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1927年创作的一篇写景的抒情散文。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中国。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很清楚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两条路都没走,而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但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不明白”的心境里,作者要寻找一个清静的所在,以宣泄因此而来的“心里颇不宁静”,荷塘便是一个理想的去处。
爱因斯坦说过:“把人们引向艺术与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荷塘的选取,不仅仅是因为“日日走过”,更多的是作为情感表现的一种方式、一个载体。应该说《荷塘月色》是一篇成功的艺术作品,而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有脱离沉寰的倾向。“荷塘”不过是作者作为眼前之物进行观察的一个对象,在这一对象上作者感悟到了一种向往已久的神韵。移步换景,坚持不懈的观察,使荷塘之花、之月、之境作为审美对象的诱惑力胜过了与之抗衡的顾及周围世界的注意力——审美活动让作者暂时逃离了浮躁和苦闷。
作品不是一开始就进入了幻境的。月儿升高,欢笑不闻,妻儿恹睡——这是一个“清醒世界的边境与梦中世界的边境相连接”之时,静谧的时空慢慢浸润坐着的心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感官的倦怠,心灵的疲惫在如此的月下荷塘首先得道了释放,排除了外界的不良刺激,净化了思想感情,达到了虚静境界,因而能统观全局,烛照万物,思虑清明,心神专一。“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荷香”而非“荷塘”,看似闲笔,却是“澄心”“凝思”所致。陆机在《文赋》里提出:“伫中区以玄览”,中区即中区,谓伫立天地之中,而起幽玄之观览。夜深人静,天地间独我一人,此等境界正是感知极富张力之时,凝神入混茫,万象成空虚”。烦忧、苦闷需要虚静来排遗,而虚幻需要具象来填充。既是幻象,便如了泼墨,挥洒自如,韵到象到,象到情到。叶子“亭亭”,白花“袅娜”、“羞涩”,非人却人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此物非彼物,却有彼物性,远近可取,视通万里,正是幻觉时感觉信息量受限制的补偿。清香缕缕如歌却渺茫,叶子与花有颤动,却动如闪电,稍纵即逝。这些幻象便是“经过他心灵里的事物”。同样的“不能见一些颜色”的“脉脉的流水”依然是心灵之物,看似实,其实虚。
通感绝非纯联想的产物,而是此感觉与彼感觉的互换与虚置。创作《荷塘月色》首先触及的是作者的心灵。对尘世的脱逃,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强烈而集中地表现在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绘之中。在这个只属于他一个人的世界里,没有人世间的是和非,只有情感体验的深厚与浅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主观色彩之浓可见一斑。再看“叶子与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实景虚化,我们不应只理解为一种比喻,而是一种幻象在作者眼前的短暂生成或呈示,尽管其后的描绘并没有介定于“梦”这种独特的意识状态下,但是,或多或少的梦的痕迹依稀可辨。“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以及后来的“惦着的江南”不正是作者眼前幻象的“归宿”吗?精确的眼光,运用自如的手上功夫令读者在一饱眼福之时,亦能情不自禁地进入一个“极幻极真,愈幻愈真”的理想境界。“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锕玲上奏着的名曲”这种虚幻的感觉难道不比现实更真实?
现在为作者创造幻境提供了契机。尽管最终作者也没能从自己所创造的幻境中找到归宿,但幻境里作者心灵的短暂逗留,却能让我们感觉到那强烈的企盼和深深的无奈,《荷塘月色》让我们更多的窥见了作者自己。朱自清将自己的心灵,情绪和情感,象糖溶于水一样,熔铸在自己所创造的幻象之中,象气体弥漫于空间一样,弥漫于字里行间,时隐时现,时浓时淡,处处都能感到作家的心灵博动,听到他心底里忧郁而痛苦的歌声。
《荷塘月色》反映了朱自清思想上的痛苦忧郁和哀愁,但这大半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因为他载负了那个时代深沉的苦难。
参考文献:
[1]袁于令.《西游记题辞》
[2]陆机在.《文赋》
爱因斯坦说过:“把人们引向艺术与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荷塘的选取,不仅仅是因为“日日走过”,更多的是作为情感表现的一种方式、一个载体。应该说《荷塘月色》是一篇成功的艺术作品,而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有脱离沉寰的倾向。“荷塘”不过是作者作为眼前之物进行观察的一个对象,在这一对象上作者感悟到了一种向往已久的神韵。移步换景,坚持不懈的观察,使荷塘之花、之月、之境作为审美对象的诱惑力胜过了与之抗衡的顾及周围世界的注意力——审美活动让作者暂时逃离了浮躁和苦闷。
作品不是一开始就进入了幻境的。月儿升高,欢笑不闻,妻儿恹睡——这是一个“清醒世界的边境与梦中世界的边境相连接”之时,静谧的时空慢慢浸润坐着的心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感官的倦怠,心灵的疲惫在如此的月下荷塘首先得道了释放,排除了外界的不良刺激,净化了思想感情,达到了虚静境界,因而能统观全局,烛照万物,思虑清明,心神专一。“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荷香”而非“荷塘”,看似闲笔,却是“澄心”“凝思”所致。陆机在《文赋》里提出:“伫中区以玄览”,中区即中区,谓伫立天地之中,而起幽玄之观览。夜深人静,天地间独我一人,此等境界正是感知极富张力之时,凝神入混茫,万象成空虚”。烦忧、苦闷需要虚静来排遗,而虚幻需要具象来填充。既是幻象,便如了泼墨,挥洒自如,韵到象到,象到情到。叶子“亭亭”,白花“袅娜”、“羞涩”,非人却人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此物非彼物,却有彼物性,远近可取,视通万里,正是幻觉时感觉信息量受限制的补偿。清香缕缕如歌却渺茫,叶子与花有颤动,却动如闪电,稍纵即逝。这些幻象便是“经过他心灵里的事物”。同样的“不能见一些颜色”的“脉脉的流水”依然是心灵之物,看似实,其实虚。
通感绝非纯联想的产物,而是此感觉与彼感觉的互换与虚置。创作《荷塘月色》首先触及的是作者的心灵。对尘世的脱逃,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强烈而集中地表现在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绘之中。在这个只属于他一个人的世界里,没有人世间的是和非,只有情感体验的深厚与浅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主观色彩之浓可见一斑。再看“叶子与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实景虚化,我们不应只理解为一种比喻,而是一种幻象在作者眼前的短暂生成或呈示,尽管其后的描绘并没有介定于“梦”这种独特的意识状态下,但是,或多或少的梦的痕迹依稀可辨。“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以及后来的“惦着的江南”不正是作者眼前幻象的“归宿”吗?精确的眼光,运用自如的手上功夫令读者在一饱眼福之时,亦能情不自禁地进入一个“极幻极真,愈幻愈真”的理想境界。“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锕玲上奏着的名曲”这种虚幻的感觉难道不比现实更真实?
现在为作者创造幻境提供了契机。尽管最终作者也没能从自己所创造的幻境中找到归宿,但幻境里作者心灵的短暂逗留,却能让我们感觉到那强烈的企盼和深深的无奈,《荷塘月色》让我们更多的窥见了作者自己。朱自清将自己的心灵,情绪和情感,象糖溶于水一样,熔铸在自己所创造的幻象之中,象气体弥漫于空间一样,弥漫于字里行间,时隐时现,时浓时淡,处处都能感到作家的心灵博动,听到他心底里忧郁而痛苦的歌声。
《荷塘月色》反映了朱自清思想上的痛苦忧郁和哀愁,但这大半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因为他载负了那个时代深沉的苦难。
参考文献:
[1]袁于令.《西游记题辞》
[2]陆机在.《文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