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独立学院由公立学校负责教学和管理,并由公立学校利用其无形的品牌资源号召吸引社会有形资产来办学,是具有“优、独、民”办学规范的高等教育新机制。这种机制有效地将市场资源和计划管理结合起来。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有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较多,既有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问题,也有学院自身微观层面的问题。但通过国家政策支持、明晰产权、科学合理定位、多渠道筹措经费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种途径,高校独立学院定能为自身的持续发展谋求出路。
关键词:民办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持续发展
一、独立学院的产生
早在20世纪90年代,江苏、浙江等地区受惠于国家政策的扶持,经济迅猛发展。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加之国家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影响,江苏、浙江等地区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依靠普通高等院校调动民间资本,开始进行民办高等教育的新探索——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它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经营型向大众化过渡。
随着民办二级学院的逐步发展,其问题也日益突显,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例如独立学院毕业的学生其毕业证书和学历证书发放单位应该是公办学校还是二级学院?二级学院的学费该以什么标准收取?
为此,教育部就二级学院的发展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并于2003年相继出台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简称“教育部8号文件”)和《关于对各地批准试办的独立学院进行检查清理和重新报批工作的通知》两份文件。在充分肯定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二级学院发展的要求,规范后的二级学院统称为独立学院,从此“独立学院”这一名称正式确立。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一种探索,吸引了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办学,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二、独立学院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政府相关政策和立法不到位,制约独立学院的持续发展
第一,政府的政策、法规的模糊和不完备。教育部8号文件虽然将“优、独、民”定为独立学院的办学规范,但对如独立学院法人属性、产权关系等重要问题规定模糊,致使独立学院无法完全独立于母体高校,加之政府对独立学院的监管缺乏有效性,使得独立学院的地位在社会和法律上的认可仍存在问题。加上国家对独立学院产权性质界定不清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隐患。
第二,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独立学院管理缺失。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鲜有针对独立学院的专门扶持政策和措施出台,始终处于观望状态。与公立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在招生、教师职称评定、银行贷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没有享受到同等待遇,这些也严重制约着独立学院的持续发展。
2.高考生源数量的减少,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
近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出现人口红利,高等教育发展也迎来了“黄金时期”,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强大需求使独立学院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基本上处于或接近饱和状态,所以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的状况不容乐观。
生源是独立学院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所以独立学院的存亡与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源,没有生源,独立学院就无法生存。随着公办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独立学院的生存空间将面临生源缩小的挑战。独立学院的办学声誉和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逊于公办高校。与国内的公办高校在生源上竞争,独立学院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发展和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率先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西方国家高校对国内高校生源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第一,人才培养不独立。独立学院办学往往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本科应用型高级复合型人才。但事实上独立学院的管理模式、管理观念大多借鉴母体高校,缺乏对独立学院要求培育应用型人才、市场化人才的探索和创新。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师资主要来源于母体高校,老师往往没有独立的备课和教学方针可供参考。这样一来,独立学院便背离了培养本科应用型高级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既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发展,也不利于独立学院学生个性的发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使得独立学院失去了最初的社会意义。
第二,办学资金困难。独立学院的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政府不仅对独立学院投入的教育经费少之又少,而且在建设用地、税收、招生指标等方面基本上没有政策照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陷入资金紧张的窘境,一部分独立学院不得不采取把校址迁回校本部,尽量雇佣母体高校教师的发展策略。
第三,师资队伍整体状况不佳。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受办学经费的限制,独立学院招聘的专职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较小,仅为教师总数量的30%左右,而且多数是刚走出校门没有教学经验的硕士研究生。外聘教师年龄偏大,观念老化,知识落伍,责任心不强。一般独立学院是民办机制的学校,推行全员聘任制,所有教职工都不占财政编制,使得教师在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等多个方面不能和公立高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因而会有很多后顾之忧,教师队伍不稳定。
三、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实现的路径
1.明晰产权关系,理清投资各方的权利与责任
独立学院的产权主体包括公立高校和其他合作机构,而合作机构又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明确独立学院的产权关系,是明确独立学院各举办主体利益关系的法律基础,也是独立学院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因此,“要进一步明晰和保护独立学院的产权,并建立规范合理的独立学院交易市场。申请方与合作方应将无形财产、有形财产折成股份,对合作办学期间及期满后独立学院的产权进行明确,使其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有力。”鉴于此,政府应通过教育产权法的修订与完善,尽快明确独立学院的法律性质,规范独立学院与政府、母体大学、其他合作者之间的产权关系,签订协议,约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切实落实和保障学校法人财产权。 2.加大政策支持,清除不公平的制度障碍
作为高等教育探索的新模式,独立学院应享受到国家政策红利,如建设规划、用水、用电、用气、排污等方面。独立学院的办学资本多数来源于社会,具有民办性质。所以它的调节更多地要依赖于市场而不是国家的宏观调控。
在招生和录取批次上,国家应给予独立学院更宽泛的条件,让独立学院与公办高等院校处于同等位置;在学生待遇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应与公办院校学生享受同等的生均补贴,学生证购票拥有相同的优惠力度;专业设置方面,只要独立学院有足够的实力,条件成熟,就应该有资格申请异于母体学校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从而更好地体现出独立学院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具有灵活性的优势;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经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学费,因此,学费标准直接影响独立学院经费的周转。所以,只要学生、家长和社会认可并且符合办学规范,独立学院就应该被允许为学生提供“高投资”的教育消费;独立学院通过规范验收后,可提出收费改革试点申请,经省价格、教育主管部门评估后,在公开办学成本的基础上,由其自主制定确定学费和住宿费的收费标准。
3.科学合理定位,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考虑到生源的独特性,独立学院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结构建立多元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应针对自身的办学特色和生源状况,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目标方向。独立学院应坚持应用型高校发展方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独立学院要想在竞争中获得长足而稳定的发展,必须加强特色学科建设。由于独立学院依靠母体高校的优质资源办学,不免造成独立学院在学科结构设置上出现与母体高校雷同现象。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独立学院就需要集中各方力量发展优势学科,形成有别于并适合自身发展的学科特色和专业设置。
4.多途径筹措经费,拓展融资渠道
为解决办学资金问题,独立学院必须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扩大经费融资渠道。独立学院完全可以利用其体制灵活、自主经营、高校决策等诸多优势,为企业培养各种急需人才,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咨询服务,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共赢过程中增加收入。另外,独立学院也可以利用国家政策、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相关优惠政策,组建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募捐工作。当然,政府在独立学院资金筹措中也应发挥引导作用,对民办高校的教育性事业和其他经营活动的收入实施免税或减税,积极引导公众投资民办高等教育事业。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工程
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壮大,建立一支自己的专业教师队伍成为近几年来独立学院的重要任务。在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中,独立学院要建立健全择优录取的人才选拔机制,在录用人员时要根据学院的需要择优录取,选择适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和需要的教师。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独立学院可以根据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突破人才引进的专业和领域限制,聘请企业内部实战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授课,尤其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强的专业,要大量引进相匹配的人才,以弥补专任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形成学院整体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相互促进的局面。
独立学院的发展在国际上还没有先例,是我国在不断摸索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如前文所述,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发展适应了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作为高等教育的新机制,独立学院应坚持应用型高校发展方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努力实现独立学院的特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宝玉.我国独立学院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2]郑 敏,马 勇,徐长玉.陕西省独立学院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14).
[3]陈强胜.独立学院行为主体的利益博弈与产权配置[J].教育评论, 2007,(3):28-30.
[4]杨书博.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探析[J].今日中国论坛,2013, (21):67.
关键词:民办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持续发展
一、独立学院的产生
早在20世纪90年代,江苏、浙江等地区受惠于国家政策的扶持,经济迅猛发展。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加之国家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影响,江苏、浙江等地区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依靠普通高等院校调动民间资本,开始进行民办高等教育的新探索——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它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经营型向大众化过渡。
随着民办二级学院的逐步发展,其问题也日益突显,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例如独立学院毕业的学生其毕业证书和学历证书发放单位应该是公办学校还是二级学院?二级学院的学费该以什么标准收取?
为此,教育部就二级学院的发展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并于2003年相继出台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简称“教育部8号文件”)和《关于对各地批准试办的独立学院进行检查清理和重新报批工作的通知》两份文件。在充分肯定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二级学院发展的要求,规范后的二级学院统称为独立学院,从此“独立学院”这一名称正式确立。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一种探索,吸引了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办学,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二、独立学院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政府相关政策和立法不到位,制约独立学院的持续发展
第一,政府的政策、法规的模糊和不完备。教育部8号文件虽然将“优、独、民”定为独立学院的办学规范,但对如独立学院法人属性、产权关系等重要问题规定模糊,致使独立学院无法完全独立于母体高校,加之政府对独立学院的监管缺乏有效性,使得独立学院的地位在社会和法律上的认可仍存在问题。加上国家对独立学院产权性质界定不清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隐患。
第二,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独立学院管理缺失。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鲜有针对独立学院的专门扶持政策和措施出台,始终处于观望状态。与公立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在招生、教师职称评定、银行贷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没有享受到同等待遇,这些也严重制约着独立学院的持续发展。
2.高考生源数量的减少,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
近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出现人口红利,高等教育发展也迎来了“黄金时期”,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强大需求使独立学院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基本上处于或接近饱和状态,所以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的状况不容乐观。
生源是独立学院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所以独立学院的存亡与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源,没有生源,独立学院就无法生存。随着公办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独立学院的生存空间将面临生源缩小的挑战。独立学院的办学声誉和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逊于公办高校。与国内的公办高校在生源上竞争,独立学院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发展和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率先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西方国家高校对国内高校生源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第一,人才培养不独立。独立学院办学往往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本科应用型高级复合型人才。但事实上独立学院的管理模式、管理观念大多借鉴母体高校,缺乏对独立学院要求培育应用型人才、市场化人才的探索和创新。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师资主要来源于母体高校,老师往往没有独立的备课和教学方针可供参考。这样一来,独立学院便背离了培养本科应用型高级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既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发展,也不利于独立学院学生个性的发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使得独立学院失去了最初的社会意义。
第二,办学资金困难。独立学院的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政府不仅对独立学院投入的教育经费少之又少,而且在建设用地、税收、招生指标等方面基本上没有政策照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陷入资金紧张的窘境,一部分独立学院不得不采取把校址迁回校本部,尽量雇佣母体高校教师的发展策略。
第三,师资队伍整体状况不佳。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受办学经费的限制,独立学院招聘的专职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较小,仅为教师总数量的30%左右,而且多数是刚走出校门没有教学经验的硕士研究生。外聘教师年龄偏大,观念老化,知识落伍,责任心不强。一般独立学院是民办机制的学校,推行全员聘任制,所有教职工都不占财政编制,使得教师在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等多个方面不能和公立高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因而会有很多后顾之忧,教师队伍不稳定。
三、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实现的路径
1.明晰产权关系,理清投资各方的权利与责任
独立学院的产权主体包括公立高校和其他合作机构,而合作机构又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明确独立学院的产权关系,是明确独立学院各举办主体利益关系的法律基础,也是独立学院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因此,“要进一步明晰和保护独立学院的产权,并建立规范合理的独立学院交易市场。申请方与合作方应将无形财产、有形财产折成股份,对合作办学期间及期满后独立学院的产权进行明确,使其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有力。”鉴于此,政府应通过教育产权法的修订与完善,尽快明确独立学院的法律性质,规范独立学院与政府、母体大学、其他合作者之间的产权关系,签订协议,约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切实落实和保障学校法人财产权。 2.加大政策支持,清除不公平的制度障碍
作为高等教育探索的新模式,独立学院应享受到国家政策红利,如建设规划、用水、用电、用气、排污等方面。独立学院的办学资本多数来源于社会,具有民办性质。所以它的调节更多地要依赖于市场而不是国家的宏观调控。
在招生和录取批次上,国家应给予独立学院更宽泛的条件,让独立学院与公办高等院校处于同等位置;在学生待遇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应与公办院校学生享受同等的生均补贴,学生证购票拥有相同的优惠力度;专业设置方面,只要独立学院有足够的实力,条件成熟,就应该有资格申请异于母体学校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从而更好地体现出独立学院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具有灵活性的优势;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经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学费,因此,学费标准直接影响独立学院经费的周转。所以,只要学生、家长和社会认可并且符合办学规范,独立学院就应该被允许为学生提供“高投资”的教育消费;独立学院通过规范验收后,可提出收费改革试点申请,经省价格、教育主管部门评估后,在公开办学成本的基础上,由其自主制定确定学费和住宿费的收费标准。
3.科学合理定位,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考虑到生源的独特性,独立学院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结构建立多元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应针对自身的办学特色和生源状况,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目标方向。独立学院应坚持应用型高校发展方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独立学院要想在竞争中获得长足而稳定的发展,必须加强特色学科建设。由于独立学院依靠母体高校的优质资源办学,不免造成独立学院在学科结构设置上出现与母体高校雷同现象。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独立学院就需要集中各方力量发展优势学科,形成有别于并适合自身发展的学科特色和专业设置。
4.多途径筹措经费,拓展融资渠道
为解决办学资金问题,独立学院必须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扩大经费融资渠道。独立学院完全可以利用其体制灵活、自主经营、高校决策等诸多优势,为企业培养各种急需人才,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咨询服务,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共赢过程中增加收入。另外,独立学院也可以利用国家政策、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相关优惠政策,组建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募捐工作。当然,政府在独立学院资金筹措中也应发挥引导作用,对民办高校的教育性事业和其他经营活动的收入实施免税或减税,积极引导公众投资民办高等教育事业。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工程
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壮大,建立一支自己的专业教师队伍成为近几年来独立学院的重要任务。在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中,独立学院要建立健全择优录取的人才选拔机制,在录用人员时要根据学院的需要择优录取,选择适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和需要的教师。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独立学院可以根据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突破人才引进的专业和领域限制,聘请企业内部实战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授课,尤其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强的专业,要大量引进相匹配的人才,以弥补专任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形成学院整体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相互促进的局面。
独立学院的发展在国际上还没有先例,是我国在不断摸索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如前文所述,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发展适应了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作为高等教育的新机制,独立学院应坚持应用型高校发展方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努力实现独立学院的特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宝玉.我国独立学院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2]郑 敏,马 勇,徐长玉.陕西省独立学院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14).
[3]陈强胜.独立学院行为主体的利益博弈与产权配置[J].教育评论, 2007,(3):28-30.
[4]杨书博.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探析[J].今日中国论坛,2013, (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