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读写入手,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关键词:主动学习 读书 练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只要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和投入,就会树立起学习语文的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就掌握了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投入到学习中去呢?
一、让孩子爱上读书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十分之七都是在说两个字——读书。他说:“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的确,每年任教的班级里总会有几个学困生,课堂里,触及到学生空洞游离的眼神,我就忍不住着急。试过强制背诵、抄写等老方法,但效果都不好。于是听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试着读书给他们听,鼓励他们自己试着读书,并制定了详细的班级读书计划。
(一)老师择优推荐,学生自主选择。
2010年秋季,我新接手了一个三年级班。一年来,我利用早读课、阅读课及中午空闲时间,把合适的书籍推荐给孩子们。我已经给孩子们读完了《小布头奇遇记》、《和树谈心》、《小巴掌童话》、《阿笨猫和发明家》、《帅狗杜明尼克》。但孩子们显然并不满足,他们强烈要求和老师分享更多的阅读时光。于是,我乘胜追击,鼓励孩子们自己到书里寻找乐趣,建议孩子们到新华书店去翻阅、挑拣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样,既顺应了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支配阅读的时间,养成自己要读书的习惯,又让孩子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避免阅读进入单一的死胡同。
(二)勾画圈点涂杠,指导读书方法。
“读书须入门,入门始得真”,入门即掌握阅读的“窍门”。我告诉孩子们:“不动笔墨不读书。”勾画圈点涂杠,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在书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孩子们本来就活泼好动,这下得到机会,小手握着铅笔,在书上又是写,又是画的,忙得不亦乐乎。
(三)提高阅读能力,加强互动交流。
第二学期,我在班上开展了全班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我们读了这样的三本书《让太阳长上翅膀》、《长袜子皮皮》、《猎人海力布》。每次读书前,我会给孩子们布置一些阅读任务:你喜欢书中的谁?喜欢他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思考?然后在每两周一节的阅读课上进行交流。这节课上你可以是表演者,也可以是倾听者,还可以是欣赏者。因为我并不强求每个孩子都发言,而是充分给他们自由选择的空间,所以,孩子们总是对这节交流课充满了期待。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期待及阅读反思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形成、提升。
二、让孩子合理地练习
诗人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布置作业也是如此。读读抄抄背背这样老一套的作业会让孩子逐渐失去兴趣,慢慢厌倦。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作业、要做作业、做好作业呢?这学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做了一些探索。
(一)读读想象,让心灵来一次远航。
所谓“悠闲出智慧”,所以有的作业可以只是想象。如,三年级下册第六课《花瓣飘香》,课文的结尾写作者在小女孩儿的感染下,买了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儿,一盆放在了自己母亲的阳台上。此时,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在作者送花给小女孩儿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当母亲在阳台上发现那盆花的时候,是意外?是惊喜?是感动?还是……?当想象的翅膀展开,当思维的火花被激活时,孩子的答案是异彩纷呈的。在描述想象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思维相互碰撞,激发出生命个体对同一事物不同看法的多样性。学生也对作者的内心世界和课文的内涵有了更为丰富的感悟。
(二)读读画画,让美丽在眼前绽放。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三课《庐山的云雾》的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画云雾笼罩山头和缠绕山腰的样子,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绘画这种形象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悟云雾笼罩山头和缠绕山腰的形态,以及用绒帽和玉带做比喻的形象。再如,第十三课《绝句》,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白鹭飞上青天,西岭积雪,门前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宛若一幅画呢?请把它画下来好吗?孩子们创作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画插图,还可以画“作文”。三年级刚刚接触习作,为了给孩子降低坡度,减少畏难情绪。在第一次作文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先来了张“自画像”,而后进行了“向你介绍我”的口语交际活动,最后当场习作。图文并茂,一改作文呆板单调的面孔。孩子们还将此延续到了自己的日记中,画画写写,写写画画,日记成了孩子们抒发情感的好朋友。
(三)读读演演,让精彩来一次预约。
好多孩子都是一些天生的小表演家,都有较强的表演欲望。让学生尽情地发挥他们的表演才能,可以充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像三年级下册书中的《大作家的小老师》、《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争论的故事》等,都可以让孩子们在读完课文的基础上,用表演的形式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并让孩子的个性自由发展。再如,学完《恐龙》一课后,我让学生收集有关恐龙的知识,扮演自己喜爱的恐龙,做一下自我介绍。这样具有情境性的活动类作业,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又更好地挖掘了学生的表演才能,还让孩子们品尝到了创造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
(四)读读编编,让体验在实践中深刻。
在三年级下册,学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荷花》、《槐乡五月》这类写景文章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请为美丽的南沙群岛写几句广告词。请收集有关荷花的资料编辑一份小报。如果你是一名槐乡孩子,请做小导游,用一段话把槐乡来赞一赞。当“美丽南沙,魅力南沙”、“来了‘南沙’不想家”、“快来南沙群岛,体验浪漫之旅”等这些妙语连珠的广告词回荡在我耳边时,我说不出的震惊与喜悦;当《荷花报》、《小荷集》等一张张文质兼美、编排合理、内容丰富的小报呈现在我眼前时,我说不出的感动与赞美;当“美丽的槐乡,我的家”、“谁不说俺槐乡好”等这些或诗意、或深情、或幽默的语言把我们带进那个槐花飘香、热情好客的村落时,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与感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在我和孩子们一同学习,一同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语文逐渐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上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那一阵阵热烈的讨论;课后,一有空闲,孩子们就都如饥似渴地捧起了自己所喜爱的课外书,他们时而微笑,时而皱眉,时而掉泪,时而拿起笔来在书上、本上或画或写些什么……这一切都在告诉我:我的学生现在是多么喜爱学习语文!又是多么善于思考!愿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陪伴他们终生!■
关键词:主动学习 读书 练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只要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和投入,就会树立起学习语文的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就掌握了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投入到学习中去呢?
一、让孩子爱上读书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十分之七都是在说两个字——读书。他说:“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的确,每年任教的班级里总会有几个学困生,课堂里,触及到学生空洞游离的眼神,我就忍不住着急。试过强制背诵、抄写等老方法,但效果都不好。于是听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试着读书给他们听,鼓励他们自己试着读书,并制定了详细的班级读书计划。
(一)老师择优推荐,学生自主选择。
2010年秋季,我新接手了一个三年级班。一年来,我利用早读课、阅读课及中午空闲时间,把合适的书籍推荐给孩子们。我已经给孩子们读完了《小布头奇遇记》、《和树谈心》、《小巴掌童话》、《阿笨猫和发明家》、《帅狗杜明尼克》。但孩子们显然并不满足,他们强烈要求和老师分享更多的阅读时光。于是,我乘胜追击,鼓励孩子们自己到书里寻找乐趣,建议孩子们到新华书店去翻阅、挑拣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样,既顺应了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支配阅读的时间,养成自己要读书的习惯,又让孩子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避免阅读进入单一的死胡同。
(二)勾画圈点涂杠,指导读书方法。
“读书须入门,入门始得真”,入门即掌握阅读的“窍门”。我告诉孩子们:“不动笔墨不读书。”勾画圈点涂杠,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在书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孩子们本来就活泼好动,这下得到机会,小手握着铅笔,在书上又是写,又是画的,忙得不亦乐乎。
(三)提高阅读能力,加强互动交流。
第二学期,我在班上开展了全班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我们读了这样的三本书《让太阳长上翅膀》、《长袜子皮皮》、《猎人海力布》。每次读书前,我会给孩子们布置一些阅读任务:你喜欢书中的谁?喜欢他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思考?然后在每两周一节的阅读课上进行交流。这节课上你可以是表演者,也可以是倾听者,还可以是欣赏者。因为我并不强求每个孩子都发言,而是充分给他们自由选择的空间,所以,孩子们总是对这节交流课充满了期待。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期待及阅读反思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形成、提升。
二、让孩子合理地练习
诗人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布置作业也是如此。读读抄抄背背这样老一套的作业会让孩子逐渐失去兴趣,慢慢厌倦。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作业、要做作业、做好作业呢?这学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做了一些探索。
(一)读读想象,让心灵来一次远航。
所谓“悠闲出智慧”,所以有的作业可以只是想象。如,三年级下册第六课《花瓣飘香》,课文的结尾写作者在小女孩儿的感染下,买了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儿,一盆放在了自己母亲的阳台上。此时,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在作者送花给小女孩儿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当母亲在阳台上发现那盆花的时候,是意外?是惊喜?是感动?还是……?当想象的翅膀展开,当思维的火花被激活时,孩子的答案是异彩纷呈的。在描述想象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思维相互碰撞,激发出生命个体对同一事物不同看法的多样性。学生也对作者的内心世界和课文的内涵有了更为丰富的感悟。
(二)读读画画,让美丽在眼前绽放。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三课《庐山的云雾》的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画云雾笼罩山头和缠绕山腰的样子,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绘画这种形象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悟云雾笼罩山头和缠绕山腰的形态,以及用绒帽和玉带做比喻的形象。再如,第十三课《绝句》,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白鹭飞上青天,西岭积雪,门前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宛若一幅画呢?请把它画下来好吗?孩子们创作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画插图,还可以画“作文”。三年级刚刚接触习作,为了给孩子降低坡度,减少畏难情绪。在第一次作文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先来了张“自画像”,而后进行了“向你介绍我”的口语交际活动,最后当场习作。图文并茂,一改作文呆板单调的面孔。孩子们还将此延续到了自己的日记中,画画写写,写写画画,日记成了孩子们抒发情感的好朋友。
(三)读读演演,让精彩来一次预约。
好多孩子都是一些天生的小表演家,都有较强的表演欲望。让学生尽情地发挥他们的表演才能,可以充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像三年级下册书中的《大作家的小老师》、《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争论的故事》等,都可以让孩子们在读完课文的基础上,用表演的形式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并让孩子的个性自由发展。再如,学完《恐龙》一课后,我让学生收集有关恐龙的知识,扮演自己喜爱的恐龙,做一下自我介绍。这样具有情境性的活动类作业,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又更好地挖掘了学生的表演才能,还让孩子们品尝到了创造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
(四)读读编编,让体验在实践中深刻。
在三年级下册,学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荷花》、《槐乡五月》这类写景文章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请为美丽的南沙群岛写几句广告词。请收集有关荷花的资料编辑一份小报。如果你是一名槐乡孩子,请做小导游,用一段话把槐乡来赞一赞。当“美丽南沙,魅力南沙”、“来了‘南沙’不想家”、“快来南沙群岛,体验浪漫之旅”等这些妙语连珠的广告词回荡在我耳边时,我说不出的震惊与喜悦;当《荷花报》、《小荷集》等一张张文质兼美、编排合理、内容丰富的小报呈现在我眼前时,我说不出的感动与赞美;当“美丽的槐乡,我的家”、“谁不说俺槐乡好”等这些或诗意、或深情、或幽默的语言把我们带进那个槐花飘香、热情好客的村落时,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与感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在我和孩子们一同学习,一同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语文逐渐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上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那一阵阵热烈的讨论;课后,一有空闲,孩子们就都如饥似渴地捧起了自己所喜爱的课外书,他们时而微笑,时而皱眉,时而掉泪,时而拿起笔来在书上、本上或画或写些什么……这一切都在告诉我:我的学生现在是多么喜爱学习语文!又是多么善于思考!愿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陪伴他们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