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生计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以海南省“四好农村路”发展为例,对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浅谈“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对海南省乡村振兴工作的影响,提出海南省高质量发展“四好农村路”的建议。
关键词 “四好农村路”;乡村振兴;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69
海南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城乡差距明显。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海南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统筹推进海南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可以进一步夯实海南省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为海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持续动力。
1 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海南省“四好农村路”的建管养运工作进一步平衡,评选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8个,琼海市、昌江县和琼中县成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实施“四好农村路”,海南省农村公路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一条条产业路、致富路和幸福路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优质支撑和服务,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近年来,海南省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20年底,海南省公路总里程为460 163.295 km,农村公路里程达35 325.635 km,占比87.96%,海南省公路密度为118.5 km/100 km2,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率100%,农村公路里程相比十二五末期的23 300 km,增幅52%。各市县依托干线公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行政村为网点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路网结构不断完善,县、乡、村的连接更加便捷、紧密。
各市县政府农村公路主体责任进一步夯实,多个市县将农村公路纳入对乡镇(区)政府的综合绩效考核,“路长制”工作全面实施,积极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精神落实,“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主抓、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共同治理格局逐步形成。海南省农村公路已基本实现“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实现“有路必养”。2019年7月,省管县道移交市县管理工作平稳过渡、养护队伍稳定及养护保持常态化,管养体制得以进一步理顺,农村公路优良路率保持稳中有升[1]。
随着海南省农村公路“六大工程”的实施,海南省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实现100%通硬化路,窄路面拓宽、桥梁改造、生命安全防护和旅游资源路工程的实施,全面增强了海南农村公路通行保障能力,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車率达100%。多数市县制定了城乡公交一体化保障政策和农村客运补贴政策,确保了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可持续”。“美丽农村路”创建更是有效推动“农村公路+”模式发展,各市县将农村公路与旅游、产业、生态建设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基础支撑作用,带动效应明显,有效盘活了地区资源,带动了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美丽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
2 对海南省乡村振兴工作的影响
2.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官
农村公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看,它不仅是农村居民安全便捷出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居民享受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更是推进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实现美丽乡村的内在要求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海南的农产品、旅游等资源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四好农村路”建设疏通了海南交通的“微循环”,四通八达的农路网络与国省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及铁路、港口和机场等其他交通方式密切衔接,让各类资源的流动畅通无阻,充分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能更好促进乡村产业更好的发展。因此,高效、普惠的农村公路基础网络对海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
2.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保障
海南省农村公路六大工程共投资206亿元,累计完成里程1.49万千米,海南省农村公路覆盖广度、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极大地改善了海南省农村出行难的现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境况不复存在,窄路面拓宽、生命安全防护和危桥改造工程及时消除农村交通安全隐患。美丽农村路的创建让农村公路提质增效,公路的附加值和社会效益显现,路域环境焕然一新,农民爱路护路意识增强,公路沿途文化氛围愈加浓厚,不断促进与乡村旅游、生态宜居乡村的融合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更加舒适,极大地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3 为农村带来了人气与财气
海南省农村公路近年的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交流更加频繁密切,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3]。多市县以“美丽农村路”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窗口和载体,深度拓展农村公路服务功能附加值,大力推动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全域旅游,催生美丽经济,带动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等特色产业发展。优秀人才回流农村创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家门口就业致富梦想,不断增强美丽乡村综合效益。
3 存在的问题
3.1 主体责任未落实到位
海南省农村公路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存在东部沿海市县强、中西片区薄弱的现象。部分市县对农村公路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未研透“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的重大意义,农村公路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未建立起有效的农村公路考核机制,难以充分调动乡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2 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海南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整体水平不高,管理组织不完善,非交通部门利用涉农资金建设项目未能有效统筹组织建设,时有重复建设情况发生。基层建设管理人员能力不强,未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基本程序,项目开工备案、质量监督及质量鉴定验收等工作不到位。重规模轻质量思想仍旧存在,参建单位项目管理意识不足、技术力量薄弱、施工组织不到位和内业资料管理不规范、不及时,导致公路建设质量得不到保障。 3.3 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
海南省农村公路养护底子薄、养护管理滞后,虽已基本实现“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但“重建轻养”思想依旧突出,机制不健全。按照《海南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省级财政投入应不低于国家标准的20%,市县财政投入应不低于国家标准的80%。市县财政压力大,养护资金严重不足,且未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养护资金难以保障。海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养护随意性较大,缺乏合理规划性和计划性,桥梁、公路附属设施养护不到位,养护机械化、智能化、科学决策化程度低,破坏、侵占路产、路权行为经常发生。
3.4 运营短板强化
海南省农村客运服务和物流服务体系不成熟,在运输结构和资源整合方面短板明显,与关联行业融合性低,难以有效满足基本公共客运服务和城乡物流网络均衡发展,未能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保障和先行引领作用。
4 应注意的问题
1)“四好農村路”是项系统工程,“建好”是基础,“管好”是手段,“护好”是保障,“运营好”是目的。在新阶段,“四好农村路”发展工作必须以《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为指导,遵循交通强国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对标海南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切忌大而空式发展,走出适合海南省乡情村情的路子,推动建管护运协调发展。
2)推动农村公路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高质量发展“四好农村路”的内在要求,要全面增强海南省农村公路发展内动力,加快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步伐,推动“路长制”有效实施,完善管养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和绩效考核等体系。加快海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治理能力,促进农村公路管养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加快管养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养护科学决策水平[4]。
3)推动海南省城乡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促进“四好农村路”与海南全域旅游、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及农村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美丽农村路+旅游”“美丽农村路+文化”“美丽农村路+体育”等“美丽农村路+”模式,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补齐农村公路运营短板,激活“四好农村路”对农村的“造血”功能。
4)海南涌现出一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国家示范县和“美丽农村路”示范路,社会效益显著,示范标杆引领作用突出,成为其他市县快速发展“四好农村路”的催化剂[5]。海南应继续加大全国示范县的创建力度,加快“美丽农村路”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提升公路文化档次,打造一批高品质、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美丽农村路”品牌,让农村公路对乡村振兴的服务保障和先行引领作用更加充分。
参考文献:
[1] 张向宇.乡村振兴战略“四好农村路”建设甘肃实践的几点思考[J].甘肃科技,2020,36(6):13-14.
[2] 冯凯欣.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J].城镇建设,2019(1):72.
[3] 张志南.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J].海峡通讯,2020(3):6-8.
[4] 郭大忠,冯晓.城市规划中合理路网密度问题的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2-55.
[5] 李冉.助力乡村振兴助推脱贫攻坚:部分厅、局长谈2018年“四好农村路”建设[J].人民交通,2019(1):43-46.
(责任编辑:刘宁宁)
关键词 “四好农村路”;乡村振兴;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69
海南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城乡差距明显。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海南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统筹推进海南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可以进一步夯实海南省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为海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持续动力。
1 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海南省“四好农村路”的建管养运工作进一步平衡,评选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8个,琼海市、昌江县和琼中县成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实施“四好农村路”,海南省农村公路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一条条产业路、致富路和幸福路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优质支撑和服务,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近年来,海南省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20年底,海南省公路总里程为460 163.295 km,农村公路里程达35 325.635 km,占比87.96%,海南省公路密度为118.5 km/100 km2,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率100%,农村公路里程相比十二五末期的23 300 km,增幅52%。各市县依托干线公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行政村为网点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路网结构不断完善,县、乡、村的连接更加便捷、紧密。
各市县政府农村公路主体责任进一步夯实,多个市县将农村公路纳入对乡镇(区)政府的综合绩效考核,“路长制”工作全面实施,积极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精神落实,“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主抓、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共同治理格局逐步形成。海南省农村公路已基本实现“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实现“有路必养”。2019年7月,省管县道移交市县管理工作平稳过渡、养护队伍稳定及养护保持常态化,管养体制得以进一步理顺,农村公路优良路率保持稳中有升[1]。
随着海南省农村公路“六大工程”的实施,海南省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实现100%通硬化路,窄路面拓宽、桥梁改造、生命安全防护和旅游资源路工程的实施,全面增强了海南农村公路通行保障能力,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車率达100%。多数市县制定了城乡公交一体化保障政策和农村客运补贴政策,确保了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可持续”。“美丽农村路”创建更是有效推动“农村公路+”模式发展,各市县将农村公路与旅游、产业、生态建设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基础支撑作用,带动效应明显,有效盘活了地区资源,带动了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美丽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
2 对海南省乡村振兴工作的影响
2.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官
农村公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看,它不仅是农村居民安全便捷出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居民享受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更是推进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实现美丽乡村的内在要求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海南的农产品、旅游等资源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四好农村路”建设疏通了海南交通的“微循环”,四通八达的农路网络与国省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及铁路、港口和机场等其他交通方式密切衔接,让各类资源的流动畅通无阻,充分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能更好促进乡村产业更好的发展。因此,高效、普惠的农村公路基础网络对海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
2.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保障
海南省农村公路六大工程共投资206亿元,累计完成里程1.49万千米,海南省农村公路覆盖广度、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极大地改善了海南省农村出行难的现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境况不复存在,窄路面拓宽、生命安全防护和危桥改造工程及时消除农村交通安全隐患。美丽农村路的创建让农村公路提质增效,公路的附加值和社会效益显现,路域环境焕然一新,农民爱路护路意识增强,公路沿途文化氛围愈加浓厚,不断促进与乡村旅游、生态宜居乡村的融合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更加舒适,极大地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3 为农村带来了人气与财气
海南省农村公路近年的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交流更加频繁密切,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3]。多市县以“美丽农村路”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窗口和载体,深度拓展农村公路服务功能附加值,大力推动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全域旅游,催生美丽经济,带动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等特色产业发展。优秀人才回流农村创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家门口就业致富梦想,不断增强美丽乡村综合效益。
3 存在的问题
3.1 主体责任未落实到位
海南省农村公路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存在东部沿海市县强、中西片区薄弱的现象。部分市县对农村公路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未研透“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的重大意义,农村公路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未建立起有效的农村公路考核机制,难以充分调动乡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2 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海南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整体水平不高,管理组织不完善,非交通部门利用涉农资金建设项目未能有效统筹组织建设,时有重复建设情况发生。基层建设管理人员能力不强,未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基本程序,项目开工备案、质量监督及质量鉴定验收等工作不到位。重规模轻质量思想仍旧存在,参建单位项目管理意识不足、技术力量薄弱、施工组织不到位和内业资料管理不规范、不及时,导致公路建设质量得不到保障。 3.3 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
海南省农村公路养护底子薄、养护管理滞后,虽已基本实现“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但“重建轻养”思想依旧突出,机制不健全。按照《海南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省级财政投入应不低于国家标准的20%,市县财政投入应不低于国家标准的80%。市县财政压力大,养护资金严重不足,且未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养护资金难以保障。海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养护随意性较大,缺乏合理规划性和计划性,桥梁、公路附属设施养护不到位,养护机械化、智能化、科学决策化程度低,破坏、侵占路产、路权行为经常发生。
3.4 运营短板强化
海南省农村客运服务和物流服务体系不成熟,在运输结构和资源整合方面短板明显,与关联行业融合性低,难以有效满足基本公共客运服务和城乡物流网络均衡发展,未能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保障和先行引领作用。
4 应注意的问题
1)“四好農村路”是项系统工程,“建好”是基础,“管好”是手段,“护好”是保障,“运营好”是目的。在新阶段,“四好农村路”发展工作必须以《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为指导,遵循交通强国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对标海南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切忌大而空式发展,走出适合海南省乡情村情的路子,推动建管护运协调发展。
2)推动农村公路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高质量发展“四好农村路”的内在要求,要全面增强海南省农村公路发展内动力,加快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步伐,推动“路长制”有效实施,完善管养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和绩效考核等体系。加快海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治理能力,促进农村公路管养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加快管养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养护科学决策水平[4]。
3)推动海南省城乡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促进“四好农村路”与海南全域旅游、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及农村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美丽农村路+旅游”“美丽农村路+文化”“美丽农村路+体育”等“美丽农村路+”模式,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补齐农村公路运营短板,激活“四好农村路”对农村的“造血”功能。
4)海南涌现出一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国家示范县和“美丽农村路”示范路,社会效益显著,示范标杆引领作用突出,成为其他市县快速发展“四好农村路”的催化剂[5]。海南应继续加大全国示范县的创建力度,加快“美丽农村路”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提升公路文化档次,打造一批高品质、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美丽农村路”品牌,让农村公路对乡村振兴的服务保障和先行引领作用更加充分。
参考文献:
[1] 张向宇.乡村振兴战略“四好农村路”建设甘肃实践的几点思考[J].甘肃科技,2020,36(6):13-14.
[2] 冯凯欣.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J].城镇建设,2019(1):72.
[3] 张志南.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J].海峡通讯,2020(3):6-8.
[4] 郭大忠,冯晓.城市规划中合理路网密度问题的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2-55.
[5] 李冉.助力乡村振兴助推脱贫攻坚:部分厅、局长谈2018年“四好农村路”建设[J].人民交通,2019(1):43-46.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