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祖先生的家国情怀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q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史大家朱希祖(1879年-1944年),字逖先,浙江海盐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史学系主任、国学门导师.并曾任教于中山大学、中央大学等处.一生勤奋治学,严谨著述,家国情深.我们学习朱先生的著作,认识朱先生需以朱先生的方法:“知人之术,首观其志,次观其学”.[]那么,朱先生的志趣、志向是什么?他说:“我志在春秋.”[2]“希祖生平亦最嗜史学,与先师平日谈论亦以史学为多.”[3]朱先生志在史学,如何观其学呢?朱先生说:“摘其言论以表其学.”[4]本文即以朱先生的言论为主线以展其学,朱先生之学是求真致用之学,其源在“吾魂魄犹思故乡”.
其他文献
在全国各族人民以及海内外侨胞共同参与的新冠抗疫战争中所形成的中国抗疫精神,已成为中国精神谱系中崭新的丰碑与标识.高校将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与统战工作结合起来,既是实现
百年党史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制度建构的奋斗史,也是党接续进行自我革命和自身治理的发展史.党的建设话语作为特殊的表达符号,不仅直观反映着百年来党
学生社会工作骨干培养是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结合清华大学本科生阶段学生社会工作骨干培养的经验,探讨以“学习—实践—思考”三个进阶环节为主体的学生社工骨干培养
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的重庆和成都,对人口城市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改革有相当大的突破,在户籍改革、土地改革、住房改革、社会保障改革、税收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展了丰富的改革探索。特别是重庆的改革实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重庆改革的经验及风险提示    重庆改革最大的特点还不仅是其户籍改革和大规模的城市化,而是通过综合配套改革的策略,使整个城市化过程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具体来说:重庆的改革在农民进城过程中
摘 要:初三复习课是很多教师探讨的重点,历史课的复习因其学科特点会有不同的模式和方法,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不妥的,进行交流有益无弊。  关键词:初三历史;考试框架;备课;两线并行;误区  复习课是对知识的一种归纳概括,是对学生的一种检测和再提示。上好复习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对初三历史来讲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从教学实际出发谈谈对初三历史课的认识和具体方法。  一、要搭好框架,为复习找准方向  
高校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旨在帮助并促进大学生明晰人生价值取向、发展目标及成才路径,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是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力推进党建思政暨德育研究项目建设,从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