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考古发现及存世实物看,战国后期燕国铸造使用的圆形方孔钱有“一化”、“明化”和“明四”钱三个品种。“一化”钱是出土数量最多的战国燕国铸造的圆形方孔钱,正面穿左右分列“一”、“化”二字,故称“一化”钱。面文“一化”两字,旧时的解释众说纷纭,有释为一刀、一夕、一化等,目前大多数人认可解释为“一化”比较适当。钱正面可分为有外廓和无外廓两种版别。钱背大多数为光背,见有一种铅铸者在背面上有一“吉”字。“一化”钱一般直径1.8—1.95厘米,厚薄不一,所以重约1.1—2.6克,一般重为1.4—1.5克,个别有重达3克的(图1)。“明化”钱正面穿左右分列“明”、“化”二字,故名。钱背平素。“明化”钱直径2.5—2.7厘米,重约2.7—4.5克,均重3.5克(图2),出土较多。“明四”钱面文“明彡”,前人曾释“彡”非“四”,乃刀柄纹,以示此钱作刀货用,价值四刀,或谓值四枚“明化”、“一化”钱。众说未一,以待再考。该钱背平素,边缘有范线溢铜,铸造较为粗糙。直径较大,一般在2.8厘米以上,重约4.2—4.6克,均重3.4克,与“明化”钱大小轻重相当。此钱存世较罕,仅见著录,未闻有出土发现,说明是一种铸量少、行用时间短的货币(图3)。
燕国长期铸造流通使用刀币,刀币是由一种称作“削”的手工业用具演变而来。燕国铸造的刀币种类多,数量大,流通广,著称于世。为何战国后期燕国会铸造使用圆形方孔钱呢?学者认为主要是受秦国半两钱实用性的影响。弱小的燕国以强秦作为学习的榜样,仿效秦半两钱铸造发行了形制更为先进的圆形方孔钱,这是不难理解的。从燕国铸造的圆形方孔钱出土地域看,多出土于燕国的东北部地区,即今天的辽宁、吉林和河北省东北部,以及内蒙古与辽宁、河北交界的东南部地区,最远达朝鲜北部,这些区域大体是战国晚期燕国的辽东部分。因此关于燕国圆形方孔钱的铸行年代,目前学术界影响较大的看法是: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国都城蓟城,燕王喜退守辽东以后铸造的。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后停止铸造。
著名钱币学家朱活先生认为,燕国铸造的三种圆形方孔钱,铸行时间是有先后的。“明四”、“明化”和“一化”钱的大小、重量有差别是由于铸行时间早晚形成的。先铸“明四”钱,行用时间很短便铸行减重的“明化”钱,再进一步减重铸行“一化”钱。“一化”钱出现有外廓,并且常与汉初半两、五铢钱等一起出土,说明该钱铸造时间最晚、铸造数量最多。所以后世“明化”、“一化”钱较多,而“明四”钱非常罕见。“明四”钱是燕铸方孔钱中外径和重量最大者,也是燕国铸币中最为罕见的品种,被列为古钱币珍品之一。
燕国长期铸造流通使用刀币,刀币是由一种称作“削”的手工业用具演变而来。燕国铸造的刀币种类多,数量大,流通广,著称于世。为何战国后期燕国会铸造使用圆形方孔钱呢?学者认为主要是受秦国半两钱实用性的影响。弱小的燕国以强秦作为学习的榜样,仿效秦半两钱铸造发行了形制更为先进的圆形方孔钱,这是不难理解的。从燕国铸造的圆形方孔钱出土地域看,多出土于燕国的东北部地区,即今天的辽宁、吉林和河北省东北部,以及内蒙古与辽宁、河北交界的东南部地区,最远达朝鲜北部,这些区域大体是战国晚期燕国的辽东部分。因此关于燕国圆形方孔钱的铸行年代,目前学术界影响较大的看法是: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国都城蓟城,燕王喜退守辽东以后铸造的。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后停止铸造。
著名钱币学家朱活先生认为,燕国铸造的三种圆形方孔钱,铸行时间是有先后的。“明四”、“明化”和“一化”钱的大小、重量有差别是由于铸行时间早晚形成的。先铸“明四”钱,行用时间很短便铸行减重的“明化”钱,再进一步减重铸行“一化”钱。“一化”钱出现有外廓,并且常与汉初半两、五铢钱等一起出土,说明该钱铸造时间最晚、铸造数量最多。所以后世“明化”、“一化”钱较多,而“明四”钱非常罕见。“明四”钱是燕铸方孔钱中外径和重量最大者,也是燕国铸币中最为罕见的品种,被列为古钱币珍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