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听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我都会想到移栽进城的大树,思考我们与大树的“分享”与“分担”。
树是自然赐予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一年四季,移栽进城的大树总是慷慨地与人们分享:春天的大树一片嫩绿,我们分享悦目的色彩;夏天的大树绿荫蔽日,我们分享氧气的凉爽;秋天的大树硕果累累,我们分享果实的芳香;冬天的大树积蓄能量,我们分享生命的希望。但遗憾的是,获得这么多“分享”的人们,相应的“分担”却显得吝啬:暴风雨袭来,很少有人想到该为大树加固;害虫肆虐,人们自然地戴起口罩,却很少会想起也该为大树施药除虫……
问题的严重性还不止于此。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分享”,热衷于从乡野移大树进城的所谓“工程”。一棵树,从一株幼芽长成冠盖如云,它已經习惯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水、土、风,熟悉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人、鸟、兽,与这片土地水乳交融,难以割舍。然而,一旦让它们别离故土,不用说斩根断臂使其大伤元气,单单对故土的怀想就让它们焦灼不已。人们疯狂的“分享”欲望换来的是大自然对“施暴者”的报复,很多大树以自己悲壮的告别结束本可比人类寿命还长的生命,让人类“分担”原本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剧”性损失。
已经被移进城市的大树也命运多舛,它们有着种种不应有的“分担”——有时,它是人们的晾衣柱,在两棵树上绑上绳索晾晒衣被,结果逐年长粗的树干被绳索勒出一圈凹陷的箍;有时,它是人们锻炼身体的器材,人们用身体撞击树干,或者吊在树枝上以锻炼臂力;有时,它是“亮化”的载体,那些连接灯泡的电线用密密的钉子扎满树身,到了夜晚还要接受耀眼灯光零距离的闪烁照射……君不见,不堪重负的大树,终于有一天轰然倒塌,砸伤了行人,砸坏了汽车……
进城大树的命运以这种残酷的方式给人们上了一堂现实的哲思课:人与大树的“分享”应适度科学,着眼长远,“分担”应遵守“利他”原则,主动作为;否则,城市的天空会袭来更多的阴霾,肆虐的沙粒会更快地逼近城市的高楼大厦。这就是人与大树、人与大自然“分享”与“分担”的辩证法。
其实,“分享”与“分担”的这一辩证法则用于其他社会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江苏如东中学)
点评
这篇“植物散文”属于“借物明理”之作,“物”与“理”的契合度高。小作者将目光投向“进城大树”,以“冠盖如云”“一片嫩绿”“绿荫蔽日”“硕果累累”“一圈凹陷的箍”“密密的钉子扎满树身”等词语从正反两面状写大树特征,在此基础上驰骋联想,机智地以人与进城大树之间的“分享”与“分担”立论;论述时正反对比,逐层深入,“给人们上了一堂现实的哲思课”,体现出作者关注当代和善于反思的可贵精神;结尾将哲理思考扩大至“其他社会生活”,一句反问句点到即止,于是,一堂“哲思课”给读者留下一张令人深思的“问卷”。
树是自然赐予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一年四季,移栽进城的大树总是慷慨地与人们分享:春天的大树一片嫩绿,我们分享悦目的色彩;夏天的大树绿荫蔽日,我们分享氧气的凉爽;秋天的大树硕果累累,我们分享果实的芳香;冬天的大树积蓄能量,我们分享生命的希望。但遗憾的是,获得这么多“分享”的人们,相应的“分担”却显得吝啬:暴风雨袭来,很少有人想到该为大树加固;害虫肆虐,人们自然地戴起口罩,却很少会想起也该为大树施药除虫……
问题的严重性还不止于此。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分享”,热衷于从乡野移大树进城的所谓“工程”。一棵树,从一株幼芽长成冠盖如云,它已經习惯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水、土、风,熟悉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人、鸟、兽,与这片土地水乳交融,难以割舍。然而,一旦让它们别离故土,不用说斩根断臂使其大伤元气,单单对故土的怀想就让它们焦灼不已。人们疯狂的“分享”欲望换来的是大自然对“施暴者”的报复,很多大树以自己悲壮的告别结束本可比人类寿命还长的生命,让人类“分担”原本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剧”性损失。
已经被移进城市的大树也命运多舛,它们有着种种不应有的“分担”——有时,它是人们的晾衣柱,在两棵树上绑上绳索晾晒衣被,结果逐年长粗的树干被绳索勒出一圈凹陷的箍;有时,它是人们锻炼身体的器材,人们用身体撞击树干,或者吊在树枝上以锻炼臂力;有时,它是“亮化”的载体,那些连接灯泡的电线用密密的钉子扎满树身,到了夜晚还要接受耀眼灯光零距离的闪烁照射……君不见,不堪重负的大树,终于有一天轰然倒塌,砸伤了行人,砸坏了汽车……
进城大树的命运以这种残酷的方式给人们上了一堂现实的哲思课:人与大树的“分享”应适度科学,着眼长远,“分担”应遵守“利他”原则,主动作为;否则,城市的天空会袭来更多的阴霾,肆虐的沙粒会更快地逼近城市的高楼大厦。这就是人与大树、人与大自然“分享”与“分担”的辩证法。
其实,“分享”与“分担”的这一辩证法则用于其他社会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江苏如东中学)
点评
这篇“植物散文”属于“借物明理”之作,“物”与“理”的契合度高。小作者将目光投向“进城大树”,以“冠盖如云”“一片嫩绿”“绿荫蔽日”“硕果累累”“一圈凹陷的箍”“密密的钉子扎满树身”等词语从正反两面状写大树特征,在此基础上驰骋联想,机智地以人与进城大树之间的“分享”与“分担”立论;论述时正反对比,逐层深入,“给人们上了一堂现实的哲思课”,体现出作者关注当代和善于反思的可贵精神;结尾将哲理思考扩大至“其他社会生活”,一句反问句点到即止,于是,一堂“哲思课”给读者留下一张令人深思的“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