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形成了防洪、灌溉、供水和发电的水利工程体系,然而,水利工程在为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对工程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兴建水利的同时,应该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以促进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本文就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水利工程中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
【关键词】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对策
引言:
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在水利上的具体体现。从水利实际看,任何一项水利工程基本质都应该是生态工程,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是水利工作的应有之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识和处理。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工程建设地区的气候状况,工程建成之后,原有的陆地变成了水体,积水量大大增加,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蒸发,水汽增多,这使得当地的气候变得较以前更为湿润,不仅会改变当地的降水量,还会改变当地的降水范围和降水强度。另外,因为原本与大气接触的是陆地,而现在变成了水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地的气温,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建成之后,会使工程建设的周边地区的气温上升。
2、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设施使河流变得渠道化,改变了河流蜿蜒的形态,促进急流、浅滩相间格局的消失,同时,横断面中几何的规则化对深潭、浅滩的交错形式也发生影响,降低了生境的异质性、降低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最终导致淡水生态系统的退化。
3、对泥沙的影响
水库建成并且蓄水之后,上游的水流速度减缓,水库携带的泥沙会在库内淤积,然而水库的泥沙淤积会使得水库的容量减小,使得水库的运行效率降低。在河流上游建筑水坝,会阻断天然河道,使得河流中的泥沙运动规律发生变化,这是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最大的生态问题之一。水库在蓄水之后,会使得水流速度降低,水体中含有的悬浮物质渐渐沉淀下来,对航道的应用产生影响,使得水库的库容减小,还有可能使水体遭受严重污染,严重时还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危及周围的老百姓。
4、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有利也有弊:通过筑堤建库,疏通渠道等措施,来保护耕地被淹没的灾害;拦截径流、调控等措施补充土壤水分和提高了土壤的水热条件。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使下游平原的淤泥降低,土壤肥力下降。同时由于渗漏通道两侧的地下水位的抬高,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壤盐碱化和沼泽。例如,阿斯旺大坝的建筑让泥沙淤积在水库里,汛期洪水肥沃的土地不再出现在两岸。三峡水库中下游地区的大面积低湖湿地面临的威胁,增加洪涝比例。
5、对土壤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成对周边区域的土壤也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水库建成之后能对周围的农田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农田不致淹没或受到水体冲刷,同时,由于调节地表的径流,土壤中的水分结构也发生改变,因而土壤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然而,另一方面来说,水库蓄水之后,沿岸的地下水会升高,因而会浸没土地,使得水库周围的土地沼泽化,盐碱度增高。土壤浸没时候因为通气条件差,土壤中含有的微生物大量减少,因而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另外,土壤过分湿润、盐碱化程度过高,会引起植物干旱,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6、对生物物种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兴建使得水位太高,破坏了原本水生物生长和产卵的水文条件和水生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水利工程建设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水库导致的地下水位抬高使得浸没区域的植物死亡率升高,而且土壤中的盐碱度高使得水体中的氮磷的含量增高,加速了原有的植物的死亡。对陆生生物的影响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指的是由于水库的蓄水会使得原有的大片陆地被水淹没,原本在此片土地上生存的陆生生物的栖息、觅食和繁殖环境均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大量的陆生生物的死亡,原有的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两栖动物和鸟类都通过寻觅更好的栖息地而逃离当地,而且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阻碍动物的迁移,因而造成当地的生物物种大量减少。间接影响指的是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气候、土壤均会发生变化,土壤沼泽化和盐碱化都会导致大量的物种消亡。
二、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2、加强生态化建设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之前,应当充分分析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同环境效益的有效协调,进行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共同评价,一改以往简单的经济技术评价指标。在水利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等之间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在以往的设计过程中,除了需要说明传统的水文、地质测量以外,也要加强补充一系列有关生态系统调查的要求,重点调查生物的群落历史与现状,明确认识生物群落同水利之间的互相依赖的生存关系。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为了防止水利工程建设对附近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建立一种稳定、规范的生态补偿机制。“谁损害,谁补偿”,明确破坏生态环境和补偿的主体,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期间,抽取一部分工程资金用作生态的补偿,对工程建设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以稳定生态环境平衡。这不仅可以还原当地的生态系统,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可以促使当地经济发展。
4、工程管理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与冲击,保证安防工程效果,延长生态工程的寿命,需加强工程前期的养护以及后期的管理,包括维修、评价等,不断积累数据、经验。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应当学习并贯彻国家环保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环保相关知识培训,积极开展各种有效的宣传与教育,认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提高环保理念,自觉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使生态环保理念贯穿项目规划、施工以及运营的各个环节,并制定环保方案与救济措施。
5、完善移民政策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附近区域的居民应该对其进行妥善安置。对当地淹没的土地和房屋和一些其他设施进行价格评估,并对其进行补偿。完善政策使得当地居民享有长期的水电开发效益,移民区的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可以代表股东对工程建设的决策进行参与和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对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对当地气候、水文、泥沙、土壤和生物物种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保护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应该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一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工程建设中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李冉冉.刍议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4,(6).
[2]潘家铮.中国水利建设的成就问题和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12,(2)
[3]买买提江,阿布都艾尼.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12)
【关键词】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对策
引言:
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在水利上的具体体现。从水利实际看,任何一项水利工程基本质都应该是生态工程,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是水利工作的应有之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识和处理。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工程建设地区的气候状况,工程建成之后,原有的陆地变成了水体,积水量大大增加,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蒸发,水汽增多,这使得当地的气候变得较以前更为湿润,不仅会改变当地的降水量,还会改变当地的降水范围和降水强度。另外,因为原本与大气接触的是陆地,而现在变成了水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地的气温,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建成之后,会使工程建设的周边地区的气温上升。
2、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设施使河流变得渠道化,改变了河流蜿蜒的形态,促进急流、浅滩相间格局的消失,同时,横断面中几何的规则化对深潭、浅滩的交错形式也发生影响,降低了生境的异质性、降低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最终导致淡水生态系统的退化。
3、对泥沙的影响
水库建成并且蓄水之后,上游的水流速度减缓,水库携带的泥沙会在库内淤积,然而水库的泥沙淤积会使得水库的容量减小,使得水库的运行效率降低。在河流上游建筑水坝,会阻断天然河道,使得河流中的泥沙运动规律发生变化,这是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最大的生态问题之一。水库在蓄水之后,会使得水流速度降低,水体中含有的悬浮物质渐渐沉淀下来,对航道的应用产生影响,使得水库的库容减小,还有可能使水体遭受严重污染,严重时还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危及周围的老百姓。
4、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有利也有弊:通过筑堤建库,疏通渠道等措施,来保护耕地被淹没的灾害;拦截径流、调控等措施补充土壤水分和提高了土壤的水热条件。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使下游平原的淤泥降低,土壤肥力下降。同时由于渗漏通道两侧的地下水位的抬高,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壤盐碱化和沼泽。例如,阿斯旺大坝的建筑让泥沙淤积在水库里,汛期洪水肥沃的土地不再出现在两岸。三峡水库中下游地区的大面积低湖湿地面临的威胁,增加洪涝比例。
5、对土壤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成对周边区域的土壤也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水库建成之后能对周围的农田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农田不致淹没或受到水体冲刷,同时,由于调节地表的径流,土壤中的水分结构也发生改变,因而土壤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然而,另一方面来说,水库蓄水之后,沿岸的地下水会升高,因而会浸没土地,使得水库周围的土地沼泽化,盐碱度增高。土壤浸没时候因为通气条件差,土壤中含有的微生物大量减少,因而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另外,土壤过分湿润、盐碱化程度过高,会引起植物干旱,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6、对生物物种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兴建使得水位太高,破坏了原本水生物生长和产卵的水文条件和水生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水利工程建设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水库导致的地下水位抬高使得浸没区域的植物死亡率升高,而且土壤中的盐碱度高使得水体中的氮磷的含量增高,加速了原有的植物的死亡。对陆生生物的影响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指的是由于水库的蓄水会使得原有的大片陆地被水淹没,原本在此片土地上生存的陆生生物的栖息、觅食和繁殖环境均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大量的陆生生物的死亡,原有的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两栖动物和鸟类都通过寻觅更好的栖息地而逃离当地,而且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阻碍动物的迁移,因而造成当地的生物物种大量减少。间接影响指的是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气候、土壤均会发生变化,土壤沼泽化和盐碱化都会导致大量的物种消亡。
二、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2、加强生态化建设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之前,应当充分分析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同环境效益的有效协调,进行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共同评价,一改以往简单的经济技术评价指标。在水利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等之间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在以往的设计过程中,除了需要说明传统的水文、地质测量以外,也要加强补充一系列有关生态系统调查的要求,重点调查生物的群落历史与现状,明确认识生物群落同水利之间的互相依赖的生存关系。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为了防止水利工程建设对附近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建立一种稳定、规范的生态补偿机制。“谁损害,谁补偿”,明确破坏生态环境和补偿的主体,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期间,抽取一部分工程资金用作生态的补偿,对工程建设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以稳定生态环境平衡。这不仅可以还原当地的生态系统,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可以促使当地经济发展。
4、工程管理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与冲击,保证安防工程效果,延长生态工程的寿命,需加强工程前期的养护以及后期的管理,包括维修、评价等,不断积累数据、经验。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应当学习并贯彻国家环保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环保相关知识培训,积极开展各种有效的宣传与教育,认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提高环保理念,自觉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使生态环保理念贯穿项目规划、施工以及运营的各个环节,并制定环保方案与救济措施。
5、完善移民政策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附近区域的居民应该对其进行妥善安置。对当地淹没的土地和房屋和一些其他设施进行价格评估,并对其进行补偿。完善政策使得当地居民享有长期的水电开发效益,移民区的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可以代表股东对工程建设的决策进行参与和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对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对当地气候、水文、泥沙、土壤和生物物种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保护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应该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一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工程建设中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李冉冉.刍议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4,(6).
[2]潘家铮.中国水利建设的成就问题和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12,(2)
[3]买买提江,阿布都艾尼.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