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科学对教育的启示总体分两个方面:一是超越学科的,二是与跟学科相关的。当我们做深入研究的时候,希望把学科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展示跟学科密切结合的,不然不足以指导我们的教学。
关于对分课堂
新近国内翻译过来的美国的一本书《基于脑科学的教学策略》里,提到最重要的五个教学策略是:学生感觉安全、轻松,学生拥有自主的空间和权利,注重思维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像现在很多时候只看答案),有充分的人际互动,有充分的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运用知识和输出。对分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就符合了上述基于脑科学的最重要的五个教学原则。
这个教学模式分为三个流程。第一是讲授,讲解框架重点和难点;老师讲完以后,学生自己去学习、内化吸收、提出问题;然后回到小组里讨论,讨论没有解决的问题;最后再交给老师解答。简单说,是把讲述法和讨论法结合在一起。更细致地说,是让老师引导、带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提出问题,再由老师答疑解惑。包括了讲授、独学、讨论、对话四个过程。
举一个例子,这是一节小学数学课,40分钟的前18分钟,老师详细给学生们讲例题,讲授什么是折线图,能用它解决什么问题,期间没有特别多的互动。然后进入下一个阶段,让学生自己做作业,布置折线图的题目,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这是第二个阶段,内化吸收,大概5分钟。接着进入小组讨论阶段,四个人一个小组,自由讨论,讨论的就是独学过程中想得不清楚、不透彻的问题,大概7~8分钟。讨论之后老师开始抽查,这是一个师生互动过程。互动之后老师再根据情况做总结。40分钟一节课,就这样走完一个对分的流程。
为什么要对分呢?我们知道,传统课堂是先教师讲授,然后是学生学习;自主课堂是学生先进行学习,然后再合作探究,最后老师点拨总结。对分课堂做了一个折中,把先教后学放在前边,然后有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己探究,再将探究的结果获得老师的指点——其实这是先学后教。所以对分课堂是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整合,是一个中庸的课堂,强调知识,也强调能力,强调教法,也强调学法,既强调独立思考,还强调合作探究。这样的对分是符合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的七个理论(人本、认知、建构、行为,探究、发展和范例教学理论)的。如果从目标动机、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解读教学,当前的教学有认知主义,还有行为主义,缺失的是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所以学生不爱学习,被教师鞭策著去学习,是被动学习。而我们基于这七个理论汇总出来的65个教学原则,照顾到了学生的动机、学习策略、评价策略等。
对分课堂最核心的理念是分割权力,把教师的话语权分割一半给学生,重新调整师生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权力关系。当前的课堂,教师侵占了学生的权力,而在对分课堂上,既要尊重教师的权威,还要释放学生的自由,把中西教育整合成一个更好的模式。
在对分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是引导性的,然后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是安全、轻松、自主的,但又不是完全自主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之后再获得自主。在学生个人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他们可以把思想表达出来,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发现彼此的错误,这是思维建构的过程。而这完全符合基于脑科学提出的最为重要的五个教学策略。而传统课堂上,这五个策略是基本缺失的:我们有输出吗?有建构吗?学生觉得自由安全吗?没有。学生非常紧张,非常疲劳。
对分课堂:培养核心素养
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培养核心素养。美国提出了4C模型,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其实4C离我们非常近,批判性思维是指头脑清楚,创造性思维是指头脑灵活,能写会说,情商比较高。把这四个方面培养出来,我们的教育就很成功。
怎么样培养4C素养呢?只有一个方法,同班讨论。不是老师跟学生讨论,不是跟家长讨论,就是学生跟学生的讨论。只有同伴间的讨论,才能让每个人的头脑更加清楚、更加灵活,才能让大家彼此顺畅沟通,彼此愉快合作。这种情况下,学习的内在需要让他们表达,这就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当你开不了口,就无法跟别人沟通合作。让学生开口而且讲得好,是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的必经阶段。对分课堂就看大部分学生能不能开口说话、说得好不好。
我们对学习有很多表述,学习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迁移。如果不能迁移,这个学习是没有价值的。新高考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走向能力教育。能力必然是可以迁移的。对分课堂怎么实现迁移呢?老师先讲理论,告诉你怎么解决问题,然后用这个理论解决问题,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就跟同伴聊一聊,梳理一下思路,聊清楚了当然好,聊不清楚再来问老师,让老师帮助解决。这就是对分课堂,非常自然朴素,四个流程捕捉了学习的核心,实现了迁移能力的培养。
对分课堂与学科的结合
对分课堂与学科的结合上,数学比较容易,语文碰到很大困难。我们思考后发现,不是对分有问题,而是语文教育有问题。从1904年到2004年,语文教育在中国有100年的历史,到现在115年了,但是语文教育始终没有解决核心的问题。1978年,叶圣陶先生写过一篇对语文教育的反思文章。他说,我教古文的时候,一句句讲,讲明白了,学生背熟了就行了,过去的私塾老师都是这样。五四运动的时候,用白话文了,一部分白话文,一部分文言文。但是教白话文就发现,没有讲头。叶圣陶先生说,1923年前后中国白话文引入语文教育的时候,大家就不知道讲什么;学文言文究竟是什么目的也不明白。有白话文了,还学文言文干什么?叶先生引用吕叔湘先生的话,说“十年的语文教育,大多数语文不过关”。叶先生说,再也不要走老路子了,语文很重要,但语文教育少、慢、费、差。
最近周正奎先生发表了一篇文章,说经过 1997年的语文教育大讨论,推进了国家的新课改,语文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现在大家的教法基本上还是老套路。为什么语文教育的问题这么久没有得到解决呢?因为我们没有做过研究。叶先生也不是从学者角度去研究的,他是文学家,不是语文教育学家。北师大张秋玲老师认为,2000年以前,中国就没有语文教育这个学科。
语文究竟教什么?如何教?教到什么程度?学术界回答不了这些问题,只能抛给一线老师。一线老师没办法,就“百花齐放”,所以语文教学的流派特别多。
语文要回归到语言上,语言是文本,无论是文字的形式还是其他形式,都是符号流。文本中包含一切生活,地理、数学、物理、化学,都是生活的切面。语文是什么?一个400字的短文里面,天文地理、万物人事,无所不包,语文就是 生活本身。教阅读,要教解码能力;教写作,要教编码能力。听说读写,就是信息处理的能力。但是今天我们教“听”了吗?教“说”了吗?网上有文章说,为什么我们不教作文,因为不会教。语文阅读的基本教学方法是讲读法,从头到尾讲得特别细致,讲完就完了。注意,讲完以后没有迁移。简单说,听说读写,我们都教得不好。
语文教学要往深处再挖,要教基本的生活智慧,教理性思维能力,可现在语文教师还在大量地讲审美。基于此,我们探索出了阅读的新教法:凝缩+双文本。老师演示如何从A文本提取信息、简练表达、回答问题(能做到提炼准确,说明理解了文本,提炼不准确说明没有理解),然后学生练习从B文本提取信息。这就是“凝缩+双文本”。教作文是沿相反方向展开。另外,还要把思维导图与想象两个重要的认知方法和过程放进去。这是最新的语文教学法。
我们还创造了新型快速识字法、韵文集中识字法。这依据的是赫布学习原则:强连接带动弱连接。所谓用强连接带弱连接,就是用小孩子的语音、语义带动字形和语义的关联。这非常符合脑科学,是一种全新的方法。
语文还有很多重要问题,比如学语文是否需要大量背诵?我们的答案是,不需要也不应该大量背诵。比如,古诗文对我们到底有什么价值?我自己在从事脑科学方面的工作,如汉字拼义理论、中文特有脑电波N200,基于这些工作,我认为,学古诗文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进行精炼、准确的表达。
总之,我们要对语文学科做根本性调整,希望能够有助于让语文教学从经验走向科学。
关于对分课堂
新近国内翻译过来的美国的一本书《基于脑科学的教学策略》里,提到最重要的五个教学策略是:学生感觉安全、轻松,学生拥有自主的空间和权利,注重思维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像现在很多时候只看答案),有充分的人际互动,有充分的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运用知识和输出。对分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就符合了上述基于脑科学的最重要的五个教学原则。
这个教学模式分为三个流程。第一是讲授,讲解框架重点和难点;老师讲完以后,学生自己去学习、内化吸收、提出问题;然后回到小组里讨论,讨论没有解决的问题;最后再交给老师解答。简单说,是把讲述法和讨论法结合在一起。更细致地说,是让老师引导、带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提出问题,再由老师答疑解惑。包括了讲授、独学、讨论、对话四个过程。
举一个例子,这是一节小学数学课,40分钟的前18分钟,老师详细给学生们讲例题,讲授什么是折线图,能用它解决什么问题,期间没有特别多的互动。然后进入下一个阶段,让学生自己做作业,布置折线图的题目,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这是第二个阶段,内化吸收,大概5分钟。接着进入小组讨论阶段,四个人一个小组,自由讨论,讨论的就是独学过程中想得不清楚、不透彻的问题,大概7~8分钟。讨论之后老师开始抽查,这是一个师生互动过程。互动之后老师再根据情况做总结。40分钟一节课,就这样走完一个对分的流程。
为什么要对分呢?我们知道,传统课堂是先教师讲授,然后是学生学习;自主课堂是学生先进行学习,然后再合作探究,最后老师点拨总结。对分课堂做了一个折中,把先教后学放在前边,然后有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己探究,再将探究的结果获得老师的指点——其实这是先学后教。所以对分课堂是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整合,是一个中庸的课堂,强调知识,也强调能力,强调教法,也强调学法,既强调独立思考,还强调合作探究。这样的对分是符合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的七个理论(人本、认知、建构、行为,探究、发展和范例教学理论)的。如果从目标动机、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解读教学,当前的教学有认知主义,还有行为主义,缺失的是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所以学生不爱学习,被教师鞭策著去学习,是被动学习。而我们基于这七个理论汇总出来的65个教学原则,照顾到了学生的动机、学习策略、评价策略等。
对分课堂最核心的理念是分割权力,把教师的话语权分割一半给学生,重新调整师生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权力关系。当前的课堂,教师侵占了学生的权力,而在对分课堂上,既要尊重教师的权威,还要释放学生的自由,把中西教育整合成一个更好的模式。
在对分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是引导性的,然后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是安全、轻松、自主的,但又不是完全自主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之后再获得自主。在学生个人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他们可以把思想表达出来,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发现彼此的错误,这是思维建构的过程。而这完全符合基于脑科学提出的最为重要的五个教学策略。而传统课堂上,这五个策略是基本缺失的:我们有输出吗?有建构吗?学生觉得自由安全吗?没有。学生非常紧张,非常疲劳。
对分课堂:培养核心素养
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培养核心素养。美国提出了4C模型,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其实4C离我们非常近,批判性思维是指头脑清楚,创造性思维是指头脑灵活,能写会说,情商比较高。把这四个方面培养出来,我们的教育就很成功。
怎么样培养4C素养呢?只有一个方法,同班讨论。不是老师跟学生讨论,不是跟家长讨论,就是学生跟学生的讨论。只有同伴间的讨论,才能让每个人的头脑更加清楚、更加灵活,才能让大家彼此顺畅沟通,彼此愉快合作。这种情况下,学习的内在需要让他们表达,这就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当你开不了口,就无法跟别人沟通合作。让学生开口而且讲得好,是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的必经阶段。对分课堂就看大部分学生能不能开口说话、说得好不好。
我们对学习有很多表述,学习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迁移。如果不能迁移,这个学习是没有价值的。新高考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走向能力教育。能力必然是可以迁移的。对分课堂怎么实现迁移呢?老师先讲理论,告诉你怎么解决问题,然后用这个理论解决问题,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就跟同伴聊一聊,梳理一下思路,聊清楚了当然好,聊不清楚再来问老师,让老师帮助解决。这就是对分课堂,非常自然朴素,四个流程捕捉了学习的核心,实现了迁移能力的培养。
对分课堂与学科的结合
对分课堂与学科的结合上,数学比较容易,语文碰到很大困难。我们思考后发现,不是对分有问题,而是语文教育有问题。从1904年到2004年,语文教育在中国有100年的历史,到现在115年了,但是语文教育始终没有解决核心的问题。1978年,叶圣陶先生写过一篇对语文教育的反思文章。他说,我教古文的时候,一句句讲,讲明白了,学生背熟了就行了,过去的私塾老师都是这样。五四运动的时候,用白话文了,一部分白话文,一部分文言文。但是教白话文就发现,没有讲头。叶圣陶先生说,1923年前后中国白话文引入语文教育的时候,大家就不知道讲什么;学文言文究竟是什么目的也不明白。有白话文了,还学文言文干什么?叶先生引用吕叔湘先生的话,说“十年的语文教育,大多数语文不过关”。叶先生说,再也不要走老路子了,语文很重要,但语文教育少、慢、费、差。
最近周正奎先生发表了一篇文章,说经过 1997年的语文教育大讨论,推进了国家的新课改,语文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现在大家的教法基本上还是老套路。为什么语文教育的问题这么久没有得到解决呢?因为我们没有做过研究。叶先生也不是从学者角度去研究的,他是文学家,不是语文教育学家。北师大张秋玲老师认为,2000年以前,中国就没有语文教育这个学科。
语文究竟教什么?如何教?教到什么程度?学术界回答不了这些问题,只能抛给一线老师。一线老师没办法,就“百花齐放”,所以语文教学的流派特别多。
语文要回归到语言上,语言是文本,无论是文字的形式还是其他形式,都是符号流。文本中包含一切生活,地理、数学、物理、化学,都是生活的切面。语文是什么?一个400字的短文里面,天文地理、万物人事,无所不包,语文就是 生活本身。教阅读,要教解码能力;教写作,要教编码能力。听说读写,就是信息处理的能力。但是今天我们教“听”了吗?教“说”了吗?网上有文章说,为什么我们不教作文,因为不会教。语文阅读的基本教学方法是讲读法,从头到尾讲得特别细致,讲完就完了。注意,讲完以后没有迁移。简单说,听说读写,我们都教得不好。
语文教学要往深处再挖,要教基本的生活智慧,教理性思维能力,可现在语文教师还在大量地讲审美。基于此,我们探索出了阅读的新教法:凝缩+双文本。老师演示如何从A文本提取信息、简练表达、回答问题(能做到提炼准确,说明理解了文本,提炼不准确说明没有理解),然后学生练习从B文本提取信息。这就是“凝缩+双文本”。教作文是沿相反方向展开。另外,还要把思维导图与想象两个重要的认知方法和过程放进去。这是最新的语文教学法。
我们还创造了新型快速识字法、韵文集中识字法。这依据的是赫布学习原则:强连接带动弱连接。所谓用强连接带弱连接,就是用小孩子的语音、语义带动字形和语义的关联。这非常符合脑科学,是一种全新的方法。
语文还有很多重要问题,比如学语文是否需要大量背诵?我们的答案是,不需要也不应该大量背诵。比如,古诗文对我们到底有什么价值?我自己在从事脑科学方面的工作,如汉字拼义理论、中文特有脑电波N200,基于这些工作,我认为,学古诗文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进行精炼、准确的表达。
总之,我们要对语文学科做根本性调整,希望能够有助于让语文教学从经验走向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