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核危机完全分析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s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需要换取的是安全承诺
  
  自去年10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朝鲜从而爆发朝鲜核危机以来,世界的眼光开始聚集到朝鲜半岛。从那时起,朝鲜核危机形势走过了一条不断升级的曲线,并在1月10日达到顶点,这一天,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此为标志,朝鲜与美国的关系达到了僵持的顶点。但从1月10日迄今,各方展开了紧张的外交斡旋,给人的感觉是,抛物线开始向下走了,局势开始变得缓和起来:矛盾冲突到了极点,谋求解决矛盾的力量就开始起作用。
  如果要对这场危机的结果作出一个判断的话,我认为:从朝鲜方面来讲,最后的结果大概是明确宣布放弃核计划,回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来,而前提是美国方面给出保证朝鲜国家安全的承诺。美国不能像对待同属美国所称“邪恶轴心”国家的伊拉克那样对付朝鲜,不仅如此,还要对朝鲜的“放弃”和“牺牲”给与补偿。在这场交易中,朝鲜执行的是以核计划换形象和援助的政策,全部问题实际上就是价格。
  在我看来,在这场危机中,朝鲜方面显得胸有成竹,有板有眼。而美国则穷于应付。在很多分析家看来,对于朝鲜的核计划,美国和朝鲜周围主要国家的“红线”早已标得相当清楚,朝鲜很清楚越过这条“红线”的反应和结果。各方的立场在1993年至1994年的朝鲜核危机中也都表达过了。为什么朝鲜又作出了新的尝试呢?
  朝鲜的举动不是心血来潮的战略盲动。“9·11”事件之后,美国成功建立了反恐联盟,俄罗斯、中国都成了反恐战争的“同盟军”;美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发动对伊战争;韩国选出了新总统,力主“阳光政策”的金大中总统即将离任。从这些方面看,形势对于朝鲜不是很有利,而朝鲜恰在此时出招;在朝鲜国内,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动员,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
  我认为,朝鲜的选择包含着重要的“生存智慧”。其一,收到了让美国措手不及的效果;其二,试探一下美国对伊战争之后的政策路向;其三,试探一下美国盟友及周边国家的立场,美国在反恐战争中得到中、俄的支持,那么在朝鲜问题上,他们的立场如何呢?其四,试探韩国新总统的态度和应对;其五,它迫切需要得到安全上的承诺。
  与此同时,朝鲜又明确地表示并不开发核武器,开发核能只是为了解决能源问题,“虽然我们退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我们无意于制造核武器,我们现阶段的核活动只限于发电这类和平用途。”朝鲜的这个表态等于是一个承诺。
  这样就有了两个基本立场:第一,开发核武器是朝鲜的权利;第二,朝鲜并不想发展核武器,开发核能是为了和平利用。这两个基本立场连起来就是:朝鲜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用这个权利来交换某种东西,问题只在于你出的价格。百万人的游行、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废除与美国达成的框架协议,都是在强调它的这种主权权利。
  朝鲜的意图是很清楚的,在非常不利的安全环境下和即将到来的与美国的严重冲突前,主动采取行动,追求一项对自身安全的国际承诺,尤其是大国之间对它的安全承诺。在1月10日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的声明中,朝鲜指责美国不愿意同它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指责对于理解朝鲜的行为有重要的意义。在布什主义“先发制人”的政策框架下,“互不侵犯”简直是天方夜谭,而且,所谓的“互”不侵犯,实则是美国不“来犯”。朝鲜这样要求,显然是要求得到美国的安全保证。
  分析朝鲜近年的行为可以看出,朝鲜一直把核边缘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外交手段来使用。朝鲜是很精明的谈判者,总是把价格开得很高,然后迫使别人让步。比如在南北统一问题上。朝鲜的方案比韩国的方案要更为激进,韩国官方的意见是:两国首先相互承认体制,在此基础上谋求和平共存,经过南北联合的阶段,完成国家统一,这个方案被称作联合制;朝鲜提的方案则是联邦制,主张立即建立完整形式的联邦制统一国家,建立拥有政治军事外交权的联邦制政府。显然,以当前的条件,实行联邦制显然是一个空想。因此,这个方案就值得玩味。这是不是一种通过把价格提得很高以至于买主即使大幅度打折也还有盈利的谈判策略?
  朝鲜的这种谈判策略应当说是成功的。在目前的这场核危机中,朝鲜的主要目标正在接近实现。布什总统表态说:美国与朝鲜在核问题上的争端“不是一次军事摊牌,而是外交摊牌”,美国并没有考虑使用武力手段解决朝鲜核问题。1月14日,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在汉城说,伊拉克是伊拉克,朝鲜是朝鲜,即使伊拉克问题解决了,美国对朝鲜的方针也不会变。他还说,美国可以保障朝鲜体制的安全,只不过“具体方式还没有确定”。这些表态,都是朝鲜希望听到的。
  朝鲜虽为小邦,但是,却有能力把大国调动起来,以维护自身的安全。历史上,就多次出现这样的局面:大国为朝鲜而走向战场,并由此导致国家的兴衰。在这次冲突中,当然它的对手主要是美国,其意图首先是通过向美国叫板而得到美国对自身安全的明确承诺,其次则是把其他大国拉进来,逼迫他们表明立场,而这样的表态,就面临彼此冲突的可能性,尤其是与美国冲突的可能性。目前韩国就与美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美国也与其他国家存在着分歧,这些分歧在特定情况下有可能尖锐化。
  这场危机自然需要斡旋者。美国和朝鲜都希望有国家出面斡旋,那么,哪个国家会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呢?这个问题不取决于美国,而取决于朝鲜。说穿了,就是由朝鲜决定把“面子”给谁,只有朝鲜才能够决定“买谁的面子”。但是,不管怎样,这个斡旋者大概不是美国最中意的那位。
  就眼下而论,韩国最有可能得到这个绣球。自危机发生以来,韩国一直十分活跃,它谋求解决朝鲜核问题上的“主导权”,1月14日,新当选总统与来访的美国特使凯利会谈时,明确表达了这个观点。据报道,韩国制定了一个“仲裁案”,其主要内容是:朝鲜放弃核开发计划,美国以“文件”的形式,确保朝鲜的安全。这个仲裁案与美朝各自提出的要求有两点不同:一、美国要求朝鲜必须“先放弃核计划,然后再对话”,而朝鲜要求“只有在美国答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放弃制裁等条件后,才能放弃核计划”。韩国力图找出朝美双方的契合点,即在安全问题上做文章。二、鉴于美国已拒绝签订美朝互不侵犯条约,为寻找突破口,韩国提出朝美以“文件”形式确保朝鲜的安全。韩国政府一名官员透露,“文件形式”可包括布什总统以信函方式向朝鲜作出保证等。
  韩国的这个方案有成功的极大可能性,因为,我们当然可以合理地猜测,朝鲜希望送给韩国新当选总统“一份礼物”。
  危机发生后,布什总统一再与中国沟通,希望中国发挥影响力。美国舆论和中国舆论都有希望中国能够担负起大国责任的呼声。这个期待是可以理解的。
  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不扩散研究中心东亚不扩散项目负责人菲利普桑德斯撰文指出,中国在朝鲜半岛有直接的经济和安全利益,因此中国应当积极地发挥作用。从经济上说,假如朝鲜问题激化导致美国对朝鲜制裁,受损的不是美国,因为美朝没有贸易往来,而是中国,制裁将使中国经济利益受损,因为,中国是朝鲜最重要的贸易国,朝鲜90%的石油进口和40%的粮食进口来自中国。假如朝鲜核问题得不到解决,有可能导致朝鲜半岛出现核竞赛,这是危险的。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中国的重要安全利益。假如美国对朝鲜发动战争,将给中国在战略、经济、环境和人道主义方面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中国有理由积极斡旋以避免危机升级。尽管如此,这场危机更多地是向中国外交提出了挑战,如何应对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朝鲜核危机目前正在朝缓和的方向演变。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核危机是能够被控制在通过对话解决的范围之内的。近年来,朝鲜一直在探索改革的路子。2000年,开放势头一度非常强劲,为此,金正日被美国《时代》选作当年的封面人物。去年,朝鲜还进行了经济改革,设立了经济特区。这都是值得注意的积极迹象。如何把这种积极迹象同核危机联系起来呢?此次外交危机,是否有国内政治的考虑呢?朝鲜是否希望通过这样的危机,来最终与一些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呢?此间观察家大胆预言: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作者为《中国经济时报》副总编辑、知名国际评论专栏作家
  
  朝鲜核问题大事记
  1993年3月12日朝鲜宣布退出它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94年10月朝美经过一系列会谈最终签署了《核框架协议》。随后,朝鲜声明同意仍然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缔约一方,履行根据条约达成的安全保障协议。
  2002年10月美方称,朝鲜向访问平壤的美总统特使凯利承认朝鲜仍在进行核开发。
  2002年11月14日美国决定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并从12月份开始实施。
  2002年12月12日朝鲜宣布解除1994年朝美《核框架协议》签订后对核计划的冻结。
  2002年12月22日朝鲜宣布拆除联合国在其一个核反应堆上装设的监察仪器。
  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同时强调,朝鲜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意图,现阶段的核活动仅限于生产电力的和平核开发。
其他文献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一种财政分配体制,它将一个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上下级政府之间进行划分,其实质是根据各级政府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财权,通过税种划分形成中央和地方两个收入体系,为各级政府行使相应的事权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实行了分税制,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管理权限分散的联邦制国家的分税制,美国最为典型,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属于此类;二是管理权限集中的单一制国家的分税
期刊
长期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在财权与财力上的博弈从未停止。从中央集权的“统收统支”体制,到行政性分权的“财政包干”体制,再到经济分权的“分税制”体制,以及目前正在建立的公共财政体制,新中国财政体制变迁路径大致可以如此描绘。而体制的切换,其本质正是不同经济主体间利益分配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的重塑。  1980年之前,中国处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央高度集权,资源计划配置。地方将所有财政收入上缴中央,
期刊
位居台湾新兴银行第七位、有着复杂政治背景的台湾中兴银行越发无可救药了。今年5月初,台湾“高检署”金融犯罪查缉督导小组为追查中兴银行违法超贷的金融舞弊案而核对该行资金进出时,进一步查出该行有高达700多亿元(新台币,下同)的资金流向不明,甚至没有任何列册报表。  凭借这一骇人的发现,中兴银行案一举升级为“台湾最大一起金融机构亏空弊案”,此前还被全力施救的中兴银行终于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台湾“财
期刊
海南省处置房地产泡沫遗产,历经多年,终于在2002年岁末之时取得了政策突破。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风光如画的海南岛,一片片光秃秃的工地、一座座藏污纳垢的楼基和一幢幢裸露着钢筋水泥骨架的“烂尾楼”楼房几乎已成为这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自1999年启动的整治“烂尾楼”工程正在悄悄地改变着城市的面貌。  据海南省建设厅介绍,1999年8月海口、三亚、琼山分别成立积压房地产处置办公室之后,
期刊
今年元旦,沪深股市都开出了黑盘,但随后A股市场的走势甚为戏剧化。纵观后市,A股市场可能出现的,是大幅震荡的持续,大市真正确定反转,可能会在今年年中之后,而这次的行情,大盘股估计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短期大幅震荡为主    A股市场的技术图形,在经历了三年多的下跌之后,走出了一个典型的“头肩顶”形状。而且这个图形非常典型,符合所有关于顶部“头肩顶”的技术描述,即一头两肩,成交逐渐减少。根据历来
期刊
我们从被当代人广为接受的角度来定义宪政和法治:宪政是建立在宪法至上、分权、制衡、司法独立、宪法司法、司法审查及保障个人权利基础上的政府体制,而法治则是以法律的至上性(包括法官在一定限度内的至上性)和公正性(包括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为基础的一种法律体系;在一个法治国家,法律对政府权力构成透明的、稳定的和理性的约束。   在这个定义下,宪政与法治具有双重关系。一方面,法治是宪政的一部分,是宪政的必要基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02年可谓台湾金融业的“不良资产拍卖年”。  首先是2002年3月底,台湾传统上“七大银行”(包括台湾银行、土地银行、合作金库、第一银行、华南银行、彰化银行和台湾企银)之一的台湾第一商业银行(以下简称一银)开风气之先,将账面价值132亿元(新台币,下同)的不良债权一次性卖断,出售给一家名为赛伯乐资本管理公司(Cerberus Partners LP)的美国投资公司。结果立竿见影,一银
期刊
之所以说“大商品不负GDP”,多少是针对“股市背离GDP”这样的现象。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商品期货价格纷纷大幅度上涨,此过程中还伴随着包括涨停跌停在内的剧烈震荡。在通货紧缩持续多年以后出现这样的情况,自然格外引人注目。虽然国内商品期货价格的变化幅度与国际价格有相当大的差别,有些价格大涨还与明显的逼仓有关,但在大的方向上与国际价格的走势还是一致的)。  从图中可以看到,自1997年以来,国际商品价格经
期刊
2月26日,越南首都河内出现第一例输入性SARS病例。两个月以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越南成为第一个成功控制了SARS蔓延的国家,并解除了越南的旅游限制建议。自4月上旬越南报告共有发病人数63人,5人死亡,至今未出现新感染个案和死亡人数。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奇迹。    但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说,并没有什么奇迹,越南成功的经验主要是:及早地发现病情并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确认和追踪与病人有密切接触者,政府及时
期刊
孙基金管理公司,还是要发起成立新的基金管理公司,都再无空间。在此情形之下,股东们对所持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的整合便成急务。这也正是半年间基金管理公司股权交易暗潮涌动的主因。  虽然从始至今都没有采用过中国证监会或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行政发文的形式,“1+1政策”的有效性毋庸置疑。甚至对于监管基金行业的中国证监会基金部来说,“1+1政策”的诞生日绝不是2002年7月。“控股一家、参股一家”的政策早在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