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哪儿锻炼?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始终是个棘手问题。10月,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弥漫着深秋的凉意,跑道上依然站满了或三三两两,或形单影只的跑者。作为京城跑步胜地,这里的繁荣丝毫不受季节影响,满满地总是人。
森林公园的繁荣反射的却是这座曾举办一届史无前例奥运会城市的尴尬,在北京,能让人惬意享受运动的地方实在不多。
2012年3月,伦敦奥运会开幕前,路透社摄影师大卫·格雷(David Gray )走访了北京奥运留下的多个场馆,在他记录的影像中,除了鸟巢和水立方依旧保持着人们印象中的状况外,其他场馆展示出的多是凋敝与毫无生机。五棵松棒球场已被拆除、小轮车赛场里杂草成了主角、沙滩排球馆墙纸大面积脱落、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犹如一片荒滩,有些赛道已没了一滴水……
相比之下,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几乎成了北京奥运遗产中,最有生机的地方。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后花园”,森林公园诞生起就是属于大众健身的地方,它没有被冠以一个“国家XXX”的名头,也不会透出任何官方气息,至今不收门票更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属于老百姓的地方。除了广阔的面积、专业的赛道之外,这里最宝贵的资源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清新空气,在雾霾天占了大多数的北京,吸一口属于自然的空气已是享受。
举世闻名的鸟巢可没活得这么好。
奥运之后,鸟巢作为国家体育场,承办了一些级别很高的大型比赛,保持自己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本色。但这样的日子一年也没有几天,绝大多数时候,它都静静地伫立在北四环外,以5 0元每人的价格把通道和看台开放给全国各地的游客,普通人想到场内跑上一圈或者踢两脚球,对不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没多少人愿意花这份钱看空荡荡的体育场,多半只是走到围墙脚下,掏出相机跟那堆巨大的钢结构合一个影,看上两眼后径自走开。
不远处,真正对公众开放的水立方要热闹得多。
作为北京奥运的另一座标志性建筑,水立方在奥运结束后,同样承办了不少大型赛事,也同样以参观的形式对公众开放,但与鸟巢不同的是,这里的泳池泳道以一个让人可接受的价格对外经营,虽然价位要比一般游泳馆稍微高些,但还是很多人愿意买这个账,到水立方游泳。
不过,高额的维护费用还是让水立方入不敷出,2 0 1 1年,场馆自营业务成本总计高达9 9 2 9 . 9万元,自营收入却只有8 8 0 0万元,需要通过政府相关产业资金支持才能达到收支平衡。
老百姓真的很需要多些体育场馆。
2 0 1 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平时参与运动的居民中,在“单位或小区的体育场所”健身的人数比例为2 3 . 1 %,在“公共体育场馆”健身的人数比例为1 5 . 2 %,在公路、街道边和在广场、场院的健身的人数比例均为1 4 %,在公园健身的为1 2 %,住宅小区空地健身的为8 . 7 %。这表明,城乡居民在参加体育健身时,公共体育场所(包含“单位或小区的体育场所”、“公共体育场馆”)是首选场所。
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原本就不是很充足的公共体育场馆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江苏、山东和辽宁分别承办了第十到第十二届全运会,但是同北京奥运一样,这些花大价钱修建的全运场馆也都多半空着,能够在赛会结束后依然开放给公众使用的寥寥无几,想通过自营收入填补高额维护费用更像天方夜谭,不少场馆凋敝荒废,还有一部分靠政府掏钱勉强维持运转。
于是,高校场馆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在大中型城市中,高等院校大多拥有自己的运动场馆,其中很多也都对外经营开放,可以提供给公众使用。不过,学校毕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很多学校出于安全等问题考虑,其运动设施只对本校学生开放,并不对外经营,而且大学生本身运动需求就比较高,即使那些对外开放的场馆,外人也很难抢到位置租到场地。唯有不花钱的运动场,通常可以成为跑步爱好者锻炼的地方。
场馆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众的运动选择。
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在我国也从来不缺爱好者,但实际普及度和群众参与度却很低,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缺乏能踢球的场地。对于爱踢球的人来说,能在标准场地踢一场1 1人对1 1人的比赛绝对是奢侈。足球场由于占地面积过大,数量很少,对外经营的场地大多数都被分割为若干小场,可以让几拨前来踢球的人同时使用。
羽毛球和乒乓球之所以参与度可以超越足球甚至篮球,除了国家队水平世界遥遥领先之外,更主要的是场地限制较小,容易开展;另外两个普及程度特别高的项目,跑步和自行车则不受限于专业场地,在城市街道上就可以进行;游泳虽然有专门的场地需求,但游泳池的数量相对较多,且可以供很多人同时使用,也比较容易满足运动者的需求,因此它们都能成为目前中国普及度最高的项目。而像棒球、橄榄球这些在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普及程度不错,并且很有影响力的项目,因为场地稀少,只能成为小众项目。
森林公园的繁荣反射的却是这座曾举办一届史无前例奥运会城市的尴尬,在北京,能让人惬意享受运动的地方实在不多。
2012年3月,伦敦奥运会开幕前,路透社摄影师大卫·格雷(David Gray )走访了北京奥运留下的多个场馆,在他记录的影像中,除了鸟巢和水立方依旧保持着人们印象中的状况外,其他场馆展示出的多是凋敝与毫无生机。五棵松棒球场已被拆除、小轮车赛场里杂草成了主角、沙滩排球馆墙纸大面积脱落、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犹如一片荒滩,有些赛道已没了一滴水……
相比之下,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几乎成了北京奥运遗产中,最有生机的地方。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后花园”,森林公园诞生起就是属于大众健身的地方,它没有被冠以一个“国家XXX”的名头,也不会透出任何官方气息,至今不收门票更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属于老百姓的地方。除了广阔的面积、专业的赛道之外,这里最宝贵的资源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清新空气,在雾霾天占了大多数的北京,吸一口属于自然的空气已是享受。
举世闻名的鸟巢可没活得这么好。
奥运之后,鸟巢作为国家体育场,承办了一些级别很高的大型比赛,保持自己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本色。但这样的日子一年也没有几天,绝大多数时候,它都静静地伫立在北四环外,以5 0元每人的价格把通道和看台开放给全国各地的游客,普通人想到场内跑上一圈或者踢两脚球,对不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没多少人愿意花这份钱看空荡荡的体育场,多半只是走到围墙脚下,掏出相机跟那堆巨大的钢结构合一个影,看上两眼后径自走开。
不远处,真正对公众开放的水立方要热闹得多。
作为北京奥运的另一座标志性建筑,水立方在奥运结束后,同样承办了不少大型赛事,也同样以参观的形式对公众开放,但与鸟巢不同的是,这里的泳池泳道以一个让人可接受的价格对外经营,虽然价位要比一般游泳馆稍微高些,但还是很多人愿意买这个账,到水立方游泳。
不过,高额的维护费用还是让水立方入不敷出,2 0 1 1年,场馆自营业务成本总计高达9 9 2 9 . 9万元,自营收入却只有8 8 0 0万元,需要通过政府相关产业资金支持才能达到收支平衡。
老百姓真的很需要多些体育场馆。
2 0 1 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平时参与运动的居民中,在“单位或小区的体育场所”健身的人数比例为2 3 . 1 %,在“公共体育场馆”健身的人数比例为1 5 . 2 %,在公路、街道边和在广场、场院的健身的人数比例均为1 4 %,在公园健身的为1 2 %,住宅小区空地健身的为8 . 7 %。这表明,城乡居民在参加体育健身时,公共体育场所(包含“单位或小区的体育场所”、“公共体育场馆”)是首选场所。
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原本就不是很充足的公共体育场馆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江苏、山东和辽宁分别承办了第十到第十二届全运会,但是同北京奥运一样,这些花大价钱修建的全运场馆也都多半空着,能够在赛会结束后依然开放给公众使用的寥寥无几,想通过自营收入填补高额维护费用更像天方夜谭,不少场馆凋敝荒废,还有一部分靠政府掏钱勉强维持运转。
于是,高校场馆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在大中型城市中,高等院校大多拥有自己的运动场馆,其中很多也都对外经营开放,可以提供给公众使用。不过,学校毕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很多学校出于安全等问题考虑,其运动设施只对本校学生开放,并不对外经营,而且大学生本身运动需求就比较高,即使那些对外开放的场馆,外人也很难抢到位置租到场地。唯有不花钱的运动场,通常可以成为跑步爱好者锻炼的地方。
场馆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众的运动选择。
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在我国也从来不缺爱好者,但实际普及度和群众参与度却很低,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缺乏能踢球的场地。对于爱踢球的人来说,能在标准场地踢一场1 1人对1 1人的比赛绝对是奢侈。足球场由于占地面积过大,数量很少,对外经营的场地大多数都被分割为若干小场,可以让几拨前来踢球的人同时使用。
羽毛球和乒乓球之所以参与度可以超越足球甚至篮球,除了国家队水平世界遥遥领先之外,更主要的是场地限制较小,容易开展;另外两个普及程度特别高的项目,跑步和自行车则不受限于专业场地,在城市街道上就可以进行;游泳虽然有专门的场地需求,但游泳池的数量相对较多,且可以供很多人同时使用,也比较容易满足运动者的需求,因此它们都能成为目前中国普及度最高的项目。而像棒球、橄榄球这些在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普及程度不错,并且很有影响力的项目,因为场地稀少,只能成为小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