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只追求资金安全,把资产全部投资到固定收益类产品上的“安安族”,还是跟着“身边高人”投什么,你就投什么的“盲从族”?抑或是笃信富贵险中求,期望博取高收益的“好高族”?
只有4%的投资者能获得高收益
10年前,谈到投资理财,国人可以分为有理财意识和没有理财意识两大族群;10年后,谈到投资理财,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大堆理财心得。
虽然每个人对投资理财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但是数据表明,只有很少的投资者可以获得高收益。就在招商银行刚刚发布的《2013年中国城市居民财富管理与资产配置现状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正在进行理财行为的人数比例为8 8%。但是这些投资者中,仅仅有4%的受访对象通过财富管理,获得了较高的收益;34.1%的受访对象盈亏相抵,甚至有所亏损;剩余62%的受访对象也仅仅是略有收益。
对此数据,招商银行总行零售综合管理部总经理彭家文告诉记者:“目前国人在财富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具有很明显的资产配置不合理现象,大多数人还没有资产配置概念,投资全靠朋友介绍或一时兴起,而且对投资产品可能根本不了解,对产品的性质、风险、市场状况等一无所知。这种懵懂型的投资者很容易在投资中无法获利,甚至出现亏损。另外一些单一型的投资者缺乏正确的投资观念指导,要么过于保守,比如只存定期和买国债;要么把绝大部分资产投入房地产或者股票市场等某个单一市场。他们要么错失资金本应带来的稳定的更高收益,要么承担着高风险,体会过山车般的收益波动。”
仅靠一款产品很难赚到高收益
在现在这个时代,仅有理财意识是不够的,你还要懂得资产配置,才能获得好收益。尤其是最近一年来,在传统的资产配置机构银行和第三方之外,保险、券商和信托都开始涉足资产管理业务,像过去10年那样,“押” 对宝,通过投资一款产品,赶上一波行情,获得高收益,这样的情形在未来很难再现。
不妨仔细回想在过去10年,我们追过的投资产品。
房地产被称作是过去10年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产品之一。你10年前在一线城市购买一套房子的回报率,可能会超过任何一款金融产品,但是现在,公众普遍认为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其次是股票。在2006年和2007年股票经历了最辉煌时期,升到6000点,在那个年代,投资对了一只股票,赚大钱的人并不少。但是股市起伏不定,后期也套牢了很多股民。随后是PE基金,在2010年国内I PO启动,很多人投资PE基金,但是现在不少PE基金却处在并不理想的退出期。而最近两年,股市回落,固定收益类的产品受到投资者青睐,公募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信托都火得一塌糊涂。
随着去年政府出台多项法律政策,金融行业进入混业经营时代,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未来也许很难有一款金融产品能重现过去10年的单一产品暴利。沪指很难飙升到6000点,PE也很难达到80倍市盈率,房价以后想要以年复合回报30%收益率增长也不容易。
现在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像过去10年那样获得暴利,还是通过合理均衡的资产配置,获得每年合理预期收益更靠谱。
资产配置没有“均码号”
彭家文认为:“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掌握正确的资产配置方法,关键是要注意因人而异和因时而异。”
投资者和资产配置的关系就好像房间和家具的关系一样,不同的房间要摆不同的家具,KI NGSIZE的大床摆在别墅里非常棒,但是摆在60平米的两居室就是个悲剧。
不同的投资者也适合不同的资产配置结构,因为年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程度、资金流动性都不相同,他们在选择具体的投资组合时也截然不同。例如一位退休的投资者再像年轻人那样选择激进型的产品,显然就不太合适;一位对流动性有较高要求的投资者就不适合投资固定收益信托这样的产品。
招商银行总行零售部人员为记者举例说明:“曾经有两位投资者来到我们这里,一位是已经离异的高薪媒体人,他的收入多,人际关系复杂。他的资产配置中,就可以保留较少的现金,同时通过金融工具来隐匿资产,最后可以配置一些风险性较高的投资产品。另一位是因为身体不好,提前退休,孩子准备出国读书的女士。她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就要保留较多的现金或者是流动性较好的产品,然后就是要配置寿险,最后剩余资产投资一些固定收益类产品。”
资产配置要根据投资者情况随时调整以外,因时而异也很重要。
如果重新回想一遍过去10年追过的投资产品,你会发现,房地产之外的那些曾经的高回报率金融产品,给投资者带来高额投资收益之后,随着市场行情的走低,也套牢了一些投资者。投资者要随着行情的涨跌,随时调整投资组合,资产配置要根据经济周期和市场行情,随时调整,即因时而异。
这可以在2004年美林证券的《投资时钟》报告中找到答案。美林投资时钟理论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各类资产的表现是不同的,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动,投资的大类资产也出现起伏波动。中国过去10年的经济周期及其不同金融产品的相对表现,充分验证了美林时钟的说法。
只有4%的投资者能获得高收益
10年前,谈到投资理财,国人可以分为有理财意识和没有理财意识两大族群;10年后,谈到投资理财,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大堆理财心得。
虽然每个人对投资理财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但是数据表明,只有很少的投资者可以获得高收益。就在招商银行刚刚发布的《2013年中国城市居民财富管理与资产配置现状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正在进行理财行为的人数比例为8 8%。但是这些投资者中,仅仅有4%的受访对象通过财富管理,获得了较高的收益;34.1%的受访对象盈亏相抵,甚至有所亏损;剩余62%的受访对象也仅仅是略有收益。
对此数据,招商银行总行零售综合管理部总经理彭家文告诉记者:“目前国人在财富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具有很明显的资产配置不合理现象,大多数人还没有资产配置概念,投资全靠朋友介绍或一时兴起,而且对投资产品可能根本不了解,对产品的性质、风险、市场状况等一无所知。这种懵懂型的投资者很容易在投资中无法获利,甚至出现亏损。另外一些单一型的投资者缺乏正确的投资观念指导,要么过于保守,比如只存定期和买国债;要么把绝大部分资产投入房地产或者股票市场等某个单一市场。他们要么错失资金本应带来的稳定的更高收益,要么承担着高风险,体会过山车般的收益波动。”
仅靠一款产品很难赚到高收益
在现在这个时代,仅有理财意识是不够的,你还要懂得资产配置,才能获得好收益。尤其是最近一年来,在传统的资产配置机构银行和第三方之外,保险、券商和信托都开始涉足资产管理业务,像过去10年那样,“押” 对宝,通过投资一款产品,赶上一波行情,获得高收益,这样的情形在未来很难再现。
不妨仔细回想在过去10年,我们追过的投资产品。
房地产被称作是过去10年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产品之一。你10年前在一线城市购买一套房子的回报率,可能会超过任何一款金融产品,但是现在,公众普遍认为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其次是股票。在2006年和2007年股票经历了最辉煌时期,升到6000点,在那个年代,投资对了一只股票,赚大钱的人并不少。但是股市起伏不定,后期也套牢了很多股民。随后是PE基金,在2010年国内I PO启动,很多人投资PE基金,但是现在不少PE基金却处在并不理想的退出期。而最近两年,股市回落,固定收益类的产品受到投资者青睐,公募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信托都火得一塌糊涂。
随着去年政府出台多项法律政策,金融行业进入混业经营时代,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未来也许很难有一款金融产品能重现过去10年的单一产品暴利。沪指很难飙升到6000点,PE也很难达到80倍市盈率,房价以后想要以年复合回报30%收益率增长也不容易。
现在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像过去10年那样获得暴利,还是通过合理均衡的资产配置,获得每年合理预期收益更靠谱。
资产配置没有“均码号”
彭家文认为:“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掌握正确的资产配置方法,关键是要注意因人而异和因时而异。”
投资者和资产配置的关系就好像房间和家具的关系一样,不同的房间要摆不同的家具,KI NGSIZE的大床摆在别墅里非常棒,但是摆在60平米的两居室就是个悲剧。
不同的投资者也适合不同的资产配置结构,因为年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程度、资金流动性都不相同,他们在选择具体的投资组合时也截然不同。例如一位退休的投资者再像年轻人那样选择激进型的产品,显然就不太合适;一位对流动性有较高要求的投资者就不适合投资固定收益信托这样的产品。
招商银行总行零售部人员为记者举例说明:“曾经有两位投资者来到我们这里,一位是已经离异的高薪媒体人,他的收入多,人际关系复杂。他的资产配置中,就可以保留较少的现金,同时通过金融工具来隐匿资产,最后可以配置一些风险性较高的投资产品。另一位是因为身体不好,提前退休,孩子准备出国读书的女士。她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就要保留较多的现金或者是流动性较好的产品,然后就是要配置寿险,最后剩余资产投资一些固定收益类产品。”
资产配置要根据投资者情况随时调整以外,因时而异也很重要。
如果重新回想一遍过去10年追过的投资产品,你会发现,房地产之外的那些曾经的高回报率金融产品,给投资者带来高额投资收益之后,随着市场行情的走低,也套牢了一些投资者。投资者要随着行情的涨跌,随时调整投资组合,资产配置要根据经济周期和市场行情,随时调整,即因时而异。
这可以在2004年美林证券的《投资时钟》报告中找到答案。美林投资时钟理论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各类资产的表现是不同的,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动,投资的大类资产也出现起伏波动。中国过去10年的经济周期及其不同金融产品的相对表现,充分验证了美林时钟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