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以其精练的语言、优美的旋律、隽永的意境,滋润了我们的心灵,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占有相当的比例,在语文教学内容上亦有一定比重。学习古诗文能够让学生汲取民族文化精髓,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的情感。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对古诗文理解呢?就此谈一下本人粗浅的看法。
1.学会诵读吟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要欣赏一首诗,读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在抑扬顿挫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同时,“读”还需伴以“冥想”,在冥想中揣摩,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能读准字音,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古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一句话在不同地方停顿,往往会使句子产生不同的意思。如果读错句读,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会曲解文意。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句读?一是把不同的句读标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判断;二是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句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如《狼》一文中“其一犬坐于前”,先标出不同的停顿方式:“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为什么读后者?我让学生读课下注解,原来“犬”的意思是“像狗一样”,是修饰“坐”的。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把握准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指导学生朗读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音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表现一种激昂、乐观的生活态度。其次,注意语调。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缓、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读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读得更重。通过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第三,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读出韵味,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了解虚词所表达的感慨、哀叹、疑惑等语气。在诵读训练时,可要求学生揣摩虚词的用法,注意模仿语气、语调,从而领会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
2.学会知人论世
只有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到广阔的时代背景上,特别是放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上,才有可能看到诗歌艺术的奥秘。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既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的时代风貌,而如果掌握了时代风貌,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把握住了。因此,学会知人论世,在某种意义上,就有点“终南捷径”的味道了。就个人风格而言,例如,李白的诗中往往流露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诗风多以浪漫飘逸为特色,而杜甫的诗中处处体现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心志,风格多沉郁顿挫。再如,陶渊明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风格多恬淡自适,而苏轼开创豪放词派,风格多豪放达观;就时代风貌而言,例如,三国鼎立战乱频繁,才促成了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再如,唐朝既是封建社会最繁荣、最富强的时期,也是诗歌繁荣的黄金时代,因此产生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所以才有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气概。此外,为了有助于鉴赏,考生应充分掌握各个时代、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或重要作家的风格。对于这些代表人物、重点作家的风格,前人多有定论,我们不妨采用“拿来主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说某一作家具有某种风格,并不意味着这位诗人的所有作品都具有这种格调。例如,苏轼这位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其悲戚哀婉感人至深,应不在李清照《声声慢》之下。反过来,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所展现出来的雄奇豪放,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3.学会领悟意象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寓“意”之“象”,是指诗歌中寄托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意象是作者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因此鉴赏古诗文时我们就要抓住意象反复揣摩,仔细体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那么如何领悟古诗文的意象呢?首先要善于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联想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诗歌鉴赏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现象就是读者、鉴赏者发挥了其联想与想象力的结果。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在鉴赏古代诗歌的过程中,要进入作品意境,我们就要根据作品提供的描述性语句调动生活积累,通过想象再造形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读到这句诗时,我们自然会在脑海里想象出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这是一种再造想象。然而不止于此,读此句诗,我们也不难想象到,在无比壮阔的自然美的面前,作为自然之子的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劳动,是何等的欢乐和美好!这“人”的内容在诗中是没有的,这是在诗歌鉴赏中的创造想象的表现。吟诵着这诗句,读者就仿佛被带入神奇美丽的北方大草原,领略千里草原、牛肥羊壮的绮丽壮阔的美;这种优美的诗歌意境,使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人和自然达到了最美妙的和谐。其次要“情”与“景”有机结合。古诗文词是“缘情”而作的,景和情是诗歌的孪生兄弟,优秀诗歌在景和情关系的处理上,总是和谐默契、相得益彰的。有的古诗文触景生情,情由景生,此类诗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有的古诗文缘情造景,景由情生。此类诗一般是先抒情后写景,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此诗是诗人无法施展抱负的无限感叹,全诗不见写景,但通过作者抒发的情,读者不难领会幽州台的形象和氛围,反而比写景多了一份想象。因此,教师给学生“再创造”此类诗歌的意境时一定要把握诗歌情景交融的不同表现,才能抓住诗歌意境的独到性。
以上几个方面,仅仅是我对关于古诗文理解方法的粗浅看法。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内涵极其丰富,让我们带领学生遨游其中,鉴赏品位,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一定会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
1.学会诵读吟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要欣赏一首诗,读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在抑扬顿挫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同时,“读”还需伴以“冥想”,在冥想中揣摩,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能读准字音,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古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一句话在不同地方停顿,往往会使句子产生不同的意思。如果读错句读,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会曲解文意。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句读?一是把不同的句读标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判断;二是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句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如《狼》一文中“其一犬坐于前”,先标出不同的停顿方式:“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为什么读后者?我让学生读课下注解,原来“犬”的意思是“像狗一样”,是修饰“坐”的。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把握准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指导学生朗读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音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表现一种激昂、乐观的生活态度。其次,注意语调。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缓、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读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读得更重。通过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第三,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读出韵味,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了解虚词所表达的感慨、哀叹、疑惑等语气。在诵读训练时,可要求学生揣摩虚词的用法,注意模仿语气、语调,从而领会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
2.学会知人论世
只有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到广阔的时代背景上,特别是放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上,才有可能看到诗歌艺术的奥秘。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既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的时代风貌,而如果掌握了时代风貌,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把握住了。因此,学会知人论世,在某种意义上,就有点“终南捷径”的味道了。就个人风格而言,例如,李白的诗中往往流露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诗风多以浪漫飘逸为特色,而杜甫的诗中处处体现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心志,风格多沉郁顿挫。再如,陶渊明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风格多恬淡自适,而苏轼开创豪放词派,风格多豪放达观;就时代风貌而言,例如,三国鼎立战乱频繁,才促成了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再如,唐朝既是封建社会最繁荣、最富强的时期,也是诗歌繁荣的黄金时代,因此产生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所以才有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气概。此外,为了有助于鉴赏,考生应充分掌握各个时代、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或重要作家的风格。对于这些代表人物、重点作家的风格,前人多有定论,我们不妨采用“拿来主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说某一作家具有某种风格,并不意味着这位诗人的所有作品都具有这种格调。例如,苏轼这位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其悲戚哀婉感人至深,应不在李清照《声声慢》之下。反过来,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所展现出来的雄奇豪放,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3.学会领悟意象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寓“意”之“象”,是指诗歌中寄托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意象是作者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因此鉴赏古诗文时我们就要抓住意象反复揣摩,仔细体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那么如何领悟古诗文的意象呢?首先要善于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联想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诗歌鉴赏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现象就是读者、鉴赏者发挥了其联想与想象力的结果。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在鉴赏古代诗歌的过程中,要进入作品意境,我们就要根据作品提供的描述性语句调动生活积累,通过想象再造形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读到这句诗时,我们自然会在脑海里想象出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这是一种再造想象。然而不止于此,读此句诗,我们也不难想象到,在无比壮阔的自然美的面前,作为自然之子的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劳动,是何等的欢乐和美好!这“人”的内容在诗中是没有的,这是在诗歌鉴赏中的创造想象的表现。吟诵着这诗句,读者就仿佛被带入神奇美丽的北方大草原,领略千里草原、牛肥羊壮的绮丽壮阔的美;这种优美的诗歌意境,使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人和自然达到了最美妙的和谐。其次要“情”与“景”有机结合。古诗文词是“缘情”而作的,景和情是诗歌的孪生兄弟,优秀诗歌在景和情关系的处理上,总是和谐默契、相得益彰的。有的古诗文触景生情,情由景生,此类诗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有的古诗文缘情造景,景由情生。此类诗一般是先抒情后写景,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此诗是诗人无法施展抱负的无限感叹,全诗不见写景,但通过作者抒发的情,读者不难领会幽州台的形象和氛围,反而比写景多了一份想象。因此,教师给学生“再创造”此类诗歌的意境时一定要把握诗歌情景交融的不同表现,才能抓住诗歌意境的独到性。
以上几个方面,仅仅是我对关于古诗文理解方法的粗浅看法。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内涵极其丰富,让我们带领学生遨游其中,鉴赏品位,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一定会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