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探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对此,笔者基于自己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分析了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问题及措施。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28-01
  “新课标”早在2011年7月就被国家教育部所颁布,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一定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即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习内容及方式等的整合,实现对传统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老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进一步证实新课标下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部门指导性文件还有待完善
  教育部门一直都是教育指导性文件的主要发出者,能够及时掌握教育方向、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故教育部门所提供的指导性文件对小学数学教育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指导性作用。但实际教育部门所出台的、指导性文件并不完善,导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时出现衔接不恰当、整合内容与方法不匹配等问题,影响了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而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
  (二)老师专业能力及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尽管在新课标背景下很多老师都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模式进行了完善和创新,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应用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但部分老师的专业能力及信息素养都不高,导致小学数学教学中难以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老师专业能力及信息素养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老师本身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不高,在信息化教学水平也很欠缺,导致他们认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就是将以前的教室换为多媒体教室,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这只是浅层上的认知,并不是深入的了解,导致实际整合过程中出现敷衍了事的行為;第二,部分小学数学老师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及掌握程度还不够,导致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利用效率不高,无法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第三,虽然很多老师学会了信息技术,但因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只是盲目性的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缺乏条理性、逻辑性,导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出来的内容设过于死板,太过于形式化,导致信息技术的优势难以发挥出来。
  二、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老师要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内容的传授,即从单独的文字传授变为语言、图像等传授,以优化小学数学知识传授方式的同时,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对“角的初步认识”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角”的形成步骤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几种“角”,信息技术应用步骤如下:第一,通过ppt将生活中常见的“角”展示学生,如时钟时针、分针之间的角,剪刀之间的角、桌子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去探索“角”的欲望,还使学生发挥对“角”形状的想象等,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第二,在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图像功能,结合角的特点归纳“角”的定义,即有个点、两个边,并且两个边的一端都连接到同一个点上,最终就形成了“角”;第三,老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找出关于“角”的图片,如下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到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以加深学生对“角”的记忆。
  (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来调整教学的方式
  第一,老师不要盲目性的应用信息技术,而是结合实际,利用信息技术来调整教学方式,以完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第二,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并将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完善和更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及模式。
  例如,在对“长方体与正方体”进行教学时,老师要深刻意识到“区别正方形与长方形是该课程的教学难点”,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图像功能及动画功能等,具体化和形象化教学重难点内容,以加深学生对正方形与长方形的了解,如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长方体模型,然后通过切割将长方形转变成正方形,让学生了解到正方形其实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长方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方面都得到了完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就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及兴趣,同时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完善和创新传统教学方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最终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榕亮.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4(14):96-97.
其他文献
摘 要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通过更加直观的画面和形象生动的内容、动听的音乐来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具有趣味性,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来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TN91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教育技术正逐步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它不仅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而且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时,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数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TN91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23-01  随着计算机发展的突飞
摘 要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理念对改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激发兴趣;自主探究;鼓励创新;发展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
摘 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据于此,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作为近年来课堂教学研究的目标。实践中,我们通过搭建数字教研平台,为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保障;通过教学课例的研究,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三种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电子书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