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嫡孙阿廖沙寻根之旅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kongqi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维宁,俄罗斯名字阿廖沙,系开国元勋刘少奇的孙子。阿廖沙的父亲刘允斌是刘少奇的长子,母亲玛拉是俄罗斯人。在苏联出生长大的阿廖沙,也在当地结婚生子,拥有美满的小家庭。沧桑岁月里,对故土的向往,血脉亲情的召唤,让寻根梦想一次次冲撞着阿廖沙的心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回到故土的路一走竟是20年……
  
  难以割舍“我的中国心”
  
  1987年10月,阿廖沙的姑姑、30年前与刘允斌一起回国的刘爱琴访问苏联。阿廖沙只在两岁时见过姑姑,对她没有任何印象,而刘爱琴却无时无刻不在牵挂这个远在异域他乡的侄子。亲人久别重逢,短暂的惊喜过后,阿廖沙从姑姑那里得到了一个令他心碎的消息:20年前,也就是中国“十年动乱”期间,他的父亲刘允斌因不堪迫害卧轨自杀。
  在阿廖沙的记忆里,父爱是模糊的碎片。在他两岁那年,父亲在爷爷的召唤下回到中国,进入国家最核心的军工部门二机部工作,从事原子弹、氢弹的研究,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立下赫赫功勋。几年后,正当母亲准备带着阿廖沙和姐姐去中国与父亲团聚时,中苏关系变得敏感而紧张,他们的迁居之行就这样被搁置了下来,这一搁置就是几十年。当初,爷爷刘少奇就是在狱中受迫害致死的;没想到父亲又以这种悲情的方式离开人世,阿廖沙悲痛万分……
  刘爱琴告诉阿廖沙和妻子冬妮娅,现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动乱”早已结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革开放,无论政治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与往常不可同日而语。刘爱琴还告诉阿廖沙夫妇,他们在中国还有很多亲人,有王光美奶奶、叔叔刘源,还有阿廖沙同父异母的弟弟刘维则、刘维东,亲人们都很惦记他们。
  刘爱琴的这次苏联之行,让阿廖沙的心失去了平静。
  20世纪80年代末,中苏邦交正常化,苏联的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比以前多了。阿廖沙对有关中国的消息格外关注,常常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对冬妮娅说:“这就是中国,我很多亲人都生活在那里。”冬妮娅好奇地睁大眼睛:“那是个怎样的国度?我们有机会去看看就好了。”
  这又何尝不是阿廖沙的梦想?因为是军人,阿廖沙向单位打了多次报告去中国探亲,均未获批准。在这种情况下,阿廖沙与冬妮娅只能通过书信和电话与远在中国的亲人们联系。奶奶王光美在信里这样写道:“孩子,奶奶做梦都想见你。你都成家立业了,奶奶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看着你长大,给你应有的关爱与呵护。孩子,奶奶多想在有生之年见你一面……”
  弟弟刘维东写给阿廖沙的信也情真意切。
  亲人们的召唤,搅动了阿廖沙内心深处的寻根梦想。1992年10月,阿廖沙与冬妮娅商量:“我的亲人都在中国,那里是我真正的灵魂家园,我们一家回那里生活吧!”
  冬妮娅惊讶地睁大那双漂亮的蓝眼睛:“我的上帝,你不是在说梦话吧?”她告诉阿廖沙,他们在苏联出生长大,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方式;况且,他们不懂中文,对中国一无所知,在中国生活也许会不适应。她不赞同阿廖沙的提议。
  在阿廖沙看来,妻子的想法也不无道理,中国是他的故土,俄罗斯又何尝不是她的家园?爱她,就要尊重她的选择!在阿廖沙眼里,冬妮娅是少有的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她不仅将他们的小家庭打理得温馨安宁,而且对阿廖沙的母亲视若生母。
  感念妻子的贤淑,阿廖沙将回中国的念头封藏在记忆里。这时苏联已经解体,阿廖沙与冬妮娅所在的俄罗斯与中国的文化往来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俄罗斯求学、经商,这些,让阿廖沙对中国了解得越来越多。
  
  为何我眼里常含泪水?
  
  时光一天天流逝,回归中国的信念仿佛磨盘般沉重地压在阿廖沙的心头。一天,阿廖沙终于将自己内心的苦痛向冬妮娅倾泻而出:“亲爱的,我还是想回中国去!”冬妮娅眉头一皱:“上次我们不是都说好了吗?咱们就在俄罗斯相守到老。如果你执意要到中国去,你一个人走,我和孩子们在这里生活。”
  阿廖沙知道,光凭自己一个人无法说服冬妮娅,决定让两个孩子也来帮他当“说客”。阿廖沙向两个孩子讲述了自己的身世,以及他的回国心愿。这时,两个孩子都已10多岁了,在阿廖沙的授意下,两个孩子整天缠着妈妈,嚷着要去中国。他们将图画书一页一页翻给冬妮娅看:“妈,中国多漂亮!我们和爸爸一起过去吧。”丈夫和孩子们的态度,终于让冬妮娅动摇了,她告诉阿廖沙:“一个家就是一个整体,既然你和孩子都向往中国,那我们一家就都过去吧。”阿廖沙将冬妮娅紧紧拥抱着,说:“谢谢你,我的女神!”
  思想统一了,回中国定居被摆上了议事日程。然而,就在这时,另一个难题横亘在阿廖沙面前。由于俄罗斯航天专家的身份,他不能回中国探亲,更别提回国定居的事了。按照俄罗斯有关政策规定:阿廖沙必须在退役3年之后才可以出国。就这样,为了能早日回到中国,阿廖沙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提前办理了退役手续。
  2003年,适逢刘少奇诞辰105周年。4月,中国相关部门向刘少奇所有健在的亲人发出邀请函,阿廖沙也在被邀请之列。这一次,在奶奶王光美的帮助下,阿廖沙一家四口终于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在北京,阿廖沙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王光美奶奶、刘源叔叔等一大帮亲人。虽然此前从未谋面,但血脉相连的亲情让他们感到格外亲切。一大家人紧紧拥抱,每个人都热泪盈眶……
  在中国那段时间,阿廖沙一家在亲人的陪伴下,参观了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大城市。这些城市的繁华与大气,让他们瞠目结舌。所到之处,当人们得知他们是开国元勋刘少奇的后代,对他们非常热情和尊敬。中国人民的友好与热情深深感染了冬妮娅,她一下子对中国这片神奇的热土产生了好感。
  返回俄罗斯,阿廖沙和冬妮娅久久沉浸在幸福的激动中,两人兴致勃勃地憧憬回中国定居的美好生活,一家四口不辞辛苦地学习中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一家回中国定居的手续迟迟办不下来,这成了阿廖沙夫妇的心病。
  漫长的等待过后是惊喜。2008年,就在刘少奇诞辰110周年前夕,阿廖沙一家终于办妥了回中国定居的一切手续。这一次,当阿廖沙以主人的身份重返故土,涌满他心房的是感慨与激动:中国,我的故园,我回家的路整整走了20年,现在你的孩子终于回到你的怀抱!
   摘自《情感读本》2011年第1期
其他文献
利用正己烷、3-甲基戊烷催化裂解探针反应,测定了ZSM-5与丝光沸石复合分子筛的约束指数。实验结果发现,复合分子筛材料的约束指数与其中ZSM-5的含量近似呈线性增长的关系;另
类金刚石(DLC)膜是一种含有大量sp3键的亚稳态非晶碳薄膜。简要地介绍了DLC膜的结构、制备方法及其在机械、电子、光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
利用低温氮吸附法,对六种不同条件下处理得到的成型活性炭试样的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合适的工艺条件处理后得到的成型活性炭孔隙率更高。
以氯化锌和磷酸作为活化剂对商品活性炭二次活化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量和苯吸附量等指标,考察了国家标准对二次化学活化活性炭碘值测定的适用性
会议
采用极浓体系法,以四乙基氢氧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模板剂合成了硅铝比为60的大晶粒β沸石,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应用大幅度降低了极浓体系的黏度。考察了n(NaOH):n(SiO2)和n(TE
CODmn指标是水系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1994、1995、1996三年监测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佳木斯江段5个断面中,汤旺河断面CODmn指标含量最高,在不同水期中以枯水期CODmn最高。
以通过控制合适的焙烧温度区间并在该温度区间处理了有机疏水官能团处理的外表面疏水但内表面亲水的KIT-6介孔分子筛作为基底,在其中原位合成分散均匀、具有纳米尺度的LDH碱
本文介绍了层状UZM-8沸石的制备,分析了模板剂用量、投料硅铝比、晶种、一价阳离子等对UZM-8沸石合成的影响。指出了当二乙基二甲基氧氧化铵(DEDMAOH)与Si的物质的量比n(DEDM
会议
采用预植品种和二次生长法在陶瓷载体上合成出致密完整结晶良好的ZSM-5分子筛膜整体型催化剂(简称ZSM-5分子筛膜),并考察了水热晶化时间、水硅比及模板剂用量等因素对ZSM-5分
采用简单快捷的一步热胶体法合成了Pt-Cu双金属纳米颗粒。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三辛基胺为溶剂和还原剂、十四烷基膦酸为稳定剂,通过一步热胶体法可制得Pt-Cu双金属纳米颗粒。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