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从新中国成立至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学校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变迁历程。本文对甘肃省L县乡村教育的历史演变分析发现:乡村学校结构调整、乡村教育理念扭曲、乡村文化传承断裂是造成乡村学校近年来衰落的主要原因。最后,为了重建乡村学校,本文提出了调整乡村学校结构、转变乡村教育理念、注重乡村文化传承的对策,以此更好地实现乡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学校 重建对策
在20世纪末期,因“合并撤点”的学校结构调整和“寄宿制学校”的工程建设,大规模的乡村学校急剧消失,同时引致自然村大量消失、留守儿童聚集县城、城市“流动儿童”读书难等各种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当下乡村教育现象地思考。
一.L县域乡村教育的变迁
乡村学校是指那些分布在乡村中的学校,文中所指的主要是小学,也包含部分初级中学。而所谓的“乡村”,即主要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本文以L县的乡村学校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相关数据为例,来了解乡村学校的历史变迁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学校主要经历了从新中国建立到文革,文革开始到改革开放,以及改革开放至双基工程三个不同历史时期。1949年全省解放后,开始对了各学校旧有教育事业的接管工作,当时全县乡村学校寥寥无几,“1964年—1965年,开始‘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学校教育得到恢复发展。”全县乡村学校猛增至171所,在校学生4690人。文革期间,乡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虽低,但并未从此进入停滞状态,至1976年,全县乡村学校由1966年的98所增至495所,在校学生27624人。入学率达95.4%,形成“文革”以来中小学数量高峰。文革后,乡村教育逐步走上正轨。在改革开放到90年代中期,全县乡村学校数量虽有精简,但新的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多数乡村地区基本形成普及小学教育之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城市化历程的加速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切奉行,村庄数量和儿童学龄人口逐年下降,全县众多乡村学校生源日益减少。特别是在2006年,全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之后,县城学校开始放宽对乡村生源的学生入学条件,众多家长把孩子转入镇级或县级学校念书。这使得乡村社会的人口流动加快,乡村学校生源锐减。当年,全县乡村学校仅存16所,54个班,在校人数为540人。鉴于此,全县对乡村学校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布局调整,逐步撤并了许多生源偏少、维持困难的乡村学校。在1997至今,L县乡村学校的数量由急剧锐减。从而可见,“如今的乡村小学仿佛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不远的未来可能只能作为一个历史角色退出乡村社会的舞台,沦为乡土生活中遥远的记忆。”
二.乡村学校衰落的原因
在中国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不管是经济方面还是在文化方面,乡土社会始终都处于边缘地位。百年以来,中国的乡村教育虽然逐渐步入现代化轨道,但因多种原因却滞留于现代化途中,出现了衰落的态势,此间原因充满了复杂性和共时性,令人疑惑,也让人思考。
(一)乡村学校结构的调整。乡村学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工场,承载着国家主流的价值取向。近年来,乡村学校的布局不断调整,迫使大量学校消失,这代表着国家价值取向从熟人社会的淡出和乡村基础教育功能的丧失,对乡村教育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在国家正式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以前,无论乡村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是“以民为主”或是“以乡为主”,还是“以县为主”,实际上乡村小学一直都是由农民在供养,且大都是村民多方集资建立起来的,在筹建学校过程中村民们备尝艰辛。可以想象,当村民集聚心血建立的乡村小学被迫消失,那么村庄未来的稳定性将会因此受到威胁,村民生活面向也會更加外倾,这势必会加速村民集体意识的解体与村庄的衰败。面对以上现象,在政府住房补贴的优惠政策刺激下,村民出于对孩子将来出路的考虑,稍微有经济能力的家长就会搬离这座丧失了教育希望的村庄,陪孩子进城读书,一些乡镇以及县城周边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租房读书”现象,加剧了乡村人口结构的失衡和乡村学校生源的流失,合并撤点成为不可扭转之势,乡村学校逐渐走向衰落。
(二)乡村教育理念的扭曲。一直向以来,我国的乡村教育并未实现真正为乡村服务的遵旨,而是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服务的,乡村教育也总是作为被改造的工具。“当下,我们的整体教育设计,无论是从教育目标,还是从教育内容上看,都是城市取向的、逃离乡土的、离农性的。”乡村教育在与城市教育的接轨中迷失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它所传达的是商品社会制造出来的快餐文化,还有不适合农村现实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引起乡村文化以及相应乡村生活理念贬值的潜在后果,带来的是乡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漠视,以及对城市文明的崇拜。
虽然大量的乡村少年离开故土进入城市读书,但在我们现行的人才选拔机制下,乡村少年能够通过高考平台,最终脱离农村、融入城市的学生注定是凤毛麟角,其中大部分人将为教育机制所淘汰,成为留不下、回不去的“文化边缘人”。虽然一部分乡村的农民精英挤入城市,实现自己以及子女的华丽蜕变,但这个阶层的绝大多数还是返回乡村。纵使回到乡村,也对乡村价值理念感到生疏,表现出自我身份确认中的迷茫。因此,乡村教育理念的扭曲,不仅会削弱农民传承数千年的文化根基,也将会削弱乡村学校的再生力量。
(三)乡村学校文化传承的断裂。在通往现代化的途中,乡土社会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乡村经济发展的边缘化导致其文化发展的边缘化。当今,“每一所村落小学,都是村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它一直在默默地传承文化,维护社会安定,培育民风民俗,以独特的方式作用于乡土,在乡村文明的传承中扮演着一种不可替代的身份,当乡村中再无学校,传统的乡村文明也必将日渐衰微,乡村将沦为文化的荒漠。”
在当今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家庭经济来源于农业收入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尤其对很多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已经脱离农业,这使得他们了解农业的机会减少。“农业劳动本身就是一个家庭教育过程,家庭各成员要在一套分工体系内相互协作,劳动当中包含着手把手的教育,以及亲情互动过程,它也是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低龄学生寄宿将进一步隔断学生与农业活动的联系,由此传承乡村文化、本土性知识的纽带将会消逝,带来乡村文化传承的断裂。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集聚县城上学和农民工子女随迁就学,纵然在合并的大潮流中幸存下来的乡村学校,也逐渐沦落为空巢学校,乡村教育显得更加萧瑟。而经层层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精英,决然留在城市,可谓是“衣锦不还乡”,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乡村学校的人才流失。 三.乡村学校重建的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呈现乡村教育没落的各类原因,“并非仅仅由于乡土社会的弱、老、少、边、穷等原因,而是因为中国乡村居民的生存样态,越来越不依赖于土地或以土地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教育也就必然不再留恋乡土和村庄。”所以,乡村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针对乡土社会新的生存样态,从调整学校结构,转变教育理念,注重文化传承等方面来逐步解决。
(一)调整乡村学校的结构。21世纪以来,在乡村学校“撤点并校”的浪潮中,只为了追求教育效益,对乡村学校实施“行政化、指标化、一刀切”的生硬方式,这种现象违背了乡村学校结构调整政策的初衷。因此,乡村学校结构调整绝不能简单粗暴的“收缩”或“撤并”,而应该以促进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保障乡村学生享有最基本的受教育机会为根本出发点,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避免形成贫者越贫、弱者越弱的恶性循环。
(二)转变乡村教育的理念。“乡村固有的内在自然性是孕育乡村文化的土壤,其文化精神伴随着乡村教育发展的始终,乡村教育与乡土社会的紧密联系是乡村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要采用乡土教材,“乡土教材的生命力在于民间的自发成长,在于文化多样化和教育的多元化。”同时,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应尽可能融人乡土文化的教内容,如:民歌民谣、民间文艺、乡情等,让学生感受乡土风情,发扬乡村文化的感染力与生命力,最终实现与乡村教育的相互渗透、相融相生。
(三)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乡村学校在合理调整布局的同时,基层政府可协调各项工作,尽量保留乡村学校,把其建设为成人的教育中心,老年人的活动中心,村民文化的交流中心,把这些乡村学校作为偏远贫困农村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载体。这样不仅使村落学校承担起部分“乡风文明”建设功能,也使乡村学校的功能得到有效延伸,促进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的融合。
鄉村学校自设置以来便对乡土社会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它不仅是乡土社会中的“国家机构”,更代表着国家主流的价值取向,而且也是乡村的文化中心和村民走出乡村社会的希望所在。但乡村学校历经变迁,如同来去匆匆的过客,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其间乡村学校结构调整、乡村教育理念扭曲、乡村文化传承断裂,这些造成乡村学校没落的原因令人沉思。所以,在乡村学校重建过程中,政策制定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调整乡村学校结构,充分考虑乡村社会相关利益群体。同时转变乡村教育理念,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实现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巩昌中学;陕西省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
关键词:乡村学校 重建对策
在20世纪末期,因“合并撤点”的学校结构调整和“寄宿制学校”的工程建设,大规模的乡村学校急剧消失,同时引致自然村大量消失、留守儿童聚集县城、城市“流动儿童”读书难等各种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当下乡村教育现象地思考。
一.L县域乡村教育的变迁
乡村学校是指那些分布在乡村中的学校,文中所指的主要是小学,也包含部分初级中学。而所谓的“乡村”,即主要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本文以L县的乡村学校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相关数据为例,来了解乡村学校的历史变迁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学校主要经历了从新中国建立到文革,文革开始到改革开放,以及改革开放至双基工程三个不同历史时期。1949年全省解放后,开始对了各学校旧有教育事业的接管工作,当时全县乡村学校寥寥无几,“1964年—1965年,开始‘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学校教育得到恢复发展。”全县乡村学校猛增至171所,在校学生4690人。文革期间,乡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虽低,但并未从此进入停滞状态,至1976年,全县乡村学校由1966年的98所增至495所,在校学生27624人。入学率达95.4%,形成“文革”以来中小学数量高峰。文革后,乡村教育逐步走上正轨。在改革开放到90年代中期,全县乡村学校数量虽有精简,但新的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多数乡村地区基本形成普及小学教育之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城市化历程的加速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切奉行,村庄数量和儿童学龄人口逐年下降,全县众多乡村学校生源日益减少。特别是在2006年,全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之后,县城学校开始放宽对乡村生源的学生入学条件,众多家长把孩子转入镇级或县级学校念书。这使得乡村社会的人口流动加快,乡村学校生源锐减。当年,全县乡村学校仅存16所,54个班,在校人数为540人。鉴于此,全县对乡村学校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布局调整,逐步撤并了许多生源偏少、维持困难的乡村学校。在1997至今,L县乡村学校的数量由急剧锐减。从而可见,“如今的乡村小学仿佛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不远的未来可能只能作为一个历史角色退出乡村社会的舞台,沦为乡土生活中遥远的记忆。”
二.乡村学校衰落的原因
在中国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不管是经济方面还是在文化方面,乡土社会始终都处于边缘地位。百年以来,中国的乡村教育虽然逐渐步入现代化轨道,但因多种原因却滞留于现代化途中,出现了衰落的态势,此间原因充满了复杂性和共时性,令人疑惑,也让人思考。
(一)乡村学校结构的调整。乡村学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工场,承载着国家主流的价值取向。近年来,乡村学校的布局不断调整,迫使大量学校消失,这代表着国家价值取向从熟人社会的淡出和乡村基础教育功能的丧失,对乡村教育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在国家正式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以前,无论乡村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是“以民为主”或是“以乡为主”,还是“以县为主”,实际上乡村小学一直都是由农民在供养,且大都是村民多方集资建立起来的,在筹建学校过程中村民们备尝艰辛。可以想象,当村民集聚心血建立的乡村小学被迫消失,那么村庄未来的稳定性将会因此受到威胁,村民生活面向也會更加外倾,这势必会加速村民集体意识的解体与村庄的衰败。面对以上现象,在政府住房补贴的优惠政策刺激下,村民出于对孩子将来出路的考虑,稍微有经济能力的家长就会搬离这座丧失了教育希望的村庄,陪孩子进城读书,一些乡镇以及县城周边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租房读书”现象,加剧了乡村人口结构的失衡和乡村学校生源的流失,合并撤点成为不可扭转之势,乡村学校逐渐走向衰落。
(二)乡村教育理念的扭曲。一直向以来,我国的乡村教育并未实现真正为乡村服务的遵旨,而是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服务的,乡村教育也总是作为被改造的工具。“当下,我们的整体教育设计,无论是从教育目标,还是从教育内容上看,都是城市取向的、逃离乡土的、离农性的。”乡村教育在与城市教育的接轨中迷失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它所传达的是商品社会制造出来的快餐文化,还有不适合农村现实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引起乡村文化以及相应乡村生活理念贬值的潜在后果,带来的是乡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漠视,以及对城市文明的崇拜。
虽然大量的乡村少年离开故土进入城市读书,但在我们现行的人才选拔机制下,乡村少年能够通过高考平台,最终脱离农村、融入城市的学生注定是凤毛麟角,其中大部分人将为教育机制所淘汰,成为留不下、回不去的“文化边缘人”。虽然一部分乡村的农民精英挤入城市,实现自己以及子女的华丽蜕变,但这个阶层的绝大多数还是返回乡村。纵使回到乡村,也对乡村价值理念感到生疏,表现出自我身份确认中的迷茫。因此,乡村教育理念的扭曲,不仅会削弱农民传承数千年的文化根基,也将会削弱乡村学校的再生力量。
(三)乡村学校文化传承的断裂。在通往现代化的途中,乡土社会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乡村经济发展的边缘化导致其文化发展的边缘化。当今,“每一所村落小学,都是村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它一直在默默地传承文化,维护社会安定,培育民风民俗,以独特的方式作用于乡土,在乡村文明的传承中扮演着一种不可替代的身份,当乡村中再无学校,传统的乡村文明也必将日渐衰微,乡村将沦为文化的荒漠。”
在当今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家庭经济来源于农业收入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尤其对很多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已经脱离农业,这使得他们了解农业的机会减少。“农业劳动本身就是一个家庭教育过程,家庭各成员要在一套分工体系内相互协作,劳动当中包含着手把手的教育,以及亲情互动过程,它也是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低龄学生寄宿将进一步隔断学生与农业活动的联系,由此传承乡村文化、本土性知识的纽带将会消逝,带来乡村文化传承的断裂。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集聚县城上学和农民工子女随迁就学,纵然在合并的大潮流中幸存下来的乡村学校,也逐渐沦落为空巢学校,乡村教育显得更加萧瑟。而经层层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精英,决然留在城市,可谓是“衣锦不还乡”,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乡村学校的人才流失。 三.乡村学校重建的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呈现乡村教育没落的各类原因,“并非仅仅由于乡土社会的弱、老、少、边、穷等原因,而是因为中国乡村居民的生存样态,越来越不依赖于土地或以土地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教育也就必然不再留恋乡土和村庄。”所以,乡村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针对乡土社会新的生存样态,从调整学校结构,转变教育理念,注重文化传承等方面来逐步解决。
(一)调整乡村学校的结构。21世纪以来,在乡村学校“撤点并校”的浪潮中,只为了追求教育效益,对乡村学校实施“行政化、指标化、一刀切”的生硬方式,这种现象违背了乡村学校结构调整政策的初衷。因此,乡村学校结构调整绝不能简单粗暴的“收缩”或“撤并”,而应该以促进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保障乡村学生享有最基本的受教育机会为根本出发点,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避免形成贫者越贫、弱者越弱的恶性循环。
(二)转变乡村教育的理念。“乡村固有的内在自然性是孕育乡村文化的土壤,其文化精神伴随着乡村教育发展的始终,乡村教育与乡土社会的紧密联系是乡村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要采用乡土教材,“乡土教材的生命力在于民间的自发成长,在于文化多样化和教育的多元化。”同时,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应尽可能融人乡土文化的教内容,如:民歌民谣、民间文艺、乡情等,让学生感受乡土风情,发扬乡村文化的感染力与生命力,最终实现与乡村教育的相互渗透、相融相生。
(三)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乡村学校在合理调整布局的同时,基层政府可协调各项工作,尽量保留乡村学校,把其建设为成人的教育中心,老年人的活动中心,村民文化的交流中心,把这些乡村学校作为偏远贫困农村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载体。这样不仅使村落学校承担起部分“乡风文明”建设功能,也使乡村学校的功能得到有效延伸,促进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的融合。
鄉村学校自设置以来便对乡土社会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它不仅是乡土社会中的“国家机构”,更代表着国家主流的价值取向,而且也是乡村的文化中心和村民走出乡村社会的希望所在。但乡村学校历经变迁,如同来去匆匆的过客,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其间乡村学校结构调整、乡村教育理念扭曲、乡村文化传承断裂,这些造成乡村学校没落的原因令人沉思。所以,在乡村学校重建过程中,政策制定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调整乡村学校结构,充分考虑乡村社会相关利益群体。同时转变乡村教育理念,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实现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巩昌中学;陕西省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