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寄生虫》作为近年来韩国乃至亚洲最成功的现实主义电影,凭借着其对韩国阶层差异和人性批判的真实展现,一举拿下了戛纳金棕榈和奥斯卡等多项大奖。毫无疑问,这部兼具商业性和艺术氣息的电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低碳艺术佳作,本文就试图运用低碳艺术的原理来分析下《寄生虫》这部电影是如何表现这种艺术上的真实性和人性的揭露的。
关键词:《寄生虫》;低碳艺术;客观真实;直观真实
《寄生虫》讲述的是一个住在半地下室的贫穷家庭通过精心设计“寄生”于富人家庭的故事,并在这个“寄生”的过程中,两个家庭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那这个看似简单的套路式的故事结构是如何斩下戛纳和奥斯卡等多项国际大奖的呢?凭借的恰恰是导演对其人性的解读和阶层固化的深刻揭露,为了深化这一现实属性,奉俊昊从声画造型到后期剪辑都进行了写实化的处理,极大的保证了影片主题的真实性和观众的观赏体验,这些特质都使得《寄生虫》符合了低碳艺术的标准。
所谓低碳艺术就是在文本构成上以客观真实为主要特质,以直观真实、超现实真实或主观真实为基础条件,在与审美主体互作中能够激发陶冶型自由情感,从而促进审美主体身心双重健康的艺术文本。①我们在《寄生虫》这部电影身上,也可以找寻到客观真实和直观真实的烙印,也正是这些特质使得这部影片具有了发人深醒的现实意义。
一、素材背景的真实
低碳艺术的文本构成是以客观真实为主要特质的,在《寄生虫》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寻到它这一特质的踪迹所在,那就是它素材背景的构建。《寄生虫》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当下的韩国社会,时空皆都设置在我们这个现实空间,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它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当今的韩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贫富差距和阶层固化。
韩国近年来有许多反应自身社会问题的影片,像《熔炉》《燃烧》等,但跟《寄生虫》相比,都没有表现的如此直白和通透,运用的大多的还是委婉的叙事手段,或者是说没有从宏观层面上去直视贫富差距这一问题,而《寄生虫》的出现了恰恰弥补了这部分的些许空白。人终究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若是脱离了现实的社会环境这片沃土,电影的艺术真实性和对人性的探索也就无从考究了,只有依托于真实素材背景创作出来的艺术文本才可以称得上是低碳艺术。
二、画面场景的真实
场景是人物存在及活动的空间,任何一部影片都应该让观众觉得真实可信,那么场景的真实是前提。②《寄生虫》将影片主题直观的用画面场景呈现给了观众,对影片的场景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让观众看到了这种直观的真实。先来看穷人家庭,影片开始映入观众眼帘的是扇半地下室的狭窄窗户,窗户上的灰尘都清晰可见,随后导演用一段长镜头画面展示了屋内的环境,一间临街的小客厅加厕所和卧室,典型的一室一厅一卫极简小户型,为了增强这种拥挤感,导演多使用的是特写和近景画面,就算是这样,也常常会出现“切头”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画面场景的压迫感。
反观富人家的房子,呈现出来的是跟基泽家截然不同的一副光景,因为处于这个地区的高位,所以整栋别墅都能尽情沐浴在阳光的照射之下,这里宽敞明亮、有花园、有车库、有地下室。这栋别墅是由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南宫贤者所建,房子的设计主要由水平、垂直线构成,具有几何的美感,屋内的茶几、餐桌和沙发等都比较矮,客厅里有着一片巨大的落地窗户,再加上导演在表现室内场景的戏的时候,采用的多是中景和全景镜头,使得空间变得更加的开阔。
三、细节的真实
细节在影片中有时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往往回想起很多影片时,记得的永远是那一两个小小的片段或是关键的提示物,这些细节性的东西甚至成为了整部影片的符号所在。导演奉俊昊也深谙细节的点睛意义,并在影片中设计了许多具有象征性的细节,借此来实现影片讽刺性的现实意义。
(1)场景设计的细节:前面已经说过了《寄生虫》的场景设计所带来的直观真实的观感体验,导演通过精心的建筑造型呈现出了两个家庭的地位差异,而这都是表层的直观设计,在这些场景的塑造过程中,还蕴藏着一些小的细节。导演为了使这种贫富差距自然而然的穿插在画面始终,选取了楼梯这一细节性的场景,片中的人物在这楼梯的一上一下之间就完成了角色阶层的分化和事件的定性。
楼梯这个细节最为明显的表现还是在影片后半段暴雨的那场戏中,在基泽一家人冒雨从居于高处的别墅回到半地下室的过程里,出现了许多楼梯的画面,这家人也是沿着众多的楼梯一路向下,最终回到了那个已经被雨水灌满的家中,基泽一家人向下走的运动趋势伴随着一阶阶的楼梯好像在象征着这家人永远也无法走向高处,他们不管多么努力的生活,仍然还像只虫子一样,终究还是要回到那个“地下巢穴”。
(2)物件的细节:在电影中常常会出现一到两个小物件让你印象深刻,它们虽不起眼,但往往有着非比寻常的象征意义,在《寄生虫》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中,敏赫送给基宇的那块寿石就是这样一个细节性的物件,它的存在极大的增强了这部影片的批判现实主义性质。
说起《寄生虫》里的这块石头,是在影片的开始敏赫拜托基宇去替他兼职而送来的礼品,在后面的剧情中,基宇一家人凭借着精心设计得以寄居富人家中后,全家人对这块石头视若珍宝,看作是好运的象征。讽刺的是,这块石头却在后来暴雨的场景中在水中浮了起来,很明显,这是一块假寿石。这块在水中漂浮起来的假寿石终究击垮了基宇心底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欲望,不惜带着这块石头去地下室准备杀死前女管家一家人。
虽然这块寿石是假的,但是在影片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象征着基宇这种底层青年梦想的破灭和虚无表面,没有灾难时,这块石头跟基宇的梦想一样,可以稳稳的矗立在那里,能够接受到些许阳光的沐浴,但是当灾难降临,这块看似坚固的石头却弱不禁风,如海滩上流沙一般随波逐流,这也象征这基宇的所有希望都幻化成了泡沫,吹弹可破。
四、总结
《寄生虫》作为以反应真实人性为主题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保证了文本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之下,将审美对象聚焦于人身上,借此为观众描绘出了当今韩国较为尖锐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的图景,是一部精彩的低碳艺术作品。总结来看,对于这部影片的解读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荒诞和真实之间,往往互为镜子而已。
参考文献
[1]马立新:《论低碳艺术的本体特征及其建构机制》,《现代传播》2014年4月15日
[2]刘若冰:《真实人性的彰显—论《小鞋子》的低碳美学特征》,《视听》2015年7月15日
作者简介:
朱仲亮,男,汉族,生于1995年11月,山东淄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关键词:《寄生虫》;低碳艺术;客观真实;直观真实
《寄生虫》讲述的是一个住在半地下室的贫穷家庭通过精心设计“寄生”于富人家庭的故事,并在这个“寄生”的过程中,两个家庭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那这个看似简单的套路式的故事结构是如何斩下戛纳和奥斯卡等多项国际大奖的呢?凭借的恰恰是导演对其人性的解读和阶层固化的深刻揭露,为了深化这一现实属性,奉俊昊从声画造型到后期剪辑都进行了写实化的处理,极大的保证了影片主题的真实性和观众的观赏体验,这些特质都使得《寄生虫》符合了低碳艺术的标准。
所谓低碳艺术就是在文本构成上以客观真实为主要特质,以直观真实、超现实真实或主观真实为基础条件,在与审美主体互作中能够激发陶冶型自由情感,从而促进审美主体身心双重健康的艺术文本。①我们在《寄生虫》这部电影身上,也可以找寻到客观真实和直观真实的烙印,也正是这些特质使得这部影片具有了发人深醒的现实意义。
一、素材背景的真实
低碳艺术的文本构成是以客观真实为主要特质的,在《寄生虫》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寻到它这一特质的踪迹所在,那就是它素材背景的构建。《寄生虫》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当下的韩国社会,时空皆都设置在我们这个现实空间,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它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当今的韩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贫富差距和阶层固化。
韩国近年来有许多反应自身社会问题的影片,像《熔炉》《燃烧》等,但跟《寄生虫》相比,都没有表现的如此直白和通透,运用的大多的还是委婉的叙事手段,或者是说没有从宏观层面上去直视贫富差距这一问题,而《寄生虫》的出现了恰恰弥补了这部分的些许空白。人终究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若是脱离了现实的社会环境这片沃土,电影的艺术真实性和对人性的探索也就无从考究了,只有依托于真实素材背景创作出来的艺术文本才可以称得上是低碳艺术。
二、画面场景的真实
场景是人物存在及活动的空间,任何一部影片都应该让观众觉得真实可信,那么场景的真实是前提。②《寄生虫》将影片主题直观的用画面场景呈现给了观众,对影片的场景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让观众看到了这种直观的真实。先来看穷人家庭,影片开始映入观众眼帘的是扇半地下室的狭窄窗户,窗户上的灰尘都清晰可见,随后导演用一段长镜头画面展示了屋内的环境,一间临街的小客厅加厕所和卧室,典型的一室一厅一卫极简小户型,为了增强这种拥挤感,导演多使用的是特写和近景画面,就算是这样,也常常会出现“切头”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画面场景的压迫感。
反观富人家的房子,呈现出来的是跟基泽家截然不同的一副光景,因为处于这个地区的高位,所以整栋别墅都能尽情沐浴在阳光的照射之下,这里宽敞明亮、有花园、有车库、有地下室。这栋别墅是由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南宫贤者所建,房子的设计主要由水平、垂直线构成,具有几何的美感,屋内的茶几、餐桌和沙发等都比较矮,客厅里有着一片巨大的落地窗户,再加上导演在表现室内场景的戏的时候,采用的多是中景和全景镜头,使得空间变得更加的开阔。
三、细节的真实
细节在影片中有时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往往回想起很多影片时,记得的永远是那一两个小小的片段或是关键的提示物,这些细节性的东西甚至成为了整部影片的符号所在。导演奉俊昊也深谙细节的点睛意义,并在影片中设计了许多具有象征性的细节,借此来实现影片讽刺性的现实意义。
(1)场景设计的细节:前面已经说过了《寄生虫》的场景设计所带来的直观真实的观感体验,导演通过精心的建筑造型呈现出了两个家庭的地位差异,而这都是表层的直观设计,在这些场景的塑造过程中,还蕴藏着一些小的细节。导演为了使这种贫富差距自然而然的穿插在画面始终,选取了楼梯这一细节性的场景,片中的人物在这楼梯的一上一下之间就完成了角色阶层的分化和事件的定性。
楼梯这个细节最为明显的表现还是在影片后半段暴雨的那场戏中,在基泽一家人冒雨从居于高处的别墅回到半地下室的过程里,出现了许多楼梯的画面,这家人也是沿着众多的楼梯一路向下,最终回到了那个已经被雨水灌满的家中,基泽一家人向下走的运动趋势伴随着一阶阶的楼梯好像在象征着这家人永远也无法走向高处,他们不管多么努力的生活,仍然还像只虫子一样,终究还是要回到那个“地下巢穴”。
(2)物件的细节:在电影中常常会出现一到两个小物件让你印象深刻,它们虽不起眼,但往往有着非比寻常的象征意义,在《寄生虫》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中,敏赫送给基宇的那块寿石就是这样一个细节性的物件,它的存在极大的增强了这部影片的批判现实主义性质。
说起《寄生虫》里的这块石头,是在影片的开始敏赫拜托基宇去替他兼职而送来的礼品,在后面的剧情中,基宇一家人凭借着精心设计得以寄居富人家中后,全家人对这块石头视若珍宝,看作是好运的象征。讽刺的是,这块石头却在后来暴雨的场景中在水中浮了起来,很明显,这是一块假寿石。这块在水中漂浮起来的假寿石终究击垮了基宇心底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欲望,不惜带着这块石头去地下室准备杀死前女管家一家人。
虽然这块寿石是假的,但是在影片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象征着基宇这种底层青年梦想的破灭和虚无表面,没有灾难时,这块石头跟基宇的梦想一样,可以稳稳的矗立在那里,能够接受到些许阳光的沐浴,但是当灾难降临,这块看似坚固的石头却弱不禁风,如海滩上流沙一般随波逐流,这也象征这基宇的所有希望都幻化成了泡沫,吹弹可破。
四、总结
《寄生虫》作为以反应真实人性为主题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保证了文本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之下,将审美对象聚焦于人身上,借此为观众描绘出了当今韩国较为尖锐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的图景,是一部精彩的低碳艺术作品。总结来看,对于这部影片的解读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荒诞和真实之间,往往互为镜子而已。
参考文献
[1]马立新:《论低碳艺术的本体特征及其建构机制》,《现代传播》2014年4月15日
[2]刘若冰:《真实人性的彰显—论《小鞋子》的低碳美学特征》,《视听》2015年7月15日
作者简介:
朱仲亮,男,汉族,生于1995年11月,山东淄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