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乡村建筑的发展进行概述,探讨少数民族建筑的特点,阐述了木结构建筑施工工艺,以及在中国发展木结构建筑的前景,以期在新的历史时期,木材这一既古老又年轻的材料在我国建筑业上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如今对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人类回归自然的倾向和木结构建筑优越的环境协调性,都促使木结构建筑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關键词】乡村聚落;传统;结构
一、引言
建筑是指供人们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的房屋和场所,那是一定的实用价值反映了以外,具有一定的历史时期的文化,具备很独特的审美价值。建筑文化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纵向的方面看,建筑,时代性的差异,横向的方面看,建筑物的民族性的地域性的差异。根据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与西方的石造的古老建筑结构体系相比,中国的古代建筑的特点是,采用土木构造体系。
二、社会学视角下的桃坪羌寨聚落
羌城堡在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的产物,组内成员的包容,和谐,信仰,陈氏独特的性格特征反映了羌寨村落羌族的民族集团的社会学的行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方面。
不宗族和阶级分化的原性村落。羌寨部落民族的内部没有形成强大的宗族势力,阶级和地位的分化反映,所以不布局严格秩序的要求,离村落祠和公共建筑。羌寨村落完全是民族的智慧和地形的完美结合的原生型村落形态。移动和远征的过程中,创立宗族制度过程分化集团内部的力量,残酷的生活环境的认识是民族团结才能生存下去,这也是羌族的村落原生的根源所在。杂旧脑河桃坪羌寨前开始流动,河高涨的冲洗农业生产肥沃的土壤,在河岸的大乔木重叠中村,突然很难发现深藏在河流山谷的村落。这也是原生村落的特征。
三、古老的木石结构
桃坪羌寨建筑是始建于公元前111年,木石结构为主的建筑群,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被称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位于岷江上游杂谷脑河畔的阿坝州理县桃坪乡,距离成都163公里,距离县城41公里,全寨共有98户人家。至今保存着原始羌寨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被人们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桃坪羌寨是羌族建筑群落的典型代表,以木石结构为主的建筑群,位于高山山腰,靠近溪流,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改上垒,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其间碉堡林立、气势不凡、风格独特,这些坚韧古朴的建筑不绘图、不吊墨、不划线,全用眼力砌石垒木,把整个山寨一气呵成连成一体,没有单门独户的房子。寨内的巨大碉楼,雄浑挺拔,屹立于比肩走袂的村寨中,高高低低,从数米到数十米,建筑形式有四、六、八角,以土、石、麻筋、木为料,有的仅用土木。寨子是一处石碉与民居合二为一的建筑群,片石与黄泥砌成的坚固经历了无数的地震后仍完好无损。
四、少数民族乡村木结构建筑
(一)、古老而年轻的木结构建筑
从巢居、干阑式建筑到斗拱、木桁架,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已有悠久的历史,它走过了一段极其辉煌的过程,留下了很多令人惊叹的经典之作。这些建筑不但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且验证了木结构独特的美学价值、稳定的结构性能和优质的耐久性能。但进入现代化以来,由于工业化进
程的加快和人口不断增加、木资源日渐短缺,还有就是木结构材料与技术难以满足现代建筑要求等多种原因,木结构建筑慢慢退出了建筑的历史舞台。然而,木结构建筑具有不能代替的独特美学特性、自然质感和优良亲切的手感等,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二)、朴素的木结构建筑的美感
木结构建筑除具有抗震性能好、设计布置灵活、环保节能的特点外,其自身的美感也是丰富而独特的。木材被称为会呼吸的材料,具有轻质较高抗压强度、易加工、环保等特性。同时具有储存二氧化碳的功能和调节室内湿度的特性,此为其他建筑材料所难及之处。
(三)、木材的生态优越性
今天我们设计师在做建筑设计时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古代建筑最主要的材料便是木材,从地球资源和自然生态的未来发展来看,未来最符合生态原则的建筑材料还是木材,因为它有其它材料无法比的生态优越性。
五、以山水长廊为例介绍侗族木构建筑的施工工序
山水长廊位于广西南宁青秀山风景区,整座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结合侗族干阑式建筑加以创新,形成了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下面就以山水长廊为例介绍侗族木结构建筑的施工工序。
(一)、建筑选材
山水长廊的建筑用材主要是樟子松、瓦筒、石材为主。樟子松材质较强,纹理直,质地细腻、质量好、防腐、防虫、树干直,是建筑的优质材料。配合黑色瓦筒使其更显古朴庄重。
(二)、 建筑工序
组成一座完整的木构建筑骨架,需要有柱、梁、枋、檩、板、椽等多种构件。各类构件的功能各不相同,形状也不同,在建筑物中的位置不同。构件之间凭榫卯结合在一起。榫卯的形状,大小,相互之间的结合方式也有很大差别。
1、建筑形式设计
长廊的设计主要是根据侗族特有的建筑形式,加上八桂特有的民族风情设计而成。其有下边几项设计原则
①坚持建筑景观的生态原则;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③坚持建筑与环境,景观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统一的原则;④坚持自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一致原则。
2、制作丈杆
将加工好的竹子劈开,用刨将其毛边稍加刨光,不会刺手。横杆上采用侗族所特有的符号进行标明柱,梁等排架的具体位置。纵杆上标注着柱,枋等具体位置。
3、取料以及材料的最初加工
依据小样开列出各种构件所需材料的种类、数量、规格方面的料单。料单要详细列出具体的项目,例如主柱几根,檐柱多少根,规格的大小是多少等,必须每个构件都包含进去。
4、画线
这是整个建筑过程中比较关键的一步,而且必须要由经验丰富的掌墨人来进行此项工作,一般的工人是无法胜任此项工作的。画线就是在已经进行过初步加工的材料上,将各构件的尺寸,中线,侧脚,榫卯位置和大小等等用墨线表示出来,然后,工人才能按线进行加工。要使整个加工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掌墨人首先要对建筑的整体结构有充分的把握,他要十分清楚所画的每个构件所在的位置,只有明确了各构件的具体位置,他才能确定榫卯的方向和形状。特别是转角处的构件,更不能错位。画线完毕以后,还必须将位置用竹片标写清楚,以便安装时对号入座。而且,这有助于防止漏掉或重复制作构件的发生。
5、制作构件
这道工序是在画线的基础上,把画过线的材料,严格按要求加工成柱,梁,枋,檩,椽等等部件全部加工出来。此道工序是整个木质建筑的重心所在,因为它耗时较长,占建筑过程的四分之三的时间。
六、总结
木材是永远的建筑材料。木材的结构和美学出色的性能和我们越来越关心的生态效果特殊的价值,至今仍然是建筑家们爱的建筑材料。所以,木材,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筑材料,被广泛的应用。随着建设的加速,加之人口激增,滥砍滥伐,管理不当等因素,森林资源缺乏,严重的使用不得不中止了木结构。所以近代的木造建筑,特别是木造住宅是我国的住宅产业的盲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外的生态、舒适、美丽的木造住宅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的思考能做什么,中国的发展木造建筑。
参考文献
[1] 刘杰.《江南木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 郝春荣.“木结构建筑在中国”,《新建筑》,2005年05期。
[3] 张元贵撰.“侗族的建筑艺术”,《贵州文史丛刊》,第148页。1987年4期。
[4] 雷翔.《广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1日。
[5] 牛建农.《广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1日。
[6] 吴正光.《西南民居》,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關键词】乡村聚落;传统;结构
一、引言
建筑是指供人们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的房屋和场所,那是一定的实用价值反映了以外,具有一定的历史时期的文化,具备很独特的审美价值。建筑文化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纵向的方面看,建筑,时代性的差异,横向的方面看,建筑物的民族性的地域性的差异。根据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与西方的石造的古老建筑结构体系相比,中国的古代建筑的特点是,采用土木构造体系。
二、社会学视角下的桃坪羌寨聚落
羌城堡在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的产物,组内成员的包容,和谐,信仰,陈氏独特的性格特征反映了羌寨村落羌族的民族集团的社会学的行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方面。
不宗族和阶级分化的原性村落。羌寨部落民族的内部没有形成强大的宗族势力,阶级和地位的分化反映,所以不布局严格秩序的要求,离村落祠和公共建筑。羌寨村落完全是民族的智慧和地形的完美结合的原生型村落形态。移动和远征的过程中,创立宗族制度过程分化集团内部的力量,残酷的生活环境的认识是民族团结才能生存下去,这也是羌族的村落原生的根源所在。杂旧脑河桃坪羌寨前开始流动,河高涨的冲洗农业生产肥沃的土壤,在河岸的大乔木重叠中村,突然很难发现深藏在河流山谷的村落。这也是原生村落的特征。
三、古老的木石结构
桃坪羌寨建筑是始建于公元前111年,木石结构为主的建筑群,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被称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位于岷江上游杂谷脑河畔的阿坝州理县桃坪乡,距离成都163公里,距离县城41公里,全寨共有98户人家。至今保存着原始羌寨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被人们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桃坪羌寨是羌族建筑群落的典型代表,以木石结构为主的建筑群,位于高山山腰,靠近溪流,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改上垒,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其间碉堡林立、气势不凡、风格独特,这些坚韧古朴的建筑不绘图、不吊墨、不划线,全用眼力砌石垒木,把整个山寨一气呵成连成一体,没有单门独户的房子。寨内的巨大碉楼,雄浑挺拔,屹立于比肩走袂的村寨中,高高低低,从数米到数十米,建筑形式有四、六、八角,以土、石、麻筋、木为料,有的仅用土木。寨子是一处石碉与民居合二为一的建筑群,片石与黄泥砌成的坚固经历了无数的地震后仍完好无损。
四、少数民族乡村木结构建筑
(一)、古老而年轻的木结构建筑
从巢居、干阑式建筑到斗拱、木桁架,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已有悠久的历史,它走过了一段极其辉煌的过程,留下了很多令人惊叹的经典之作。这些建筑不但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且验证了木结构独特的美学价值、稳定的结构性能和优质的耐久性能。但进入现代化以来,由于工业化进
程的加快和人口不断增加、木资源日渐短缺,还有就是木结构材料与技术难以满足现代建筑要求等多种原因,木结构建筑慢慢退出了建筑的历史舞台。然而,木结构建筑具有不能代替的独特美学特性、自然质感和优良亲切的手感等,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二)、朴素的木结构建筑的美感
木结构建筑除具有抗震性能好、设计布置灵活、环保节能的特点外,其自身的美感也是丰富而独特的。木材被称为会呼吸的材料,具有轻质较高抗压强度、易加工、环保等特性。同时具有储存二氧化碳的功能和调节室内湿度的特性,此为其他建筑材料所难及之处。
(三)、木材的生态优越性
今天我们设计师在做建筑设计时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古代建筑最主要的材料便是木材,从地球资源和自然生态的未来发展来看,未来最符合生态原则的建筑材料还是木材,因为它有其它材料无法比的生态优越性。
五、以山水长廊为例介绍侗族木构建筑的施工工序
山水长廊位于广西南宁青秀山风景区,整座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结合侗族干阑式建筑加以创新,形成了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下面就以山水长廊为例介绍侗族木结构建筑的施工工序。
(一)、建筑选材
山水长廊的建筑用材主要是樟子松、瓦筒、石材为主。樟子松材质较强,纹理直,质地细腻、质量好、防腐、防虫、树干直,是建筑的优质材料。配合黑色瓦筒使其更显古朴庄重。
(二)、 建筑工序
组成一座完整的木构建筑骨架,需要有柱、梁、枋、檩、板、椽等多种构件。各类构件的功能各不相同,形状也不同,在建筑物中的位置不同。构件之间凭榫卯结合在一起。榫卯的形状,大小,相互之间的结合方式也有很大差别。
1、建筑形式设计
长廊的设计主要是根据侗族特有的建筑形式,加上八桂特有的民族风情设计而成。其有下边几项设计原则
①坚持建筑景观的生态原则;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③坚持建筑与环境,景观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统一的原则;④坚持自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一致原则。
2、制作丈杆
将加工好的竹子劈开,用刨将其毛边稍加刨光,不会刺手。横杆上采用侗族所特有的符号进行标明柱,梁等排架的具体位置。纵杆上标注着柱,枋等具体位置。
3、取料以及材料的最初加工
依据小样开列出各种构件所需材料的种类、数量、规格方面的料单。料单要详细列出具体的项目,例如主柱几根,檐柱多少根,规格的大小是多少等,必须每个构件都包含进去。
4、画线
这是整个建筑过程中比较关键的一步,而且必须要由经验丰富的掌墨人来进行此项工作,一般的工人是无法胜任此项工作的。画线就是在已经进行过初步加工的材料上,将各构件的尺寸,中线,侧脚,榫卯位置和大小等等用墨线表示出来,然后,工人才能按线进行加工。要使整个加工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掌墨人首先要对建筑的整体结构有充分的把握,他要十分清楚所画的每个构件所在的位置,只有明确了各构件的具体位置,他才能确定榫卯的方向和形状。特别是转角处的构件,更不能错位。画线完毕以后,还必须将位置用竹片标写清楚,以便安装时对号入座。而且,这有助于防止漏掉或重复制作构件的发生。
5、制作构件
这道工序是在画线的基础上,把画过线的材料,严格按要求加工成柱,梁,枋,檩,椽等等部件全部加工出来。此道工序是整个木质建筑的重心所在,因为它耗时较长,占建筑过程的四分之三的时间。
六、总结
木材是永远的建筑材料。木材的结构和美学出色的性能和我们越来越关心的生态效果特殊的价值,至今仍然是建筑家们爱的建筑材料。所以,木材,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筑材料,被广泛的应用。随着建设的加速,加之人口激增,滥砍滥伐,管理不当等因素,森林资源缺乏,严重的使用不得不中止了木结构。所以近代的木造建筑,特别是木造住宅是我国的住宅产业的盲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外的生态、舒适、美丽的木造住宅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的思考能做什么,中国的发展木造建筑。
参考文献
[1] 刘杰.《江南木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 郝春荣.“木结构建筑在中国”,《新建筑》,2005年05期。
[3] 张元贵撰.“侗族的建筑艺术”,《贵州文史丛刊》,第148页。1987年4期。
[4] 雷翔.《广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1日。
[5] 牛建农.《广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1日。
[6] 吴正光.《西南民居》,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