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旅记

来源 :少年文艺(上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8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月里,选了一个从容的日子,背上简单的背包,我一个人踏上了从上海开往苏州的列车。一直想对那个从书本和影像上早已熟识的苏州,那些了然于心的苏州园林及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用我自己的眼睛和脚步去“按图索骥”。
  清晨的列车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把我同我的背包送到了苏州站。虽然上海与苏州间的距离近到一日可以来回,对穷学生来说住宿也是笔大开销,但我信奉的旅行哲学(亦是人生哲学)就是一个“慢”字,断不肯让自己来去匆匆,再说苏州的夜无论如何都是苏州不可分割的也是最深沉的部分,所以第一件事就是找了间干净不贵的旅店安顿下来。
  在旅店稍事修整,就背了背包捧着地图出门了。第一站是观前街,早在网上做足了“功课”,知道这里汇集了当地美食。坐了旅游1路专线晃晃悠悠不一会儿就到了,这里果然是游人如织烟火兴旺,有排着长龙的小吃摊和外卖部,也有煌煌坐落于厅堂之中的百年老字号,不愧是《红楼梦》中说的“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人一到这氛围中顿觉食指大动,恨不得多生几个胃出来才好。美美地享用了朱鸿兴的鲜肉小笼、爆鳝面。那小笼个个晶莹剔透,用牙齿轻轻咬破,便有冒着热气的汤汁涌出,带着肉的鲜美与淡淡甜味,小心翼翼地吸入口中,感觉到每个味蕾都惬意地舒展开来,满足地吮吸这香浓的汤汁。爆鳝面用的是南方特有的极为韧滑精细的面条,“条分缕析”地卧在酒红色的汤里,再淋上用油爆过的金黄色鳝条,飘一点嫩绿的葱花点香点色,北方人看了大概会奇怪原来面条也可以做得这么认真这么美。怎奈胃力有限,塞不下更多美食,但吃不了可以“兜着走”,买了陆稿荐的蜜汁酱鸭和叶受和的杏仁酥,据说这酱鸭是专门选用肥嫩的娄门大鸭经秘制的卤汁精工烹制而成,杏仁酥松香可口,是配茶的好点心,买点心时听到好多苏州话,当是这里的老主顾。满足了“口腹之欲”,心也定了,精气神儿也足了,可以气定神闲地开始真正的旅行了。
  要一窥苏州这“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风姿,自然非它那名动天下的园林莫属。明清之际这里的富庶人家,极尽想象和工夫——当然,也是挥金若土,将自己那一方庭院打造得精巧繁复之至,尽显“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能耐。要有亭台楼阁,还要有山有水,既有金玉的辉煌富贵,又有丝竹的野趣风雅,这在自家居所中罗尽天下奇景、营造人间天堂的“野心”,恐怕是如今蜗居于城市钢筋水泥做的“火柴盒”中的现代人所暗自钦羡而又无能望其项背的。清末最盛时期苏州有园林一百多处,保留至今的也还有十几处,但与其在一个个相似的园林中疲于奔命,不如细细品味一个,我选择了留园。
  留园的入口就是一扇厚黑的宅门,探头进去只见一方天井,买那40元的门票时还对其“性价比”抱着点疑虑。不过绕过一段迂回的走廊,便发现里面果真别有洞天。这里的楼亭轩馆与山石水木并重,拥而不挤,繁而不冗,虽皆人工,却在方丈之地现出自然山水的写意之境,真真如走在“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中。带团的导游行自假山前,肯定漏不了这一句:假山石多取自太湖石,特色在四个字——瘦、皱、漏、透。楼阁间又设九曲回廊,婉巧有致,廊内镂窗既可采光又供窥景。登上一围亭榭,耳畔有鸟声啾啾、水声涓涓,举目但见堆红叠翠、奇山异石,可以遐想多年前这园林主人煮茗待客的心情。园中设景所用的曲直明暗、高低收放之手法,全与中国的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处。似一位清清丽丽的女子,从头到脚细细地打扮过了,不露声色地坐在那里却又生怕你看不见她的美。
  一个人旅行的好处在于,可以随走随停,我在留园一呆就是半个下午,看着身边走过好几拨旅行团,暗暗为他们的走马观花惋惜。在留园滞留久了,天下起细雨来,这留园就更是名副其实的“留”园了。索性坐在廊边听起苏州评弹来,吴侬软语唱着“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曲终了,那温软的曲调和唱腔仿佛还“糯糯”地粘在耳根,久不散去,简直希望这雨也不要停了。
  可是这苏州园林再精雅别致,再巧夺天工,如今它们都已成了圈起来的园子,供一拨又一拨或好奇或盲目的游客买了不菲的门票进入。它们失去了“私家”园林的雍容清净,风味实则损失了大半。在我看来,苏州的风韵并不在那几个园林里,至少远不在此。来苏州不看园林等于没来苏州,但如果以为来苏州看完园林就等于来过苏州,恐怕也是大谬不然。苏州之作为苏州的真正风韵,还在那一座座行路的小桥穿插着的“人家尽枕河”的日常生活风味之中。
  元初那个著名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游历苏州时说此处“有桥六千”,可能夸张,不过曾任苏州刺史的大诗人白居易所说的“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仍能从眼前复现。作为“东方威尼斯”的苏州水网密布,来自太湖和长江的水是这座城流动的魂,若有足够的闲暇和心情,便能坐船享受到“拂开桃花柳,望断水线天”的景趣。粉墙黛瓦的水巷民居和烟雨熏染的石板拱桥相映成趣,想这座古城在遥远的春秋吴国时期,相国伍子胥是如何在此“相土尝水,象天法地”,规划建造了这么一个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这一格局在苏州老城区至今留存,许多居家都是前街后河,也有河边的人家在向晚时分于水天之间摆上一台简易方桌,一盘螺蛳、几两黄酒,慢慢品着夜就来了,那夜并不暗,映着河水还有股淡淡的甜,那份悠然自是其余的福禄繁华交换不得、来往游人模仿不得的。
  可以想见在工业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侵入”之前,水边人家还可以在河埠石级上捣衣洗菜,挑水只需上下河的工夫,每见有船摇过,还可挑窗吊下竹篮买些生活用品,人与水的关系也就更加亲密些吧。
  夜深了,我独自走过一条弯曲深邃的巷道,两边是触手可及的低矮的民居院墙,可以听见自己的脚步声,这样的场景似乎也已在无数次梦境和影像中熟悉,此处不过是重温。走着走着便要情不自禁地想起戴望舒那首《雨巷》:“彷徨在悠长、悠长 /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 / 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
  第二天离开苏州时那停停歇歇的细雨又飘了起来,向来不买所谓旅游胜地的纪念品,只带回十全街上闲逛得来的一枚玉白菜戒指、一方桃红丝巾,也不送人,权当苏州赠我的“细软”和“信物”。这一次苏州之旅,是关于美和宁静的旅行。坐在回上海的列车上,思考着关于“旅行的意义”这样的问题,反复出现在脑海中的是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女囚》中的文字:“唯一真正的旅行,唯一的青春之浴,不是去观赏新的景物,而是获得新的眼光。”
  最后便写下了这首题为《苏州》的诗:
  脖上挂一尊绿菩萨
  抱一汪潋滟悠闲的心思
  就这样走进苏州
  
  如同走进一首宋词
  在词的上阙看小桥流水
  在词的下阙读桃红柳绿
  
  从一场五月烟雨开始
  认识你
  如此一个水墨好江南
  
  这人间最灵秀的女子
  淡妆浓抹 长袖善舞
  深深地走在庭院中
  
  我以为我看到了她
  其实是看到了一副
  淡淡的半面妆
其他文献
宋教授家的书橱里有好多好多的书,梅梅偷偷地数过好多次,但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大约的数字。阿婆说应该在一万册左右吧,梅梅觉得不止。里面有好多梅梅喜欢看的书:《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基度山伯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世界名著;也有很多的连环画,像《鸡毛信》、《草原英雄小姐妹》、《小兵张嘎》等等,母亲说这也是她小时候经常看的书。  梅梅觉得阿婆家的书房像图书馆一样,安静优雅。  宋教授在书
期刊
1928年,16岁的聂耳,在昆明秘密加入了共青团。他以极大的热情参加革命活动,结果上了“黑名单”,随时有被捕的危险。1930年7月10日,他只好离开昆明,经越南、香港到上海,在“云丰”商号申庄当店员。狭窄的弄堂,高高矮矮的破旧房屋,一间挤挨着一间,被人戏称为“接吻楼”、“牵手房”。从窄窗里伸出的竹竿上,挂满晾晒的衣物。屋顶阁楼的老虎窗,没有虎视眈眈的威风,被沉闷的天空压着,倒有些睡眼惺忪的样子。弄
期刊
哦,你这蹦蹦跳跳的小精灵,  一个吉祥美丽的符号。  像黄浦江里蹦出的  一朵蓝色浪花:  像南京路上闪烁的  一簇蓝色火苗。  上海的蓝是迷人的蓝,  恰似大海的风采和写照。  既有包容万物的胸襟,  也有温暖淳厚的怀抱。    你好,海宝!    你传播上海世博的福音: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是亿万中国人  给这个世界最真诚的祈祷。  你走出上海走遍天下。  把一个古老民族实现的梦想
期刊
杨梅山不是山,是村。半担水也不是河,是村。杨梅山是个小村子,只有六家人,房屋分别环绕在牛脚印山坡周边,成半圆形。  这两个虽然是邻村,但两村的人并不友好。  杨梅山人头长长,脸长长的,脖子长长的,手长长的,腰长长的,腿长长的。长长的他们又很瘦,看上去就像竹子。半担水人和杨梅山人正好截然相反,他们矮,短短的脸,短短的脖子,短短的手,短短的腰,短短的。短短的他们多肉结实,看上去像一张四方厚实的木板凳。
期刊
夏之梦觉得最难熬的,莫过于每天的上课。但她这个难熬与差生——不,应该说“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一样,老师绘声绘色讲授的那些复杂知识,在她听来,无异于幼儿园小朋友学的“啊、乌、呃”,简单透顶。不过她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已经算幸运了,所以就这样坐着吧,唉!  夏之梦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据牧师说,十五年前的夏天,他在教堂门口发现了一个婴儿,那就是现在的夏之梦。作为在教会里长大的孩子,她的人生道路就是在
期刊
救护车尖厉的呼啸声划破了夜半的凄冷,好像利刃划在玻璃上,让我胆战心惊。  红色的警灯炫着白大褂,斑驳的人影在我眼前晃动着,我躲在门后,不敢出声。  “要是你王阿姨出了什么事,我一定要你好看!”爸爸丢下这句话后便登上了救护车。  想起那个女人苍白的脸色,爸爸愤怒的眼神,我不禁泪流满面。直打哆嗦。  “小美,没事的!”罗达扶着失魂的我回到家里。“明天等你放学回来,妈妈就好了!”  那一刻,我觉得我是这
期刊
我看见风是爬上梯子  隔墙偷窥邻居家的院子的  我知道她家种满了鲜花  那时不时从墙那边飘过来的  或浓或淡有时候几乎  闻不到的香气就像是  邻家女子抛出的几个迷眼  把风拐跑着翻墙揭瓦的  邻家女子大概就是叫我常常  想象着的美女小米吧  这时我已经不大在乎  她是否真的就叫小米  谁让她从来不肯正视我一眼  我就把她的脸想象成  她家满院子的花  白一块 红一块 粉一块  对了 一定还要有青
期刊
一    常常的,别人以为彭学军是个男的,待一见面,大跌眼镜——啊呀!原来彭学军是女的,长得还……嘿嘿,不太难看哦。  本来,心里一直埋怨父母,怎么给一个女孩取这么硬邦邦的名字,完全不搭调嘛,也太没文化了。后来发现,居然还有这样的喜剧效果,也就释然了。  不过,小时候,没有人叫我彭学军,都叫我毛驼。据说是因为我生下来头发特别多,又黑又亮,湘西人把头发很好的婴儿叫毛驼——忘了说了,我出生在湘西的吉首
期刊
家里装修时,天一直下雨,哪儿都阴着,地暗天昏的,人们抬着头看天,都在找太阳。太阳像是忘了经过我们头顶了。我呢?我像是在没有阳光的战乱中生活,在灰尘和刺鼻的怪味中睡觉吃饭上学。房子一装修完,天也晴了,晴得让人睁不开眼。爸爸说,是我们家装修得罪了天。  我在想,天突然晴得如此彻底,是有点怪。结果,那天的下午就出了一件事。我和妈妈把爸爸古董一样的小木箱从阳台上清理出来。妈妈要卖掉家中没用的旧物件,让我喊
期刊
《沙门岛死亡游戏》(小说)  作者:周锐    《亲情无价》(报告义学)  作者:胡磅      《霞》(诗歌)  作者:朱小勇    《还钱》(小说)  作者:胡祖寅    《狼性中的善良》(散文)  作者:姬妮    《午夜的邮递员》(童话)  作者:周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