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加。手机和电脑的全面普及为网络社交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网络又因为具有便捷性、开放性等优点,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进行社会交际的主渠道。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热衷于运用网络平台进行个人社交活动,且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速度快,热情张扬,成了网络社交的主力军。过度依赖网络社交会对个体的现实社交产生负面冲击,潜移默化地改变网络社交依赖者的行为习惯。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群體性孤独现象频发,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以及良好校园文化的建设。网络社交依赖显然是导致群体性孤独现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研究两者的影响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社交依赖;群体性孤独;校园文化;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1-0124-03
网络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网络社交平台及功能的多样性、个性化,满足着人们对社交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然而过度依赖网络社交,也造成了越来越多不可忽视的弊端,诸如脱离现实社会,影响人的性格、心理以及工作学习生活等。群体性孤独现象是网络信息时代过度依赖网络社交造成的一种非正常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且呈现扩大化趋势,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大难题。
一、网络社交及网络社交依赖的概念
(一)网络社交
网络社交即人与人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虚拟化、数字化的线上沟通交流方式。网络社交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迅猛,随技术的革新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沟通的形式和平台。从单纯的文字交流,发展到图片语音,再到目前的短视频社交。随着5G技术的应用和快速推广,网络社交模式可能会向虚拟现实的方向发展。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89亿,手机网民的规模也达到了9.86亿,互联网适用普及率达到了70.4%。其中,40岁以下网民的数量超过了50%,中学生网民占比最多,达到了21%。网络社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交际的重要途径,这种趋势不断深化和加强,网络社交从最初的现实社交补充,慢慢地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甚至大有超越现实社交的可能性[1]。
(二)网络社交依赖
网络社交依赖是指在社会交往中过度使用或者依赖网络、脱离现实社交的非正常现象,青少年群体的网络社交依赖现象最为突出。青少年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熟练,内心热情奔放,渴望被认可,乐于表达自我,又因为社会阅历浅,现实中相对内敛和不善于表达自我情感,网络社交因其虚拟性、便捷性、超越时空的限制等特点,刚好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完美解决现实社交缺点的平台[2]。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出现在大学校园中,甚至在课堂上仍然无法停止通过手机进行交流、游戏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个人的行为习惯养成和成长成才,也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所以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这一现象,制定了一些措施来应对,例如禁止带手机进课堂等。过度的网络社交不仅大量占用大学生的时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加内向、沉闷,在现实世界中找寻不到精神和心灵的慰藉,个别极端的甚至有可能发展为精神疾病[3]。
二、群体性孤独现象的定义及影响
群体性孤独这一概念出自美国作家雪莉·特克尔所写的《群体性孤独》一书,是指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因为社会生活的需要聚集在一起,但个体又聚焦在自我的网络交流中,从而导致现实中出现群体性的孤独现象。
现在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甚至“00后”,他们从小到大就在生活中广泛地接触网络信息媒介。网络社交的便捷功能以及丰富的内容,能够满足和吸引大学生对社交的美好憧憬,已然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4]。网络社交虽然可以跨越空间上的距离,但过度的依赖会导致现实世界中社会关系的疏远,甚至导致社会群体心理危机。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对大学生个人的影响
首先网络社交依赖占用了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很多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会将课堂学习时间用于网络社交。过多的网络社交还会导致大学生逐渐脱离现实社交,进而出现学生线上热情开放、线下沉默内敛的现象,影响现实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护[5]。群体性孤独会影响大学生性格的塑造,依赖网络社交会弱化大学生现实社交的能力,从而变得更加脆弱,敏感,孤独,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对学生集体的影响
在校园生活学习过程中,每个大学生都是集体中的一员。一个班集体的建立与发展,需要每名成员的参与与配合,共同塑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只有班集体内部形成凝聚力,才能激发出更大的能量,进而促进集体中成员更好地学习成长。群体性孤独现象的出现,会影响班级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容易导致松散、沉闷的班风。无论是对于集体还是学生个体,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对学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群体性孤独现象出现在课堂中会扰乱教学秩序,影响教学质量。学生过度依赖网络社交会导致学校组织的相关学生活动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学校教育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群体性孤独的现象会影响良好校园环境的建立,破坏学风建设,给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增添巨大阻力。
三、大学生网络社交依赖与群体性孤独的影响关系
(一)大学生网络社交依赖是导致群体性孤独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
网络社交的依赖很容易导致大学生脱实就虚,将大部分的社交时间精力都投入网络中去,极易造成大学生现实社交能力的退化。对线上虚拟交际的依赖,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渴望交流、展现自我、希望被认可的心理,能够得到暂时的心理慰藉。但是现实生活的社交退化,会进一步缩小学生的交际范围,导致其在实际的生活中会变得更加孤独和寂寞,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过度依赖网络社交是导致群体性孤独现象的重要成因,但并非导致群体性孤独现象的唯一因素,这一点需要明确。 (二)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会反向强化网络社交依赖这一行为
群体性孤独现象在大学生群体的出现,极易使学生个体陷入自我封闭的境地,在校园集体学习生活中,失去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与人当面沟通交流的机会。如果不加引导和干预,极有可能会形成更大的群体效应,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如果群体性孤独现象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对现实群体交流失去信心,就会使他们更加依赖网络社交带来的满足感,完全失去对现实社交的兴趣。
四、网络社交依赖导致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网络社交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话题辩论、专家论坛、心理团体辅导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吸引大学生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网络社交平台;充分发挥校园社团及各级学生组织的能动性,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交流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现实社交机会。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校规校纪,例如课堂教学环节非必要情况下,禁止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维护良好的校风学风,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二)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言传身教培养和提升孩子的现实社交能力
家长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位老师。在家庭教育环境下,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重若轻的重要影响。如果父母平时在家经常也是低头一族,缺乏交流互动,孩子很可能会学习父母的行为举止,沉迷手机等网络电子设备,逐渐自我封闭,内心走向孤独。所以,家长平时在家庭中要增加与孩子的互动交流,尤其是要主动和孩子多交流,调动孩子表达自我、与人沟通的内在积极性,培养孩子现实的社交能力;也可以陪孩子一起外出旅游、参加社区集体活动等,为孩子多接触外部社会创造机会。
(三)从社会环境的角度,为大学生合理进行网络社交提供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现代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万物互联。网络世界中既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又充斥着参差不齐的各种信息。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正常的网络社交形成了威胁。而网络世界中充斥的不良思想,诸如拜金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等文化,也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價值观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所以社会应该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社交平台的应用。学校还可以通过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世界的宣传力度,开展网络公益宣传,使大学生通过网络社交能够获得健康向上的交际体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开放、向上的网络环境。
网络社交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完全地禁止或者强力干预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既不可能也不可行。高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多角度、全方位地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网络社交。社会、高校、家长各方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这一现象,采取相应措施,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陶志欢. 青年“群体性孤独”现象的审思与调适[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05):88-96.
[2] 陈思达,尹杭. 大学生移动互联网使用偏好:群体孤独与社会支持[J]. 传媒论坛,2020,3(18):11-12.
[3] 赵耀培. “90后”网络群体性孤独现象研究[D]. 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20.
[4] 王小玺. 大学生手机网络依赖与网络社交的关系研究[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06):85.
[5] 王大钊. 社交媒体依赖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探析与反思[J]. 艺术科技,2016,29(11):298+406.
(荐稿人:陈国铁,福建工程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关键词:网络社交依赖;群体性孤独;校园文化;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1-0124-03
网络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网络社交平台及功能的多样性、个性化,满足着人们对社交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然而过度依赖网络社交,也造成了越来越多不可忽视的弊端,诸如脱离现实社会,影响人的性格、心理以及工作学习生活等。群体性孤独现象是网络信息时代过度依赖网络社交造成的一种非正常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且呈现扩大化趋势,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大难题。
一、网络社交及网络社交依赖的概念
(一)网络社交
网络社交即人与人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虚拟化、数字化的线上沟通交流方式。网络社交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迅猛,随技术的革新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沟通的形式和平台。从单纯的文字交流,发展到图片语音,再到目前的短视频社交。随着5G技术的应用和快速推广,网络社交模式可能会向虚拟现实的方向发展。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89亿,手机网民的规模也达到了9.86亿,互联网适用普及率达到了70.4%。其中,40岁以下网民的数量超过了50%,中学生网民占比最多,达到了21%。网络社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交际的重要途径,这种趋势不断深化和加强,网络社交从最初的现实社交补充,慢慢地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甚至大有超越现实社交的可能性[1]。
(二)网络社交依赖
网络社交依赖是指在社会交往中过度使用或者依赖网络、脱离现实社交的非正常现象,青少年群体的网络社交依赖现象最为突出。青少年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熟练,内心热情奔放,渴望被认可,乐于表达自我,又因为社会阅历浅,现实中相对内敛和不善于表达自我情感,网络社交因其虚拟性、便捷性、超越时空的限制等特点,刚好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完美解决现实社交缺点的平台[2]。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出现在大学校园中,甚至在课堂上仍然无法停止通过手机进行交流、游戏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个人的行为习惯养成和成长成才,也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所以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这一现象,制定了一些措施来应对,例如禁止带手机进课堂等。过度的网络社交不仅大量占用大学生的时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加内向、沉闷,在现实世界中找寻不到精神和心灵的慰藉,个别极端的甚至有可能发展为精神疾病[3]。
二、群体性孤独现象的定义及影响
群体性孤独这一概念出自美国作家雪莉·特克尔所写的《群体性孤独》一书,是指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因为社会生活的需要聚集在一起,但个体又聚焦在自我的网络交流中,从而导致现实中出现群体性的孤独现象。
现在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甚至“00后”,他们从小到大就在生活中广泛地接触网络信息媒介。网络社交的便捷功能以及丰富的内容,能够满足和吸引大学生对社交的美好憧憬,已然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4]。网络社交虽然可以跨越空间上的距离,但过度的依赖会导致现实世界中社会关系的疏远,甚至导致社会群体心理危机。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对大学生个人的影响
首先网络社交依赖占用了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很多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会将课堂学习时间用于网络社交。过多的网络社交还会导致大学生逐渐脱离现实社交,进而出现学生线上热情开放、线下沉默内敛的现象,影响现实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护[5]。群体性孤独会影响大学生性格的塑造,依赖网络社交会弱化大学生现实社交的能力,从而变得更加脆弱,敏感,孤独,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对学生集体的影响
在校园生活学习过程中,每个大学生都是集体中的一员。一个班集体的建立与发展,需要每名成员的参与与配合,共同塑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只有班集体内部形成凝聚力,才能激发出更大的能量,进而促进集体中成员更好地学习成长。群体性孤独现象的出现,会影响班级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容易导致松散、沉闷的班风。无论是对于集体还是学生个体,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对学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群体性孤独现象出现在课堂中会扰乱教学秩序,影响教学质量。学生过度依赖网络社交会导致学校组织的相关学生活动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学校教育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群体性孤独的现象会影响良好校园环境的建立,破坏学风建设,给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增添巨大阻力。
三、大学生网络社交依赖与群体性孤独的影响关系
(一)大学生网络社交依赖是导致群体性孤独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
网络社交的依赖很容易导致大学生脱实就虚,将大部分的社交时间精力都投入网络中去,极易造成大学生现实社交能力的退化。对线上虚拟交际的依赖,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渴望交流、展现自我、希望被认可的心理,能够得到暂时的心理慰藉。但是现实生活的社交退化,会进一步缩小学生的交际范围,导致其在实际的生活中会变得更加孤独和寂寞,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过度依赖网络社交是导致群体性孤独现象的重要成因,但并非导致群体性孤独现象的唯一因素,这一点需要明确。 (二)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会反向强化网络社交依赖这一行为
群体性孤独现象在大学生群体的出现,极易使学生个体陷入自我封闭的境地,在校园集体学习生活中,失去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与人当面沟通交流的机会。如果不加引导和干预,极有可能会形成更大的群体效应,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如果群体性孤独现象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对现实群体交流失去信心,就会使他们更加依赖网络社交带来的满足感,完全失去对现实社交的兴趣。
四、网络社交依赖导致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网络社交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话题辩论、专家论坛、心理团体辅导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吸引大学生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网络社交平台;充分发挥校园社团及各级学生组织的能动性,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交流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现实社交机会。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校规校纪,例如课堂教学环节非必要情况下,禁止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维护良好的校风学风,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二)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言传身教培养和提升孩子的现实社交能力
家长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位老师。在家庭教育环境下,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重若轻的重要影响。如果父母平时在家经常也是低头一族,缺乏交流互动,孩子很可能会学习父母的行为举止,沉迷手机等网络电子设备,逐渐自我封闭,内心走向孤独。所以,家长平时在家庭中要增加与孩子的互动交流,尤其是要主动和孩子多交流,调动孩子表达自我、与人沟通的内在积极性,培养孩子现实的社交能力;也可以陪孩子一起外出旅游、参加社区集体活动等,为孩子多接触外部社会创造机会。
(三)从社会环境的角度,为大学生合理进行网络社交提供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现代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万物互联。网络世界中既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又充斥着参差不齐的各种信息。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正常的网络社交形成了威胁。而网络世界中充斥的不良思想,诸如拜金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等文化,也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價值观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所以社会应该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社交平台的应用。学校还可以通过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世界的宣传力度,开展网络公益宣传,使大学生通过网络社交能够获得健康向上的交际体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开放、向上的网络环境。
网络社交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完全地禁止或者强力干预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既不可能也不可行。高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多角度、全方位地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网络社交。社会、高校、家长各方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这一现象,采取相应措施,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陶志欢. 青年“群体性孤独”现象的审思与调适[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05):88-96.
[2] 陈思达,尹杭. 大学生移动互联网使用偏好:群体孤独与社会支持[J]. 传媒论坛,2020,3(18):11-12.
[3] 赵耀培. “90后”网络群体性孤独现象研究[D]. 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20.
[4] 王小玺. 大学生手机网络依赖与网络社交的关系研究[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06):85.
[5] 王大钊. 社交媒体依赖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探析与反思[J]. 艺术科技,2016,29(11):298+406.
(荐稿人:陈国铁,福建工程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