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意识如同一道藩篱,保护了自家和邻居免于被抢夺。
道德和伦理形成了理想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的核心。假如爱是生命的血液,那么道德就是人的脊椎。缺乏道德的生命是危险的,但是,缺乏了爱人的心,生命将形同枯槁。生命的品质随着道德开化而增长,当道德觉醒时,体内就会充满了爱。既然人非生而完美,人们就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发展美德。
道德的开发,是人生重要的一环。但是,人们常误解了道德的定义,以为公认的体面外表,如穿着、礼仪、矫柔做作和伪善就是道德。人们忘了这种传统的道德定义是人为的,受社会制约的,无法随着时间改变,因此比较容易过时。适合当时气候或场合的穿着,却可能随时变得不再合宜。穿着完全是习惯的问题,并非深沉的道德课题。习惯不能与永恒的宇宙定律混为一谈。
语言使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差异,但它却不能完全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仍然是我们知觉的指标,虽然一个人的价值观时常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由这些特殊的传统、课题和渴望中,有些人相信只有他们的思想是正确的,而且依循此观念来行事,这种本位主义是不健康的。认知和信仰乃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日常需要和对未来的期望而建立起来。
道德是什么?它是判断正当行为与否的标准和原则。在巴利文中,它是Sila,意思是道德发展的自我准则(戒律)。它意味着个人准则的建立并非来自对惩罚的恐惧,而是来自于追求纯洁的动机—— 爱、独立和智慧。了解自己和自我是一种幻觉。
马来人有句俗谚:你可以事先后悔;事后的悔恨是无益的。
苏格拉底遇见他的老师
苏格拉底年轻时去了一间妓院。当他正要离开时,看到他的老师正好经过。这个年轻人感到不好意思,想要偷偷地溜走。但是,老师走近他并问他为何要避不见面。苏格拉底说他对自己的作为感到羞愧,他的老师劝告道:“你在有所行动之前,就该对自己感到羞愧了。那么,你就不会对你现在所为感到羞愧。”
罪恶毋需指导就可学成,
但美德的培养却需要一位导师。
好的习惯难以养成,却容易接受;
坏的习惯容易学会,却难以忍受。
道德是获得永恒祝福的第一步,也是心灵的基础。少了坚实的基础,人类无法拥有进步和心灵的增长。缺乏道德的个人不但濒临危险,也将危害周遭的人。只有在道德基础已建立的情况下,人类才可能发展个人的心灵和智慧。这样的努力可引导个人脱离低层次的生活,迈向积极的高层次心灵生活。最后,到达幸福欢乐的顶端。
学习过程需要实地练习才能进步。释尊曾说过:“一个有智慧的人若不学习佛教教义,就如同色彩美丽的花朵,少了香味。”美德的教导需要格言和实际例子,最佳的例子就是释尊以丰富的热情贡献于人类社会。释尊的道德和哲学应该要人仔细研习和实行,最重要的是被人所了解。因此,只单纯的获取书中的知识,而不加以理解,将无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不要成为任何经典的奴隶
从前有个人建立了一套宗教礼仪,人们皆尊敬他,视他为有学问的人。有些人遵照他书中的指示来行事,经过数年后,这本书包含了愈来愈多的指示说明,并且建议信徒在做任何事之前,应先参考这本神圣的书籍。于是,信徒们皆将这本书当作日常生活的指南。有一天,当这位领袖走过一座木桥时,不小心跌落河中。虽然他的周遭有许多信徒在身旁,但他们却不知道在这般景况下该如何做。所以,他们翻阅圣书找解答。
“救命!救命啊!”这位大师叫着:“我不会游泳!”信徒们说:“请等一下,大师,不要沉下去啊!我们仍在翻这本圣书,里面一定有当你掉下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当他们还在翻书想要找到适当的方法时,这位大师已经溺毙了。
这个故事要传递的讯息是,我们不应被过时而保守的想法所局限,以至忘了使用我们本身所拥有的知识,而应该运用一般常识,将经典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环境的变迁,新的知识和发明不断出现,我们必须学着适应它们,并且有责任地去使用它们来创造人类的福祉。
道德指引年轻人
舆论皆认为今日青少年的道德感已经沦丧,当然这并非指所有的青少年,但确实有不少的人行为叛逆和对当今的社会现象产生困惑。他们的行为和习惯违反了公共宁静,使得爱好和平的无辜人们遭受凌辱和痛楚。
在某些方面,父母亲必须为这些青少年的坏习惯和缺乏关爱负责。现代心理学者鼓励父母亲对小孩宽容,但却给予青少年过多的自由,使得他们为所欲为。通常,父母亲花太多心思在追逐物质的满足,却忽略了孩子。为了防止道德的沉沦,父母亲有义务将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引荐给孩子们。
在教导道德伦理的过程中,采用何种宗教并不重要。任何宗教皆有一套道德准则来规范信徒,使人类过着文明的生活。同时,宗教可回馈社区居民对信仰的支持和尊敬。假如教徒间产生了歧视、敌意和嫉妒,那将是件不幸的事。
存善心还是行善
撒哈迪斯在他的《佛教伦理学》中曾说道:“一般来说,道德有两种解释(1)存有善心;(2)行善。”前者是真正的道德,后者仅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方法。个人可保有善心,便可做善事。但是,很少人能保有善心。有些人表面上的举止是有利他人,但实际上做的是利己之事。这种行为的动机来自渴求晋升、祝福、进天堂或奖励之故。或者,因为害怕遭受惩罚下地狱而行善。以上这些善行皆源于自私的心态,所以佛教认为保持善心方是真正的道德。
承认自己罪行的人,胜过那些佯装无罪的人。莎士比亚在他的剧作中表达了上述的理念:马克白夫人怂恿丈夫杀死国王前,先将蛇蝎般的脸孔佯装成纯洁的玫瑰花般。对于在光天化日下犯罪的人,我们能够轻易地找到。但对于伪善者的恶行,总是在事情变得无可救药时,我们才发觉他们的企图。 一个人虽然富有、幸运和享有善报,却不具有美德与善心,就如同以积蓄为生的人,一直从他的积蓄内拿钱来花用,却不再储蓄。当金库耗光后,他将是精神上的贫者。对于他悲惨的景况,他该怪谁呢?神还是命运?都不是!他只能责怪自己。
对于人类而言,何者为其行动准则?实在令人难以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知道影响抉择的准则,如同水也有其一定深度,轮回也是如此。若给予适当的环境,轮回将得到顺其自然的结果,达到最高修为。这是自然的演化,而非奖惩的后果。对于意志不坚强者而言,佛教的教诲有助于鼓励他们向上,制止他们被邪恶所吸引。
哲学家桑塔亚纳曾指出:“人生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并非在善与恶中做抉择,而是在善行与善行间做一抉择。”当年轻时,我们并不能了解欲望之间有着许多矛盾。一个年轻男孩可以在面对未来的许多计划时踌躇不前。但对成年人而言,他必须放弃许多计划来完成他的责任。
对于情感的处理方式也是如此,我们可以谅解年轻人一再转换他们的兴趣,但若成年人的举止如上述的年轻人般,此事就成为一件笑柄。成年男子穿着属于年轻人的休闲服,成年女人仍在为洋娃娃打扮,皆是令人感到可悲的画面。他们尚未学习到成长需要许多的牺牲,才能达到伟大的目标——这个目的地充满了成熟的爱和完整的成就。
亚里斯多德说:“理想中的人类是乐于帮助他人,但却为了他人帮助了自己而感到不好意思。”由上述说法可知给予他人善意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高尚的行为,而接受他人的帮助却是卑下的。但是,在佛教的教义中,无论是给予或接受,都不应有高高在上或矮人一截的想法,不应有秘而不宣的动机,也不应该有希冀物质或心灵回报的念头。如此一来,我们的行为动机将是纯洁的,不包含一丝一毫的私心。
通过信仰来改造个性
树木是经由本身的果实而广为人知;同样地,真正的宗教必须有永恒的结果。因此,透过它的结果,我们可以判断一个宗教的价值。
当个人信仰某一个宗教时,该教义应该可以改进个人的行为。倘若他仍如以往般贪婪、怀恨和善妒、不为受苦者感到悲悯、受到轻微刺激即以刀刃相见,那么,该宗教即不具有劝善的能力。
个人所信仰的宗教若只限于情感或崇拜,该宗教将不具有价值。除非,他的行为举止也因此变得彬彬有礼。但是,怒气若仍存在于内心,外在的进步只是假象。
真正能净化人心的宗教,应该能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本质,以及随领悟而来的各种幸福。我们不但能愉悦地接受,当幸福离去时,也能坦然地承受结果。威廉·贝克进一步地说明这项事实:能把握瞬间喜悦的人,将永浴于灿烂的阳光中。
实践教义能使个人由自身拥有的东西中,体会到心灵的转换,而非一味地奢求梦中阁楼。表面的物质享受不能使个人变得神圣,只有内心的澄净和模范的生活才有此种力量。特权、阶级、肤色、财富和权力并不是做绅士所必须的条件。只有良好的特质能使个人变得伟大,值得人尊敬。
你的财富可以粉饰住处,
但只有美德能装扮自己;
你的服饰可以点缀外在,
但只有行为能够代表你。
道德的实践不应该只限于个人,而是需要社会全体一致地实践。若想拥有一个安宁的社会,人们不应省略心灵的修为。人们或许认为他们可以恣意行事不受惩罚,甚至采行电视所误导的价值观。但是,无人能规避行恶所得到的后果。由道德实践者所组成的社会,才能够得到宁静。
佛陀曾说:
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若是公正且富善心,阁员们也会变得公正而富善心。当阁员们是公正且富善心时,将影响高级职员们。当高级职员们是公正且富善心时,下属将受其影响。当下属们变得公正且富善心时,全国的人民也将变得公正且富善心。
道德和伦理形成了理想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的核心。假如爱是生命的血液,那么道德就是人的脊椎。缺乏道德的生命是危险的,但是,缺乏了爱人的心,生命将形同枯槁。生命的品质随着道德开化而增长,当道德觉醒时,体内就会充满了爱。既然人非生而完美,人们就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发展美德。
道德的开发,是人生重要的一环。但是,人们常误解了道德的定义,以为公认的体面外表,如穿着、礼仪、矫柔做作和伪善就是道德。人们忘了这种传统的道德定义是人为的,受社会制约的,无法随着时间改变,因此比较容易过时。适合当时气候或场合的穿着,却可能随时变得不再合宜。穿着完全是习惯的问题,并非深沉的道德课题。习惯不能与永恒的宇宙定律混为一谈。
语言使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差异,但它却不能完全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仍然是我们知觉的指标,虽然一个人的价值观时常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由这些特殊的传统、课题和渴望中,有些人相信只有他们的思想是正确的,而且依循此观念来行事,这种本位主义是不健康的。认知和信仰乃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日常需要和对未来的期望而建立起来。
道德是什么?它是判断正当行为与否的标准和原则。在巴利文中,它是Sila,意思是道德发展的自我准则(戒律)。它意味着个人准则的建立并非来自对惩罚的恐惧,而是来自于追求纯洁的动机—— 爱、独立和智慧。了解自己和自我是一种幻觉。
马来人有句俗谚:你可以事先后悔;事后的悔恨是无益的。
苏格拉底遇见他的老师
苏格拉底年轻时去了一间妓院。当他正要离开时,看到他的老师正好经过。这个年轻人感到不好意思,想要偷偷地溜走。但是,老师走近他并问他为何要避不见面。苏格拉底说他对自己的作为感到羞愧,他的老师劝告道:“你在有所行动之前,就该对自己感到羞愧了。那么,你就不会对你现在所为感到羞愧。”
罪恶毋需指导就可学成,
但美德的培养却需要一位导师。
好的习惯难以养成,却容易接受;
坏的习惯容易学会,却难以忍受。
道德是获得永恒祝福的第一步,也是心灵的基础。少了坚实的基础,人类无法拥有进步和心灵的增长。缺乏道德的个人不但濒临危险,也将危害周遭的人。只有在道德基础已建立的情况下,人类才可能发展个人的心灵和智慧。这样的努力可引导个人脱离低层次的生活,迈向积极的高层次心灵生活。最后,到达幸福欢乐的顶端。
学习过程需要实地练习才能进步。释尊曾说过:“一个有智慧的人若不学习佛教教义,就如同色彩美丽的花朵,少了香味。”美德的教导需要格言和实际例子,最佳的例子就是释尊以丰富的热情贡献于人类社会。释尊的道德和哲学应该要人仔细研习和实行,最重要的是被人所了解。因此,只单纯的获取书中的知识,而不加以理解,将无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不要成为任何经典的奴隶
从前有个人建立了一套宗教礼仪,人们皆尊敬他,视他为有学问的人。有些人遵照他书中的指示来行事,经过数年后,这本书包含了愈来愈多的指示说明,并且建议信徒在做任何事之前,应先参考这本神圣的书籍。于是,信徒们皆将这本书当作日常生活的指南。有一天,当这位领袖走过一座木桥时,不小心跌落河中。虽然他的周遭有许多信徒在身旁,但他们却不知道在这般景况下该如何做。所以,他们翻阅圣书找解答。
“救命!救命啊!”这位大师叫着:“我不会游泳!”信徒们说:“请等一下,大师,不要沉下去啊!我们仍在翻这本圣书,里面一定有当你掉下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当他们还在翻书想要找到适当的方法时,这位大师已经溺毙了。
这个故事要传递的讯息是,我们不应被过时而保守的想法所局限,以至忘了使用我们本身所拥有的知识,而应该运用一般常识,将经典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环境的变迁,新的知识和发明不断出现,我们必须学着适应它们,并且有责任地去使用它们来创造人类的福祉。
道德指引年轻人
舆论皆认为今日青少年的道德感已经沦丧,当然这并非指所有的青少年,但确实有不少的人行为叛逆和对当今的社会现象产生困惑。他们的行为和习惯违反了公共宁静,使得爱好和平的无辜人们遭受凌辱和痛楚。
在某些方面,父母亲必须为这些青少年的坏习惯和缺乏关爱负责。现代心理学者鼓励父母亲对小孩宽容,但却给予青少年过多的自由,使得他们为所欲为。通常,父母亲花太多心思在追逐物质的满足,却忽略了孩子。为了防止道德的沉沦,父母亲有义务将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引荐给孩子们。
在教导道德伦理的过程中,采用何种宗教并不重要。任何宗教皆有一套道德准则来规范信徒,使人类过着文明的生活。同时,宗教可回馈社区居民对信仰的支持和尊敬。假如教徒间产生了歧视、敌意和嫉妒,那将是件不幸的事。
存善心还是行善
撒哈迪斯在他的《佛教伦理学》中曾说道:“一般来说,道德有两种解释(1)存有善心;(2)行善。”前者是真正的道德,后者仅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方法。个人可保有善心,便可做善事。但是,很少人能保有善心。有些人表面上的举止是有利他人,但实际上做的是利己之事。这种行为的动机来自渴求晋升、祝福、进天堂或奖励之故。或者,因为害怕遭受惩罚下地狱而行善。以上这些善行皆源于自私的心态,所以佛教认为保持善心方是真正的道德。
承认自己罪行的人,胜过那些佯装无罪的人。莎士比亚在他的剧作中表达了上述的理念:马克白夫人怂恿丈夫杀死国王前,先将蛇蝎般的脸孔佯装成纯洁的玫瑰花般。对于在光天化日下犯罪的人,我们能够轻易地找到。但对于伪善者的恶行,总是在事情变得无可救药时,我们才发觉他们的企图。 一个人虽然富有、幸运和享有善报,却不具有美德与善心,就如同以积蓄为生的人,一直从他的积蓄内拿钱来花用,却不再储蓄。当金库耗光后,他将是精神上的贫者。对于他悲惨的景况,他该怪谁呢?神还是命运?都不是!他只能责怪自己。
对于人类而言,何者为其行动准则?实在令人难以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知道影响抉择的准则,如同水也有其一定深度,轮回也是如此。若给予适当的环境,轮回将得到顺其自然的结果,达到最高修为。这是自然的演化,而非奖惩的后果。对于意志不坚强者而言,佛教的教诲有助于鼓励他们向上,制止他们被邪恶所吸引。
哲学家桑塔亚纳曾指出:“人生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并非在善与恶中做抉择,而是在善行与善行间做一抉择。”当年轻时,我们并不能了解欲望之间有着许多矛盾。一个年轻男孩可以在面对未来的许多计划时踌躇不前。但对成年人而言,他必须放弃许多计划来完成他的责任。
对于情感的处理方式也是如此,我们可以谅解年轻人一再转换他们的兴趣,但若成年人的举止如上述的年轻人般,此事就成为一件笑柄。成年男子穿着属于年轻人的休闲服,成年女人仍在为洋娃娃打扮,皆是令人感到可悲的画面。他们尚未学习到成长需要许多的牺牲,才能达到伟大的目标——这个目的地充满了成熟的爱和完整的成就。
亚里斯多德说:“理想中的人类是乐于帮助他人,但却为了他人帮助了自己而感到不好意思。”由上述说法可知给予他人善意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高尚的行为,而接受他人的帮助却是卑下的。但是,在佛教的教义中,无论是给予或接受,都不应有高高在上或矮人一截的想法,不应有秘而不宣的动机,也不应该有希冀物质或心灵回报的念头。如此一来,我们的行为动机将是纯洁的,不包含一丝一毫的私心。
通过信仰来改造个性
树木是经由本身的果实而广为人知;同样地,真正的宗教必须有永恒的结果。因此,透过它的结果,我们可以判断一个宗教的价值。
当个人信仰某一个宗教时,该教义应该可以改进个人的行为。倘若他仍如以往般贪婪、怀恨和善妒、不为受苦者感到悲悯、受到轻微刺激即以刀刃相见,那么,该宗教即不具有劝善的能力。
个人所信仰的宗教若只限于情感或崇拜,该宗教将不具有价值。除非,他的行为举止也因此变得彬彬有礼。但是,怒气若仍存在于内心,外在的进步只是假象。
真正能净化人心的宗教,应该能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本质,以及随领悟而来的各种幸福。我们不但能愉悦地接受,当幸福离去时,也能坦然地承受结果。威廉·贝克进一步地说明这项事实:能把握瞬间喜悦的人,将永浴于灿烂的阳光中。
实践教义能使个人由自身拥有的东西中,体会到心灵的转换,而非一味地奢求梦中阁楼。表面的物质享受不能使个人变得神圣,只有内心的澄净和模范的生活才有此种力量。特权、阶级、肤色、财富和权力并不是做绅士所必须的条件。只有良好的特质能使个人变得伟大,值得人尊敬。
你的财富可以粉饰住处,
但只有美德能装扮自己;
你的服饰可以点缀外在,
但只有行为能够代表你。
道德的实践不应该只限于个人,而是需要社会全体一致地实践。若想拥有一个安宁的社会,人们不应省略心灵的修为。人们或许认为他们可以恣意行事不受惩罚,甚至采行电视所误导的价值观。但是,无人能规避行恶所得到的后果。由道德实践者所组成的社会,才能够得到宁静。
佛陀曾说:
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若是公正且富善心,阁员们也会变得公正而富善心。当阁员们是公正且富善心时,将影响高级职员们。当高级职员们是公正且富善心时,下属将受其影响。当下属们变得公正且富善心时,全国的人民也将变得公正且富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