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课堂讲解 课后练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A-
0100-01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形成高尚、丰厚的精神情操,是各科教师的职责所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和美学意蕴,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课堂内外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课上,由浅入深地讲解
文学作品是作者将自己的认识活动与审美活动交融为一体的产物,都用一定的层次结构来体现认知特征和审美特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语言符号层面,也就是“言”,是最外在的结构层次;第二个层次是艺术形象层面,是通过文字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第三个层次是意蕴层面,也就是“道”,是一篇文学作品最深的层面,也就是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教师应带领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了解文学作品,逐层走进文言文的内部世界。
(一)鉴赏文言文的形式美
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抵达文章的第一个层次,即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外在结构——“言”。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读出语句的轻重缓急,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感受到文言文的音韵美。同时,今天的文言文教学提倡将“字”的鉴赏与“文”的鉴赏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品味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在鉴赏字词本身妙处的时候,理解这些字词在语篇中的含义,这样才能充分体会到文言文语言的魅力。
如在执教《黄鹤楼》(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节奏美,然后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如在教学“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两句诗时,让学生通过品读“历历”“萋萋”这两个形容词体会到那萧瑟的秋景,以及作者忧郁的情绪;通过品读“何处是”“使人愁”,让学生体会到从词语中传达出来的乡愁与仕途失意的忧愤情绪。当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并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时,就容易读出感情与韵味,体会到文言文的语言美。
(二)领略文言文的内涵美
在指导学生分析语言符号层面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艺术形象和其中的“道”,感受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魅力。
如在执教《干将莫邪》(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这一节课时,在引导学生解决字词含义这个基本问题后,教师应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出现了哪些典型的人物形象。在这篇文章中,一共出现了四个典型的人物,即楚王,干将,干将的儿子赤、客。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这三个形象后,教师应让学生分析这三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如楚王是统治阶级强权政治的典型代表,赤为父报仇、至死不渝,客见义勇为、英勇无畏,二者代表的是被压迫阶级反抗压迫的形象。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第一、第二个层次的学习要求。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掌握第三个层次——文章的“道”,教师可在班上组织辩论会,让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辩论赤、客的行为是否可取。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赤和客道德品质的可取性,以及牺牲生命这残暴行为的局限性,并从中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歌颂英勇无畏、勇敢忠诚的侠义精神。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从浅入深的学习,学生便能领略到文章的思想内涵。
文言文语言准确、凝练,有着深厚的韵味,通常寥寥几个字就能表达辽阔的意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细品字词,揣摩文章的形式与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课后,巧设练习提高审美能力
在教完一篇新课文之后,教师应该巧妙地安排作业,让学生重新鉴赏一次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鉴赏能力。教师可在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对所学文章进行评价与分析。如在学习《岳阳楼记》(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后,教师可以布置读后感,让学生从文章的语言特色、中心思想等方面写一写自己的学习感受。
改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鉴赏活动。教师在课后可让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进行再创作,如将文言文改写为现代文,在原文基础上增删一些情节,或者改变文章的体裁等。在执教《岳阳楼记》后,教师可让学生用现代文来改写,让学生通过改写把作者对岳阳楼风景的描写以及人生感悟表达出来。要完成这样的改写任务,学生必定要重新认真阅读原文,再次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这样学生就会提高对文章的认识。布置改写任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教师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语言美与内涵美,让学生在鉴赏美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责编 秦越霞)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A-
0100-01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形成高尚、丰厚的精神情操,是各科教师的职责所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和美学意蕴,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课堂内外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课上,由浅入深地讲解
文学作品是作者将自己的认识活动与审美活动交融为一体的产物,都用一定的层次结构来体现认知特征和审美特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语言符号层面,也就是“言”,是最外在的结构层次;第二个层次是艺术形象层面,是通过文字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第三个层次是意蕴层面,也就是“道”,是一篇文学作品最深的层面,也就是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教师应带领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了解文学作品,逐层走进文言文的内部世界。
(一)鉴赏文言文的形式美
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抵达文章的第一个层次,即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外在结构——“言”。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读出语句的轻重缓急,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感受到文言文的音韵美。同时,今天的文言文教学提倡将“字”的鉴赏与“文”的鉴赏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品味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在鉴赏字词本身妙处的时候,理解这些字词在语篇中的含义,这样才能充分体会到文言文语言的魅力。
如在执教《黄鹤楼》(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节奏美,然后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如在教学“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两句诗时,让学生通过品读“历历”“萋萋”这两个形容词体会到那萧瑟的秋景,以及作者忧郁的情绪;通过品读“何处是”“使人愁”,让学生体会到从词语中传达出来的乡愁与仕途失意的忧愤情绪。当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并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时,就容易读出感情与韵味,体会到文言文的语言美。
(二)领略文言文的内涵美
在指导学生分析语言符号层面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艺术形象和其中的“道”,感受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魅力。
如在执教《干将莫邪》(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这一节课时,在引导学生解决字词含义这个基本问题后,教师应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出现了哪些典型的人物形象。在这篇文章中,一共出现了四个典型的人物,即楚王,干将,干将的儿子赤、客。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这三个形象后,教师应让学生分析这三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如楚王是统治阶级强权政治的典型代表,赤为父报仇、至死不渝,客见义勇为、英勇无畏,二者代表的是被压迫阶级反抗压迫的形象。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第一、第二个层次的学习要求。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掌握第三个层次——文章的“道”,教师可在班上组织辩论会,让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辩论赤、客的行为是否可取。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赤和客道德品质的可取性,以及牺牲生命这残暴行为的局限性,并从中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歌颂英勇无畏、勇敢忠诚的侠义精神。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从浅入深的学习,学生便能领略到文章的思想内涵。
文言文语言准确、凝练,有着深厚的韵味,通常寥寥几个字就能表达辽阔的意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细品字词,揣摩文章的形式与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课后,巧设练习提高审美能力
在教完一篇新课文之后,教师应该巧妙地安排作业,让学生重新鉴赏一次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鉴赏能力。教师可在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对所学文章进行评价与分析。如在学习《岳阳楼记》(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后,教师可以布置读后感,让学生从文章的语言特色、中心思想等方面写一写自己的学习感受。
改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鉴赏活动。教师在课后可让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进行再创作,如将文言文改写为现代文,在原文基础上增删一些情节,或者改变文章的体裁等。在执教《岳阳楼记》后,教师可让学生用现代文来改写,让学生通过改写把作者对岳阳楼风景的描写以及人生感悟表达出来。要完成这样的改写任务,学生必定要重新认真阅读原文,再次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这样学生就会提高对文章的认识。布置改写任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教师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语言美与内涵美,让学生在鉴赏美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