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原则,然后对当前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水平的措施。
[ 关键词] 医院 内部会计控制 问题 措施
从古到今,控制都是根源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内在需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内部控制是指管理者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医院如同一个大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增强医疗单位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保护资金和财产安全,防范欺诈和舞弊,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强化医院内部监督职能,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目前,我国实现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实现医院的整体规划和目标;2.保护医院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3.保证医院信息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4.避免或降低医院各种风险,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效率;5.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在医院的贯彻执行。
要实现以上目标,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就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
第一,互相制约的原则。即在各部门、各岗位间建立起一种相互验证或共同验证的关系,分离经济业务执行和审查、分离经济业务记录和执行、分离财产保管和记录、分离财产保管和财产核对,从而达到自动纠错、防止舞弊现象。
第二,管辖范围原则。即各部门、各岗位划分工作范围、职能范围,明确其相应权利和责任,做到有章可循,使各岗位部门协调,以达到实现内部会计控制。
第三,成本效益原则。即指实行内部会计控制与实行它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合理确定成本与效益的比例关系,既能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也能达到对其控制管理的目的。
二、当前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差,领导者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尚未正式提出权威性很高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统一认识,而且大多数医院的院长来自学科带头人或医疗骨干,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这就导致医院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存在很多误解。例如,有的医院把内部控制理解为汇总各种规章制度;有的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不相容会计岗位的分离;有的医院把加强内部控制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有的医院侧重于抓规模、抓效益,一味强调争取所谓的生存发展空间,造成违章违规;有的医院虽然建立了规章制度,但没有随着业务发展和客观环境的改变而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有些制度侧重于法律约束,缺乏必要的程序控制。
目前,乡镇一级的医院由于规模小、人员少,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甚至没有内部控制制度。区市一级的大医院一般已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够科学、不够严谨,过于简单。另外,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缺乏自我防范与约束机制,实际操作性差,忽视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影响了执行效果。
2.受运行成本制约,风险控制薄弱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要正常运行,需建立严密的控制程序,而每一個程序的执行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运行成本。一般来说,内部控制系统设置的环节多,运行的效果可能就好,控制目的就容易达到,但也增加了运行成本,单位领导往往不愿意投入很多的精力、物力、财力,内部控制动力明显不足。有些医疗单位为了追求少投入、低成本,故意减少内部控制系统设置的环节,这样虽然降低了单位成本,但有可能给单位造成更大的损失。
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的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疗服务市场运行的风险也在加大,而目前各家医院只重视医院规模的扩大、就诊人次的增加、基本建设的投入,对各类风险却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医院的基本建设资金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一旦单位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便会陷入财务困境。各家医院普遍缺乏对举债融资的偿还能力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可行性论证,忽视内部风险管理,缺乏风险意识。
3.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制度更新滞后
就目前的医院情况而言,有相当一部分的会计人员没有专业文凭和专业职称,有的甚至没有会计证,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近年来,不少拥有专业知识的年青人加入医院会计、审计的行列,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工作繁忙,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没办法进一步学习吸收新知识,工作中缺乏主动性,思想上缺乏责任性,甚至有的无视财经法规,弄虚作假,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内部控制系统的相关制度如果没有适时做出应有的补充和调整,缺乏科学的管理控制方法,也很难贯彻实行。尤其近几年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较大改革,新增内容较多,由于人的素质因素而不能适应新形势,跟不上事业发展需要,势必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另外,一些医疗单位在人事管理上还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在选择会计从业人员时,不注重人的能力,更加影响了内控质量。
4.缺少评价监督机制,内部控制执行不力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的最大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无论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完备,如果没有人去考核、检查,其执行效果往往很差。而且,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并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问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很薄弱,管理控制的方法不够先进,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目前,医疗机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部监督和评价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致使检查监督和评价都流于形式。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医院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完全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由于内部控制涉及的都是院内各部门、职工,执行部门碍于情面,有章不循、贯彻不力。而且,医院内部审计的人员大多从财务部门转来,缺乏审计专业知识,因而较难发挥作用。
三、提升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水平的措施
1.增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观念,建立符合医院实际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
不断强化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观念,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要安排专门机构或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各医院要进行广泛调研、讨论和研究,制度符合现有法律、法规规定和医院实际情况,具有广泛约束性、符合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内部牵制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动态的信息反馈原则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这样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包括:(1)会计核算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核算体制和程序、会计科目、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各项费用开支标准、财务开支审计制度等方面;(2)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办法,预算管理制度、决算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收费管理制度等方面;(3)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制度、印鉴使用保管制度、往来款管理制度等;(4)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资产的盘点制度、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变更等管理制度。(5)票据、会计档案、机构及人员管理制度。
2.强化预算管理,建立预算考核评价机制
全面预算体系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及事后对预算的考评等环节。医院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及投资计划等编制预算。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指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通过实行科学的奖惩制度,激励制度,推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成立会计结算中心,规范财务管理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对各医院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净化会计工作秩序,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包括:(1)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可加强会计监督和从源头上防止消极腐败现象的有效措施。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本区所属医院的收支都通过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核算,资金的使用管理由以前的事后监督转为事前监控,杜绝不合理的支出,促使其自觉遵守财经制度,合理使用资金,加大了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力度。(2)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可增强会计人员的监督力度,提高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
由于会计管理体制等原因,使得会计人员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性。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其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福利等均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解决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才能够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同时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可统一全区各医院会计核算操作流程、核算标准和会计管理的各项要求,保证了会计核算的规范、统一。
4.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第一,要进一步组织以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基本环节的规定和要求。第二,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实行优胜劣汰。第三,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第四,加强对财会人员的进修、后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只有配备了与内部控制岗位职能相适应的人员,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达到预定的目标。
5.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上要给予审计科相应的监察权利,大型构建项目应由审计人员参与并进行审计。外部监督上要相应支持税收、财政、物价、审计等单位对医院的检查监督,并鼓励社会及舆论监督机构对医院可能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监督,使内控工作合法、有效。
四、结语
总之,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也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战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协调医院内部會计控制中的环境控制关系,创造全员参与意识,“软”“硬”结合,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下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疗机构财务内部会计控制讲座[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7: 1
[2]王文光: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9)
[3]王小枫:关于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3(11)
[ 关键词] 医院 内部会计控制 问题 措施
从古到今,控制都是根源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内在需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内部控制是指管理者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医院如同一个大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增强医疗单位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保护资金和财产安全,防范欺诈和舞弊,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强化医院内部监督职能,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目前,我国实现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实现医院的整体规划和目标;2.保护医院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3.保证医院信息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4.避免或降低医院各种风险,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效率;5.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在医院的贯彻执行。
要实现以上目标,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就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
第一,互相制约的原则。即在各部门、各岗位间建立起一种相互验证或共同验证的关系,分离经济业务执行和审查、分离经济业务记录和执行、分离财产保管和记录、分离财产保管和财产核对,从而达到自动纠错、防止舞弊现象。
第二,管辖范围原则。即各部门、各岗位划分工作范围、职能范围,明确其相应权利和责任,做到有章可循,使各岗位部门协调,以达到实现内部会计控制。
第三,成本效益原则。即指实行内部会计控制与实行它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合理确定成本与效益的比例关系,既能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也能达到对其控制管理的目的。
二、当前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差,领导者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尚未正式提出权威性很高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统一认识,而且大多数医院的院长来自学科带头人或医疗骨干,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这就导致医院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存在很多误解。例如,有的医院把内部控制理解为汇总各种规章制度;有的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不相容会计岗位的分离;有的医院把加强内部控制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有的医院侧重于抓规模、抓效益,一味强调争取所谓的生存发展空间,造成违章违规;有的医院虽然建立了规章制度,但没有随着业务发展和客观环境的改变而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有些制度侧重于法律约束,缺乏必要的程序控制。
目前,乡镇一级的医院由于规模小、人员少,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甚至没有内部控制制度。区市一级的大医院一般已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够科学、不够严谨,过于简单。另外,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缺乏自我防范与约束机制,实际操作性差,忽视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影响了执行效果。
2.受运行成本制约,风险控制薄弱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要正常运行,需建立严密的控制程序,而每一個程序的执行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运行成本。一般来说,内部控制系统设置的环节多,运行的效果可能就好,控制目的就容易达到,但也增加了运行成本,单位领导往往不愿意投入很多的精力、物力、财力,内部控制动力明显不足。有些医疗单位为了追求少投入、低成本,故意减少内部控制系统设置的环节,这样虽然降低了单位成本,但有可能给单位造成更大的损失。
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的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疗服务市场运行的风险也在加大,而目前各家医院只重视医院规模的扩大、就诊人次的增加、基本建设的投入,对各类风险却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医院的基本建设资金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一旦单位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便会陷入财务困境。各家医院普遍缺乏对举债融资的偿还能力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可行性论证,忽视内部风险管理,缺乏风险意识。
3.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制度更新滞后
就目前的医院情况而言,有相当一部分的会计人员没有专业文凭和专业职称,有的甚至没有会计证,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近年来,不少拥有专业知识的年青人加入医院会计、审计的行列,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工作繁忙,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没办法进一步学习吸收新知识,工作中缺乏主动性,思想上缺乏责任性,甚至有的无视财经法规,弄虚作假,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内部控制系统的相关制度如果没有适时做出应有的补充和调整,缺乏科学的管理控制方法,也很难贯彻实行。尤其近几年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较大改革,新增内容较多,由于人的素质因素而不能适应新形势,跟不上事业发展需要,势必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另外,一些医疗单位在人事管理上还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在选择会计从业人员时,不注重人的能力,更加影响了内控质量。
4.缺少评价监督机制,内部控制执行不力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的最大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无论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完备,如果没有人去考核、检查,其执行效果往往很差。而且,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并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问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很薄弱,管理控制的方法不够先进,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目前,医疗机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部监督和评价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致使检查监督和评价都流于形式。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医院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完全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由于内部控制涉及的都是院内各部门、职工,执行部门碍于情面,有章不循、贯彻不力。而且,医院内部审计的人员大多从财务部门转来,缺乏审计专业知识,因而较难发挥作用。
三、提升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水平的措施
1.增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观念,建立符合医院实际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
不断强化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观念,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要安排专门机构或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各医院要进行广泛调研、讨论和研究,制度符合现有法律、法规规定和医院实际情况,具有广泛约束性、符合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内部牵制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动态的信息反馈原则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这样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包括:(1)会计核算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核算体制和程序、会计科目、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各项费用开支标准、财务开支审计制度等方面;(2)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办法,预算管理制度、决算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收费管理制度等方面;(3)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制度、印鉴使用保管制度、往来款管理制度等;(4)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资产的盘点制度、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变更等管理制度。(5)票据、会计档案、机构及人员管理制度。
2.强化预算管理,建立预算考核评价机制
全面预算体系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及事后对预算的考评等环节。医院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及投资计划等编制预算。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指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通过实行科学的奖惩制度,激励制度,推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成立会计结算中心,规范财务管理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对各医院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净化会计工作秩序,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包括:(1)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可加强会计监督和从源头上防止消极腐败现象的有效措施。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本区所属医院的收支都通过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核算,资金的使用管理由以前的事后监督转为事前监控,杜绝不合理的支出,促使其自觉遵守财经制度,合理使用资金,加大了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力度。(2)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可增强会计人员的监督力度,提高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
由于会计管理体制等原因,使得会计人员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性。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其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福利等均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解决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才能够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同时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可统一全区各医院会计核算操作流程、核算标准和会计管理的各项要求,保证了会计核算的规范、统一。
4.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第一,要进一步组织以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基本环节的规定和要求。第二,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实行优胜劣汰。第三,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第四,加强对财会人员的进修、后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只有配备了与内部控制岗位职能相适应的人员,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达到预定的目标。
5.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上要给予审计科相应的监察权利,大型构建项目应由审计人员参与并进行审计。外部监督上要相应支持税收、财政、物价、审计等单位对医院的检查监督,并鼓励社会及舆论监督机构对医院可能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监督,使内控工作合法、有效。
四、结语
总之,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也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战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协调医院内部會计控制中的环境控制关系,创造全员参与意识,“软”“硬”结合,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下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疗机构财务内部会计控制讲座[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7: 1
[2]王文光: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9)
[3]王小枫:关于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