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柔道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原因及预防初探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q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柔道项目是激烈身体对抗性项目,女子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时有发生。本文结合柔道运动的项目特点探究和分析女子柔道运动员前交叉韧带伤率的发病原因,为预防女运动员伤病,提高竞技成绩和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柔道 女子 ACL损伤
  柔道项目是一种近身技巧性格斗类竞技项目,是多种身体素质和技巧的综合较量。柔道项目对抗激烈,发生急性运动损伤概率较高,在诸多运动损伤中又以膝关节韧带损伤较为多见。刘民等的研究发现柔道运动的损伤部委相对集中在膝部,占22.9%;腰部占20.8%;以及肩和踝部。运动损伤的种类以关节扭伤(29.2%)和肌肉拉伤(25.0%)为主,依次为肌腱韧带损伤、骨折、半月板损伤、劳损,脱位[1]。袁红、张龙等学者通过调查2004-2005年度国家集训队的女子柔道运动员76人的研究发现在不同训练阶段中,膝部损伤居首位[2,3]。
  诸多研究证实女运动员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率明显高于男运动员,近年来,女子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结合柔道运动的项目特点探究和分析女子柔道运动员前交叉韧带伤率的发病原因,为预防女运动员伤病,提高竞技成绩和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一、影响女子柔道运动员ACL损伤的生物学因素分析
  (一)女子运动员的解剖学结构有所不同
  女性在ACL宽度、ACL宽度/髁间窝宽度比值上,都明显比男性小,作者认为这可能是女性较男性易损伤ACL的原因。ACL横截面面积/股四头肌肌力,在女运动员较小,女运动员较小的股四头肌肌力对其更小的ACL形成难以承受的应力。另外,女性天生就比男性有明显高的关节松弛度,这意味着女性要用较长的时间才能感觉到膝关节的运动状态;关节松弛也降低了关节的本体感觉的灵敏度,使膝关节对潜在的致伤外力不敏感。另外,女运动员的髁间窝在形态结构上的特点可能是ACL易损伤的原因之一[4]。
  (二)女子运动员激素水平有别于男子运动员
  人的前交叉韧带成纤维细胞和骨骼肌中雌激素受体的存在表明,女性激素可以对这种韧带以及骨骼肌的结构成分和稳定状态产生影响。女运动员体内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可能使韧带处于易损伤的状态。在以兔子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中发现,雌激素的变动会导致ACL内细胞代谢发生变化,最终致使韧带成分改变,使ACL易损伤[5]。
  二、影响女子柔道运动员ACL损伤的训练学因素分析
  (一)体能状况差
  体能状况的好坏对于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至关重要。柔道项目的专项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耐力、速度、协调、柔韧等。其中力量素质尤其是快速力量素质,对于柔道项目至关重要。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较弱是女子运动员的普遍现象。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与前交叉韧带在神经肌肉作用时对胫骨平移产生重要影响。这可能是导致女子柔道运动员ACL损伤的重要原因。
  (二)训练不科学
  许多基层教练在制定训练计划过程中盲目遵从三从一大训练理念,而不是依据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对训练计划加以个性化调整。另外,还存在执教过程中教练缺乏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细致的指导,这直接导致运动员受伤概率的大幅增加。
  (三)对训练缺乏科学监控
  目前,对于运动性疲劳的监控手段较为多样且技术较为成熟,运动训练的科学监控对于掌控训练效果,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疲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在ACL等运动损伤之前往往会伴随着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若引起足够重视将起到积极的预防效果。
  (四)带伤训练
  柔道属于激烈对抗性项目,训练过程中时常发生急性损伤,而多数运动员会选择带伤训练,这一方面是运动员顽强意志品质的体现,但另一方面也是加重运动损伤或导致新的运动损伤的极大隐患。
  三、女子柔道运动员ACL损伤的预防措施
  防止运动员ACL损伤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需要运动员、教练员、科研医务人员的协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女子柔道运动员ACL损伤的预防措施有如下几点:(一)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尤其是改善女子运动员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二)科学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在女子运动员生理周期到来时适当调整训练安排,注重提高青少年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三)加强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工作;(四)医务人员加强运动员急性损伤的评估,明确哪些伤病可以带伤训练哪些伤病必须停训;(五)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提高运动员的自我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 刘民.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2.24(2):23-24.
  [2] 袁红.中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训练学致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08-209.
  [3] 张龙,陈松.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调查及对策[J].山东体育科技.2006.28(1):25-27.
  [4] 朱蔚莉,戴昕,李秀华.女运动员前交叉韧带的损伤及预防[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1):86-88.
  [5] 汪宗保,王人卫.初探女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率高于男运动员的原因[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5.2:18-20.
其他文献
摘 要 力量训练成为特警体能训练的重点,是提高警务技能、战术的关键。经调查表明,学员的上肢力量水平离专业标准存在差距,伴随训练热情不高,训练保障不足等不良现状。本文根据浙江警察学院特警班学员训练实际,从上肢力量训练的实际意义着手,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针对特警班学员训练存在的问题,增加上肢力量训练的模式,着重三个方面的训练,从而提高上肢力量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 特警 上肢力量 现状 效果
摘 要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身体素质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基础,在青少年整体素质发展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如今生活条件好了,青少年成长需要的营养能够跟上(当然在特别贫困的地区青少年成长的营养还是跟不上),青少年个子普遍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但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原因何在?本文就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展开讨论。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质健康 对策研究  1999年《中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烟喝酒、心理因素等。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健康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适应性;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运动 健康 关系  一、体育与健康  (一)健康的重要性  身
鳗鲡苗种资源的不断萎缩已成为制约我国鳗鲡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一方面是我国日本鳗鳗苗捕捞量的逐年下降,另一方面是欧洲鳗鳗苗的出口限制,所以在鳗鲡人工繁殖未能
摘 要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EIMD)是指运动应激引起的骨骼肌结构和机能的损害,这是由于离心收缩会拉长肌肉,更容易引起肌纤维超微结构以及收缩蛋白代谢的变化。MG53是细胞膜修复的重要蛋白,正常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内侧,一般情况下以单体形式存在,当肌纤维受损时,能迅速修复细胞膜。目前,对MG53研究显示:肌肉损伤后,MG53在灌流液中的峰值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原训练的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从生理学角度揭示高原训练的科学依据,及其对机能等方面的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高原训练在供血、呼吸及骨骼肌的代谢方面对机体具有良好的适应效果,但应结合运动项目进行准确把握,适应后对抗疲劳,血液运输氧的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 高原训练 运动能力 生理反应 运动机能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高原训练的价值与地位越来越
摘 要 跳高比赛赛程长,竞争激烈,运动员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超越自我,取得好成绩。而赛前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是比赛中发挥出最佳状态的前提保证。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脆弱,畏惧比赛是影响比赛成绩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赛前心理  跳高曾一度是我国的优势项目,近些年成绩并不令人满意,影响比赛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素质是其中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因为,体育竞赛不仅是技术和实力的比拼
摘 要 本文主要是对于低段一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怎么样在以后把这些研究结果穿插结合到上课当中,更好的提高学生在上课过程锻炼效果。  关键词 体质测试 教学方式 提高体质  本文把所教一年级男女生的测试项目的成绩和得分做了一个平均分处理,大致的反应了第一学期11月底体质健康的测试情况。见表1。针对这些数据,可以制定下学期上课中可以涉及的一些练习内容,丰富教学,提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