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036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62岁。因下腹部疼痛2个月余,于2008年12月4日入院。入院查体:下腹正中偏右可触及约12cm×9cm肿物,边界尚清楚,质硬,呈分叶状。位置固定,有轻压痛。腹部CT示:腹腔占位性病变,约11cm×6cm,位于膀胱上方、直肠前方,升结肠肠壁增厚增大。
术前肠镜检查:①循腔进镜,回肠末端见局部黏膜肿胀,质软,伴溃烂,触易出血;回肠末端组织病理示小圆形细胞恶性肿瘤,考虑非霍奇金淋巴瘤或低分化腺癌。②升结肠段近回盲部见局部黏膜肿胀,质稍脆,伴糜烂,触易出血,升结肠组织病理示腺癌。
术中所见:升结肠距回盲瓣8cm处肿物3cm×3cm,溃疡型侵及浆膜层。回肠肿瘤共6处,最大12cm×8cm×8cm,膀胱浆膜和盆腔腹膜受侵及,回肠系膜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5cm×4cm。
术后病理示升结肠高分化腺癌(溃疡型),癌累及肠壁全层,病灶约2.5cm×2.5cm。癌外为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累及肠壁全层。小肠及肠系膜肿大淋巴结均为淋巴瘤。免疫组化:10号片AE1/AE3(-)、LCA(+)、CD20(+)、CD3(-)、CD79a(-)、CD45RO(-)。3号片AE1/AE3(+)、LCA(-)。
讨 论
同一段肠管同时发生两种来源不同的肿瘤,临床少见,漏诊率高,手术范围广,难度大。Warren提示重复癌诊断标准为:每一处肿瘤必须证实为惡性肿瘤;肿瘤之间必须界限清楚;必须明确每一肿瘤均不是转移瘤,本例术前、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恶性肿瘤,术中证实两者分界清楚;无转移证据,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临床上,肠道肿瘤患者术前检查主要依靠消化道钡餐和结肠镜检查,提高术前确诊率,减少手术的盲目性。目前治疗重复癌与转移多发癌有原则性区别,主张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手术治疗疗效较肯定。该患者非霍奇金淋巴瘤已侵及淋巴结外多个器官,如回肠、升结肠及膀胱壁,术中无法将其切除干净。术后应争取尽早化疗,控制病情发展。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62岁。因下腹部疼痛2个月余,于2008年12月4日入院。入院查体:下腹正中偏右可触及约12cm×9cm肿物,边界尚清楚,质硬,呈分叶状。位置固定,有轻压痛。腹部CT示:腹腔占位性病变,约11cm×6cm,位于膀胱上方、直肠前方,升结肠肠壁增厚增大。
术前肠镜检查:①循腔进镜,回肠末端见局部黏膜肿胀,质软,伴溃烂,触易出血;回肠末端组织病理示小圆形细胞恶性肿瘤,考虑非霍奇金淋巴瘤或低分化腺癌。②升结肠段近回盲部见局部黏膜肿胀,质稍脆,伴糜烂,触易出血,升结肠组织病理示腺癌。
术中所见:升结肠距回盲瓣8cm处肿物3cm×3cm,溃疡型侵及浆膜层。回肠肿瘤共6处,最大12cm×8cm×8cm,膀胱浆膜和盆腔腹膜受侵及,回肠系膜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5cm×4cm。
术后病理示升结肠高分化腺癌(溃疡型),癌累及肠壁全层,病灶约2.5cm×2.5cm。癌外为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累及肠壁全层。小肠及肠系膜肿大淋巴结均为淋巴瘤。免疫组化:10号片AE1/AE3(-)、LCA(+)、CD20(+)、CD3(-)、CD79a(-)、CD45RO(-)。3号片AE1/AE3(+)、LCA(-)。
讨 论
同一段肠管同时发生两种来源不同的肿瘤,临床少见,漏诊率高,手术范围广,难度大。Warren提示重复癌诊断标准为:每一处肿瘤必须证实为惡性肿瘤;肿瘤之间必须界限清楚;必须明确每一肿瘤均不是转移瘤,本例术前、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恶性肿瘤,术中证实两者分界清楚;无转移证据,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临床上,肠道肿瘤患者术前检查主要依靠消化道钡餐和结肠镜检查,提高术前确诊率,减少手术的盲目性。目前治疗重复癌与转移多发癌有原则性区别,主张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手术治疗疗效较肯定。该患者非霍奇金淋巴瘤已侵及淋巴结外多个器官,如回肠、升结肠及膀胱壁,术中无法将其切除干净。术后应争取尽早化疗,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