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话历史】 民國之初,民众对剪辫抵触情绪极重。冯玉祥部下士兵拒绝剪辫,于是他亲自提枪监视剪辫。士兵们号啕大哭剪掉了辫子。未过多久,冯玉祥招兵买马,最关键的条件是:剪了辫子的,一概不要。原来他发现,只有拒绝剪辫之人,才是奴性入骨、唯命是从的人,才是最适合于打造暴力机器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话历史】
民國之初,民众对剪辫抵触情绪极重。冯玉祥部下士兵拒绝剪辫,于是他亲自提枪监视剪辫。士兵们号啕大哭剪掉了辫子。未过多久,冯玉祥招兵买马,最关键的条件是:剪了辫子的,一概不要。原来他发现,只有拒绝剪辫之人,才是奴性入骨、唯命是从的人,才是最适合于打造暴力机器的。
其他文献
钱钟书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又是作家和文学研究家。他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可在为人处世上,有时会显得不近人情。 有一年春节,一位权威人士登门拜访。出于关怀,他要给钱钟书拜年。大过年的,钱家四口人没有娱乐聊天,而是各占一个角落在埋头看书。听到有人敲门,钱钟书就去开门。来人一边说着“春节好”的吉祥话,一边就要跨步进门。没想到钱钟书只露出一个门缝,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就把对方拒之门外。那個
外面的雨停了,天空留下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我静静地抬头看了看,彩虹虽然如此美丽,却仍是有遗憾。就像此刻的我一样,今天就要和你告别了——母校。 你不仅教会了我知识,还丰富了我的情感。在你的呵护下,我一天天地快乐成长,一天天地悄然走向和你说再见的时间。 你还记得吗?那个月圆的晚上,我的情绪出现了很大的波动,和同学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只记得最后,我竟然还出手伤了他,后来我得到了小小的惩罚,而也只有你
【主题阐释】 作为议事说理的议论文,要论述令人信服的道理,必须讲究说理的艺术。议论文说理的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深刻,二是周密。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掌握基本的论证方法。 所谓论证,就是运用典型的论据来阐述论点和证明论点的方法。论证方法运用越恰当,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就越紧密,议论也就越深刻有力。 【方法要点指津】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引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谬论证等。
贼平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归。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题中的“贼平”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安史之乱”最终为朝廷平定。“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司空曙家乡在广平,在今河北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诗人当时为躲避战乱逃到南方,平定后,仍滞留南方。本诗借送别,反映了战乱时代人民流离
一个人若是心中有梦,有方向,那么再多艰难困苦亦不能阻挡或改变他不断追逐的脚步与所选择的路途。被导师称为最优秀的博士生放弃科研选择到中学教书,有人认为这是人才的浪费,认为他没有高远的追求。但这是他的选择,选择了心之所好,决定了行之所向。 纵观古今中外和悠悠歷史长河,无数仁人志士因为遵循了心之所好,行动变得愈加充满力量,也因此取得了永远为世人铭记的成就。 遵从本心,方能铸就生命之诗。 鲁迅原本学
去年国庆假日,我们与二姨、舅舅相约一起到外公的老家愉快地玩了一天。 上午10点多钟我们开始开车出发,出了城,一眼望去,公路两边都是农田,一片片稻子、玉米,高低有序、整整齐齐。半小时后到了村口,只见一幢幢小别墅耸立在绿树丛中,南北向小河两边的芦苇长得茂盛极了,遮住了河里的水,也掩盖了河上的小桥。 说好到一位远房大舅家的,我们下了车却不知道向哪走,毕竟外公搬离家乡已经二十几年了,变化太大。好在有电
2015年9月的一天,托尼带着爱犬辛巴登上了从以色列特拉维夫飞往加拿大多伦多的85号航班。所有的航空公司都有这样一个硬性的规定——动物必须待在客机的货舱。辛巴只能暂时和主人分离。 托尼一直担心辛巴,没有他的陪伴,辛巴会不会寂寞?每隔一段时间,托尼都向客机服务人员询问辛巴的情况,每次询问的结果都一样,可是他还是有点不放心,他希望飞机快点飞,辛巴能早一点回到他的身边。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机长菲茨帕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片富土,有人往往对它视而不见,也就难免困厄贫穷。 《贤愚经》上记载,一天,一群男孩子在路边游戏,将泥土堆积起来当作粮食和宫殿。他们突然看到两个托钵的僧人来化缘,其中一个男孩远远看见有僧人来,高高兴兴地跑过去布施他手中的“米”——那当作米的土。一个僧人低头称赞了男孩一番,接受了他的布施,让他把泥土放到钵里。 这位接受男孩布施的僧人就是佛陀,另一位是弟子阿难。弟子奇怪地问:“佛陀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至境,不外乎两个:一个是知道,一个是知足。知道,使人活得明白;知足,让人活得平和。 要求:全面理解以上材料的内容,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表述很简洁,包含着两个概念:知道、知足,处理好了两者关系,方能达到人生至境。这两者之中,知道是基础,是前提;知足则是知道的深化,又反过来对知
是谁,冥冥中伸出那双恰到好处的手,将它推向了那峭如水天一线直指霄汉的悬崖,深深咬住那孱弱的岩石?而它,却安详微笑,含着眼泪,热切地看着青山绿水,因为它知道,“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微笑,它便笑;你皱眉,它皱眉。” 耳边的风呼啸而过,它知道,所以躯体上留下了风的形状,铭心刻骨;暴雨劈头盖脸漫天砸来,它知道,所以它的叶片饱含雨水,酸胀苦涩。它知道,也许它出身卑微,和娇艳奔放的牡丹“拼不了爹”;它知道,