔走,只有茶馆三万昌的老掌柜还没关张。习惯了“白天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江南人可不能没了茶馆这个去处啊。  卖五香豆的小贩刚进茶馆,就被茶客奚落是“汉奸”,他瘪着嘴嚷嚷:“我不过是卖了五香豆给日本婆娘吃,赚她几个铜钿,那‘小天师’阿炳还给东洋人拉曲子听呢,那他不是‘大汉奸’啦?”“你晓得‘小天师’拉的是什么曲子吗!”一位茶客急忙替阿炳辩解,“他拉
期刊
唐闸区武工队在新四军苏中根据地赫赫有名,以神出鬼没打击日军著称,他们坚持“兵民是胜利之本”,在敌后坚持游击战。1944年,我奉令随苏中四分区南通县唐闸区武工队行动,亲历了武工队剑刺日军小队长坂本和刀劈警备队长横田的战斗。  春节的前一天,北风呼啸,天空阴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雪了。江苏运盐河旁的南通唐闸镇,大街上空空荡荡,只有寒风追赶着几片碎纸枯叶。  那天上午,唐闸区武工队长刘强接到情报:日军警备队
期刊
1945年9月,这支部队先期挺进东北,开辟西满根据地,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四师,先后参加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夏秋冬季攻势等重大战役战斗,在怀德战斗中创造东北战场我军最先毙敌将官的战绩。战略反攻后参加辽沈战役,攻克锦州、会战辽西、解放沈阳,共参加战役战斗43次,歼敌26620余人。  之后,部队的战斗足迹从白山黑水到南疆边陲,涌现了怀德攻坚战特等功臣牛来恩、第一个登上天津城头的战斗英雄杨印
期刊
1948年11月,这个部队改编为第三十九军一一五师后,入关参加平津战役,主攻天津。1949年1月14日,天津战役的总攻开始了。  天津战役总攻前夜,三四三团四连突击班11名战士在战壕里定下了一个生死约定,如果战斗结束后,大家都幸存下来,就一起到城里的小酒馆喝上一顿,好好庆祝一下。但是,如果有人牺牲了,活着的人每年都要到这里来祭奠死去的战友!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突击班的战士们率先冲出战壕,他们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