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立亚,让中国智能机床冲进世界一流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mkk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盖立亚

  盖立亚是沈阳机床(集团)优尼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i5T5产品线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二十余年来,一直深耕在数控(智能)车床研发及制造一线。她主持、参与了4项数控机床国家重大专项项目,主导实用新型专利22项、发明专利3项,攻克高端数控机床领域多项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中国工业制造和智能制造作出了卓越贡献。

“我不但生了一个孩子,还‘生’了一台机床”


  1999年,盖立亚大学毕业后入职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床研究所。这一年,公司正好从生产制造普通机床向数控机床转型。盖立亚跟着一位资深工程师开始研发新型数控机床设计。但一年后,这位工程师生病住院,重新安排人可能赶不上交货时间,所长问盖立亚:“你敢干不?”“我敢!”盖立亚没有细想就答应了。时隔多年,她与同事谈起这件事时,忍不住笑出声:“大学毕业才一年,就敢接公司第一次做的科研项目,你说我是不是有点‘虎’?”
  那段时间,盖立亚经常一干就是一个通宵,但当产品设计出来组装时却发生了漏水等问题。她二话不说就钻到车床下找漏水点,最后重新设计了防护装置。2000年8月,公司按时交货,这是公司第一台高端数控车床,开创了国产数控机床商品化之路。
  2007年,为全球机械、航空航天领域提供轴承的德国舍弗勒集团在中国市场抛出了一个高档数控机床订单。这份订单产品既要精度又要效率,难度系数非常高,国内外机床制造企业一时竟无人“接招”。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看准时机果断拿下订单,任务落在了盖立亚身上。仔细研究后,时任公司技术部长的盖立亚指出产品的刚性和效率精度在技术上是矛盾的。于是,她带领团队研发了一款新设计。德方采纳了新设计,但也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标准。
  盖立亚没有退缩,怀孕期间坚持到生产现场收集可靠数据,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模拟模型试验。技术方案反复修改了十一次,在离预产期仅有四天时,盖立亚仍在不停地改写着机床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查看了正在装配的机床后,才安心待产。生完孩子不久,她又参加了设备调试。“我不但生了一个孩子,还‘生’了一台机床。”盖立亚幽默地说。
  验货时,新的数控机床加工精度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加工效率提高了四倍到五倍。德方代表对盖立亚说:“盖,你都不知道你们的机床有多好,超过了我们的预想。你太捧了!”这款数控机床,仅德国公司就前后追加订单近百台,实现销售额2亿元。沈阳机床由此打开了面向国际轴承行业的高端市场。

“年轻人有冲劲,请相信我们有把握完成”


  2009年,经过十年的技术积淀与实战,盖立亚与一个国家顶级平台的检验机会不期而遇。那时正值国家启动“高档数控机床科技重大专项”,盖立亚主动请缨承担三个项目。
  答辩会上,评审专家对盖立亚带领的年轻团队提出质疑,认为他们的能力稍显薄弱,但盖立亚脸色坚毅,淡定地回答:“虽然我们年轻,但年轻人有冲劲,请相信我们有把握完成。”?拿下项目后,盖立亚像着了魔一样,在资料室一泡就是一整天,每个节假日都变成了科研日。
  盖立亚带团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即倡导学习理念,提出“学习中创新、创新中实践、实践中提升”。她对团队成员要求极其严格,即便是对项目研究没影响的小误差,都会要求推倒重来,直至计算完全符合要求。
  三年埋头苦干,一朝交出答卷。盖立亚带领的研发团队接连在高速、高精、复合(五轴联动)三大系列数控机床上取得重大突破,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同时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国家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其中一台可以加工航天精密转台的机床,更是在中国数控车床制造史上开创先河。评审专家纷纷称赞盖立亚了不起。目前,盖立亚主持、参与的多项国家级、省级创新项目,均已通过国家验收并服务于军工、汽车等重点领域,为国家基础工业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外国品牌可以做,我们一样可以”


  2013年,沈阳机床开始由机床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战略转型。盖立亚常驻京津冀市场一线,对创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通过系统调研分析,把握对产品的行业独特性要求,为确立产品的研发方向提供精准决策依据。
  T5数控机床是盖立亚利用沈阳机床i5数控系统开发的轴类切削数控机床。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日本马扎克一家企业能够生产长轴类的切削机床,而盖立亚成功开发的T5数控机床从精度和稳定性上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在该領域的空白。
  2015年,一家购买i5T5智能机床的企业要求退货,盖立亚便来到该企业详细了解用户需求和机床存在的问题。原来,这家企业加工的轴又细又长,机床卡盘两边一卡轴就弯曲,难以加工,但日本的机床能加工这种细长轴。了解情况后,盖立亚同意机床返厂并且告诉该企业负责人:“外国品牌可以做,我们一样可以。”在具体了解用户需求和图纸要求后,她带着方案直接联系上海设计研究院,协同研发i5T5智能尾台功能。在她的主导下,团队攻克数项瓶颈难题,三个月后交付新机。盖立亚自豪地说:“公司推出的首台智能尾台机床,解决了细长轴在加工时弯曲问题,其性能与日本机床完全一样,而价格只是一半。由此实现了智能制造,解决了外国产品‘卡脖子’的问题。”仅2016年,i5T5智能机床就迅速占领市场,实现了从50台到2000台的飞跃,销售额达1.8亿元。
  业内同行啃不动的硬骨头,盖立亚能啃下来;别人不敢揽的瓷器活,她手里总有金刚钻。2020年11月24日,盖立亚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到北京领奖并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她笑吟吟地说:“我要以百倍精神不断创新,并打造精英团队,为国家多作贡献。”
盖立亚

  实习编辑 汤思奇 编辑 王冬艳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2021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22岁的浙江海盐姑娘冯琳作为四名领诵员之一,代表中国青年表达了对党的热爱和赓续革命精神的青春诺言。在领诵时,她感情真挚,一股青春、阳光和自信的气息扑面而来。冯琳梦想成为一名主持人  1999年10月,馮琳出生在浙江嘉兴海盐一个普通家庭。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父母格外疼爱她,冯琳的童年过得很快乐。冯琳小学就读于海盐县向阳小学,并在海盐县博才实验
期刊
庞玉春  因为喜欢探索、喜欢科研,大学报志愿时,她选择了工学机械专业,并从此与之结缘;她与团队研发出ITER用超导电缆,研究成果被大力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十多年来,她获得了大量荣誉,推动了我国ITER用超导电缆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她就是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副部长庞玉春。钻研业务的排头兵  今年55岁的庞玉春出生于湖南湘潭,是个标准的湘妹子。1989年,庞玉春从江苏大
期刊
何苏丹(右)  “如果细胞死亡不足,就会引发癌症;如果细胞死亡过度,就会引发心梗、脑梗等疾病,所以我们要研究细胞死亡的奥秘,发现药物治疗新靶点。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干预细胞死亡的新型药物,探索癌症等疾病的治疗新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苏丹表示,人类的疾病是因为细胞机能失常导致的,所以细胞死亡跟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何苏丹致力于细胞死亡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病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一颗南瓜种子被一只麻雀衔进了农家田地一侧的围墙边。  种子白偏棕的外壳旁,错落有致的褶皱上,渐渐爬上了一抹绿意,那是春的痕迹。  春意渐渐浓了,是池水破冰的时节,种子埋藏的土壤上悄然鼓出了一片新绿。叶尖似乎比无瑕的翡翠还要透明,好像汇集了世间所有的绿却又愈发轻盈,这种绿意是饱和度不高的偏冷色调,绿得怡人,绿得澄澈。  春去,夏至,小小的南瓜花开了,花蕊在阳光下闪着光泽,轻薄的花瓣在阳
期刊
2021年初春的清晨,在青翠欲滴的茶园里,王婷和茶农们一起唱着土家山歌,采摘丰收的喜悦。她戴着土家族印花头巾,腰上别着小竹篓,手指灵巧,不停地采摘鲜嫩的叶芽。村民们都说,王婷像一株朴实无华、芬芳馥郁的山茶花,盛开在薛家村茶农的心窝里,像极了她的父亲。义务扶贫永留薛家村  2013年7月,刚从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退休的王新法,来到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寻找恩人曾德美报恩。三十多年前,王新法是一名
期刊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见证了100年前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从这里扬帆起航。在嘉兴,有一个特别的家庭,一家三口和红船有着深厚的情缘,其中母女俩是南湖革命纪念馆红船金牌讲解员,父亲则是红船守护人。37年间,三口之家情系红船,传递红船精神,成为景区里的一抹靓丽风景。与红船结缘  2021年“五一”小长假,嘉兴南湖红色景区游人如织。金牌讲解员张一正在景区红船旁讲解红船精神。她是南湖革命景区老员工张新志和
期刊
尹滇  2020年2月9日,驰援武汉抗疫的医疗队伍陆续到达天河机场,队伍中,一个剃着寸发的女医务人员干练、帅气,十分引人注目。她就是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的主管护师尹滇,为了方便工作,出发前剪掉了长发。有国才有家  尹滇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尹光新是一位战斗英雄。1981年年底,18岁的尹光新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1985年1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山战役”中,他成功排雷152颗后不幸被地雷炸
期刊
董文缨  董文缨是常州市公安局大数据管理支队警务技术四级主任。作为一名专家型民警,她被公安部、省公安厅聘为省级信息化专家,是常州市经信委、教育局和南通市、淮安市公安局的特聘信息化专家。钻研攻关,做科技创新的驱动者  1988年11月,入警不到三个月的董文缨接到參与和公安部一所合作研发110报警指挥台的任务。她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当时全国还没有一台由电脑控制的报警指挥台,这项任务很具挑战性;忐忑
期刊
韩国作家金爱烂善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个人的生存、个人在时代里的喜怒哀乐,在她看来,只有与读者的需求完美契合时,她笔下的一桩桩故事才写尽了自我和彼此。珍惜每一次的相遇  金爱烂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仁川,父亲生性沉默,母亲打理着一家不大的“好味”面馆。家中有三个女儿需要养育,父母笃信“劳动定能带来回报”,用心经营着面馆。尽管面馆里的来客形形色色,母亲却执意买回一架钢琴培养孩子们的高雅情操。  亚洲金
期刊
陈慧  44岁的陈慧是浙江余姚市梁弄菜市场的流动摊贩,她嗓门大,皮肤黑,一头齐耳短发,看起来精神十足。因为在家排行老三,在菜市场,大家都叫她“阿三”。她靠一辆自制的推车谋生意。推车里小百货拉拉杂杂,果木锯、菜刀、蟑螂药、苍蝇拍、马桶刷……一年四季不重样。她还是一名作家,刚出版了第二本书《世间的小儿女》,并且上了5月份“浙版好书榜”。三年前,她的第一本书《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因为销量不错,已经印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