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第50条之司法适用与立法完善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6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反垄断法》保护的利益是多重的,其中以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为基础,而民事责任措施在切实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我国《反垄断法》第50条规定得过于原则和笼统,缺乏基本的可操作性,在司法适用的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明确,结合我国垄断行为的分类以及借鉴其他立法完善国家的立法通例,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民事责任;司法适用;行政垄断;损害赔偿;立法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2.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3-0225-01
  作者简介: 张文慧(1993-),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江南大学法学院本科在读。
  一、反垄断法民事责任的性质明晰
  虽然反垄断法关于民事责任的规定也是源自传统的民事侵权责任,但是反垄断法的民事责任又与一般的民事责任存在诸多不同,而其中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这是由反垄断法的利益保护结构所决定的,作为经济法的重要分支,总的来说,反垄断法的立法旨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经营者(竞争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等多重利益,并且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保护中。其次,一般民事责任的保护客体是一般的民事权利。具有预设性和法定性。但是通过考察反垄断法,我们便发现其中心内容使得这一机制基本上不具备可操作性,而这一缺陷明显已经在我国《反垄断法》的司法适用中得到了体现。
  二、反垄断法民事责任的基本形式
  纵观各国,虽然关于反垄断法的损害赔偿责任的制度规定各有不同,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归纳来说反垄断法民事责任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惩罚性,补偿性和混合型三种损害赔偿模式。总的来说,在多数国家,反垄断法中的损害赔偿民事责任实行的是实际损害赔偿原则,例如,美国、台湾,同时我国《民法通则》也体现了此项原则。但是令人失望的是我国《反垄断法》仅在第50条规定:“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1]因为实行惩罚性赔偿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而且要严格控制在特定的情况下。由于我国《反垄断法》中并没有特别规定惩罚性赔偿,所以我国目前反垄断法中的损害赔偿原则应以赔偿实际损失为原则。
  三、我国《反垄断法》第50条的立法完善
  (一)原告资格的界定
  有关原告资格的界定这方面的立法完善是有关学者的观点,我对此并不认同。原告资格的界定,即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从《反垄断法》第50条来看,仅有“由于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而遭受损失的他人”,简化了说,就是两个字—“他人”,对于竞争者(经营者)来说,是毫无疑问可以成为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的。有学者提出对于一般消费者特别是间接购买者能否成为这种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是需要明确的。我认为这个是没有必要的,从《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条文表述我们就可以看出,《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指出“经营者”这三个字,而《反垄断法》却只表明“他人”,法律上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以我认为其实法律中已经规定了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是包含消费者的。[2]总结来说,就是只要是因垄断行为受有损失的主体,都可成为求偿权利人。所以其实这一点并不需要完善。
  (二)被告资格的界定
  《反垄断法》第50条明确指出经营者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但同时也将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仅限定于经营者。据此,有学者就指出,行政垄断在《反垄断法》中是无法规制的。我认为此观点是正确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修订第十二条的第八项明确规定“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虽然这是一次立法的进步,但是问题其实还是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实践中应当如何具体操作呢?这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三)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因此,归责原则的确定,对于垄断行为民事责任的认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我国反垄断立法的过程中,对于是否要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等问题是有意见分歧的,虽然很多学者认为由于《反垄断法》中没有规定无过错责任原则,所以我国反垄断民事责任的承担应适用一般的归责原则即过错责任原则。但是对于这一归责原则,我认为还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在过错责任为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应当由法律附加规定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的例外。
  (四)损害赔偿与排除侵害
  各国反垄断法民事责任形式主要有两种:排除侵害和损害赔偿。作为反垄断法民事责任的基本形式,二者却存在诸多不同。排除侵害侧重于预防,而损害赔偿作为事后的救济手段,显然不会先行抑制,但是我认为仅仅在立法中规定损害赔偿制度明显是因噎废食的做法,也不符合反垄断立法的目的,虽然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在现阶段实践经验不足,但如果一开始就唯唯诺诺,对其抱有怀疑的态度,企图通过控制案件数量、简化案件的甄别程序来使其完成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我国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永远也不会发展起来的,这对我们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是致命的伤害。“实践出真知”,“孰能生巧”才是一个执法机构生生不息的动力。
  [3]作为维护经济民主和经济自由的基本法,《反垄断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希望相关的部门可以对此重视起来,对第50条进行完善,以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以实现其鼓励创新、促进自由竞争、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
  [ 参 考 文 献 ]
  [1]王先林著.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竞争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
  [2]张骏.反垄断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基于<反垄断法>第50条的思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
  [3]曾军.中国反垄断法实施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8.5.
其他文献
任伯年辞世离现在仅仅百年,而作为一位出身平民,以画谋生的民间画家,任伯年虽然以出色的才艺跻身海派大师的行列,甚至对吴昌硕的绘画产生过很大影响,但由于他不入文人行列,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从而得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结合学校现状,提出“双师型”教师建设的五项措施。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ur
摘 要: 2014年我国最新开始执行的《公司法》中关于资本制度有着一些较大的变革,虽然资本制度改革顺应了市场的需求,符合国家法制建设的要求,但实际上新的制度修订对公司债权人权益也有着新的影响。  关键词: 公司法;资本制度;债权人;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D922.2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3-0211-01  作者简介: 张菁(1985-),女,陕
摘 要 气象预报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因为它具有知识产权客体的特征和实践基础,并符合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内容要件。需完善立法和相关配套制度,以进一步保证气象预报信息的合法有效利用,实现国家、社会、个人利益的统一。  关键词 气象预报 知识产权 著作权  中图分类号:D92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7-290-02  气象预报的市场化运作中出现了一系列权属纠
摘 要 交易习惯是社会规则的一种,在客观程度上来说,其对商人的行为起引导与规范的作用。交易习惯不能做与法律相违背的事情,而且要遵守公序良俗的原则,同时,交易习惯不仅具有一定的独立效力根据,还具有相对性。从法律角度来看,在交易习惯方面,我国司法与商事立法都干预得过多,非常不利于各商事交易进行及时的调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交易习惯的法源地位应该在我国的民法典中规定好,并且,交易习惯的采信规则也应该在《
近几年,途中合理损耗(定额合理损耗)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中频繁出现,而该知识点包括高职三学生在内都不能很好地驾驭。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学生不能理清计划成本计价
摘 要: 公司并购作为企业竞争的有效手段,在商业竞争浪潮中已有愈演愈烈之势。并购实践中,公司实体变化造成的资产合并与转移,以及借并购之名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将对债权人利益产生重大影响。为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利,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债权人利益保护法律机制已成必要。  关键词: 公司并购;债权人利益;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2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
传媒市场形势严峻,竞争势所必然。电视媒体之间市场争夺手段与方式中渗透着更多的文化理念。像“新闻高地”争夺中强势媒体文化传播影响优势的利用;栏目争夺中“文化消费”注
摘 要: 司 法实践中常有空白背书的问题需要解决,所以需通过对空白背书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两个关注点,即空白背书的法律效力和空白背书的补记权。并且借鉴国外的有关法律制度,来完善我国的空白背书立法。  关键词: 空白背书;法律效力;补记权  中图分类号:D920.5;D922.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3-0227-01  作者简介: 郭艳婷(1992-
在当今法治盛行的社会,为了进一步有效保工人特别是女工的权益,全国各地都陆续建立了工会组织。本文从工会对女工权益的保护现状入手,对如何进一步利用工会的力量来保护女工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