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是河南省重要的蔬菜作物。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的应用推广,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来源之一。长期以来,病毒病一直是番茄发展的限制因子之一,危害番茄的病毒种类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近2年,在中牟、扶沟、开封、焦作和内黄等地相继发生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给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引起该病的病原为双生病毒科(Genf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该病毒主要通过B型烟粉虱(Bemisiatabaci)以持久方式传播,机械摩擦和种子不传毒,但嫁接可导致病毒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自1939年该病毒在以色列首次发现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农业耕作制度的改变、国际间贸易活动的迅速加强和昆虫介体在世界各地空前爆发,该病害已经给亚洲、非洲、地中海地区至少39个国家的番茄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在我国该病害发生呈现自南向北扩散蔓延的态势,且非常迅速。
1 为害症状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番茄现蕊开花期、坐果至采收期各阶段均可发生,植株受到病毒侵染后,初期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迟缓或停滞,枝条直立丛生,植株顶部像菜花,节间明显变短,明显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叶质脆硬、有褶皱、向上卷曲,叶片边缘至叶脉区域黄化,无法正常开花结果,植株上部叶片症状典型,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植株感病后期,番茄坐果少,果实变小、畸形,膨大速度极慢。成熟期的果实不能正常转色。番茄植株感病后,特别在开花之前感病,产量和商品价值均大幅下降。发病田块一般减产30%~40%,严重地块甚至绝收。
2 发病情况
2007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河南中牟、开封秋延后番茄地里零星发生,2008年在扶沟、新乡、通许、内黄、焦作等地发生,2009年全省种植番茄区域普遍发生。郑州市蔬菜研究所从扶沟、内黄、中牟采集了15份样品,通过PCR检测和鉴定,确定引起该病害的病原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2009年9月在内黄、扶沟等重病区调查,病株率为50%~60%,发病严重的番茄大棚病株率达到100%,给农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3 发病原因
2007年,该病害只在河南局部地区发生,主栽的番茄品种一般不抗病。由于是新病害,种植户对其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不了解,造成了该病害的爆发。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传毒介体B型烟粉虱近几年在北方地区大爆发,也是造成病害发生严重的因子,其在有毒的寄主植物上取食10~60min(分)后即可传毒,传毒能力和持毒能力可达14~21d,并可终身带毒。保护地栽培的特殊环境条件,使B型烟粉虱在河南能够越冬,因其具有寄主范围广泛、抗药性强、易迁飞和世代交替等特点,防治起来十分困难,加之近年气候变暖,B型烟粉虱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这些为B型烟粉虱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4 防治措施
4.1 种植抗、耐病品种
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最根本的措施是选用抗、耐病品种。由于生产上种植的番茄品种多数表现感病,病害一旦发生,损失严重。目前的抗病品种有香港三和公司的红果品种HKT-026、HKT-028。粉果品种HKT-016,樱桃水果番茄品种红玉5号、6038;先正达公司的红果品种齐达利、拉比,粉果品种迪芬尼。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属于双生病毒,其病毒重组和变异几率大,因此加快培育抗该病毒的番茄新品种是当务之急。
4.2 培育无虫、无病壮苗
B型烟粉虱是该病毒的传播介体,烟粉虱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在番茄育苗期间应注意防治,避免苗期感染病害,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切断通过幼苗将病毒传人大棚和温室的途径。育苗床与栽培棚要分开,育苗前清除残枝杂草,杀死残余的成虫,并对育苗基质和土壤进行消毒。育苗床采用40~60目的防虫网,阻断烟粉虱与幼苗接触,防止传染病毒。定植前,对苗床幼苗进行喷药防治烟粉虱。避免带虫植株进入大田。
4.3 合理安排茬口
烟粉虱喜欢高温、干燥的气候。气温低,发生量小,烟粉虱活动性不强,因此番茄种植可以避开高温季节,在冬春季进行大棚或日光温室种植。秋延后种植可以采用防虫网,控制烟粉虱虫口密度。
4.4 加强栽培管理
加强栽培管理可以促使番茄生长健壮,提高其抗病能力。传毒介体B型烟粉虱是多食性昆虫,寄主范围广泛,除危害番茄外,还取食野生杂草和观赏植物,发病重的地区要尽量避免与茄科蔬菜连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B型烟粉虱种群发生量,减少传毒机会。结合整枝打权,及时摘除植株下部带虫卵的老叶带到棚外处理掉,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和病株,减少初侵染源。
4.5 利用黄板和防虫网
烟粉虱对黄色具有趋性特点,可在田间吊挂涂有机油的黄板诱杀成虫,黄板下部距番茄顶部约10cm,约15m2挂1块,1周左右换1次机油,这样可以阻断传播介体,控制该病毒病的发生。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40~60目的防虫网隔离栽培,防止烟粉虱进人大棚。
4.6 药剂防治
苗期与坐果前期是防虫的关键时期,应及时控制烟粉虱,以控制病毒病的发生。苗期及移栽前后,气温较高,烟粉虱活动频繁,药剂防治应间隔5~7d防治1次,连续3~4次。用药时需要加大用水量,均匀喷洒叶片正反面,选择在早上或傍晚施药,避免晴天中午喷药。使用的主要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1.8%阿维菌素1500倍液、1%甲胺基阿维菌素2000倍液等,防治时可加入病毒A、宁南霉素等抗病毒药剂。在保护地中也可每hm2用22%敌敌畏烟剂7.5kg,于傍晚前将大棚或日光温室密闭熏烟,以杀死烟粉虱成虫。
1 为害症状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番茄现蕊开花期、坐果至采收期各阶段均可发生,植株受到病毒侵染后,初期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迟缓或停滞,枝条直立丛生,植株顶部像菜花,节间明显变短,明显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叶质脆硬、有褶皱、向上卷曲,叶片边缘至叶脉区域黄化,无法正常开花结果,植株上部叶片症状典型,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植株感病后期,番茄坐果少,果实变小、畸形,膨大速度极慢。成熟期的果实不能正常转色。番茄植株感病后,特别在开花之前感病,产量和商品价值均大幅下降。发病田块一般减产30%~40%,严重地块甚至绝收。
2 发病情况
2007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河南中牟、开封秋延后番茄地里零星发生,2008年在扶沟、新乡、通许、内黄、焦作等地发生,2009年全省种植番茄区域普遍发生。郑州市蔬菜研究所从扶沟、内黄、中牟采集了15份样品,通过PCR检测和鉴定,确定引起该病害的病原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2009年9月在内黄、扶沟等重病区调查,病株率为50%~60%,发病严重的番茄大棚病株率达到100%,给农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3 发病原因
2007年,该病害只在河南局部地区发生,主栽的番茄品种一般不抗病。由于是新病害,种植户对其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不了解,造成了该病害的爆发。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传毒介体B型烟粉虱近几年在北方地区大爆发,也是造成病害发生严重的因子,其在有毒的寄主植物上取食10~60min(分)后即可传毒,传毒能力和持毒能力可达14~21d,并可终身带毒。保护地栽培的特殊环境条件,使B型烟粉虱在河南能够越冬,因其具有寄主范围广泛、抗药性强、易迁飞和世代交替等特点,防治起来十分困难,加之近年气候变暖,B型烟粉虱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这些为B型烟粉虱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4 防治措施
4.1 种植抗、耐病品种
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最根本的措施是选用抗、耐病品种。由于生产上种植的番茄品种多数表现感病,病害一旦发生,损失严重。目前的抗病品种有香港三和公司的红果品种HKT-026、HKT-028。粉果品种HKT-016,樱桃水果番茄品种红玉5号、6038;先正达公司的红果品种齐达利、拉比,粉果品种迪芬尼。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属于双生病毒,其病毒重组和变异几率大,因此加快培育抗该病毒的番茄新品种是当务之急。
4.2 培育无虫、无病壮苗
B型烟粉虱是该病毒的传播介体,烟粉虱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在番茄育苗期间应注意防治,避免苗期感染病害,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切断通过幼苗将病毒传人大棚和温室的途径。育苗床与栽培棚要分开,育苗前清除残枝杂草,杀死残余的成虫,并对育苗基质和土壤进行消毒。育苗床采用40~60目的防虫网,阻断烟粉虱与幼苗接触,防止传染病毒。定植前,对苗床幼苗进行喷药防治烟粉虱。避免带虫植株进入大田。
4.3 合理安排茬口
烟粉虱喜欢高温、干燥的气候。气温低,发生量小,烟粉虱活动性不强,因此番茄种植可以避开高温季节,在冬春季进行大棚或日光温室种植。秋延后种植可以采用防虫网,控制烟粉虱虫口密度。
4.4 加强栽培管理
加强栽培管理可以促使番茄生长健壮,提高其抗病能力。传毒介体B型烟粉虱是多食性昆虫,寄主范围广泛,除危害番茄外,还取食野生杂草和观赏植物,发病重的地区要尽量避免与茄科蔬菜连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B型烟粉虱种群发生量,减少传毒机会。结合整枝打权,及时摘除植株下部带虫卵的老叶带到棚外处理掉,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和病株,减少初侵染源。
4.5 利用黄板和防虫网
烟粉虱对黄色具有趋性特点,可在田间吊挂涂有机油的黄板诱杀成虫,黄板下部距番茄顶部约10cm,约15m2挂1块,1周左右换1次机油,这样可以阻断传播介体,控制该病毒病的发生。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40~60目的防虫网隔离栽培,防止烟粉虱进人大棚。
4.6 药剂防治
苗期与坐果前期是防虫的关键时期,应及时控制烟粉虱,以控制病毒病的发生。苗期及移栽前后,气温较高,烟粉虱活动频繁,药剂防治应间隔5~7d防治1次,连续3~4次。用药时需要加大用水量,均匀喷洒叶片正反面,选择在早上或傍晚施药,避免晴天中午喷药。使用的主要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1.8%阿维菌素1500倍液、1%甲胺基阿维菌素2000倍液等,防治时可加入病毒A、宁南霉素等抗病毒药剂。在保护地中也可每hm2用22%敌敌畏烟剂7.5kg,于傍晚前将大棚或日光温室密闭熏烟,以杀死烟粉虱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