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深基础施工中基础遇大量地下水情况作出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及施工部署,并结合工程具体实例,对整个处理过程进行了深层次的阐述。
关键词:
·施工降水方案选择
·排水沟结合内敷排水管回填鹅卵石补充方案
·基坑节点处理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实体中附带有地下结构,且广泛的用作于地下车库和地下商场。因此,深基础施工成为了建筑市场之中要经常性面对的施工子部分。复杂、多变的地下形式也成为了施工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施工难题,其中,地下涌水是深基坑施工时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
现结合本人目前所在 “新时代广场”工程基础施工情况,对深基础施工遇地下水处理方案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新时代广场,地下二层,基础开挖深度-12.03m,地下水水位线约为-7.03m,基础采取大开挖形式,南北越60m,东西约120m。
一、施工降水方案
一般工程基坑降水均采用基槽周边管井降水方法,而很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方案。一是管井降水比轻型井点降水经济节约,便于安装操作;二是前者便于施工的进行,后者因周边均布置轻型井点,不便于车辆的运行和施工的进行,而且容易破坏,因此不被广泛应用。
本工程采取基槽周边管井降水方式进行地下水降水工作。根据水位要求及水流量大小,在基础周边设置7台降水泵,保证在基槽开挖过程中水位低于开挖层不小于500mm。
二、基础降水补充方案
当地下涌水水流量过大,基槽周边有限的井点降水难以满足基槽中间部位基础施工水位要求时,可采取基础内部开挖盲沟、基础周边砌筑排水沟方式将地下涌水引向降水井点,再由水泵将水排出的降水方法进行降水。具体如下:
1、沿基槽周边开挖比基础垫层底标高深500mm的排水沟,用MU10红砖,M7.5水泥砂浆砌筑净尺寸为宽400mm深500mm的排水沟,排水溝向井点方向找不小于1%的坡度。内壁两侧抹20mm厚1:2.5防水砂浆。
2、排水沟内壁每隔2m设置一个φ200的PVC排水管,使基槽内部地下涌水从排水管中流入排水沟。
3、在基槽内部开挖宽300mm深400mm的盲沟,盲沟内放置φ200的PVC排水管,排水管上用直径2cm电钻钻梅花型圆孔,间距100mm。排水管上部用鹅卵石填实(鹅卵石上平为基础垫层下标高)。保证地下水无阻塞的流入排水管。
注:基槽内部开挖盲沟时要注意避开独立柱基础、避开各种集水坑、电梯井基坑、自动扶梯基坑等各基坑以及室内大型设备基础平台,以免对工程造成质量隐患。
三、基坑节点处理
一般降水工程只要保证地下水位低于施工层500mm即可正常施工,但实际工程当中,基础内部有大量的基坑,如:电梯坑、扶梯坑、集水坑等,其深度平均低于基础垫层1m~2m,如此一来,基坑开挖完毕后,在垫层施工前大量的地下水会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给施工带来极大困难。
根据上述情况,处理方法如下:
1、基坑四壁渗漏水:针对基坑四壁渗漏水,在基坑开挖时可将基坑尺寸按图示尺寸适当扩大,预留100mm后垫层做法,沿基坑坡度砌筑红砖挡墙,并保证挡墙和开挖完毕的基坑保持不小于150的间距。挡墙砌筑完毕后,在挡墙和基坑的间隙里满填鹅卵石,使渗漏水沿鹅卵石之间的空隙流入基坑底部。如图:
2、基坑底部涌水:由于基坑四壁渗漏水和地下涌水全部集中到基坑底部,因此基坑底部很难进行基础垫层的施工。我们可以仿照整个基槽降排水模式,在基坑四周人工挖小型排水沟(排水沟不必大,示意性的有一个最低点即可),在基坑一角挖一小集水坑放置小型抽水泵,将排水管沿鹅卵石层导入基坑外部,施工时先将基坑垫层施工完毕,然后将导管撤出,进行基础垫层施工。
3、基槽周边基坑渗漏水处理:一般沿基槽周边的集水坑、电梯坑等基坑在进行基坑开挖时由于放坡等原因,十之八九会将基槽周边排水沟切断,而形成所有沿排水沟流向降水点的水全部流进基坑。处理方法如下:
1)按图示尺寸砌筑基坑外侧红砖挡墙,作为基坑基础外侧红砖模,内侧抹1:2.5防水砂浆,防止外侧渗漏水大量流入基坑。
2)在基坑两侧排水沟隔断处砌筑红砖挡水墙,中间用φ200 PVC排水管连接,保证两侧排水沟畅通,且挡水墙内侧抹20mm厚水泥浆掺水玻璃胶,防止排水沟内水流向基坑。
总结:基础遇地下水施工因地域水文地质不同和工程性质、结构不同而差异明显,施工时可根据工程和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施工技术和各项保证措施。希望能够见到大家更多、更有效的此类施工问题中的施工方法。
作者:姚一丹、张朝
2012年6月20日
附图:基槽管井降水布置点及基槽内部盲沟、排水沟布置图
关键词:
·施工降水方案选择
·排水沟结合内敷排水管回填鹅卵石补充方案
·基坑节点处理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实体中附带有地下结构,且广泛的用作于地下车库和地下商场。因此,深基础施工成为了建筑市场之中要经常性面对的施工子部分。复杂、多变的地下形式也成为了施工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施工难题,其中,地下涌水是深基坑施工时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
现结合本人目前所在 “新时代广场”工程基础施工情况,对深基础施工遇地下水处理方案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新时代广场,地下二层,基础开挖深度-12.03m,地下水水位线约为-7.03m,基础采取大开挖形式,南北越60m,东西约120m。
一、施工降水方案
一般工程基坑降水均采用基槽周边管井降水方法,而很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方案。一是管井降水比轻型井点降水经济节约,便于安装操作;二是前者便于施工的进行,后者因周边均布置轻型井点,不便于车辆的运行和施工的进行,而且容易破坏,因此不被广泛应用。
本工程采取基槽周边管井降水方式进行地下水降水工作。根据水位要求及水流量大小,在基础周边设置7台降水泵,保证在基槽开挖过程中水位低于开挖层不小于500mm。
二、基础降水补充方案
当地下涌水水流量过大,基槽周边有限的井点降水难以满足基槽中间部位基础施工水位要求时,可采取基础内部开挖盲沟、基础周边砌筑排水沟方式将地下涌水引向降水井点,再由水泵将水排出的降水方法进行降水。具体如下:
1、沿基槽周边开挖比基础垫层底标高深500mm的排水沟,用MU10红砖,M7.5水泥砂浆砌筑净尺寸为宽400mm深500mm的排水沟,排水溝向井点方向找不小于1%的坡度。内壁两侧抹20mm厚1:2.5防水砂浆。
2、排水沟内壁每隔2m设置一个φ200的PVC排水管,使基槽内部地下涌水从排水管中流入排水沟。
3、在基槽内部开挖宽300mm深400mm的盲沟,盲沟内放置φ200的PVC排水管,排水管上用直径2cm电钻钻梅花型圆孔,间距100mm。排水管上部用鹅卵石填实(鹅卵石上平为基础垫层下标高)。保证地下水无阻塞的流入排水管。
注:基槽内部开挖盲沟时要注意避开独立柱基础、避开各种集水坑、电梯井基坑、自动扶梯基坑等各基坑以及室内大型设备基础平台,以免对工程造成质量隐患。
三、基坑节点处理
一般降水工程只要保证地下水位低于施工层500mm即可正常施工,但实际工程当中,基础内部有大量的基坑,如:电梯坑、扶梯坑、集水坑等,其深度平均低于基础垫层1m~2m,如此一来,基坑开挖完毕后,在垫层施工前大量的地下水会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给施工带来极大困难。
根据上述情况,处理方法如下:
1、基坑四壁渗漏水:针对基坑四壁渗漏水,在基坑开挖时可将基坑尺寸按图示尺寸适当扩大,预留100mm后垫层做法,沿基坑坡度砌筑红砖挡墙,并保证挡墙和开挖完毕的基坑保持不小于150的间距。挡墙砌筑完毕后,在挡墙和基坑的间隙里满填鹅卵石,使渗漏水沿鹅卵石之间的空隙流入基坑底部。如图:
2、基坑底部涌水:由于基坑四壁渗漏水和地下涌水全部集中到基坑底部,因此基坑底部很难进行基础垫层的施工。我们可以仿照整个基槽降排水模式,在基坑四周人工挖小型排水沟(排水沟不必大,示意性的有一个最低点即可),在基坑一角挖一小集水坑放置小型抽水泵,将排水管沿鹅卵石层导入基坑外部,施工时先将基坑垫层施工完毕,然后将导管撤出,进行基础垫层施工。
3、基槽周边基坑渗漏水处理:一般沿基槽周边的集水坑、电梯坑等基坑在进行基坑开挖时由于放坡等原因,十之八九会将基槽周边排水沟切断,而形成所有沿排水沟流向降水点的水全部流进基坑。处理方法如下:
1)按图示尺寸砌筑基坑外侧红砖挡墙,作为基坑基础外侧红砖模,内侧抹1:2.5防水砂浆,防止外侧渗漏水大量流入基坑。
2)在基坑两侧排水沟隔断处砌筑红砖挡水墙,中间用φ200 PVC排水管连接,保证两侧排水沟畅通,且挡水墙内侧抹20mm厚水泥浆掺水玻璃胶,防止排水沟内水流向基坑。
总结:基础遇地下水施工因地域水文地质不同和工程性质、结构不同而差异明显,施工时可根据工程和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施工技术和各项保证措施。希望能够见到大家更多、更有效的此类施工问题中的施工方法。
作者:姚一丹、张朝
2012年6月20日
附图:基槽管井降水布置点及基槽内部盲沟、排水沟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