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来看,制度环境是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制度环境优化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度环境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愈加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受行政行为影响较大,国家从政策的引导、制度的实施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很多高职院校分属不同政府部门或企业管理,政府、企业、学校间的非对称博弈严重。长期以来缺少制度创新,不能为高等职业教育创设良好的外围环境,直接使得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影响,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新时期,从优化制度环境的角度探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府、非盈利中介机构、学校三者之间的权力博弈
长期以来,政府、非盈利中介机构、学校三者存在潜在的非合作式权利的博弈。政府在博弈中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布局,通过宏观政策调控,结合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需求,对高职职业教育进行引导。非盈利中介机构在我国处于弱视地位,在运行中受到行政行为的约束,无法体现出独立性。对于学校而言,中介机构的行为无法对学校产生根本的影响。政府、非盈利中介机构、学校三者之间即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又因为追求的权力和利益不同,而无法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了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首先,要明确政府的“服务”执政理念,着力进行政府职能的转变。其次,要把行业管理和监督的职能还给非盈利性中介组织,高职教育想得到发展,必须发挥非盈利性中介组织,“还权于行业部门”,如果没有非盈利性中介组织的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就可能仅成为政府、学校权利博弈的工具,而不能实现真正的改革。第三,高职学校要通过科学、合理、特色办学,品牌化建设来赢得市场份额。最终,政府、非盈利中介机构、学校三者只有从高职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自身的体制进行完善,才能将一个非合作式博弈变为合作式博弈。
二、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
从企业的角度看,学校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是在为企业创造一种无形的人力资本,从政府的角度看,学校培养的职业技能人才又促进着全民素质的提高,因为三者之间拥有“人才培养”这个盈亏的平衡点。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不断探索更深入的校企合作方式,可以采取让企业入股的形式,两者之间共同进行红利的分配,从而提高进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为共同培养人才这一目标而努力。企业在参与高职学校人才培养中,为学校提供实验实训基地,反之学校完全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方向,企业与学校共同组建由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教授、政府人员组成高职人才培养机构,共同参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充分的技术咨询服务,与企业共同进行新技术的研发,真正的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政府、企业、学校各取所需,在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中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繁荣发展。
三、激励与制约机制的建立
一方面,要建立制约机制。从行业的角度看,要构建以过程控制为重点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用质量标准体系来对高职教育的成果进行评价,在实践中可以借鉴国际上的IS09000认证标准,将其引入我國的高职教育领域。从学校的角度看,要更加注重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学生的实验实训、毕业指导等方面进行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方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最好的激励就是竞争,应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形成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实现高职院校的全面市场化,才能实现高职院校间的自由竞争,打破公办高职长期固有的“寡头”地位,形成一个“多头”的市场环境,促进各高职院校争相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亚制度”环境的形成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较差,社会认知的偏差使得高职院校成为众多高考学生的“后备选择”。全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不认可,使得高职学生就业困难,打消了学生进行高职学习的积极性,学校也不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纷纷忙着学历升级、忙着抢生源的态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短视化严重,仅从学校的利益考虑,而忽略学生的长远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利于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亚制度”环境。因此,必须改善现有的“亚制度”环境,方能创造一个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土壤。首先,要加强高职教育的宣传。政府、企业、学校要形成宣传合力,利用政策、媒体、组织推介会等方式大力进行高职教育的宣传,增强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正确认知。其次,要加强高职文化建设,在重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使高职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多组织各类社会活动,将校园文化拓展到社会中来,增强学校与社会组织的交流,提高高职院校的亲和力。第三,要塑造高职教育的特色品牌。突出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差异性和教学资源的稀缺性,找准品牌的突破口,做强做大在高职院校较擅长的某一领域,逐步形成行业的技术权威,突出高职院校的个性化,使高职能够在多元化教育格局的今天赢得发展的空间。通过“亚制度”环境的打造,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良性循环,使高职教育成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代名词,使高职毕业生成为企业争相抢夺的“稀有资源”。
结论
多年来,我国在实践中的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我国高职教育特色的,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订单式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来看,制度环境是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发展中,教育更加多元化、全球化,高职院校间、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在国家对复合型人才要求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只有从制度的角度出发,对高职教育的发展环境进行优化,对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途径、评价方式、师资力量得方面加以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非盈利中介结构、学校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做好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建立激励与制约机制的建立,创建一个良好的“亚制度”环境,才能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立和.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创新的理论研究[J].职教论坛,2008,(19): 21-24.
2、李京文.管理新理念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21(01): 9-12.
3、李寿和.论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05): 17-19.
4、姜大胜.试论职业教育体制创新[J].科技与教育,2009,(08): 97~98.
5、刘登高.几种国外职业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10,(01):35-36.
6、刘占文,温景文.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 (35):5-7.
7、路海萍.关于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思考[J].文化建设,2007,(12):4-5.
8、周玲.从制造业发展需求看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J ].大学教育科学, 2004, (03):38 - 41.
9、黄天泽.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科学,2008,(04):32-33.
10、郑国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纵论[J].职教论坛,2005,(8):12-13.
11、闵建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内涵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6):14-15.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度环境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愈加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受行政行为影响较大,国家从政策的引导、制度的实施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很多高职院校分属不同政府部门或企业管理,政府、企业、学校间的非对称博弈严重。长期以来缺少制度创新,不能为高等职业教育创设良好的外围环境,直接使得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影响,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新时期,从优化制度环境的角度探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府、非盈利中介机构、学校三者之间的权力博弈
长期以来,政府、非盈利中介机构、学校三者存在潜在的非合作式权利的博弈。政府在博弈中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布局,通过宏观政策调控,结合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需求,对高职职业教育进行引导。非盈利中介机构在我国处于弱视地位,在运行中受到行政行为的约束,无法体现出独立性。对于学校而言,中介机构的行为无法对学校产生根本的影响。政府、非盈利中介机构、学校三者之间即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又因为追求的权力和利益不同,而无法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了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首先,要明确政府的“服务”执政理念,着力进行政府职能的转变。其次,要把行业管理和监督的职能还给非盈利性中介组织,高职教育想得到发展,必须发挥非盈利性中介组织,“还权于行业部门”,如果没有非盈利性中介组织的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就可能仅成为政府、学校权利博弈的工具,而不能实现真正的改革。第三,高职学校要通过科学、合理、特色办学,品牌化建设来赢得市场份额。最终,政府、非盈利中介机构、学校三者只有从高职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自身的体制进行完善,才能将一个非合作式博弈变为合作式博弈。
二、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
从企业的角度看,学校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是在为企业创造一种无形的人力资本,从政府的角度看,学校培养的职业技能人才又促进着全民素质的提高,因为三者之间拥有“人才培养”这个盈亏的平衡点。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不断探索更深入的校企合作方式,可以采取让企业入股的形式,两者之间共同进行红利的分配,从而提高进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为共同培养人才这一目标而努力。企业在参与高职学校人才培养中,为学校提供实验实训基地,反之学校完全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方向,企业与学校共同组建由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教授、政府人员组成高职人才培养机构,共同参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充分的技术咨询服务,与企业共同进行新技术的研发,真正的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政府、企业、学校各取所需,在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中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繁荣发展。
三、激励与制约机制的建立
一方面,要建立制约机制。从行业的角度看,要构建以过程控制为重点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用质量标准体系来对高职教育的成果进行评价,在实践中可以借鉴国际上的IS09000认证标准,将其引入我國的高职教育领域。从学校的角度看,要更加注重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学生的实验实训、毕业指导等方面进行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方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最好的激励就是竞争,应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形成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实现高职院校的全面市场化,才能实现高职院校间的自由竞争,打破公办高职长期固有的“寡头”地位,形成一个“多头”的市场环境,促进各高职院校争相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亚制度”环境的形成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较差,社会认知的偏差使得高职院校成为众多高考学生的“后备选择”。全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不认可,使得高职学生就业困难,打消了学生进行高职学习的积极性,学校也不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纷纷忙着学历升级、忙着抢生源的态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短视化严重,仅从学校的利益考虑,而忽略学生的长远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利于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亚制度”环境。因此,必须改善现有的“亚制度”环境,方能创造一个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土壤。首先,要加强高职教育的宣传。政府、企业、学校要形成宣传合力,利用政策、媒体、组织推介会等方式大力进行高职教育的宣传,增强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正确认知。其次,要加强高职文化建设,在重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使高职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多组织各类社会活动,将校园文化拓展到社会中来,增强学校与社会组织的交流,提高高职院校的亲和力。第三,要塑造高职教育的特色品牌。突出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差异性和教学资源的稀缺性,找准品牌的突破口,做强做大在高职院校较擅长的某一领域,逐步形成行业的技术权威,突出高职院校的个性化,使高职能够在多元化教育格局的今天赢得发展的空间。通过“亚制度”环境的打造,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良性循环,使高职教育成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代名词,使高职毕业生成为企业争相抢夺的“稀有资源”。
结论
多年来,我国在实践中的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我国高职教育特色的,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订单式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来看,制度环境是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发展中,教育更加多元化、全球化,高职院校间、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在国家对复合型人才要求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只有从制度的角度出发,对高职教育的发展环境进行优化,对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途径、评价方式、师资力量得方面加以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非盈利中介结构、学校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做好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建立激励与制约机制的建立,创建一个良好的“亚制度”环境,才能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立和.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创新的理论研究[J].职教论坛,2008,(19): 21-24.
2、李京文.管理新理念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21(01): 9-12.
3、李寿和.论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05): 17-19.
4、姜大胜.试论职业教育体制创新[J].科技与教育,2009,(08): 97~98.
5、刘登高.几种国外职业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10,(01):35-36.
6、刘占文,温景文.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 (35):5-7.
7、路海萍.关于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思考[J].文化建设,2007,(12):4-5.
8、周玲.从制造业发展需求看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J ].大学教育科学, 2004, (03):38 - 41.
9、黄天泽.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科学,2008,(04):32-33.
10、郑国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纵论[J].职教论坛,2005,(8):12-13.
11、闵建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内涵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