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今年南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确保实现宽裕型小康社会和“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目标,南安市突出抓好以下几个关键——
突出区域特色
县域经济不是万能经济,经济区域也不是一个万能区域,应该是具有特色经济的特色区域。根据三个层面的区位条件、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南安市要做大做强八大区域特色经济板块,推动沿海、东西溪沿岸和山区三个层面联动快速发展。
——石井对台经济板块,要在石井、金门原有货运直航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石井港作为金马游的直航点这一有利时机,整合石井及周边的旅游资源,结合闽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效益,把市场贸易、旅游产业做强做大,兼顾货运、客运、邮政等业务,争取石井及其周边成为台湾岛内产业转移和台商投资的主要承接点之一,争取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水头、石井建材产业板决,要抓好滨海工业项目区及中国石材城的建设,发挥建材业的聚集效应,带动旅游、会展、商贸等行业的发展,同时,切实抓好石材业污水、石粉、碎石等的开发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走建材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水头、官桥家私产业板块,要加快福建环球家具城建设速度,以市场为龙头,以产业为纽带,推进家私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官桥、水头粮食产业板块,要推进中国粮食城建设,聚集生产资料,整合水头大盈食品加工区和官桥粮油市场资源,利用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粮油食品加工业,进而发展壮大膨化、速食食品。
——英仑水暖产业板块,要以中国水暖城为载体,把东田、英都、仑苍、翔云、眉山统筹考虑,打通东田至仑苍的道路,整合东田、英都、仑苍的土地资源,转移翔云、眉山的劳动力,做大做强水暖产业板块。
——扶茂岭纺织产业板块,通过产业项目的建设,促进大市区的形成与繁荣。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并举,走工业区与生活区分开的路子,在扶茂岭建设纺织流行面料工程产业基地,形成点面式扇状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及山区的发展,力争建设成为一个创新能力强、反应快速的新型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示范基地。
——丰霞片区电子汽配产业板块,要发挥临近泉州的优势,在利用原有基础、做大做强泉州花卉城的同时,主动接受泉州汽车制造基地项目及江南电子工业园区辐射,把原有工业基础和今后发展的定位整合为汽配、电子通讯生产基地。
——乡镇特色经济板块,要注重整合有特色的乡镇工业园区,码头以纸业为主,诗山以伞业为主,梅山以新蓝工业区的铸造、钢铁及其深加工为主,同时做好洪濑、康美企业园区之间的连片衔接,接受山区劳动力的转移。
突出项目带动
——要强化项目快速落地。今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在项目落地这个关键环节上铆足劲,下足功夫。市里已对三个层面重点突破的重要载体项目明确了五套班子领导负责挂钩抓好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抓项目落地作为检验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的一个标尺,强化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协调力度。
——要注重项目前期谋划。谁规划做得快、做得好、做得深,与上级产业政策相衔接,谁就抢得项目落地权,赢得发展主动权。要结合“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对接上级各项发展规划,按照“四围绕、三不选、两提高”的原则,集中力量谋划一批对南安市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加强与港澳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做好“引资”、“引智”工作。抓住台湾产业升级和外移的有利时机,强化对台招商,着力引进关联度大的龙头项目。充分发挥南安市供销大军、异地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各地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协作,扩大利用内资,重点引进国内大企业、大集团。
——要缓解项目建设瓶颈。在项目资金上,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集中财力干大事。在项目用地上,要坚持集约用地、开源节流两手抓,向管理要地、向闲置要地、向机制要地、向开发整理要地,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在电力供应上,要最大限度争取用电指标,科学调度,节约用电,确保正常生产生活所需。
突出产业聚集
——加强规划引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既要留足未来发展空间,又要防止盲目布点和重复建设,确保产业集聚战略的顺利实施。按照分区推进布局生产力的规划,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原则,进一步明确工业项目区的功能定位,引导有条件的综合工业园区逐步向专业产业园区过渡,引导关联企业向特定工业园区聚集,争取形成更具规模的集群。
——做强做大产业。围绕“1+6+1”的产业格局,充分发挥建材、电子机械、石油化工、轻纺鞋服、食品饮料、纸制品、家私装璜等传统产业优势,做强做大建材、家私、水暖、纺织等产业板块。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重视扶持中小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产业名镇,共创区域品牌。
——完善市场体系。大力推进闽南建材第一市场、官桥粮食城、福建环球家具城、泉州花卉城、仑苍水暖城、闽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通过市场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通过市场引导企业生产,促进产业集群。
——落实服务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从政策、资金、人力资源、中介服务、信息、物流等方面为产业集群的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突出改革创新
——要深化国企改革。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体制。更加关注六家国投公司,支持其正常运转和发挥融资作用,以减缓项目落地的资金压力。要进一步盘活经营性、事业性、资源性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基础设施等需要统一规划布局的项目,积极试行特许经营,推进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
——要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继续深化集体林权、海域使用权、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
——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依法行政,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突出协调和谐
——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成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着力构筑“以江为轴、北拓南改、东进西连、拥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学习型城市为契机,提高城市文化内涵,加强城市管理,建设以市区为中心的沿江景观带、文化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优化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坚持“科教兴市”战略,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步伐。加快教育强市进程,巩固“双高普九”成果,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鼓励规范民办教育。大力发展文化、卫生、广电、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认真做好双拥和民兵预备役工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城镇低保工作,落实“两个确保”,完善“三条保障线”,按时足额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金和养老金。巩固农村低保成果,做到应保尽保,认真做好农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准备工作。切实关心帮扶困难群体和低收入者,广泛开展扶贫挂钩和"送温暖"活动,继续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膳食补助工程项目。
——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以建设“平安南安”为载体,继续坚持“严打”方针,开展打击“六合彩”、打假、禁毒、信息诈骗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加强群众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减少越级上访、重复上访。
——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抓好“青山挂白”专项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争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
突出区域特色
县域经济不是万能经济,经济区域也不是一个万能区域,应该是具有特色经济的特色区域。根据三个层面的区位条件、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南安市要做大做强八大区域特色经济板块,推动沿海、东西溪沿岸和山区三个层面联动快速发展。
——石井对台经济板块,要在石井、金门原有货运直航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石井港作为金马游的直航点这一有利时机,整合石井及周边的旅游资源,结合闽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效益,把市场贸易、旅游产业做强做大,兼顾货运、客运、邮政等业务,争取石井及其周边成为台湾岛内产业转移和台商投资的主要承接点之一,争取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水头、石井建材产业板决,要抓好滨海工业项目区及中国石材城的建设,发挥建材业的聚集效应,带动旅游、会展、商贸等行业的发展,同时,切实抓好石材业污水、石粉、碎石等的开发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走建材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水头、官桥家私产业板块,要加快福建环球家具城建设速度,以市场为龙头,以产业为纽带,推进家私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官桥、水头粮食产业板块,要推进中国粮食城建设,聚集生产资料,整合水头大盈食品加工区和官桥粮油市场资源,利用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粮油食品加工业,进而发展壮大膨化、速食食品。
——英仑水暖产业板块,要以中国水暖城为载体,把东田、英都、仑苍、翔云、眉山统筹考虑,打通东田至仑苍的道路,整合东田、英都、仑苍的土地资源,转移翔云、眉山的劳动力,做大做强水暖产业板块。
——扶茂岭纺织产业板块,通过产业项目的建设,促进大市区的形成与繁荣。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并举,走工业区与生活区分开的路子,在扶茂岭建设纺织流行面料工程产业基地,形成点面式扇状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及山区的发展,力争建设成为一个创新能力强、反应快速的新型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示范基地。
——丰霞片区电子汽配产业板块,要发挥临近泉州的优势,在利用原有基础、做大做强泉州花卉城的同时,主动接受泉州汽车制造基地项目及江南电子工业园区辐射,把原有工业基础和今后发展的定位整合为汽配、电子通讯生产基地。
——乡镇特色经济板块,要注重整合有特色的乡镇工业园区,码头以纸业为主,诗山以伞业为主,梅山以新蓝工业区的铸造、钢铁及其深加工为主,同时做好洪濑、康美企业园区之间的连片衔接,接受山区劳动力的转移。
突出项目带动
——要强化项目快速落地。今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在项目落地这个关键环节上铆足劲,下足功夫。市里已对三个层面重点突破的重要载体项目明确了五套班子领导负责挂钩抓好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抓项目落地作为检验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的一个标尺,强化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协调力度。
——要注重项目前期谋划。谁规划做得快、做得好、做得深,与上级产业政策相衔接,谁就抢得项目落地权,赢得发展主动权。要结合“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对接上级各项发展规划,按照“四围绕、三不选、两提高”的原则,集中力量谋划一批对南安市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加强与港澳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做好“引资”、“引智”工作。抓住台湾产业升级和外移的有利时机,强化对台招商,着力引进关联度大的龙头项目。充分发挥南安市供销大军、异地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各地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协作,扩大利用内资,重点引进国内大企业、大集团。
——要缓解项目建设瓶颈。在项目资金上,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集中财力干大事。在项目用地上,要坚持集约用地、开源节流两手抓,向管理要地、向闲置要地、向机制要地、向开发整理要地,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在电力供应上,要最大限度争取用电指标,科学调度,节约用电,确保正常生产生活所需。
突出产业聚集
——加强规划引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既要留足未来发展空间,又要防止盲目布点和重复建设,确保产业集聚战略的顺利实施。按照分区推进布局生产力的规划,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原则,进一步明确工业项目区的功能定位,引导有条件的综合工业园区逐步向专业产业园区过渡,引导关联企业向特定工业园区聚集,争取形成更具规模的集群。
——做强做大产业。围绕“1+6+1”的产业格局,充分发挥建材、电子机械、石油化工、轻纺鞋服、食品饮料、纸制品、家私装璜等传统产业优势,做强做大建材、家私、水暖、纺织等产业板块。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重视扶持中小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产业名镇,共创区域品牌。
——完善市场体系。大力推进闽南建材第一市场、官桥粮食城、福建环球家具城、泉州花卉城、仑苍水暖城、闽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通过市场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通过市场引导企业生产,促进产业集群。
——落实服务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从政策、资金、人力资源、中介服务、信息、物流等方面为产业集群的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突出改革创新
——要深化国企改革。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体制。更加关注六家国投公司,支持其正常运转和发挥融资作用,以减缓项目落地的资金压力。要进一步盘活经营性、事业性、资源性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基础设施等需要统一规划布局的项目,积极试行特许经营,推进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
——要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继续深化集体林权、海域使用权、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
——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依法行政,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突出协调和谐
——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成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着力构筑“以江为轴、北拓南改、东进西连、拥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学习型城市为契机,提高城市文化内涵,加强城市管理,建设以市区为中心的沿江景观带、文化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优化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坚持“科教兴市”战略,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步伐。加快教育强市进程,巩固“双高普九”成果,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鼓励规范民办教育。大力发展文化、卫生、广电、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认真做好双拥和民兵预备役工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城镇低保工作,落实“两个确保”,完善“三条保障线”,按时足额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金和养老金。巩固农村低保成果,做到应保尽保,认真做好农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准备工作。切实关心帮扶困难群体和低收入者,广泛开展扶贫挂钩和"送温暖"活动,继续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膳食补助工程项目。
——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以建设“平安南安”为载体,继续坚持“严打”方针,开展打击“六合彩”、打假、禁毒、信息诈骗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加强群众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减少越级上访、重复上访。
——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抓好“青山挂白”专项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争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