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我校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以区绿叶工程为栔机,名师领衔,在《学科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究》这一市级总课题的引领下,开展“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培训。取得一定效果,在实践的工作中,我们通过三个拓展,达到三个追求:
一、拓展人力资源,追求内在的需要
我们的师训目的:让每一位教师在学校里发挥着最大潜能,使教师更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让教师发挥才华,在做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积聚教师之能量,在积累的过程中修身立志。为此,学校合理配置与拓展人力资源,优化名师带教制度。我校实施“名师带教”的策略有:一是导师带教制。学校聘请有经验的教育教学专家,特级教师担任导师,负责对优秀教师进行指导;二是链锁导师制,即一名优秀教师,既是上层导师的学生,又是下一层学生的导师,使导师制的辐射连成网络,形成教师培养的梯队。
一是能者为师
我们在链锁导师制的实施中,倡导“能者为师”,创建学习型组室,互相学习,激发教师的内在需要。
二是师徒共营
为了让师徒共同经营好发展之路,我们制定了《实验小学拜师结对跟踪记录手册》,师徒制定“我们共同的计划”、记录“我们共同的足迹”、总结“我们共同的回顾”;我们评选了在“共营”中获得“共赢”的好师徒,予以表彰。学校鼓励教师上研究课、公开课,每年市、区、校三级有200多节。近两年来,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评比获市级等第奖9人次,其中是一等奖3人;区一等奖9人;鼓励教书跨学科、跨学校听课,逐步养成有空就听课的好风气;鼓励老师开展教育科研,目前有市级课题6项,区级课题12项,获区第八届教研成果一等奖两项,市三等奖一项。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文章共250余篇。师训真正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拓展培训渠道,追求内化的过程
在名师引领下的校本研训通过名师与名师的交往、名师与普通教师的交往、名师与更层次专家的交往、名师与更高层次的专家的交往,启发教师重塑和端正自己的教育观念,让每一位教师审视,调整,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
1、拉近心理距离
学校开展“开天杯”名师工程“走进名师”访谈活动。我们以现场访谈的形式,让名师向教师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让青年教师向名师请教自己专业成长中困惑。在《与首席教师赵老师面对面》活动中,通过与赵老师零距离的接触,大家透过首席教师的光环,看到了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教师成长的辛酸苦辣,看到了赵老师队人生价值的领悟。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立体的人,而不是不可高攀的神。有位青年女教师感慨地说:“赵老师是一位成功的女性,也是一个幸福的女性,因为她有爱、有追求。她是我的偶像,我也要做这样的女性。”推心置腹的沟通,激发青年教师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他们对人生的坐标开始了新的定位。
2、倡导学术争鸣
在教师探究实践的基础上,以课堂为主渠道,整合“课堂、课程、课题”。学校以“教改论坛”为组织形式,为教师提供一个实践展示、相互交流争舞台,让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平等对话、相互启迪,做到认同中有质疑,融合中有反思。由八位名师工作室成员引领,每学期组织教师2次以上“书面”与“口头”“教改论坛”,读书沙龙等。
3、尝试网上交流
我们在校园网上开设了BBS论坛,为每位名师设置了专栏,又专门设立一个对话板块,让教师与名师工作室成员既可以在第一时间里将自己的教学心得设计方案、优秀教案与同伴分享,又可以随时解答教师们提出询问和需求,及时。双向互动式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4、实现自主管理
发挥名师核心引领作用。(1)研训中的自主选择:以骨干教师为领衔者,经过教师们自主归纳、筛选和提炼,选择确立他们最关心的烟熏专题:(2)研训中的自主反思:围绕“五步曲”开展“拜堂研讨课”,通过研训中的“教师主讲”与“同行听课”三环节落实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自主反思活动。(3)研训中的自主建构:研训共同体中由名师本人或其他成员承担改进后的在行动。经过每个学期的“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的循环与提升。
5、开发校本课程
我校教师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校本课程的发展,在做中学的过程中,着力培养他们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的项目认定并组团合作,并为他们提供资金,学习资源的有力保障。目前已开发15个项目,正式出版《课程教学新探》等文本教材6大类。
三、拓展示范辐射空间,追求内涵的提升
1、研训开放
本着在全区小学二期课改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指导思想,我校的名师工作室成员率先豪无保留的开放自己的课堂,其他教师积极跟上以不同形式承担农村学校教师上岗培训指导任务。04学年一年中,塔汇等6所学校先后与我校绝对联动,共有12为教师分别与16位外校教师结对指导,听课,评课,共同研究,我校领导分别到8所兄弟学校开设有关二期课改的讲座,共同研讨,受到欢迎。同时走出去走出去,分别与市区与外省市6所学校结对联动,形成互动,开放的培训机制。
2、课堂开放
在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引领下,全校一线教师也能开放课堂,让教师在交往,交流,合作的空间氛围中自由成长发展。学校以“五步曲”培训为载体,已进行了四轮,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学校新一轮“五步曲”的实践研究课题《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及其心理支持》需要教师做到五个一:1,设想或归哪一种小学探究性学习的指导模式;2,整理(或编写)一组本年级本学科可运用该探究性学习指导模式的教学内容;3,设计一个符合探究性学习指导模式的教学方案,预设指导时师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归类分析。4.进行一次教学实践活动。5,撰写一篇案例研究报告。
这项行动研究中除了需要个人反思,还需要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广大教师主动敞开课堂大门,邀请同事和专家听课,同时也接受农村学校的邀请,一起研讨,实践二期课改。
我校的校本培训,发挥了名师的引领作用;凝聚教师团队合作力量,初步形成了研训中“师徒共营,全员互动,自主管理,超越自我”的校本新机制,促进了教室内在的需求,内化的过程,内涵的提升。
我校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以区绿叶工程为栔机,名师领衔,在《学科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究》这一市级总课题的引领下,开展“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培训。取得一定效果,在实践的工作中,我们通过三个拓展,达到三个追求:
一、拓展人力资源,追求内在的需要
我们的师训目的:让每一位教师在学校里发挥着最大潜能,使教师更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让教师发挥才华,在做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积聚教师之能量,在积累的过程中修身立志。为此,学校合理配置与拓展人力资源,优化名师带教制度。我校实施“名师带教”的策略有:一是导师带教制。学校聘请有经验的教育教学专家,特级教师担任导师,负责对优秀教师进行指导;二是链锁导师制,即一名优秀教师,既是上层导师的学生,又是下一层学生的导师,使导师制的辐射连成网络,形成教师培养的梯队。
一是能者为师
我们在链锁导师制的实施中,倡导“能者为师”,创建学习型组室,互相学习,激发教师的内在需要。
二是师徒共营
为了让师徒共同经营好发展之路,我们制定了《实验小学拜师结对跟踪记录手册》,师徒制定“我们共同的计划”、记录“我们共同的足迹”、总结“我们共同的回顾”;我们评选了在“共营”中获得“共赢”的好师徒,予以表彰。学校鼓励教师上研究课、公开课,每年市、区、校三级有200多节。近两年来,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评比获市级等第奖9人次,其中是一等奖3人;区一等奖9人;鼓励教书跨学科、跨学校听课,逐步养成有空就听课的好风气;鼓励老师开展教育科研,目前有市级课题6项,区级课题12项,获区第八届教研成果一等奖两项,市三等奖一项。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文章共250余篇。师训真正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拓展培训渠道,追求内化的过程
在名师引领下的校本研训通过名师与名师的交往、名师与普通教师的交往、名师与更层次专家的交往、名师与更高层次的专家的交往,启发教师重塑和端正自己的教育观念,让每一位教师审视,调整,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
1、拉近心理距离
学校开展“开天杯”名师工程“走进名师”访谈活动。我们以现场访谈的形式,让名师向教师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让青年教师向名师请教自己专业成长中困惑。在《与首席教师赵老师面对面》活动中,通过与赵老师零距离的接触,大家透过首席教师的光环,看到了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教师成长的辛酸苦辣,看到了赵老师队人生价值的领悟。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立体的人,而不是不可高攀的神。有位青年女教师感慨地说:“赵老师是一位成功的女性,也是一个幸福的女性,因为她有爱、有追求。她是我的偶像,我也要做这样的女性。”推心置腹的沟通,激发青年教师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他们对人生的坐标开始了新的定位。
2、倡导学术争鸣
在教师探究实践的基础上,以课堂为主渠道,整合“课堂、课程、课题”。学校以“教改论坛”为组织形式,为教师提供一个实践展示、相互交流争舞台,让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平等对话、相互启迪,做到认同中有质疑,融合中有反思。由八位名师工作室成员引领,每学期组织教师2次以上“书面”与“口头”“教改论坛”,读书沙龙等。
3、尝试网上交流
我们在校园网上开设了BBS论坛,为每位名师设置了专栏,又专门设立一个对话板块,让教师与名师工作室成员既可以在第一时间里将自己的教学心得设计方案、优秀教案与同伴分享,又可以随时解答教师们提出询问和需求,及时。双向互动式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4、实现自主管理
发挥名师核心引领作用。(1)研训中的自主选择:以骨干教师为领衔者,经过教师们自主归纳、筛选和提炼,选择确立他们最关心的烟熏专题:(2)研训中的自主反思:围绕“五步曲”开展“拜堂研讨课”,通过研训中的“教师主讲”与“同行听课”三环节落实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自主反思活动。(3)研训中的自主建构:研训共同体中由名师本人或其他成员承担改进后的在行动。经过每个学期的“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的循环与提升。
5、开发校本课程
我校教师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校本课程的发展,在做中学的过程中,着力培养他们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的项目认定并组团合作,并为他们提供资金,学习资源的有力保障。目前已开发15个项目,正式出版《课程教学新探》等文本教材6大类。
三、拓展示范辐射空间,追求内涵的提升
1、研训开放
本着在全区小学二期课改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指导思想,我校的名师工作室成员率先豪无保留的开放自己的课堂,其他教师积极跟上以不同形式承担农村学校教师上岗培训指导任务。04学年一年中,塔汇等6所学校先后与我校绝对联动,共有12为教师分别与16位外校教师结对指导,听课,评课,共同研究,我校领导分别到8所兄弟学校开设有关二期课改的讲座,共同研讨,受到欢迎。同时走出去走出去,分别与市区与外省市6所学校结对联动,形成互动,开放的培训机制。
2、课堂开放
在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引领下,全校一线教师也能开放课堂,让教师在交往,交流,合作的空间氛围中自由成长发展。学校以“五步曲”培训为载体,已进行了四轮,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学校新一轮“五步曲”的实践研究课题《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及其心理支持》需要教师做到五个一:1,设想或归哪一种小学探究性学习的指导模式;2,整理(或编写)一组本年级本学科可运用该探究性学习指导模式的教学内容;3,设计一个符合探究性学习指导模式的教学方案,预设指导时师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归类分析。4.进行一次教学实践活动。5,撰写一篇案例研究报告。
这项行动研究中除了需要个人反思,还需要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广大教师主动敞开课堂大门,邀请同事和专家听课,同时也接受农村学校的邀请,一起研讨,实践二期课改。
我校的校本培训,发挥了名师的引领作用;凝聚教师团队合作力量,初步形成了研训中“师徒共营,全员互动,自主管理,超越自我”的校本新机制,促进了教室内在的需求,内化的过程,内涵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