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需要换取的是安全承诺
自去年10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朝鲜从而爆发朝鲜核危机以来,世界的眼光开始聚集到朝鲜半岛。从那时起,朝鲜核危机形势走过了一条不断升级的曲线,并在1月10日达到顶点,这一天,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此为标志,朝鲜与美国的关系达到了僵持的顶点。但从1月10日迄今,各方展开了紧张的外交斡旋,给人的感觉是,抛物线开始向下走了,局势开始变得缓和起来:矛盾冲突到了极点,谋求解决矛盾的力量就开始起作用。
如果要对这场危机的结果作出一个判断的话,我认为:从朝鲜方面来讲,最后的结果大概是明确宣布放弃核计划,回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来,而前提是美国方面给出保证朝鲜国家安全的承诺。美国不能像对待同属美国所称“邪恶轴心”国家的伊拉克那样对付朝鲜,不仅如此,还要对朝鲜的“放弃”和“牺牲”给与补偿。在这场交易中,朝鲜执行的是以核计划换形象和援助的政策,全部问题实际上就是价格。
在我看来,在这场危机中,朝鲜方面显得胸有成竹,有板有眼。而美国则穷于应付。在很多分析家看来,对于朝鲜的核计划,美国和朝鲜周围主要国家的“红线”早已标得相当清楚,朝鲜很清楚越过这条“红线”的反应和结果。各方的立场在1993年至1994年的朝鲜核危机中也都表达过了。为什么朝鲜又作出了新的尝试呢?
朝鲜的举动不是心血来潮的战略盲动。“9·11”事件之后,美国成功建立了反恐联盟,俄罗斯、中国都成了反恐战争的“同盟军”;美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发动对伊战争;韩国选出了新总统,力主“阳光政策”的金大中总统即将离任。从这些方面看,形势对于朝鲜不是很有利,而朝鲜恰在此时出招;在朝鲜国内,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动员,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
我认为,朝鲜的选择包含着重要的“生存智慧”。其一,收到了让美国措手不及的效果;其二,试探一下美国对伊战争之后的政策路向;其三,试探一下美国盟友及周边国家的立场,美国在反恐战争中得到中、俄的支持,那么在朝鲜问题上,他们的立场如何呢?其四,试探韩国新总统的态度和应对;其五,它迫切需要得到安全上的承诺。
与此同时,朝鲜又明确地表示并不开发核武器,开发核能只是为了解决能源问题,“虽然我们退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我们无意于制造核武器,我们现阶段的核活动只限于发电这类和平用途。”朝鲜的这个表态等于是一个承诺。
这样就有了两个基本立场:第一,开发核武器是朝鲜的权利;第二,朝鲜并不想发展核武器,开发核能是为了和平利用。这两个基本立场连起来就是:朝鲜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用这个权利来交换某种东西,问题只在于你出的价格。百万人的游行、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废除与美国达成的框架协议,都是在强调它的这种主权权利。
朝鲜的意图是很清楚的,在非常不利的安全环境下和即将到来的与美国的严重冲突前,主动采取行动,追求一项对自身安全的国际承诺,尤其是大国之间对它的安全承诺。在1月10日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的声明中,朝鲜指责美国不愿意同它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指责对于理解朝鲜的行为有重要的意义。在布什主义“先发制人”的政策框架下,“互不侵犯”简直是天方夜谭,而且,所谓的“互”不侵犯,实则是美国不“来犯”。朝鲜这样要求,显然是要求得到美国的安全保证。
分析朝鲜近年的行为可以看出,朝鲜一直把核边缘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外交手段来使用。朝鲜是很精明的谈判者,总是把价格开得很高,然后迫使别人让步。比如在南北统一问题上。朝鲜的方案比韩国的方案要更为激进,韩国官方的意见是:两国首先相互承认体制,在此基础上谋求和平共存,经过南北联合的阶段,完成国家统一,这个方案被称作联合制;朝鲜提的方案则是联邦制,主张立即建立完整形式的联邦制统一国家,建立拥有政治军事外交权的联邦制政府。显然,以当前的条件,实行联邦制显然是一个空想。因此,这个方案就值得玩味。这是不是一种通过把价格提得很高以至于买主即使大幅度打折也还有盈利的谈判策略?
朝鲜的这种谈判策略应当说是成功的。在目前的这场核危机中,朝鲜的主要目标正在接近实现。布什总统表态说:美国与朝鲜在核问题上的争端“不是一次军事摊牌,而是外交摊牌”,美国并没有考虑使用武力手段解决朝鲜核问题。1月14日,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在汉城说,伊拉克是伊拉克,朝鲜是朝鲜,即使伊拉克问题解决了,美国对朝鲜的方针也不会变。他还说,美国可以保障朝鲜体制的安全,只不过“具体方式还没有确定”。这些表态,都是朝鲜希望听到的。
朝鲜虽为小邦,但是,却有能力把大国调动起来,以维护自身的安全。历史上,就多次出现这样的局面:大国为朝鲜而走向战场,并由此导致国家的兴衰。在这次冲突中,当然它的对手主要是美国,其意图首先是通过向美国叫板而得到美国对自身安全的明确承诺,其次则是把其他大国拉进来,逼迫他们表明立场,而这样的表态,就面临彼此冲突的可能性,尤其是与美国冲突的可能性。目前韩国就与美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美国也与其他国家存在着分歧,这些分歧在特定情况下有可能尖锐化。
这场危机自然需要斡旋者。美国和朝鲜都希望有国家出面斡旋,那么,哪个国家会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呢?这个问题不取决于美国,而取决于朝鲜。说穿了,就是由朝鲜决定把“面子”给谁,只有朝鲜才能够决定“买谁的面子”。但是,不管怎样,这个斡旋者大概不是美国最中意的那位。
就眼下而论,韩国最有可能得到这个绣球。自危机发生以来,韩国一直十分活跃,它谋求解决朝鲜核问题上的“主导权”,1月14日,新当选总统与来访的美国特使凯利会谈时,明确表达了这个观点。据报道,韩国制定了一个“仲裁案”,其主要内容是:朝鲜放弃核开发计划,美国以“文件”的形式,确保朝鲜的安全。这个仲裁案与美朝各自提出的要求有两点不同:一、美国要求朝鲜必须“先放弃核计划,然后再对话”,而朝鲜要求“只有在美国答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放弃制裁等条件后,才能放弃核计划”。韩国力图找出朝美双方的契合点,即在安全问题上做文章。二、鉴于美国已拒绝签订美朝互不侵犯条约,为寻找突破口,韩国提出朝美以“文件”形式确保朝鲜的安全。韩国政府一名官员透露,“文件形式”可包括布什总统以信函方式向朝鲜作出保证等。
韩国的这个方案有成功的极大可能性,因为,我们当然可以合理地猜测,朝鲜希望送给韩国新当选总统“一份礼物”。
危机发生后,布什总统一再与中国沟通,希望中国发挥影响力。美国舆论和中国舆论都有希望中国能够担负起大国责任的呼声。这个期待是可以理解的。
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不扩散研究中心东亚不扩散项目负责人菲利普桑德斯撰文指出,中国在朝鲜半岛有直接的经济和安全利益,因此中国应当积极地发挥作用。从经济上说,假如朝鲜问题激化导致美国对朝鲜制裁,受损的不是美国,因为美朝没有贸易往来,而是中国,制裁将使中国经济利益受损,因为,中国是朝鲜最重要的贸易国,朝鲜90%的石油进口和40%的粮食进口来自中国。假如朝鲜核问题得不到解决,有可能导致朝鲜半岛出现核竞赛,这是危险的。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中国的重要安全利益。假如美国对朝鲜发动战争,将给中国在战略、经济、环境和人道主义方面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中国有理由积极斡旋以避免危机升级。尽管如此,这场危机更多地是向中国外交提出了挑战,如何应对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朝鲜核危机目前正在朝缓和的方向演变。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核危机是能够被控制在通过对话解决的范围之内的。近年来,朝鲜一直在探索改革的路子。2000年,开放势头一度非常强劲,为此,金正日被美国《时代》选作当年的封面人物。去年,朝鲜还进行了经济改革,设立了经济特区。这都是值得注意的积极迹象。如何把这种积极迹象同核危机联系起来呢?此次外交危机,是否有国内政治的考虑呢?朝鲜是否希望通过这样的危机,来最终与一些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呢?此间观察家大胆预言: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作者为《中国经济时报》副总编辑、知名国际评论专栏作家
朝鲜核问题大事记
1993年3月12日朝鲜宣布退出它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94年10月朝美经过一系列会谈最终签署了《核框架协议》。随后,朝鲜声明同意仍然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缔约一方,履行根据条约达成的安全保障协议。
2002年10月美方称,朝鲜向访问平壤的美总统特使凯利承认朝鲜仍在进行核开发。
2002年11月14日美国决定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并从12月份开始实施。
2002年12月12日朝鲜宣布解除1994年朝美《核框架协议》签订后对核计划的冻结。
2002年12月22日朝鲜宣布拆除联合国在其一个核反应堆上装设的监察仪器。
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同时强调,朝鲜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意图,现阶段的核活动仅限于生产电力的和平核开发。
自去年10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朝鲜从而爆发朝鲜核危机以来,世界的眼光开始聚集到朝鲜半岛。从那时起,朝鲜核危机形势走过了一条不断升级的曲线,并在1月10日达到顶点,这一天,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此为标志,朝鲜与美国的关系达到了僵持的顶点。但从1月10日迄今,各方展开了紧张的外交斡旋,给人的感觉是,抛物线开始向下走了,局势开始变得缓和起来:矛盾冲突到了极点,谋求解决矛盾的力量就开始起作用。
如果要对这场危机的结果作出一个判断的话,我认为:从朝鲜方面来讲,最后的结果大概是明确宣布放弃核计划,回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来,而前提是美国方面给出保证朝鲜国家安全的承诺。美国不能像对待同属美国所称“邪恶轴心”国家的伊拉克那样对付朝鲜,不仅如此,还要对朝鲜的“放弃”和“牺牲”给与补偿。在这场交易中,朝鲜执行的是以核计划换形象和援助的政策,全部问题实际上就是价格。
在我看来,在这场危机中,朝鲜方面显得胸有成竹,有板有眼。而美国则穷于应付。在很多分析家看来,对于朝鲜的核计划,美国和朝鲜周围主要国家的“红线”早已标得相当清楚,朝鲜很清楚越过这条“红线”的反应和结果。各方的立场在1993年至1994年的朝鲜核危机中也都表达过了。为什么朝鲜又作出了新的尝试呢?
朝鲜的举动不是心血来潮的战略盲动。“9·11”事件之后,美国成功建立了反恐联盟,俄罗斯、中国都成了反恐战争的“同盟军”;美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发动对伊战争;韩国选出了新总统,力主“阳光政策”的金大中总统即将离任。从这些方面看,形势对于朝鲜不是很有利,而朝鲜恰在此时出招;在朝鲜国内,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动员,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
我认为,朝鲜的选择包含着重要的“生存智慧”。其一,收到了让美国措手不及的效果;其二,试探一下美国对伊战争之后的政策路向;其三,试探一下美国盟友及周边国家的立场,美国在反恐战争中得到中、俄的支持,那么在朝鲜问题上,他们的立场如何呢?其四,试探韩国新总统的态度和应对;其五,它迫切需要得到安全上的承诺。
与此同时,朝鲜又明确地表示并不开发核武器,开发核能只是为了解决能源问题,“虽然我们退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我们无意于制造核武器,我们现阶段的核活动只限于发电这类和平用途。”朝鲜的这个表态等于是一个承诺。
这样就有了两个基本立场:第一,开发核武器是朝鲜的权利;第二,朝鲜并不想发展核武器,开发核能是为了和平利用。这两个基本立场连起来就是:朝鲜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用这个权利来交换某种东西,问题只在于你出的价格。百万人的游行、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废除与美国达成的框架协议,都是在强调它的这种主权权利。
朝鲜的意图是很清楚的,在非常不利的安全环境下和即将到来的与美国的严重冲突前,主动采取行动,追求一项对自身安全的国际承诺,尤其是大国之间对它的安全承诺。在1月10日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的声明中,朝鲜指责美国不愿意同它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指责对于理解朝鲜的行为有重要的意义。在布什主义“先发制人”的政策框架下,“互不侵犯”简直是天方夜谭,而且,所谓的“互”不侵犯,实则是美国不“来犯”。朝鲜这样要求,显然是要求得到美国的安全保证。
分析朝鲜近年的行为可以看出,朝鲜一直把核边缘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外交手段来使用。朝鲜是很精明的谈判者,总是把价格开得很高,然后迫使别人让步。比如在南北统一问题上。朝鲜的方案比韩国的方案要更为激进,韩国官方的意见是:两国首先相互承认体制,在此基础上谋求和平共存,经过南北联合的阶段,完成国家统一,这个方案被称作联合制;朝鲜提的方案则是联邦制,主张立即建立完整形式的联邦制统一国家,建立拥有政治军事外交权的联邦制政府。显然,以当前的条件,实行联邦制显然是一个空想。因此,这个方案就值得玩味。这是不是一种通过把价格提得很高以至于买主即使大幅度打折也还有盈利的谈判策略?
朝鲜的这种谈判策略应当说是成功的。在目前的这场核危机中,朝鲜的主要目标正在接近实现。布什总统表态说:美国与朝鲜在核问题上的争端“不是一次军事摊牌,而是外交摊牌”,美国并没有考虑使用武力手段解决朝鲜核问题。1月14日,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在汉城说,伊拉克是伊拉克,朝鲜是朝鲜,即使伊拉克问题解决了,美国对朝鲜的方针也不会变。他还说,美国可以保障朝鲜体制的安全,只不过“具体方式还没有确定”。这些表态,都是朝鲜希望听到的。
朝鲜虽为小邦,但是,却有能力把大国调动起来,以维护自身的安全。历史上,就多次出现这样的局面:大国为朝鲜而走向战场,并由此导致国家的兴衰。在这次冲突中,当然它的对手主要是美国,其意图首先是通过向美国叫板而得到美国对自身安全的明确承诺,其次则是把其他大国拉进来,逼迫他们表明立场,而这样的表态,就面临彼此冲突的可能性,尤其是与美国冲突的可能性。目前韩国就与美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美国也与其他国家存在着分歧,这些分歧在特定情况下有可能尖锐化。
这场危机自然需要斡旋者。美国和朝鲜都希望有国家出面斡旋,那么,哪个国家会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呢?这个问题不取决于美国,而取决于朝鲜。说穿了,就是由朝鲜决定把“面子”给谁,只有朝鲜才能够决定“买谁的面子”。但是,不管怎样,这个斡旋者大概不是美国最中意的那位。
就眼下而论,韩国最有可能得到这个绣球。自危机发生以来,韩国一直十分活跃,它谋求解决朝鲜核问题上的“主导权”,1月14日,新当选总统与来访的美国特使凯利会谈时,明确表达了这个观点。据报道,韩国制定了一个“仲裁案”,其主要内容是:朝鲜放弃核开发计划,美国以“文件”的形式,确保朝鲜的安全。这个仲裁案与美朝各自提出的要求有两点不同:一、美国要求朝鲜必须“先放弃核计划,然后再对话”,而朝鲜要求“只有在美国答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放弃制裁等条件后,才能放弃核计划”。韩国力图找出朝美双方的契合点,即在安全问题上做文章。二、鉴于美国已拒绝签订美朝互不侵犯条约,为寻找突破口,韩国提出朝美以“文件”形式确保朝鲜的安全。韩国政府一名官员透露,“文件形式”可包括布什总统以信函方式向朝鲜作出保证等。
韩国的这个方案有成功的极大可能性,因为,我们当然可以合理地猜测,朝鲜希望送给韩国新当选总统“一份礼物”。
危机发生后,布什总统一再与中国沟通,希望中国发挥影响力。美国舆论和中国舆论都有希望中国能够担负起大国责任的呼声。这个期待是可以理解的。
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不扩散研究中心东亚不扩散项目负责人菲利普桑德斯撰文指出,中国在朝鲜半岛有直接的经济和安全利益,因此中国应当积极地发挥作用。从经济上说,假如朝鲜问题激化导致美国对朝鲜制裁,受损的不是美国,因为美朝没有贸易往来,而是中国,制裁将使中国经济利益受损,因为,中国是朝鲜最重要的贸易国,朝鲜90%的石油进口和40%的粮食进口来自中国。假如朝鲜核问题得不到解决,有可能导致朝鲜半岛出现核竞赛,这是危险的。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中国的重要安全利益。假如美国对朝鲜发动战争,将给中国在战略、经济、环境和人道主义方面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中国有理由积极斡旋以避免危机升级。尽管如此,这场危机更多地是向中国外交提出了挑战,如何应对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朝鲜核危机目前正在朝缓和的方向演变。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核危机是能够被控制在通过对话解决的范围之内的。近年来,朝鲜一直在探索改革的路子。2000年,开放势头一度非常强劲,为此,金正日被美国《时代》选作当年的封面人物。去年,朝鲜还进行了经济改革,设立了经济特区。这都是值得注意的积极迹象。如何把这种积极迹象同核危机联系起来呢?此次外交危机,是否有国内政治的考虑呢?朝鲜是否希望通过这样的危机,来最终与一些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呢?此间观察家大胆预言: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作者为《中国经济时报》副总编辑、知名国际评论专栏作家
朝鲜核问题大事记
1993年3月12日朝鲜宣布退出它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94年10月朝美经过一系列会谈最终签署了《核框架协议》。随后,朝鲜声明同意仍然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缔约一方,履行根据条约达成的安全保障协议。
2002年10月美方称,朝鲜向访问平壤的美总统特使凯利承认朝鲜仍在进行核开发。
2002年11月14日美国决定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并从12月份开始实施。
2002年12月12日朝鲜宣布解除1994年朝美《核框架协议》签订后对核计划的冻结。
2002年12月22日朝鲜宣布拆除联合国在其一个核反应堆上装设的监察仪器。
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同时强调,朝鲜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意图,现阶段的核活动仅限于生产电力的和平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