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酒馆,藏着陈年精酿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0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想与现实的冲撞或许是我们这代年轻人都要面对的迷思。身在南方小城,虽说不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但面对日新月异又浮躁不已的大环境,我内心的自我怀疑越发频繁和强烈。
  与记者前辈聊天时,我打趣他道:“工资涨了没?”他羞愧地告诉我,工作十年,工资水平依然没达到勉强小康的标准,虽然被称为“无冕之王”,但那只是口头称号而已。
  前辈出生于1966年,他曾告诉我,不可劝退的新闻理想才是可能实现的。他在新闻评论最辉煌的时候,踏入记者行业。当时,某报是市里的王牌栏目,曾接受过省委书记的点名肯定和重要批示。彼时,他是该报主编兼主笔,心中觉得前景光芒万丈,他幻想和崔永元、柴静乃至和白岩松、陈氓这些前辈共聚一室。
  但十年过去,前辈告诉我,不一样了。理想正在不断退化,生活才是第一要义。生活就是一个游乐场,挑战和磨难如同游戏,每过一关就会进阶到更高的阶段,只有内在无为、外在努力,成功才会到来……而他没能等到。风吹日晒和三餐不定的生活还是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主线,工作现场总是在逼近最真实的社会,有时是鲜血淋漓的残破肢体,有时是面目全非的灾区现场,有时是咄咄逼人的恐吓威胁。
  她是高中生小美。七年前,高考分数线到了北京师范大学考古系,那是她最喜欢的学校和最喜欢的专业,但父母非常反对,认为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才有前景。所以,她奉行“有一种留下叫作家人认为你应该留在这个专业”,成为现实的顺民。如今,毕业归来后的她待在家,以啃老为荣。
  她是文案策划璐璐。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她,社团学业两手抓,文体两开花。毕业那年,她进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进北京地铁前还是元气满满的仙女,出来后凌乱得像个怨妇。夏天,从一间小小的地下室出来的她,习惯拿着早餐百米冲刺。她说赤手空空如自己,却要和全国最优秀的人竞争。为了生存,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加班到凌晨,感觉身体被掏空,连洗洗睡的力气都没有。
  也有人从深圳回江西老家做房地产策划,发现以前拼的是文案,回去拼的是酒桌功夫。生活中,对她来说,文案、创意都不再重要,能签下业务才是公司的英雄。
  还有风靡全国的三和大神们。他们是打工青年的耶路撒冷,以天为盖,以地为席,信奉的是打一天零工,泡两天网吧,过着没有未来的生活,却不愿回到老家。平稳的生活大多波澜不惊,却总在每月、每季、每年的某个时刻,曲线剧烈起伏,心跳骤然加速。
  理想已被成年世界屏蔽,不再谈论理想、梦想或者愿望,成为“小大人们”的默认选项。对我们来说,信用卡的账单重要,成沓的作业论文重要,见客户和供应商重要,合理的上升机遇重要……
  事实上,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群人:蹲族。他们是一群无所事事,过着隐居生活的年轻人。这群人活法独特,习惯保持一个观念:没有竞争心地活着。不敢与人较劲,嫌太累;不想与人交往,怕被骗;不能坚持想做的事,太难。对他们来说,与世界连接的唯一窗口仅剩手机。
  美术设计小雨就是这样。毕业那年,她收到了上海一家心仪工作室的邀请,一个人背着还没有完成的毕业设计,收拾好行李,独自前去。结果,她待了五年都没有归属感,遂迁回。归来快两年,父母资助的那套上海的房子被她卖了,在老家投资了几个商铺和一所面朝大海的房子,现在每年靠收租金生活,生活过得悠然自得。
  慵懒到什么程度?小雨这样描述:“在海边看老翁钓了2小时鱼,一排人跟她一样。在草地上睡懒觉,看飞机起飞和降落,一堆人跟她一样看了1小时……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家里每个角落都是阳光’,椰林树影,碧海银沙,整个人慢慢松懈。”
  蹲族充分验证了“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真的好舒服”。这种小丧常存,热血偶现,靠消磨时光凑合生存的活法不是说不好,但我还是觉得人生该有些意义。漂亮的小城一切都车马慢慢,生活也会轻易陷入索然寡味。试问蹲久了,就不想重新找工作,不想重蹈覆辙?
  所幸,仍有不少人在为理想负隅坚守。他们是高楼蓝领、外卖小哥、快递大叔,呈现当代青年的生存镜像:一有资源就升华自己,习惯在困境中扛起逆势的盘,刷着高频的单,打着最硬的板,理解最美的市场。他们在热爱和沮丧间,将生活活成一种“后退”的励志。
  我又想起酒吧民谣歌手的表演。台下一共9个观众,歌手不年轻,但依然专注地完成表演,出门时我主动握了他的手,那双手很冰,带着初冬的凉意,我说:“谢谢你,唱得这么好,一定要坚持。”
  理想這条路上,背着行囊寂寥的背影甚多。他们积极地入世,积极地面对欲望,忠诚着自己的忠诚,每一步都艰辛、枯燥、无奈和孤独。一旦决定踏上那条荆棘丛生的路,日拱一卒定能发出光明,展现出莫大的力量。哪怕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会成为丑小鸭,会被蜇得体无完肤,会非常痛苦。
  张闻天说:“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美国作家塞缪尔·尤尔曼在《青春》中也写过:“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坠暮年。”这个世界是正向的,很奇妙的,不逼自己一把,怎能知道最大的潜力在哪?我始终相信,石头虽然坚硬,但勤饮冰,那窟窿会出,热血难凉。
  谁都不应该成为逃兵,要成为保卫自己梦想的战士。愿每个人理想仍未熄灭,都能死不旋踵,于绝望中浸润出希望,凭借日拱一卒的虔诚磨砺手头的工作,砥砺不止。
其他文献
2020年年初真的是多灾多难。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全球都笼罩在害怕被感染的阴影下,许多人惶恐不安,口罩等相关防疫物资很快销售一空。人们都待在家中防止疫情扩散,避免感染。但是,也有很多停不下来的有趣的设计师,纷纷设计出了“疫情限定LOGO”,他们给自己的微信、微博头像带上了口罩,并开玩笑地称道:“网络速度太快,快戴上口罩防护。”  这同时给一些企业带来了灵感,他们都自主设计了疫情专属商标。如在国外防疫
电影《精灵宝可梦:大侦探皮卡丘》中,皮卡丘长出了绒毛,通体毛茸茸的,这让看了二十年《神奇宝贝》的宝迷们颇感意外,也多了一分担心,皮卡丘“腮红”处的电气袋释放的“十万伏特”,会不会把自己的毛烧焦了?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就得弄明白,皮卡丘释放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  直流电如果作用在人体上一定会出现焦黑的电击伤,且很难击穿空气;交流电如果作用在人体上能使肌肉持续痉挛性收缩,使触电者的手紧紧
2012年,我们全家人从加州旧金山市搬了出来。我和丈夫有个三岁的女儿,家里还有一条约45千克重的大狗,而我们的房子太小了。  几经寻找之后,我发现了一座我们租得起的漂亮房子。这座房子位于加州波利纳斯,离市区一个小时的车程。波利纳斯是一个景色奇丽的村庄,对面是雷伊斯角海岸,人们冲浪归来之后,可以一边享受着可口的牡蛎,一边欣赏这里的山水美景。但是,村里的人们不喜欢外人前来,村民甚至把高速公路旁指向村子
“喧阗神气散,一静百慧生。”作家创作离不开笔,同时需要一个让人静气思考的书房。周作人曾说:“自己的书房不可以给人家看见,因为这是危险的事,怕被看去了自己的心思。一个人做文章,说好听话,都并不难,只一看他读的书,至少便掂出一点斤两来了。”如此说来,书房是比卧室更私密之处,是更袒露作家心境的地方。那么,作家们的书房到底长什么样呢?  要说书房,第一个提起的当属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的书房了。其书房的风
墨汁充盈,白纸充足,钢笔如此幸福,我如此幸福。  我要写字,像鹰要飞,马要饮水,猫要吃鱼,太阳要发光。  我喜风花雪月,但是更愿意描述尘埃里的生活。我的纸上楼阁,总少不了人间烟火的伴随。  我在写字,花在开花,各不相扰,岁月静好。  我写到鸟——不是所有的鸟张开了翅膀就要飞走,总有一些鸟,张开翅膀,是为了表达爱意。  你数不清自己多少次停留在同一个梦境里,就像你永远无法知道,一只鸟一生会有多少次落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点整,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顿等全球六地同步召开了全球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事件视界望远镜”的第一项重大成果,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的实拍照片。  我们知道,任何拍摄的设备都需要光线或电磁波照射物体后反射回设备再成像。而黑洞能把光线和电磁波都吸收进去,不会有任何光线和电磁波反射回来。人类连找到黑洞都十分困难,更别说拍摄了。那么,科
在这世上,大多数的美好,都是无中生有挣来的。  身边的作家朋友,几乎都有一份自己的本职工作,医生、老师,或是会计,踏入文学世界,不带目的,纯属偶然。他们之中,早的,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懵懵懂懂地写作,把稚嫩的作品细心誊抄在方格纸上,装入信封满怀期待地寄往杂志社;晚的,人过中年才算入行,不过从未觉得落败或慌张,某天亲眼见证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爱不释手间,心中依旧会溅起一瓣心香。  文学世界,是他们硬生生
最近,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举行,这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与诺贝尔奖科学家最多的盛会,为亚洲之最。令人惊叹的是,在这些拥有“世界最强大脑”的大咖、大腕中,有一个来自上海的15岁女孩,她就是谈方琳。  谈方琳出生于上海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数学老师,受他影响,谈方琳从小就喜欢数学。  上小学后,因为数学成绩很突出,谈方琳在父母的建议下,参加了一些数学竞赛的补习班
从小我的学习成绩就不太好。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来算去,正确的没有几个;汉语拼音学来学去,很久才认全;就连音乐这样的美育课程,我都能因为五音不全而被老师批评。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天赋极差的我像只无惧无畏的独角兽,即便每天如此糟糕,仍旧乐观地和自己暗暗较劲,还偷偷地认为自己就是最强大的勇士。  长大一点儿以后,我开始慢慢地看清了整个世界。小学算是勉勉强强过关,而初中的我却把笨拙的模样表现得更为明显,该不懂的
我总是坚定地认为文物鉴定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门技术,需要不断地锻炼,任何人离开这一领域时间过长,技术就会生疏,判断力就会下降。人不是神,不能先知先觉,所有知觉都是学习来的,敏感的知觉都是刻苦锻炼而成的。这不局限于文物鉴定领域,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所以,我每个月再忙,也会抽出至少一天的时间向社会开放鉴定,目的就是保持与社会的交流,观察社会相关领域的动态,学习日新月异的知识。这有点儿像健身,持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