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环境噪声标准主要是根据环境噪声的客观测量和主观评价的研究结果,以及根据现实情况的可能性来制订的。 鉴于环境噪声标准制订工作的复杂性,即它既是一个声学问题,又是一个涉及到人们生活环境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制定标准时既要考虑到国家标准的允许值,又要研究噪污染的现状和影响区域内大多数人对噪声的主观反应,从而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标准,使之尽可能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噪声标准主要是根据环境噪声的客观测量和主观评价的研究结果,以及根据现实情况的可能性来制订的。 鉴于环境噪声标准制订工作的复杂性,即它既是一个声学问题,又是一个涉及到人们生活环境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制定标准时既要考虑到国家标准的允许值,又要研究噪污染的现状和影响区域内大多数人对噪声的主观反应,从而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标准,使之尽可能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性。
其他文献
一、地貌轮廓和分区论述 已故的徐近之先生把青藏高原形象地比作为一支无脚的鸵鸟:西段以帕米尔高原作头顶,兴都库什山为鸟喙,颈部是以大喀喇昆仑山为轴心的印度河上游的崇山峻岭;中部是青藏高原的主体,以南边的喜马拉雅山到北部边沿的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山岭与盆地、高原交替出现,构成鸵鸟的躯干;东南部逐渐变为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仿佛是鸵鸟下垂的尾端。这个形象的比喻有深刻的地质构造差异和地貌形态作基础,我
高山位于地球上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交集的高处,环境殊特,其中蕴藏着许多自然奥秘,历来是科学家们向往的地方。 一、从“积石山探险”谈起 1948年2月,当时的南京中央研究院与美国波士顿科学博物院签订了一项合作约文,组织“中美积石山探险团”。约文全文在报纸上公布后,引起了科学界人士的关注。 积石山今改名为阿尼马卿山。它位于青岛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海拔6282米。“阿尼”是藏语年长者的意思,“
南迦巴瓦峰(以下简称南峰)地处我国西藏东南部。这里是东西向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向的横断山脉和北西西向的念青唐古拉山脉的汇聚地带。雅鲁藏布江下游围绕南峰作急转弯后南流,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附图)。耸立于群山之上的南峰海拔为7756米(照片1),而大拐弯峡谷海拔低于2000米,甚至只有数百米(照片2);山高谷深,高差达5000—7000米。因此南峰地区是世界上地形对照最为强烈,河流急拐,水流最
中国科学院南迦巴瓦峰(以下简称南峰)登山科考工作会议于1983年4月13日至19日在广州龙洞召开,考察队员等4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科考队长刘东生主持了会议,并作了开幕词和总结讲话,他着重指出:抓住南峰地区在科学上的关键的同时,要求大家从各自专业出发,结合当地生产,为我们祖国多做贡献。科考队顾问常承法先生应邀参加大会并作了有关喜马拉雅地质研究若干问题的学术报告。副队长杨逸畴向大会作了
本文对用极座标表示的圆图象描写主轴误差运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圆图象不能确切地描写主轴轴心线的误差运动,同时指出滤波法由于滤波器频率特性的影响,使其测量精度不高,进而提出用曲线拟合法剔除基波以测量主轴回转精度。本文介绍了曲线拟合法的基本原理和试验方法,在初步试验的基础上指出该法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一 秦岭古称南山,是我国巨型纬向山脉之一,也是世界名山。秦岭有广义、狭义的划分。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豫鄂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是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天然界线,北是黄河流域,南是长江流域。狭义的秦岭,仅指陕南部分,就是嘉陵江上游、南洛河上游、渭河和汉江4条河流分水的地区。秦岭南坡自东而西可通航河流有丹江、金钱河、洵河、嘉陵江等。 丹江,源于秦岭东段南坡凤凰山,在铁炉
大气粉尘浓度和通风除尘系统浓度测量的取样仪器,目前种类繁多,收集国内厂家部分产品,分别列于表中。 序号1到3为各类锅炉和工业炉烟道取样仪。
用紫贻贝(Mytilus edulis)鲨鱼肌肉标准试样(RS—0011)和两种底质作样品,研究其在保存、干燥、灰化和解冻、浸洗等前处理中,对测定这些试样的金属含量带来的影响。另外,采用非破坏性中子照射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发射光谱法,定量分析了紫贻贝肉粉末试样中(汞、硒、锌、钴、铁、银、溴、钠、砷)九种元素的含量。紫贻贝用聚乙烯袋包装,在-20℃下冷冻保存80天,
由国家体委和西藏自治区联合组成的南峰(南迦巴瓦峰的简称)登山队,继去年春天之后,又于今年3月再次侦察了攀登南峰的路线。 南峰地形十分复杂险峻,气候变化多端,冰崩雪崩频繁,攀登难度之大实为世界其它高峰所罕见,因此选定攀登路线是为明年3至5月征服这座处女峰的关键。更鉴于南峰的独特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无论在生物学上和地理学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科学考察和登山活动相结合,定能取得更为宝贵的科学资料。
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西界金沙江,东临四川盆地,南接云贵高原,大致在北纬26°—34°,东经97°—104°之间。 本文试就夷平面、剥蚀面、阶地三个方面来讨论川西高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