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昭公十五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国大夫籍谈,出身于一个世代掌管文物典籍的贵族家庭,“籍”这个姓氏,就是由他们世袭的职务而来。可是到了籍谈这个时候,他已不大管理文物典籍了,就连晋国的历史也了解得很少。公元前527年秋天,籍谈作为晋国的专使去朝见周景王时,声称晋国从来没有领受过周王的恩赐。周王听后说:“晋的祖先唐叔不就是我们成王的弟弟吗?王室恩泽广被,怎能说没有施到你们晋国的身上?”接着,周王接连说出曾经赏赐给晋文公的战车、武士、弓斧及祭神的美酒等物事,并讥讽道:“你的祖先孙伯黡,是晋国专管典籍的正卿,你怎么把老祖宗的职务都忘掉了呢?怎么对晋国的历史这样无知啊!”籍谈无言以对,不等席终就告辞而去。这就是成语“数典忘祖”的来历。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它安身立命的基础,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个国家不重视和研究历史,失去对民族、国家发展历程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觉,必将如籍谈般“数典忘祖”,走向不归路。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中华民族对历史的重视程度是绝无仅有的,仅从史官之设、史籍之丰、修史之悠久,就可看出古人对历史的重视。
5000年前的黄帝被尊为文明初祖。黄帝十分重视对历史的记录,任命仓颉为左史,沮诵为右史。当时,记载历史主要依靠堆石记事、结绳记事或刻木记事。一次,黄帝同炎帝进行谈判,因仓颉无法记清当年约定的一件大事而造成谈判失利。因此,黄帝便要求仓颉另想办法,记清历史。仓颉呕心沥血数十载,集中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搜集、整理流传于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号并加以推广和使用,以便更好地记载历史,这便是汉字创立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仓颉造字,却不知仓颉造字是为了更好地记载历史。据说仓颉造字功德感天,上天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这就是“谷雨”节气的由来。此事虽然只是传说,却表现了中国古代对历史的高度重视和对文化的推崇。
根据甲骨文的卜辞判断,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就已经有不同类型的史官了,不仅有最初所谓的“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更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诸多名目,分工各异。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都设有专职的史官。秦朝以后,史官成了中央政府必不可少的重要职务。为了传承历史,保证史官的素质,史官往往家传世袭。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其家族自周朝即任职太史令。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史官记载历史形成了严格的制度。如规定史官可以随时记录君主言行和相关事件,然后直接投到一个密封的柜子里,等到这位君主去世后,才能打开柜子,将原始记录取出来,用于编纂该君主的“实录”。据《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曾破例把史官叫來查看关于当年玄武门之变的记录,结果发现史官记的是太宗“弑兄篡位”。唐太宗看后黯然无语,旁边有一个拍马屁的大臣试探地问:“是不是改一下?”太宗叹息一声,说:“据实而载吧。”可见,中国古代君王十分尊重历史的客观性。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中国历代形成的史书、史料之多,是世界之最。孔子编订《春秋》,左丘明著作《左传》,司马迁撰写《史记》,班固写就《汉书》,司马光主持编纂《资治通鉴》,清代官修《四库全书》……历朝历代编写的史书浩如烟海,类目繁多,无论是个人品行的修炼还是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榜样加以学习和借鉴。
拥有“诗史”之称的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特别喜欢历史,一直以三国蜀相诸葛亮为榜样,他的诗中有20多首赞美或提及诸葛亮的。崇拜诸葛亮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公元1138年,岳飞领兵路过河南南阳,特意到武侯祠拜谒,并“挥涕走笔”,书写了诸葛亮的《出师表》。正是岳飞以诸葛亮殚精竭虑忠于国家为榜样,才使自己成为千百年来精忠报国的榜样!《后汉书·范滂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灵帝党锢之祸中,名士范滂罹难,诀别之时,母亲大义凛然地对他说:“你如今能够与李膺、杜密(罹难于党锢之祸的名士)齐名,死而无憾!”800多年后,范滂的故事被十岁的苏轼读到,苏轼问母亲:“我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母亲程氏说:“你能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我怎么就不能像范滂的母亲那样大义凛然呢?”以史为鉴,做到以道相高、以德相尚,正是读史治学的意义所在。
历史之于现实,除了历史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历史事件和历史经验对于后世治理国家、促进民族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说,除了“修身齐家”,更重要的是“治国平天下”。历代名君贤臣都十分注重历史经验的学习积累,从历史事件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如北宋王安石发动的变法,就充分吸取了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
唐太宗李世民常以秦二世、隋炀帝这些亡国之君作为反面教材,时刻提醒自己要关心百姓疾苦,减轻赋税和徭役。此外,他还注重吸取历代君王高高在上、不听劝谏从而引发执政危机,众叛亲离甚至亡国灭族的教训,遂广纳雅言,博采众长,统治期间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史称“贞观之治”。宰相魏徵常常直言进谏,深得李世民赏识。公元643年,魏徵病逝,唐太宗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除了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外,还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方面的教训。重温历史,可以使我们以史为鉴,时刻保持清醒,不再重蹈历史覆辙。
北宋的神宗皇帝是一位胸怀远大、想有一番作为的帝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革除大宋积弊,振兴国力。他除了向很多有才干的人征求治国的办法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在历史中找到治理国家的答案,于是,便有了著名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司马光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司马光认为,君王对朝代的兴盛衰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资治通鉴》中,有部分侧重于讲解统治者如何任官用人、信赏刑罚、纳谏改过,大臣又该如何处理好跟君王的关系等内容。司马光希望可以把君臣关系引向“明君贤臣”的道路,避免走向“昏君庸臣”的方向,让国家可以不断兴盛、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实际上也是历史最为重要的作用之一。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它安身立命的基础,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个国家不重视和研究历史,失去对民族、国家发展历程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觉,必将如籍谈般“数典忘祖”,走向不归路。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中华民族对历史的重视程度是绝无仅有的,仅从史官之设、史籍之丰、修史之悠久,就可看出古人对历史的重视。
5000年前的黄帝被尊为文明初祖。黄帝十分重视对历史的记录,任命仓颉为左史,沮诵为右史。当时,记载历史主要依靠堆石记事、结绳记事或刻木记事。一次,黄帝同炎帝进行谈判,因仓颉无法记清当年约定的一件大事而造成谈判失利。因此,黄帝便要求仓颉另想办法,记清历史。仓颉呕心沥血数十载,集中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搜集、整理流传于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号并加以推广和使用,以便更好地记载历史,这便是汉字创立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仓颉造字,却不知仓颉造字是为了更好地记载历史。据说仓颉造字功德感天,上天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这就是“谷雨”节气的由来。此事虽然只是传说,却表现了中国古代对历史的高度重视和对文化的推崇。
根据甲骨文的卜辞判断,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就已经有不同类型的史官了,不仅有最初所谓的“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更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诸多名目,分工各异。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都设有专职的史官。秦朝以后,史官成了中央政府必不可少的重要职务。为了传承历史,保证史官的素质,史官往往家传世袭。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其家族自周朝即任职太史令。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史官记载历史形成了严格的制度。如规定史官可以随时记录君主言行和相关事件,然后直接投到一个密封的柜子里,等到这位君主去世后,才能打开柜子,将原始记录取出来,用于编纂该君主的“实录”。据《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曾破例把史官叫來查看关于当年玄武门之变的记录,结果发现史官记的是太宗“弑兄篡位”。唐太宗看后黯然无语,旁边有一个拍马屁的大臣试探地问:“是不是改一下?”太宗叹息一声,说:“据实而载吧。”可见,中国古代君王十分尊重历史的客观性。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中国历代形成的史书、史料之多,是世界之最。孔子编订《春秋》,左丘明著作《左传》,司马迁撰写《史记》,班固写就《汉书》,司马光主持编纂《资治通鉴》,清代官修《四库全书》……历朝历代编写的史书浩如烟海,类目繁多,无论是个人品行的修炼还是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榜样加以学习和借鉴。
拥有“诗史”之称的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特别喜欢历史,一直以三国蜀相诸葛亮为榜样,他的诗中有20多首赞美或提及诸葛亮的。崇拜诸葛亮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公元1138年,岳飞领兵路过河南南阳,特意到武侯祠拜谒,并“挥涕走笔”,书写了诸葛亮的《出师表》。正是岳飞以诸葛亮殚精竭虑忠于国家为榜样,才使自己成为千百年来精忠报国的榜样!《后汉书·范滂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灵帝党锢之祸中,名士范滂罹难,诀别之时,母亲大义凛然地对他说:“你如今能够与李膺、杜密(罹难于党锢之祸的名士)齐名,死而无憾!”800多年后,范滂的故事被十岁的苏轼读到,苏轼问母亲:“我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母亲程氏说:“你能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我怎么就不能像范滂的母亲那样大义凛然呢?”以史为鉴,做到以道相高、以德相尚,正是读史治学的意义所在。
历史之于现实,除了历史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历史事件和历史经验对于后世治理国家、促进民族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说,除了“修身齐家”,更重要的是“治国平天下”。历代名君贤臣都十分注重历史经验的学习积累,从历史事件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如北宋王安石发动的变法,就充分吸取了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
唐太宗李世民常以秦二世、隋炀帝这些亡国之君作为反面教材,时刻提醒自己要关心百姓疾苦,减轻赋税和徭役。此外,他还注重吸取历代君王高高在上、不听劝谏从而引发执政危机,众叛亲离甚至亡国灭族的教训,遂广纳雅言,博采众长,统治期间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史称“贞观之治”。宰相魏徵常常直言进谏,深得李世民赏识。公元643年,魏徵病逝,唐太宗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除了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外,还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方面的教训。重温历史,可以使我们以史为鉴,时刻保持清醒,不再重蹈历史覆辙。
北宋的神宗皇帝是一位胸怀远大、想有一番作为的帝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革除大宋积弊,振兴国力。他除了向很多有才干的人征求治国的办法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在历史中找到治理国家的答案,于是,便有了著名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司马光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司马光认为,君王对朝代的兴盛衰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资治通鉴》中,有部分侧重于讲解统治者如何任官用人、信赏刑罚、纳谏改过,大臣又该如何处理好跟君王的关系等内容。司马光希望可以把君臣关系引向“明君贤臣”的道路,避免走向“昏君庸臣”的方向,让国家可以不断兴盛、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实际上也是历史最为重要的作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