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2018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大连市委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学校优秀干部中选派1024名驻村第一书记,形成一支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的强大帮扶力量。如何把这支队伍的知识优势、视野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帮扶优势、实践优势?除了压担子,最关键的还是教方法。一直以来,大连市委坚持把加强教育培训、交流工作经验、搭建工作平台,作为激发选派干部活力的重要抓手。不断总结推广、拓展创新乡村振兴“十佳工作法”,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十佳工作法”是千名第一书记实践出真知的真实写照。为缩短选派干部对“新岗位”的适应期,围绕“抓党建、抓经济、抓治理、抓服务”四项主要职能,市、县、乡分级分批组织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邀请经验丰富的乡镇和村党组织书记交流工作经验,编印《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法规汇编手册》等,帮助选派干部尽快掌握涉农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千名驻村第一书记积极融入乡村工作生活,走村屯、入农户、进大棚、下田地,深入一线搞调研,立足村情谋发展。很多第一书记驻村不到一个月,脸就晒黑了,皮肤也粗糙了,但对村情却越发熟悉了,说起话来更接地气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书记们对所在村的情况了如指掌,对脱贫致富胸有成竹,有的率先带领村民走上发展快车道,有的探索失败后再探索……在实践中摸索形成了不少有特色、有效果的工作法。2019年年初,经层层推荐,大连市评选出乡村振兴10种优秀工作方法。这“十佳工作法”正是选派干部实践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们辛勤耕耘的凝练。
“十佳工作法”是不同农村类型学习借鉴的工作宝典。“十佳工作法”不是简单工作方法的罗列集锦,而是全市不同农村类型工作方法的精选。比如,总结推广的“党建+村办企业”双引擎工作法、“支部+农家乐民宿”工作法,坚持一面抓党建、抓支部,把党员群众紧紧拧成一股绳,一面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成立村办企业对接超市、市场、食堂,立足旅游资源优势探索推进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使农产品年销量、游客数量显著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明显增长,变“外部输血”为“本地造血”。比如,总结推广的主动发展+援建帮扶“1234”工作法、“四点一线”引领产业发展工作法、肉牛养殖项目扶贫工作法,通过内部整合土地等资源,外部争取帮扶单位、龙头企业资金技术等支持,利用大棚种植和畜牧养殖等投资少、见效快、回报周期短的特点,发展冷棚蔬菜种植产业,开展生态黑猪、肉牛养殖等项目,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搞“订单式养殖”“订单式种植”;开展旅游采摘、农家宴体验,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与动力。比如,总结推广的“一核三化”促发展工作法、“新奇特菜品”创收致富工作法,革新传统的地瓜、桃、香瓜和大葱等种植模式,引进农产品生产专利技术,成立农业公司,注册属于自己的农产品商标,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和附加值,带动村民增收;开发推广花生芽、黑豆芽、蒲公英等几十种新奇特果蔬种植,打造高端、新奇特蔬菜品牌,进一步实现村强民富。比如,总结推广的微信社交促销工作法、“支部+合作社+电商”工作法,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发动亲戚朋友对接城市住宅小区,实现“居民点单订菜、村民照单采摘、点到点直销”,带动农村蔬菜销售和产业发展。依托村镇的电商服务站(中心),让农户搭上了“电商快车”,主动接洽大型商场、超市,积极参加各类展销会,在线上销售、线下销售两方面实现集体和个人“双增收”,等等。乡村振兴“十佳工作法”代表性强,易于推广,在工作思路、工作模式上为选派干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十佳工作法”是激励基层干部不断探索创新的示范动力。总结、宣传、推广“十佳工作法”,初衷是帮助一些选派干部解决“不会干”的问题,激励第一书记在“农村大舞台”上见贤思齐、“比学赶帮超”,催生出百个、千个乃至更多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从实际情况来看,“十佳工作法”在驻村第一书记中持续引发强烈反响,激发出基层干部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深层动力。他们有的如获至宝,马上运用马上见效;有的主动上门“取经”求教,结合本地实际谋发展;有的则“艺高胆大”、另辟蹊径,创新工作方法。比如,大连市发挥“红色物业、红色企业”作用,组织开展农产品“进城市小区、进商业步行街、进餐饮后厨、进学校食堂”等12场次“初心惠农”活动,现场销售额超百万元,签订了300余万元的产销协议,成功探索出“城乡联姻、互惠扶贫”的新模式、新方法。
展望未来,大连市还将為乡村振兴架设更多“金桥”、建造更多“快船”,在原来基础上每年都总结推广一批具有典型价值的工作方法,激励更多利于振兴发展的探索创新,既为选派干部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也让第一书记们在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奋力担当。
(作者系大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十佳工作法”是千名第一书记实践出真知的真实写照。为缩短选派干部对“新岗位”的适应期,围绕“抓党建、抓经济、抓治理、抓服务”四项主要职能,市、县、乡分级分批组织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邀请经验丰富的乡镇和村党组织书记交流工作经验,编印《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法规汇编手册》等,帮助选派干部尽快掌握涉农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千名驻村第一书记积极融入乡村工作生活,走村屯、入农户、进大棚、下田地,深入一线搞调研,立足村情谋发展。很多第一书记驻村不到一个月,脸就晒黑了,皮肤也粗糙了,但对村情却越发熟悉了,说起话来更接地气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书记们对所在村的情况了如指掌,对脱贫致富胸有成竹,有的率先带领村民走上发展快车道,有的探索失败后再探索……在实践中摸索形成了不少有特色、有效果的工作法。2019年年初,经层层推荐,大连市评选出乡村振兴10种优秀工作方法。这“十佳工作法”正是选派干部实践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们辛勤耕耘的凝练。
“十佳工作法”是不同农村类型学习借鉴的工作宝典。“十佳工作法”不是简单工作方法的罗列集锦,而是全市不同农村类型工作方法的精选。比如,总结推广的“党建+村办企业”双引擎工作法、“支部+农家乐民宿”工作法,坚持一面抓党建、抓支部,把党员群众紧紧拧成一股绳,一面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成立村办企业对接超市、市场、食堂,立足旅游资源优势探索推进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使农产品年销量、游客数量显著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明显增长,变“外部输血”为“本地造血”。比如,总结推广的主动发展+援建帮扶“1234”工作法、“四点一线”引领产业发展工作法、肉牛养殖项目扶贫工作法,通过内部整合土地等资源,外部争取帮扶单位、龙头企业资金技术等支持,利用大棚种植和畜牧养殖等投资少、见效快、回报周期短的特点,发展冷棚蔬菜种植产业,开展生态黑猪、肉牛养殖等项目,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搞“订单式养殖”“订单式种植”;开展旅游采摘、农家宴体验,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与动力。比如,总结推广的“一核三化”促发展工作法、“新奇特菜品”创收致富工作法,革新传统的地瓜、桃、香瓜和大葱等种植模式,引进农产品生产专利技术,成立农业公司,注册属于自己的农产品商标,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和附加值,带动村民增收;开发推广花生芽、黑豆芽、蒲公英等几十种新奇特果蔬种植,打造高端、新奇特蔬菜品牌,进一步实现村强民富。比如,总结推广的微信社交促销工作法、“支部+合作社+电商”工作法,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发动亲戚朋友对接城市住宅小区,实现“居民点单订菜、村民照单采摘、点到点直销”,带动农村蔬菜销售和产业发展。依托村镇的电商服务站(中心),让农户搭上了“电商快车”,主动接洽大型商场、超市,积极参加各类展销会,在线上销售、线下销售两方面实现集体和个人“双增收”,等等。乡村振兴“十佳工作法”代表性强,易于推广,在工作思路、工作模式上为选派干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十佳工作法”是激励基层干部不断探索创新的示范动力。总结、宣传、推广“十佳工作法”,初衷是帮助一些选派干部解决“不会干”的问题,激励第一书记在“农村大舞台”上见贤思齐、“比学赶帮超”,催生出百个、千个乃至更多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从实际情况来看,“十佳工作法”在驻村第一书记中持续引发强烈反响,激发出基层干部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深层动力。他们有的如获至宝,马上运用马上见效;有的主动上门“取经”求教,结合本地实际谋发展;有的则“艺高胆大”、另辟蹊径,创新工作方法。比如,大连市发挥“红色物业、红色企业”作用,组织开展农产品“进城市小区、进商业步行街、进餐饮后厨、进学校食堂”等12场次“初心惠农”活动,现场销售额超百万元,签订了300余万元的产销协议,成功探索出“城乡联姻、互惠扶贫”的新模式、新方法。
展望未来,大连市还将為乡村振兴架设更多“金桥”、建造更多“快船”,在原来基础上每年都总结推广一批具有典型价值的工作方法,激励更多利于振兴发展的探索创新,既为选派干部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也让第一书记们在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奋力担当。
(作者系大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